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张文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摸不清, 就去研究它。开始法国人简单地认为,人家有钱。法国人想,我拿我的农产品跟 你工业产品交换,有了钱以后我再买你的东西,买得多了我不就与你一样“富裕” 了嘛。其实不是这样。关键在于英国产品成本低,产品的附加值高,法国正好相 反,所以一交换,法国农业产品不堪重负,农民迅速解体。 法国农民解体后蜂涌进城,这和今天中国的情况大体相似。进城以后,找不 到工作、又没钱,就闹革命。这样便导致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789年的 法国大革命实质是脱离土地的流民革命。拿破仑连同《拿破仑法典》正是从农民 和土地问题入手来解决法国社会矛盾的。到19世纪50年代,在拿破仑三世的 时候,法国还为就业问题所困扰。当时组成劳动工厂,就是解决就业问题。但失 业的人数太多,已超出国家承受的极限。找不到工作,人就会有怨言,说政府腐 败,要换政权,要搞革命。于是社会就开始动乱。有意思的是,国家不幸诗人幸。 凡是社会动乱的时候,理论思潮就特别发达。这叫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不平衡发 展规律。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正在向近代化转型,此间欧洲出现一大批文学 艺术巨匠。俄国农民大苦难时期,出现了托尔斯泰。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时候, 出现了至今仍有巨大影响力的《人权宣言》。当时人们都觉得,只要解放了人, 整个问题就解决了。社会舆论全部参加这场运动,开始是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 到最后就是雅各宾派。雅各宾派反腐败很厉害,是用断头台的方式来“反腐倡廉” 的。人们痛恨商人和高利贷者,于是罗伯斯庇尔把大商人丹东杀了。法国当时是
… Page 11…
喊人权喊得最厉害的时候,而同时也是杀人最多的时候,断头台就是法国大革命 时的产物——这是个悖论——法国大革命时的人是最热爱自由的,但最残酷的事 情恰恰也是那时发生的。狄更斯《双城记》描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况。当时人的所 有怨恨一古脑全推到“腐败”和“奸商”身上,其实这里有情绪化的成份。当时 法国的问题是生产和劳动发生结构性矛盾了,是外国资本进来之后,对整个国家 经济及其经济基础的冲击的后果。农业产品没有竞争力,这对小农业为主而工业 又不发达的国家而言,就是一场就业灾难。没工作,人少了可以,人多了就会闹 事。中国目前面临的情况与法国当时的情况非常相似。以史为鉴,可知得失。进 入WTO后,中国的农业受到的冲击将是不可想像的。外国粮食进来了,中国农民 种的粮食、水果、蔬菜之类,若无国家特别扶持,仅成本一项就没有办法与西方 竞争。中国八九亿农民,种地不挣钱、进城又没工作,大量劳动力一旦失去就业 机会,整个国家就会陷入混乱。 当时只有拿破仑意识到问题的要害。他说:“在世界当前的情况下,任何国 家要想采用自由贸易原则,必将一败涂地。”拿破仑采取的方法是从外围打击英 国,推动资本多极化。这是资本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南方地位的法国和处于北方地 位的英国第一次发生的“南北冲突”。拿破仑知道对资本中心的冲击应该是从它 的外围开始,英国是靠外围国家来供养。拿破仑直接出兵埃及。他知道卡住了埃 及就中断了英国和它的殖民地的联系,而没有印度就没有英国。拿破仑被授权组 成一个远征军,直接到中东地区,但他在地中海上被纳尔逊率领的英国海军打败 了。 海上的失败只有以大陆的胜利来弥补。1806年拿破仑颁布“米兰敕令”,封 锁欧洲大陆,不准大陆国家与英国进行贸易交换。同时他推动法国的民族资本在 欧洲全力扩张。《拿破仑法典》给整个欧洲的农奴予以土地,使之成为自由农民,
… Page 12…
为欧洲、特别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力资源。《拿破仑法典》解决 了法国破产农民带来的就业问题,这跟中国战国时的商鞅政策一样:小农的战斗 力是与土地结合在一起的,谁给农民土地谁就有兵源。农业破产使拿破仑有了丰 富的兵源,而拿破仑给破产农民以土地,就得到农民的忠诚。农民参军消耗了一 部分社会“闲杂人员”,而资本家在欧洲扩张,又增加了国内就业。这两方面解 决了法国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拿破仑的欧洲政策与后来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 很相似:军队先行,商人紧跟。企业加产品强力扩展市场。拿破仑用暴力强行建 立以本民族资本为中心的国际市场。虽然拿破仑失败了,但是法国生产力没有垮 下去。拿破仑战争后,法国挤入以英国为首的国际资本中心。这是所谓“北方国 家”的原始成员。后来的德国、美国,都是沿这条路线挤入国际资本中心,成为 国际资本俱乐部的成员。 美国的发展道路对我们中国也有可借鉴的地方。美国最早是英国殖民地,英 国将北美洲当作英国资本发展的“外围”地区,是英国的“奶牛”。在英国人眼 中,北美只能生存但不能发展。 当时的北美之于英国的形势,有点像今日中国之于美国的形势,英国绝对不 想在它的西侧有一个强国出现。但是北美人民不愿作英国的“奶牛”,于是他们 拿起武器反抗英国的压迫,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1811—1814年,美国又跟英 国打仗,英国败了,美国这才彻底独立。在南北战争中,英国想肢解美国,它支 持南方独立。当时英国统治世界的方式,首先不是人权,也不是所谓民主价值观, 而是将有可能成为重要对手的国家肢解。明治时期日本军人和政治家也意识到这 一点。日本强大后,先占领朝鲜,再打败中国和俄国。20世纪40年代初,日本 已将整个中国东部地区肢解为以日本为中心的若干个“卫星国”。富裕且军事强 大的国家,地理版图越小,其外围缓冲区的需求就越大——这是国际政治的铁律。
… Page 13…
英国人和日本人都明白,由于没有得以迂回的纵深地带,像它们那样版图小而国 力强的国家,如没有相应的外围地区,就难以确保自己的边界安全。美国人对林 肯那么敬仰,这不仅仅是由于他解放了奴隶,而是由于他为美国争回了大国必须 拥有的起码的地理版图。这对美国未来的强大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美国的南 北统一,可以想像今天的美洲将是什么样子。所以肢解或变相肢解对手国家是西 方政客常用的手段,这是一个理论视角。由此观之,毛泽东统一中国大陆及将来 中国政府统一台湾等岛屿的努力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意义,怎样估计都不 为过。 由此引出一个小故事,1803年杰斐逊总统以1500万美元从拿破仑手里“购 得”路易斯安那,这片从密西西比河直达洛矶山的广大平原,相当于当时美国版 图的一倍。人们不理解拿破仑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人说拿破仑当时如何困难,如 何需要钱,但是最关键的是拿破仑要在英国的西翼,为英国制造一个强大的对手, 以减轻英国对法国的战略压力。这是一着既睿智又深远的布局。所以今天的美国 真要感谢的不光是林肯,还应当有拿破仑。后来事实证明,美国的崛起对英国的 未来是灾难性的事件。英国西东两边受制于美国与法国,这足以分散英国的力量, 减轻法国的压力。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迅速崛起,并在20世纪成为资本全 球化的主角。 如果我们从这个视角反视今日欧洲大陆人的国际观,就会认识到,今日欧洲 大陆人也是用当时对待英国和美国的态度对待今日的美国和中国:利用中国制衡 美国以减轻欧洲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相对于英国开辟的经济全球化历史运 动而言,拿破仑则开辟了政治多极化的历史运动。因此说,拿破仑的意义不仅是 历史性的,它更是世界性的。
… Page 14…
五、英国人是美国人的先生,早期的美国人是今日中国人的先 生 对于居于资本外围并受资本全球化冲击的南方国家而言,在从自然经济向市 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社会动荡。在古代我们曾经也辉煌过,当时世 界只有四大文明古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但是风水轮流转,到近代 转到英国那边了,之后又转到美国那边了。 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也没有经历自然经济发展阶段,它一开始就是建 立在市场经济之上。只要国家经济以资本为发展的动力,国内就必然要出现生产 与消费的两极分化。资本的一方要降低工人的工资,一方面要压低消费,以获取 高利润率。这造成美国在19世纪70、80年代的严重的社会动荡。那时美国工 人的罢工、游行是非常厉害的。我们今天享受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 妇女节,都是美国工人争取出来的。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对美国政府是个严峻的 考验。历史把美国推到十字路口:是走后来的拉美道路,当英国资本的附庸;还 是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美国从英国的历史经验中知道,解决国内社会问题不 仅仅是一个体制问题,它更需要大量的国际资源向美国回流,以建立有效的社会 保障。 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南方国家也有同类问题。西方人说是南方国家法制 不健全、社会保障不完善,这是不负责的话——你没资源又怎能使它完善。中国 法律明明写着“人人都有受教育权利”,山沟里的孩子也有这个权利但没能力享 受。为什么?没有钱。钱是资源的占有形式。中国有限的资源不足以支持全面小 康的消费水平,远远不够。怎么办?只有强行参与大国间的国际资源分配,这就 要求我们必须走向世界。英国就是这样,英国是美国的老师——美国学它的老师,
… Page 15…
反对英国霸权,向世界要资源。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