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领袖香港(选载)-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创造和谐及包容的社会,政府必须兼顾中下层的利益。请问怎样令中下阶层不觉得被忽视?
  每个社会都有穷人,但穷人不应该永远是穷人。香港要兼顾社会不同利益,营造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提升政府管治能力,稳步发展经济,给更多人创造向上的机会。虽然不是每人都能致富,但每人都应有机会致富。
  我必须是代表弱势社群的强者。我必须为沉默的大多数大胆疾呼。我将努力为社会带来和谐。
  在黑暗中,与其许诺给予所有阳光,远不如只承诺一支蜡烛而送上两支。同时我们必须将希望赋予下一代,使他们相信,只要我们一齐努力,香港必有最美好的明天。
  大约20年前,我的儿子年纪还很小,我偶尔和他一起看电视,当时有一个儿童节目叫“我都做得到”,让小朋友实现自己的志愿,亲身试一试自己想做的工作,节目主题曲有一句,“原来只要努力做,我都做得到”。这不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香港精神吗?
  怎样排除纷争,凝聚共识,构建起基本法所规定的、名副其实的行政主导体制?
  行政主导的核心力量是公务员团队,这个专业、非政治化的班子,在我们的政制中扮演关键角色,要保持他们的士气,让他们继续在体制内发挥稳定作用。
  特区政府还应逐步开放,让有志从政的外界人士,加入政府,实践理想,同时让有志从政的公务员,可以脱离公仆行列,投身政治。这样可以把政治性和非政治性的工作分离,让无意从政的公务员,毋须负责政治工作,更好地扮演政治中立的公仆角色。
  特区政府实行的主要官员问责制,是香港政制发展的新事物。任何一个新的制度执行时都会有磨合期,特别当原有制度已有一个长期的传统,磨合期会相当痛苦。我组成新政府后,希望经过几个月工作初见成绩之时,主要官员和公务员的合作加强后,日后的工作会更顺畅。我将以我做公务员的经验,在双方找到中间点,我相信我会做得到。
  在您的心目中,最理想的行政长官应是什么样的呢?
  香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做行政长官,我自己只是比较幸运而已。要做行政长官,最重要是勤干,有责任感,本身要有素质,要有诚恳、忠诚的态度,品格要好。我相信香港很多青年人都有此品质。
  而要成为一个好的行政长官,最重要的是心地要好,要有敏锐的耳朵听取市民诉求,还要有决心做事,并有魄力坚持做该做的事。一个最理想的行政长官应该具备的经历是: 首先是一个在商界或者政府有六七年历练的大学毕业生,有热诚加入政府工作,几年后竞选立法会议员,再做局长、司长,一级级晋升,最后再做行政长官。
  我深知行政长官一职责任重大,出任此职的人,务必是一个高标准的爱国者,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我们国家正处于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面对反分裂、促统一的重大历史任务,对行政长官的要求更高。
  您在行政长官的任上,如何继续加强特区与中央的关系,促进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及交流?
  我必须郑重指出,香港无论在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和谐稳定社会,以及逐步发展民主政制,都离不开各方面的互相尊重和信任,当中最关键的是中央和香港要有高度的互信。中央对香港的关怀和支持,正是香港实践“一国两制”的最大保证。
  感情上,我们和祖国血脉相连,我们会因为国家成功送人上太空而兴奋莫名,会因为国家队在奥运夺取金牌而欢呼雀跃。经济上,我们和祖国唇齿相依,我们会因为与内地经济融合而受惠,我们会因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而获益。香港和国家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我将促进市民对国家和香港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促进市民对国家现状及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加强市民对《基本法》的了解,增进港人和内地同胞的交流和感情。
  香港背靠内地和面向世界,应该并行不悖,香港既要接通内地,也要走向世界。香港要贡献国家,也要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维持本身制度的特色,既深化和内地的融合,也强化和国际的联系,帮助外国企业到内地投资,同时为内地企业提供具有国际水平的服务,协助他们走向世界。
  2005年6月24日上午9时整,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厅,61岁的香港特区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面向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监誓下,举起右手,用带着香港口音的普通话庄严宣誓:
  本人曾荫权,谨此宣誓,本人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定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尽忠职守,遵守法律,廉洁奉公,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服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
  宣誓仪式结束后,温家宝总理随即会见了曾荫权,他在开场白的最后说: “我想借用《论语》中的一句话,作为对曾先生的勉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曾荫权时,语重心长地说:“我送你一句话,希望你不负众望,恪尽职守,奋发进取,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做出新贡献。”
  时隔4天,6月28日下午,曾荫权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接受本书作者专访时,回想国家主席和总理各在一个多小时里的会见,仍然心潮澎湃。他说:“这对我是很大的鼓励。”他表示,“在未来两年任期里,有些计划要在其间开始,但还不能完成; 有些已经开始,我们继续; 有些则要营造一个开始的势头。”
  高度支持下自动当选
  2005年3月12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因健康原因向中央请求辞去行政长官职务并获得批准。按照基本法和香港特区有关法律规定,香港特区须在当年7月10日前选举新的行政长官。
  5月25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行政长官选举修订条例》,规定7月10日举行行政长官补选。曾荫权当天宣布参加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补选,并依法向国务院请辞政务司司长职务,即时开始休假,把署理行政长官的担子转交给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以便为参选做准备。他在当晚向新闻界发表声明强调,他无所畏惧,也没有私心,为市民服务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令他参选的惟一动力,是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香港的成功出一份力。他希望市民能以作为国家及香港的一分子而自豪。
  在董建华宣布辞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2个半月后,6月2日,国务院根据基本法有关规定,批准曾荫权为参选特区行政长官辞去政务司司长的职务。曾荫权随即宣布: 他参选行政长官的选举工程正式启动。
  从6月3日至6月16日行政长官补选接受候选人提名期间,曾荫权出席公开论坛,接受市民现场质询,亲自到访香港18个区,分别和市民直接对话,做出庄重承诺,举行造势大会,力争“一票都不能少”。他表示,我面对的不仅是800人选委会,而是700万香港市民的期望。我要让市民清楚知道,我如何去做,为什么去做,为什么能做得到。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由工商、金融界,专业界,劳工、社会服务、宗教等界,以及立法会议员、区域性组织代表、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地区全国政协委员的代表等各界人士组成。按照规定,获提名的人士必须取得至少100位选举委员会委员的提名。最终,3名参选人中,只有曾荫权一人成为有效提名的行政长官候选人,得到674位选委的提名支持,自动当选为行政长官人选。根据2005年4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有关条款的解释,他的任期是第二届行政长官余下的任期,到2007年6月30日为止。
  成功经历折射香港精神
  曾荫权的人生经历,折射出香港由一个寂寂无闻的小渔村,演变成举世知名国际大都会的成功故事。他的经历所体现的,是一种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
  曾荫权生于1944年10月,祖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回龙新基村。作为一个警察的长子,他难以忘怀没裤子穿、一家8口住在警察宿舍的童年。虽然生活十分穷困,却苦中有乐:“我们有一个时间,那是50年代,住很小很小的房间,但一家人在一起,没有感觉缺乏什么东西。”曾荫权回忆说,邻舍生活,其乐融融,兄妹结伴“打球、捉迷藏、踩单车”,就这样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父亲曾云信奉“棍棒出孝子”,身为长子的曾荫权经常挨打,但这无损他对父亲的敬爱。他曾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幼被严父管教:买了隔夜的面包要打,买了发馊的豆腐也要打,可能因此养成了处事谨慎、坚毅刻苦的性格。
  长兄如父,能够统领四个弟弟一个妹妹,与特区首长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有些不谋而合。曾荫权为此笑言:“有势力、有权力,但也有责任。我们家不富裕,我和大弟没有机会读大学,赚钱供老三、老四他们读大学,但我并不觉得我和老二少了什么,香港给了我们机会,在努力下,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香港梦,不是我个人的,而是香港每个市民都有的。”
  由于幼年的经历,曾荫权一向相信努力会有回报。中四那年,由于中文不合格,被从B班降到D班,他视之为“奇耻大辱”,于是奋发图强,于中五时再升回A班。1964年,20岁的曾荫权预科毕业被香港大学建筑系录取,但他本人的兴趣在机电工程,加上自己是家中长子,需要先工作挣钱帮父亲供养弟弟妹妹。他开始走向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现时以生产“伟哥”闻名的辉瑞制药当推销员。回忆这段经历,曾荫权说,乐于求学和时刻反省是为人处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