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少年称霸一方 作者:贾饰瑜(翠微居2011.08.22完结,恐怖,悬疑)-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爷自谦了。在下虽有个爵位,其实不过是一个后生晚辈,年幼无知的人罢了,侯爷直接称呼在下表字子城便是,大人二字,实不敢当呀。”
“哈哈,那好,那我就叫你子城了。”张让一边说着,一边贪婪的欣赏着这件宝物。
不过片刻之后,张让忽然正色道:“正所谓无功不受禄,子城将如此宝物进献于我,想必应有所求吧。”
陆风道:“可以说是有所求,也可以说是合作。”
“哦?子城此话怎讲?”
“侯爷蒙圣上崇信,虽不主政,却权倾朝野,位极人臣,这是何等的荣耀,又是何等的尊贵。然而,风却为侯爷的权势和地位暗自担心,恐其不长久呀。”
张让沉吟了片刻说道:“愿闻其详。”
听张让这么一说,陆风心中暗暗叫好:“只要你能听我说就好,你要你给机会说就行。咱别的不会,就会忽悠。三国历史我熟烂于胸,小样儿,还忽悠不了你。”
想到此,陆风自信的笑道:“侯爷虽有权势和地位,但毕竟为近臣,左右朝政颇有所不便,所以,便招来了天下人的非议。并且,侯爷手中,似乎没有一兵一卒吧。”
张让笑道:“子城此言差矣,咱家有皇上就可以了,还要兵卒何用?”
陆风道:“侯爷有所不知,如今皇上无恙,侯爷自然可以荣耀万分。他日若皇上一旦偶有偏差,以致撒手人寰,那侯爷又当如何自处呀?恐怕大将军何进,就第一个不会放过侯爷的。”
一听陆风这么说,张让心中还真有些意外,因为他从来都没有考虑到皇帝驾崩以后的事情,而陆风所说的,似乎很有道理,看来,这个陆风不简单呀。
张让沉默了片刻说道:“子城此言有理,若诚如子城所言,吾又当如何应对呢?”
“内结好于何后皇子辩,镇抚何进与众大臣,外结好于各边地诸侯。”
张让考虑的一会儿说道:“此事恐难为呀。皇上和董太后都喜欢皇子协,欲立皇子协为太子,此事人所共知呀。并且,朝中众大臣与咱家已势成水火,想要结好于他们,恐怕是不容易呀。”
陆风笑道:“侯爷多虑了,此事易耳。吾有一计,可保侯爷平安。”
“子城请直言。”
陆风道:“近日晋阳太守一职空缺,侯爷与士林之人、何进争吵不休,实非明智之举呀。如今欲进不能,侯爷莫不如倒退一步,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呀。”
陆风刚把话说完,张让便大笑道:“原来子城是来给自己求官来了。”
陆风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合作。”
张让笑道:“那我到想听听子城的合作之说。”
陆风道:“只要侯爷不反对我出任晋阳太守,我便想办法说服士林之人支持侯爷,而不支持何进。”
张让沉默片刻道:“吾与士林之人,已势成水火,子城如何说服士林之人支持我呢?”
陆风道:“何进虽贵为大将军,却是一个无才无德的人,仅仅是因为他的妹妹成了皇后而已。并且,何进出身屠户,为士林之人所不齿,所以,士林之人多不愿与其结交。而侯爷本为皇上近臣,陪驾圣上,传达诏命,为侯爷分内之事,所以,侯爷左右朝政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与何进相比而言,士林之人更愿意和侯爷合作。
而士林之人之所以会反对侯爷,无非是因为侯爷出师无名罢了。大将军发号施令则名正言顺,而侯爷稍有逾越都会很是牵强。所以,侯爷更应该结好后宫和朝廷,凡事,侯爷没有必要势必亲为呀。
风已说服老师不再弹劾侯爷,同时,其他的一些大臣也都没有异议。当然,士林之人的要求是侯爷必须要搞倒何进。因为我们共同的敌人,所以,侯爷和士林之人是可以合作的。”
张让笑道:“子城非百里之才呀。想不到子城竟对朝中之事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真奇才呀。”随即张让又道:“如此合作,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陆风道:“侯爷请听在下细言:
其一,侯爷如果不反对在下出任晋阳太守,那么,何进也无所作为,而我的出任也是众望所归。所以,洛阳太守空缺之事便会圆满解决,如此一来,即显出了侯爷的大度,也体现了侯爷为圣上分忧之心。圣上必会更赏识侯爷,更会对侯爷宠信有加。
其二,侯爷对在下的支持,必定会换来士林之人对侯爷的好感,再加上我的劝说,为了共同的利益,士林之人必定会倒向侯爷一边。如此一来,朝堂之上便真正是侯爷的天下了。大将军何进,无非是一个摆设而已。
其三,侯爷所支持的曹操,论声望和地位都不及我,再加上士林之人的反对,所以,曹操不可能成为晋阳太守。而如果侯爷支持了我,我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守,我便和侯爷同坐在了同一条船上,福祸相依,荣辱与共。如此一来,我人虽在并州,心却在侯爷这里。侯爷这里若是出了什么变故,我等恐怕也要受牵连呀。而我等在边地,必会克尽职守,有所作为。他日若有所成,便可与侯爷内外相呼应,而在朝堂之外,侯爷也多了一份助力呀。
如此一来,上有皇上宠信,后宫眷顾,下有百官呼应,众臣支持,在外又有吾等相衬,则天下之事,就任由侯爷主宰了。”
听完了陆风的一番话,张让的表情却沉静如水,没有丝毫的变化。这让陆风很郁闷,不管怎么着,你总得给个说法呀。无奈,见张让没有什么反应,陆风也不好说话,只好干等着。
半晌过后,张让说道:“子城虑事,果然周详,真令人叹服呀。既然子城有如此才华,为何又要去并州那种苦寒之地吃苦呢,不如留在朝中。只要有咱家的支持,子城还怕没有作为吗?”
陆风道:“侯爷美意,风感激不尽呀。然风是一个洒脱放浪的人,行事不拘小节,又不喜礼数,留在朝中,恐怕会让侯爷失望呀。”
张让笑道:“到底是年轻人呀,管束不住自己。也好,你还太年轻,也应该去边地锻炼一下。他日再回京,可就是不同凡响了。”
“如此,则全赖侯爷提携了,风愿为侯爷效犬马之劳。”说罢,陆风长揖到地。
张让赶紧扶起陆风,说道:“有子城相助,咱家可高枕无忧矣。”
接着,二人又谈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见天色已晚,陆风便告辞了,张让也没有挽留。
而陆风走后,张让也没有立即去休息,而是歪在塌上思考着。
诚然,陆风带给他的震撼是很大的,因为陆风太过聪明,对朝中局势也了解得很透彻。这样的人,危险呀。所以,张让必须想办法把陆风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绝不能让他倒向何进一边。不过,在张让的眼中,陆风也是蛮识实物的,因为陆风知道该和谁站在一起。所以,对于陆风这样的一个人,张让自然是不会放过的了。
想了一会儿,张让便满意的笑了一下:“陆子城呀,你还太年轻呀。”
第一章 初到汉末 第二十五回 买来太守
陆风回到府第,已经是二更天了,众人都已经睡下了,只有崔言和陈宫二人还在大厅下棋。
见陆风回来了,崔言笑道:“你总算是回来了,宫台都快坚持不住了,开始吃自己的子了。”
陈宫也笑着说:“我本来就不精于此道,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给你个面子。”
说完,三人便大笑不止。
崔言问道:“此行结果如何?”
陆风道:“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于是,陆风便把和张让接触的过程讲述了一遍。听陆风说完,崔言便拍手笑道:“看来这事成了,子城真大略雄才。”可陈宫却没有说话,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听了崔言的称赞,陆风也不禁有些得意:什么大将军,什么阿父,还不是被我忽悠的团团转。可当陆风看到陈宫那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时,便心凉了半截:莫非是哪里出了问题?
于是,陆风便问道:“宫台以为有何不妥?”
一听陆风这么问,崔言也好奇的盯着陈宫看。
陈宫答道:“张让就是一个宦官,除了贪财,也没有别的嗜好,况且,长信宫灯又是稀世珍宝,所以,用长信宫灯来换取一个晋阳太守,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如今子城才华外露,懂权谋,识机变,这恐怕会引起张让的重视,我担心弄不好会弄巧成拙。”
听了陈宫的一番话,陆风心里真有些郁闷了:看来,还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原本很简单的事情,经自己的这么一表现,反而复杂了。
尽管自己已经向张让投诚了,但毕竟自己是世家子弟,出身士林。自己蠢一点也就无所谓了,对谁都没有威胁,可偏偏自己又这么聪明,又有一点才华,这就不好办了。自己倒向哪一边,对哪一边都有极大的好处,但无论是自己倒向哪一边,哪一边都不会对自己绝对的放心。哎!难呐!
见陆风脸色难看,陈宫说道:“子城也不必太过在意,或许,是我多虑了吧。”
陆风道:“不是宫台多虑,是我确实有些自做聪明了。如今虽然是左右逢源,其实却是左右为难。罢了,尽人事而听天命吧。大家都累了,都回去休息吧,明天自然会有结果的。”
于是,三人便各自散去了。
奔走了一天,陆风也确实累了,一头倒在床上,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朝,众位大臣自然又开始讨论晋阳太守的继任问题。
一听到这个问题,灵帝便郁闷万分:不就是一个苦地方的穷太守吗,有什么可争的呢?谁愿意要就给谁吧,只要他能拿得出钱就行呗。所以,一听到众位大臣的争吵,灵帝也不禁暗自感叹:这年头儿,连皇上挣点钱都不容易呀。
不过,今天的事情却出乎灵帝的意料,因为张让和何进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