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本中学新版历史教科书-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领导阶层,转换新的体制是一种方式。相对地,也有一种方式是不换领导阶层,
而是再强化现有的体制。哪一种较好?不能一概而论。朝鲜和中国走的是后者
这一条路。而日本的明治维新主要是採取前者。因此,能对旧领导阶层发挥绝
妙的制衡力。
江户时代的统治者上级武士(诸侯),即使是身为朝敌(朝廷敌人)阵营者,
也因政府的和敌政策,而得以在新政府中佔有一席之地。不过随着新政府执政
的时间增长,领导阶层也不断地更迭,海外留学归来,平民出身的优秀人才,
进而位居社会的主流地位。是以江户时代的特权阶级逐渐被剥夺特权。因此就
某种意义而言,明治维新也可以说是革命。
就领导阶层的世代交替这点而言,日本的近代社会是历经明治维新而完成
革命性的变化。例如英国,从18 世纪的贵族菁英发展到现代的菁英,在血统、
兴趣、生活方式上仍是一脉相承。可是,日本的菁英社会很明显地与明治以前
截然不同。
那么,明治维新可以说是革命吗?西方的革命是市民打倒贵族,若日本史
也发生同样革命的话,应有民众打倒武士,或是下级武士篡夺上级武士地位(夺
取政治实权)的事件。但是日本的民众并未採用暴力革命的方式。下级武士们
默默的为寻求各藩的共识而努力。维持日本的独立与名誉被当时的日本人视为
首重的课题。
那么,领导阶层是如何借重漫长的岁月而进行彻底的世代交替呢?
〔藩校与私塾〕 江户时代的学校有供武士阶级子弟就读的藩校,以及一
般民众就读的私塾两种。藩校重视儒学,看重武艺,也教授一点经济实用之学。
私塾则以教授读、写以及打算盘,男女共学,也有女老师。是民众自发的组织,
幕府不监督,也不补助。
由於一般平民也热中教育,因此私塾很普及。孩子们能养成一天数小时,
在同一个地方听老师上课的习惯,其意义非比寻常。明治发佈学制,政府一举
就设立2 万6000 所小学,其实多半是挪用私塾。
另一方面,明治时期藩校大部分都废止了。私塾为新设的小学制度所吸收,
武士的孩子在新设小学和商人、农人的孩子一起并排竞争。没有专供武士阶级
子弟就读的学校,这一特徵也反映出明治维新的革命意义。
重要文献译介79
〔能力主义〕 明治初期,小学也有毕业考试。定下了唯有好成绩才能升
学的学习制度。此外,不拘泥身分,培育新领导阶层的高等教育机关也渐次整
备。封建时代的身分歧视因教育体制的能力主义而逐渐崩溃。而由竞争名校所
带动的菁英之间的自由竞争,除了比流血的市民革命稳健之外,对瓦解日本封
建体制以及推动领导阶层的世代交替上,更有成效。
藩校所拥有的特权完全被废止,只供武士阶级小孩就读的菁英学校并未成
立,这是日本今日能成为平等社会的原因。这与仍保有阶级意识的欧洲迥然不
同。由此观之,日本是个公平的社会。
第3 节立宪国家的出发
50 修约的苦斗
鹿鸣馆与诺曼特号事件幕末,日本与欧美各国所缔结的条约是伤害日本
人自尊的不平等条约。明治初年,英国商人秘密进口条约所禁止的鸦片。而行
使治外法权负责审判的英国领事,却以鸦片属药用为由宣判无罪。由此一事例,
足可说明日本还不能算是完全独立的国家。1871(明治4)年自岩仓使节团派
赴欧美进行交涉以来,日本便举全国之力从事不平等条约的修订工作。修改条
约是日本人誓必实现的心愿。
1883(明治16)年,政府在东京日比谷公园旁建筑了一栋名为鹿鸣馆的西
式建筑,邀请外国人前来举行盛大的舞会。这是为了展现日本对欧美文化的认
同,是推展修约政策的一环。
1886(明治19)年,英国汽船诺曼特号在纪伊半岛海边被暴风雨袭击以致
沉没,船长等26 名英国船员获救,但是25 名日本乘客却遭船员坐视不理,全
部溺毙。结果,调查这起海难的英国领事裁判所只对船长处以轻罚(诺曼特号
事件)。由於这起事件,国民要求修改条约的声音就更强烈了。
尽管如此,欧美各国以日本尚未具备近代国家型态为理由,迟迟不愿答应
修改条约。日本因此拼命地努力,企图早日引进欧美制度,希望能享受平等待
遇。1889 年日本制定宪法,其中一个动机就是要修改条约。
1894(明治27)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夕,英国认可日本近代化的努力,且为
了对抗俄国的扩张,遂同意与日本修改条约,废止治外法权(英日通商航海条
约)。甲午战争日本获胜之后,美国等各个国家也随之同意废止治外法权。
但是要实现发展经济所必备之关税自主权的完全平等条约,则要等到日本
80 亚太。究论坛第二十五期2004。09
在日俄战争获胜之后的1911(明治44)年。距1871 年岩仓使节团交涉,前后
相隔40 年的岁月。
51 亚洲第一部近代的宪法
建议书与自由民权运动1868(明治元)年所发佈的五条誓文中,第一条
是宣告立宪政治为国家的根本方针。不断努力以求其实现,自然成为政府的重
要目标。
1874(明治7)年,因前一年政变失败而离开政府的板垣退助等人,向政
府提出设立民选议院(国会)的建议书,要求广开国民参政之路。这是利用1869
年所制定的建言制度。即任何人,不论男女和身分,都可以直接向政府陈述意
见。这个制度一直持续了20 年,到1890 年国会召开为止。国会召开后此一制
度改为向议会请愿。板垣在提出建议书的同时,又以高知县的士族为中心组成
了一个名为立志社的政治团体,主张国民享有自由及参政权,并展开对抗藩阀
政府(政府由萨摩、长州两藩出身的藩阀所掌握)的运动。这个运动旋即普及
全国,被称为自由民权运动。
政府与民间的行宪预备1878(明治11)年,在国会开始运作之前,首先
设置地方议会(府县会)。其目的是为了累积议会制度的经验。自由民权派除活
跃於地方议会外,在各地也组织政治团体,加强全国的联繫。1880(明治13)
年各地代表在大阪集会,组成国会期成同盟,并透过报纸和演讲会大举活动。
1881(明治14)年,政府约定10 年后召开国会。为了做准备,板垣退助
组织自由党,大隈重信组织立宪改进党。此外,地方上的热心人士也有团体自
行研究外国文献,制定宪法草案。这些民间的宪法草案除了反映一般国民的向
学心以及高知识水准外,同时也展现出国民强烈的爱国情操。
宪法与国会是修改条约以及建设近代化国家的必要前提,就这一点而言,
明治政府与自由民权派的想法并无不同,只是自由民权派主张尽速推行,而政
府打算循序渐进。政府以伊藤博文为中心,参照欧洲各国的宪法,以比利时和
普鲁士(德国)等欧洲各国的宪法为范本,展开宪法草案的制定工作。
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公佈1889(明治22)年2 月11 日大日本帝国宪法正
式公佈,明治天皇在皇宫将7 章76 条的宪法原件颁给内阁总理大臣黑田清隆。
这一天的前一晚开始下雪,东京市成为一片银白的世界,因此当天的礼炮、花
车游行、化装游行等祝贺仪式也都以白色包装。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国家的统治权在於天皇,而实际的政务由各大臣辅弼
重要文献译介81
(建言)运作。此外,也明文规定天皇不负政治责任。国民在法律的范围内可
享有各项权利,也有权利选举众议院议员。一般的法律和预算须经议会承认才
算通过。议会除了众议院外还包括贵族院,由天皇所任命的华族担任议员。
翌年,即1890 年,举行第一次的众议院选举,以及第一届的帝国议会。虽
然选举权只限於年满25 岁的男子,且须缴纳一定税额者。不过,在当时除欧美
地区之外尚未有正式立宪政治的时代里,日本已是亚洲第一个有议会的立宪国
家。
。教育语1890 。年,在国会召开之前,天皇发佈了「关於教育的语」(教
。育语。)。这是训日本国民应具备近代国家国民应有的知识,主张孝顺父母,
效忠国家等。在1945(昭和20)年大战结束前一直为各级学校所採用,塑造了
近代日本人的人格基础。
52 甲午战争与中华秩序的崩溃
朝鲜半岛与日本的安全保障请看看东亚的地图,日本是稍微偏离欧亚大
陆,漂浮於海上的岛国,面向日本的朝鲜半岛则像是一只从大陆伸出来的手腕。
当时,朝鲜半岛若落入与日本敌对大国之手的话,就会变成攻击日本的绝佳基
地,对没有腹地的岛国日本而言,要防卫是很困难的。
这时,拥有朝鲜宗主权的是满清。不过还有更可怕的大国,即为了寻找不
冻港,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东亚来的俄国。俄国於1891 年兴建西伯利亚铁路,使
得他的威胁更加迫近。日本政府认为在俄国势力达到朝鲜之前,亟须促使朝鲜
与各国签订中立国条约,且为了保障朝鲜的中立,日本更必须加强军备。
朝鲜问题的中日对立另一方面,满清以另类的眼光看待东亚的局势。1879
(明治12)年,长期向满清朝贡的琉球成为沖绳县,被纳入日本的领土,对满
清造成很大的冲击。1884 年,满清在中法战争中失败,另一个朝贡国越南也因
而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朝贡国陆续消灭,意味着皇帝德行的衰退,也显示中华
秩序面临崩溃的危机。因此,为免失去最后一个有力的朝贡国朝鲜,满清开始
以日本为假想敌(制定国防计画时,所设定的假想敌国)。
朝鲜开国后,日本曾协助他们进行军制改革,助其近代化。朝鲜能不受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