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宸⒈恚鹆钊毡玖⒓葱嘉尢跫督担裨蛉毡窘獬沟谆倜稹�
会议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在此值得一提。
7 月25 日,丘吉尔在他的女儿玛丽陪同下离开柏林回到伦敦去接受大选的裁定。那天,夫人到机场接他,回到家后,一家人都高兴地聚在一起吃饭。保守党总部和丘吉尔对大选结果的估计都非常乐观,因为他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抗击德、意法西斯的胜利,人们该不会抛弃这位胜利的缔造者吧?那天晚上,丘吉尔放心睡去,可是快到天亮时,一个不祥的梦突然把他惊醒:大选失败了!他想再睡,可怎么也摆不脱这个使他懊恼的念头。早晨起来后,选举结果陆续出来,一开始就感到不妙,后来果真应验了他清晨的梦。26 日晚上7 点,丘吉尔驱车去王宫提出辞呈。国王对丘吉尔的辞职深感惋惜,他决定授与丘吉尔嘉德勋章,以表彰他在战争中的功绩,但丘吉尔婉言谢绝。丘吉尔对大选结果感到遗憾和烦恼,他不懂选民为什么要抛弃他。英国人民在战前和战争中受了太多的苦,他们强烈希望改变现状。工党在竞选纲领中提出重要工业部门国有化、对经济实行监督、管制消费品价格和扩大社会保障等主张,勾画了一幅工党“社会主义”的美妙蓝图,因而赢得选民的支持,取得大选的胜利。
第二件事是美国在7 月16 日试验原子弹成功。美国选择这一天试爆原子弹并非偶然,这一消息好像给丘吉尔打了一针强心针,他和杜鲁门都想利用原子弹对斯大林进行讹诈,以增加他们在谈判桌上的份量。两人商量,该怎样把这一消息告诉斯大林,最后决定在会议结束时的一次谈话中进行,以免后者再追问细节。
欧战结束后,英国为了增加在解决远东问题时的发言力量,便把大量海、陆、空军力量调到远东对日作战,英军的首要任务就是收回被日本占领的殖民地香港、马来亚和缅甸等地。5 月,英印军队和缅甸国民军一起解放了缅甸首都仰光,随后把日军赶出缅甸。9 月5 日,英军在新加坡登陆,把马来亚人民艰苦斗争多年所取得的胜利果实据为己有,在这里重新恢复殖民统治。
《波茨坦公告》宣布以后,日本拒绝投降。盟军从空中和海上发起猛攻,8 月6 日和9 日,美国空军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炸死炸伤近1 万人。8 月8 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10 天时间就歼灭日本关东军110万人。在盟军的强大攻势下,日本被迫于8 月15 日宣布投降。9 月3 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5 年的战争使英国遭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失,战争中死亡人数达24.4 万人,伤27.8 万人,另有5.3 万人失踪。战争中物质损失无数,海外投资减少,内债和外债大增。进出口贸易锐减,工业总产值下降。战时,英国对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控制减弱,战争结束后,英国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空前高涨,一大批国家取得民族独立,英帝国摇摇欲坠。
正是:纵有万钧回天力,难挽帝国大厦倾。
欲知战后英国如何举措,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一回 伊公主 树顶承大统 英帝国 落日映米旗运衰势尽国力虚,可怜公主少嫁衣。
花落无奈水流去,泪眼望断日坠西。
话说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嚣张一时的德意日法西斯俱被打败,公理战胜,世界重归和平。此番战火,实为空前绝后之浩劫,全球共计70 余个国家,占总数80%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死亡者3000 万,伤残者近5000万,直接经济损失折合美元约4 万亿。单看那大英帝国,虽未沦为战场,亦是损失惨重之极。120 万精忠将士血染沙场、埋骨他乡,战争开支多达1200多亿美元,几乎耗尽国家全部黄金储备,国民财富1/4 化作乌有,物资极度匮乏,举国上下生活艰苦。1942 年9 月美国总统的夫人来访时发现,白金汉宫中的饭菜与平民百姓家中一般无二,王宫的玻璃窗都在德国飞机轰炸时震碎了,连王后的寝室也四面透风。1946 年冬季伦敦奇冷,大雾迷漫,雨雪交加,可是燃料却少得可怜。八十高龄的王太后和大家一样住在寒气逼人的房间里,以致国王乔治六世在出访南非时,一路都忧心忡忡。他写信给母亲说:“我对这种极端的匮乏非常焦虑。你们在家里的所有人现在不得不在这种没有光亮、没有燃料的条件下忍受可怕的寒冷天气。我多么希望我现在是和您在一起,与大家同甘共苦。”国王不光是这样写,他真的想这样做。他向陪同出访的首相艾德礼提出,他忍受不了这种“精神折磨”,要求返回英国,与臣民一起共渡难关。艾德礼百般劝阻,才使乔治六世打消了这念头。1947年,乔治六世心爱的长女伊丽莎白公主与希腊的菲利普王子订婚,在喜讯宣布后两人第一次公开露面时,人们发现,未来的驸马身上所穿的竟是一套旧军装。王后为给公主准备嫁妆,不得不特别申请一些服装配给券,其不足部分,只能靠人们送来的礼物补充。这些礼物中甚至包括尼龙长筒袜和火鸡,因为妇女着装必需的长筒袜战后奇缺,送火鸡的那位美国小姐解释说:“因为伊丽莎白居住在英格兰,而在那里他们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生活必需品的定量配给一直实行到50 年代初期。
然而物质生活的艰苦并未影响人们的情绪。1947 年11 月,英国人民欢庆伊丽莎白公主和菲利普王子结婚。这对年轻的新人极受臣民爱戴。人们忘不了,在战争年代,当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对英国狂轰滥炸、很多人家都把子女送往北美避难时,国王的两个女儿却一步也没有离开不列颠。尽管伊丽莎白和妹妹玛格丽特当时不得不每晚睡在防空洞里,但她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她在广播电台向全英国的少年儿童发表讲话,鼓励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帮助我们勇敢的水兵、陆军士兵和空军”,“努力承担我们自己应该承担的战争危险与残酷”,“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最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战争后期,她参加了辅助勤务部队,驾驶和维修运输汽车。而菲利普王子战时曾在英国皇家海军中服役,参加过著名的“马塔潘角海战”,而且表现出色。在这两个年轻人喜结良缘时,英国人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1952 年2 月6 日午夜,乔治六世国王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依照惯例,在老国王去世的那一刻,王位第一顺序继承人伊丽莎白公主立即自动继位。然而此刻,这位新王却在远离英国本土数千英里以外的东非肯尼亚。
肯尼亚当时是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之一,伊丽莎白是代表父王来此访问的。2 月6 日这天夜里,伊丽莎白夫妇正下榻于阿伯德尔森林自然保护区内的“树顶旅馆”,这是一间在一棵硕大无朋的无花果树上搭建的木屋,旁边是池塘和一片盐渍地。当晚皓月当空,大象、犀牛、羚羊等动物纷纷走出森林,到木屋旁喝水和舔食盐粒,伊丽莎白和丈夫一起坐在树枝上,兴致勃勃地俯看动物们嬉耍和厮打的情景。她没有想到,就在此时此刻,她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伊丽莎白公主”变成了“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次日,当她得知慈爱的父亲已经辞世的噩耗时,尽管心中充满悲痛和对新身份的紧张感,可是表面上仍然冷静镇定,自幼所受的教育和训练使她充分具备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的能力。她和丈夫菲利普亲王迅速安排好返国事宜,次日下午,乘飞机抵达伦敦。她的叔父格洛斯特公爵和首相在机场迎接她。接下来是紧张和痛苦的一周:发表即位诏书,举行瞻仰遗容仪式,安排葬礼。在威斯敏斯特,上百万人排着长长的队伍进入大厅向乔治六世的遗体告别;在温莎,乔治六世被安葬在他祖先长眠的墓地,脸色苍白的伊丽莎白女王亲手为父亲的灵柩覆盖了第一把土。在做这一切时,她一直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感情,但她最后终于控制不住了,在返回伦敦的汽车上,她大哭起来。1953 年6 月2 日,举行正式的女王加冕典礼,盛况空前。伊丽莎白被加冕为“奉上帝恩典,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及其他国土和领地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联邦元首,信仰的保卫者”。这个称谓意味着,英国本土以及英国所有殖民地、附属国、自治领的全体居民均为女王臣民,共计6.5 亿人,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4 以上。担任如此众多的人民的元首,对一个年轻女人来说,殊非易事。然而伊丽莎白二世很幸运,有两个有利条件能够帮助她顺利成功地担负起这一沉重职责。其一乃政体性质使然,其二为首相人选得力。
且说这英国政体,自“光荣革命”以后,便成“君主立宪制”。然则君主虽存,且高高在上,权力地位却与革命前截然不同。昔时英王,口衔天宪,掌握国柄,权位之重,无人能及。而革命以后,最高权力转归议会,其所立法律,无论上下尊卑,均须严守,贵如君主者亦不得违悖,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也。初时英王尚可依法行政治国,以后行政大权亦渐渐移至以首相为首的内阁政府,司法、军事、外交、财政及人事诸事,一一有各部各司其职。英王手中空空如也,完全成为象征性人物。名分上虽是国家元首、军队司令、教会首脑,实际则是统而不治,临而不朝,尊而无权,一切由政府作主,英王只有垂询和表示赞同的份儿,不得过多置与干涉,倒也落个省心省力。是以当代英君,既毋须亲冒箭矢、挂帅出征,亦毋须宵衣旰食,理财问政;毋须监察仲裁,更毋须改革宗教;毋须直接面对矛盾,也毋须出面处理危机。只须作为大英帝国的象征,巡游出访,迎来送往,出席各种节庆典礼、开幕剪彩,从事一些慈善事业、社会公益。如此这般职责,由年轻妇女担负,不仅胜任愉快,还比男人更为适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