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说诺斯下野后,政府接连换马,在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就有罗金汉、谢尔本、波特兰轮流组阁,真像走马灯一样。到1783 年12 月,老皮特之子小威廉·皮特接任首席财政大臣,才使国内政局稳定下来,他连续执政12年有余,在英国历史上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首相。龙生龙,凤生凤,此言实在不谬。小皮特生在官宦世家,从幼耳濡目染的就是父辈如何治国理政,加上他天姿聪颖,好学勤奋,其父也加意培养,因此他14 岁入剑桥,17 岁已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步入政界,22 岁成为议员。在议会中,他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实行经济改革。他博学善辩,又因年轻气盛,讲起话来富于激情,在很多方面都像他的父亲。1783 年,年仅24 岁的小皮特进入内阁,主管财政,年底,即被乔治三世任命为首席财政大臣,也就是首相。如此年轻却承担如此重任,古今中外,怕是没有几人。
小皮特一上台,就着手进行改革。他首先拿东印度公司开刀。该公司是商业资本和殖民扩张政策的产物,它垄断了在印度的行政权、军事权和掠夺权。一小撮公司股东和职员靠榨取印度人民的血汗成为巨富,当时人们称他们为“英印富翁”。印度是一块肥肉,是英国在东方的一大市场,可是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却被排除在外,对此强烈不满。小皮特代表这一阶级,提出一项《印度法案》,要求东印度的总督、省督、各级参事会均由议会任命,公司一切雇员的任命必须由董事会造册呈报,由下院批准。法案提出成立监督东印度一切行政事务的监督部,其监督官有权对印度一切事务和权力进行监督,可以审查、翻阅公司的文件和信函,审批公司向印度发布的指示。这项法案经议会上下两院通过成为法律。《印度法案》是打破公司之垄断权的第一步。1813 年,英国议会取消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1833 年取消该公司的贸易业务。自此印度不再被少数商业资本家垄断,而变成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原料产地、推销工业品的市场和投资场所,这是后话。
再说英国最早的一块殖民地爱尔兰这时也不太平,爱尔兰人要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时起时伏,北美独立战争更激发了爱尔兰人的爱国热情。小皮特主张对爱尔兰采取怀柔政策,英国议会于1782 年和1783 年两次通过法令,放弃替爱尔兰颁布法律的权力,爱尔兰获得立法自治权。但爱尔兰的矛盾很尖锐,小皮特于1799 年提出英爱合并的议案,为使议案获得通过,他采取贿买和封官许愿的手段,最后英国议会和爱尔兰议员都通过了合并案。1801 年1月1 日,爱尔兰正式与英国合并,爱尔兰议会被撤消,爱尔兰可派少数代表参加英国议会。此举巩固了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但并未使爱尔兰人民放弃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在小皮特执政中期,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一个拿破仑把整个欧洲搅得天翻地覆。
正是:北美战火刚平息,欧洲近邻起狼烟。
要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四回 抗强敌 连横结盟国 使计谋 取胜滑铁卢法国革命起宏图,盖世袅雄逞大陆。
王朝秋叶西风扫,疆界水迹曝日无。
幸有砥柱英吉利,终定乾坤滑铁卢。
列强捭阖均势力,大英从兹成霸主。
话说北美战事刚刚平息,与英国仅一海之隔的法国又爆发革命,英国朝野对之态度迥异,反响十分强烈。
这法国乃欧洲大陆上第一强国,一向被英国当政者视为大敌。这里封建统治已有很长的历史,及至国王路易十六统治时,政治愈加腐败,宫庭挥霍无度,贵族和高级僧侣奢侈糜费,好逸恶劳,政治经济制度日趋腐朽,阻碍着工商业发展。中下层人民不堪封建压迫,举起义旗,矢志推翻波旁封建王朝。1789 年7 月14 日,起义志士攻下象征封建统治的堡垒巴士底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不久,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公民有权亲自推举代表参与制定法律,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把民主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接着,制宪会议制定各项革命措施,宣布废除贵族爵号和各种封建权利,改革教会,取消什一税,废除行会和过时的工商法规,没收大贵族和教会地产并在农民中分配。这且不算,革命群众还在1793 年1 月21 日把国王路易十六推上了断头台,后来王后也未能幸免。
兔死狐悲,邻国的革命事件吓坏了英国的国王和显贵,他们害怕革命之风吹进英伦三岛。本来国内的麻烦已经够多的了,激进主义者们早在那里提出限制王权、改革议会、扩大选举权等民主主张,若让法国革命得逞,岂不是给英国那些好事之徒撑腰打气吗?
英国保守的理论家埃德蒙·柏克1790 年11 月发表的《法国革命观感》把英国保守势力对法国革命的态度暴露无遗。在他眼里,人有上下之分,国有君臣之别,谁个要推翻国王和政府,那就是罪过,什么民主、自由和人权,全都是无稽之谈。
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对法国革命的看法又有不同,他们自己在国内无权无势,起初对法国推翻国王和封建贵族统治的斗争颇为同情,但后来又担心革命过火,危及有产者的财产,更害怕法国推翻腐朽制度后变得强大起来,成为英国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方面的竞争对手,特别是拿破仑开始向外扩张后,他们唯恐法国今日成为英国的劲敌,于是这个阶层也纷纷向右转,倒向反对法国革命的阵营。
唯有英国劳动人民和小资产者对法国革命充满了真诚的同情。他们把自己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同法国革命联系起来,法国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他们的士气。英国民主主义者托马斯·潘恩亲自投身法国革命,他参加《人权宣言》的起草,批驳柏克的反动谬论。他撰写的《人权论》阐明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则,颂扬天赋人权的思想,鞭笞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政体,倡导共和。这潘恩1737 年降生于英国诺福克郡,他出身微贱,父亲是个裁缝,他自己从小就当鞋匠和缝纫工,还干过农活儿。他读书不多,仅上过中学,但失学后自学不辍,青年时当过教师、店员和税吏,曾饱尝饥饿冻馁。他深知下层人民的疾苦,从小滋生要求自由民主的思想,迫切希望改善百姓处境。1774 年,潘恩作为契约奴到北美,亲身参加北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英国统治的独立斗争。1776 年1 月,他发表名为《常识》的小册子,他痛斥英王和英国的政治制度。指出北美独立的迫切性和争取胜利的有利条件,号召人民立即拿起武器。一石激起千层浪,《常识》在民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对引导人民争取独立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
美国独立后,潘恩于1788 年回到英国,旋即参加激进主义运动,为争取英国人民的权利而呐喊。1792 年他离开英国到法国的加莱,那里的革命人民高呼“潘恩万岁”的口号,冒雨欢迎他。后来他被选为国民议会代表和制宪议会成员,为法国革命效力多年。潘恩的民主思想对英国激进主义组织“伦敦通讯协会”、“宪政社”、“人民之友社”等都有很大影响。
却说英国当权者们本是外交舞台上的老手,善于推行均势外交,只要欧洲大陆上某个国家有可能对英国的利益构成威胁,英国必定会扶持该国敌人,以钳制其发展,从而保持均势,形成互相制约的局面,这样英人便可以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当时英国正进行工业革命,对外贸易发展很快,比起大陆封建国家来,财力最为雄厚。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以小皮特为首的英国统治集团再次实行均势外交,使出合纵连横的手段,拨出巨款,支持大陆反法国家,多次结成反法联盟,决意扳倒法国这个劲敌。
1793 年,路易十六被处死后,小皮特放弃初期的观望态度,直接参加反法战争。他纠集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和皮蒙特组成第一次反法联盟。英国派陆军和海军投入战斗,攻敦刻尔克,占科西嘉,陷土伦,颇有一举拿下法国之气势。
那革命的法国也不是好惹的,法国人民面临强敌,众志成城,奋起保卫祖国,保卫革命。在同外敌斗争中,一个不起眼的科西嘉尉官崭露头角,这就是波拿巴·拿破仑。
拿破仑1769 年出生在科西嘉一个破落的小贵族家里,他的父母生有13个孩子,其中5 个夭折,剩下五男三女,拿破仑在兄弟中排行第二。10 岁那年,他得到法国驻科西嘉总督的推荐,进法国香槟省东部的布里埃纳预备军校学习,这里的学生都是贵族子弟。拿破仑在这里度过了5 个寒暑。在同学中他因来自科西嘉而倍受歧视,因为,当时法国人视科西嘉为化外之地,认为那里的人粗暴野蛮。拿破仑本来就有浓重的科西嘉口音,又身材矮小,还具有明显的科西嘉人的性格特征,比如暴躁凶悍,宁折不弯,因此和很多同学都合不来。这使他原来就很孤傲的脾性更加突出。他常常几天几天地不理人,一心埋头于书本,发奋学习,发誓要出人头地。1784 年,15 岁的拿破仑以优异成绩从军校毕业,然后被送到巴黎军官学校学炮兵。
法国革命开始后,拿破仑投身革命阵营,1793 年8 月,英西联军攻占法国南部重要军港土伦,对法国革命构成威胁。法国革命政府调兵遣将,意欲夺回土伦。拿破仑参加了进攻土伦的部队,任炮兵副指挥官,他一面搜集大炮和弹药,一面训练士兵,激发他们的斗志。10 月,他指挥炮兵发起攻击,轰击英国军舰,给对方造成很大损失。在讨论夺回土伦的计划时,他提出与指挥部不同的作战方案。由于土伦易守难攻,他主张围城打援。集中炮火攻击港内的英国舰队,切断英国舰队对港口守敌的支援,待守敌弹尽粮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