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6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超认为手中有五州之地,铁骑数万,上中二策,是示敌以弱,选了下策。大臣们苦劝,不听。于是刘裕军队从容进入大岘山,在巨蔑水交战,大败南燕军队。第二天围广固城。

    两人讨论的正是这个守大岘山。

    裴行俭下了一个评语,守大岘亦无用。然后做了一些分析,南燕前皇帝慕容德之时,他实行了检出荫户政策,使南燕仅据山东一地,步兵达到三十七万,战车一万七千乘,铁骑五万三千。这个荫户就是将大户人家的部曲与佃户强行索取出来的户数。连北魏皇帝拓跋珪都不敢这样做的,不但拓跋珪,看看李威如今敢不敢这样去做?但南燕做了,也成功了,这是因为慕容德有着很高的威望与资历。

    轮到慕容超呢?慕容德随前秦伐晋,怕出意外,留下了一柄金刀留作他日相认,他走后不久,家人全部遭到前秦杀害。兵败后,后秦因为忌惮,几次连他本人都想杀死,只能靠装疯卖傻苟活。后来逃到南燕,他家人没有了,却冒出来一个侄子,拿出这把金刀,也就是慕容超,此事被民间称为金刀太子。

    但是不是慕容德的亲侄子,很让人怀疑,资历浅,威望不足,又继续执行着慕容德的检出荫户政策,所以屡有重臣叛乱发生。此时的南燕元气大伤,军民离心离德,已不再是慕容德的南燕了。

    然而东晋对北伐并不感冒,甚至许多地主因为桓玄与孙恩之乱,百姓死于战乱,缺少耕种的劳动力,他们反而渴望刘裕北伐,获得财富与大量的劳动力回来。

    裴行俭点评时,说了一句,众志成城伐离心离德,必胜。

    第二个公孙五楼说过,吴兵轻果,慕容宙也说过,吴兵轻剽。意思是吴兵只能打顺风仗,胜仗时能以一当十,败仗时会立即产生恐慌。很象后世的宋兵与中晚期的明兵。

    但这句话说错了,原来的晋兵是世兵,打不来前途,不想卖命。可自从刘裕掌权后,一批作战勇敢与有才干的下级军官得到飞快提升,整个军队看到这些将领的提升,皆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渴望,不再是从前那支轻果的军队了。

    裴行俭又再次评价,想打胜仗,必须赏罚分明。

    第三个此战的战因是慕容超为了赎出后秦妻子与母亲,将本国乐伎献给了后秦,然而他又喜欢听音乐,于是派军队跑到东晋境内掳人,补充歌舞乐队。这给了东晋讨伐的口实。而此时刘裕城府极深,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看出他的野心,举国上下皆以为他是救世主,是刘公。因此,出战是师出有名,是反侵犯战争,是北伐,是统一,合乎道义。

    对此裴行俭进行重点评价,讨伐必须是以道义一方,讨伐失去道义一方。若另一方占据道义,切不可轻易伐之,否则有可能会失败。

    有了这三条,再加上刘裕与慕容超军事才华差距成了天壤之别,做什么安排,也会失败的。难道守住了大岘,刘裕就想不出破解的办法?若是连这个都不准备好了,他怎么敢轻易前来北伐?

    所以慕容超守不守大岘,皆会必败无疑。

    李威写的这篇文章,就是两人的对话。

    来到了怛罗斯,就想到了高仙芝。

    详细的记得不清楚,略略记得一些。高仙芝为了邀功,无理攻伐河中与西域各国,导致各国不服,想要联合大食军队攻打安西四镇。高仙芝也来了一个先发制人,率军深入河中,在此地与大食军队遭遇。激战数日,唐军大败。

    这一战对唐朝影响不大,却影响了整个中亚的格局。自此以后,河中各国纷纷倒向大食,背弃了唐朝,使唐朝的号令连伊丽河都到不了。大食人也真正收服了整个河中与吐火罗地区,有了这一个富裕地区的税务,为其进一步扩张打下了基础,还因此,使西方得到了先进的造纸术。

    李威写下这篇文章,就是给后来的唐将一个警告。又在文章后面写下两行字:

    守道义者,勿伐之。

    非屡教不改者,勿得轻易酷伐之。

    这个酷伐,就是指在青海对吐谷浑人施行的手段。

    同样很残暴,包括对咽面部。但为什么能得到施行?唐朝对吐谷浑政策很优厚的,然而百姓却主动抛弃了唐朝,投入吐蕃的怀抱。薛仁贵坑杀九姓铁勒后,被一群文臣弄怕了,到大非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可是吐谷浑人是怎么回报的?

    这种情况下,再实施唐朝以前的民族政策,不是安抚,是在纵容。

    将这两者区分开来,是对唐朝以后诸将的警告,也是对河中地区各国的警告。另外也是以后的唐朝对外政策,除非他这个皇帝做不长了,没有人将他的话当作一回事。

    写完了,让人勒石为碑,竖立于怛罗斯城外。

    这个石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刻好的,但这篇文章很快传开。

    于是这一行受到更热烈的欢迎。

    对文章中的警告真没有几个人能想得到,这些小国家能有什么作为,只能庇护在各个大国的羽翼下生存,以前是突厥与波斯,现在只有是唐朝。难道自己还敢背叛唐朝不成?

    只要自己不失去唐朝皇帝嘴中的“道义”,以后唐朝不会对自己讨伐的。

    反正是这么理解的。

    很快到了石国王都拓枝城(塔什干),召集了诸国。各***队有不少,远不止九万,不过当时训练时要求的是精兵,只凑到了九万军队。李谨行训练后,啼笑皆非,这就是所谓的精兵?

    但在意料之中,不然不可能屡次让大食数千士兵打得还不了手。

    认真的整合训练。

    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也有士兵个体战斗力还是能看上眼的,可组合到一起,看上去依然不容乐观。

    李威也没有在乎,不可能让每一个士兵都到前线的,抽了一抽,抽去了四万能看得过去的军队,其余的军队分驻在各个要道上,坚守关卡。这才是李威看重的,国家多,各国虽然类似一个联盟,不可能做到十分齐心,比如石国,他在后方,若不是自己亲自前来,换作王方翼,都不可能让他们出动军队,前往乌浒河,与大食人交战。即便出,也不会出多少。

    做了一些安排后,率领着军队立即前往沛肯城。其他各路军队,也向沛肯城进发。

    到了沛肯城后,稍作了休息,立即率领五万多大军,冲向了乌浒河。

    说战就战,先声夺人。

    这也是有史以来,中原军队在最远的地区作战。

    三月到来,乌浒河畔在和风吹拂下,也吹来了春天的生机,可这片嫩绿的生机,很快让一片刀光剑影弥漫起来。

第九十二章 声东击西(上)

    第九十二章声东击西(上)

    唐朝八千军队到来,想瞒也不瞒不住。

    李威派了大量斥候到了呼罗珊与塞斯坦,萨勒姆同样也派了斥候来到河中。这是行兵作战的基本常识,只是规模大小,重视程度不同罢了。

    到了柘枝城,唐朝皇帝开始整合军队。同样是基本常识,是多国联军,虽然唐朝诸将训练过的,可不是在一个地区训练,分成了九个地区训练,再加上八千唐朝军队进入,必须进行短暂的配合整编,不然交战时反而会影响战斗力。

    自己手上也存在着这个问题。

    唐朝皇帝亲自亲征,来势汹汹,萨勒姆不敢托大,因此调来了大量波斯伪军,进行支援,同时将情况向后方反馈。

    这些军队也要进行一些基本的整编,否则也不能上战场。

    萨勒姆很理智,没有将战场推进到乌浒河北岸,这里是河中地区的地盘,若只是河中各国联合,他会毫不犹豫地渡过乌浒河,主动发起进攻。可是唐朝军队到来,增加了变数,因此选择了稳妥的打法。

    另外即将来到的战争,要考虑一条重要的因素,乌浒河!

    乌浒河到了下游,水势平缓,容易渡过。

    此外有地形。乌浒河最深的地方不是在下游,是在中游,到了下游,因为缺少雨水,太阳的蒸发,农田的灌溉,河水并不深。当然,也要船舶才能渡过的。可是到了下游,两边皆是平坦的绿洲与戈壁滩。只有少量的丘陵,不但数量少,也不高,几乎一大半地区,都可以作为渡河的渡口。无险可守。

    同时平坦的地形,使双方军队的布置一目了然。

    因此,萨勒姆在没有摸清唐军底细之前,选择在河南,欲将主动权掌控在手中。看着地图,萨勒姆开始下命令了,让手下头号重将卜扎里夫率领一万人先行去往乌浒河,在这之前,在乌浒河已经设下五座军营,合计一万两千多人。然后又对卜扎里夫再三嘱咐,勿要贪功,加上巡逻,一旦唐朝军队开始渡河,这个比较容易看的,立即准备投石机向河中抛射,再从岸上组成第二道弓弩防线,然后利用壕沟与栅栏进行第三道防御。

    但除了唐朝军队奔向沛肯城外,在缚喝城还有一支强大的唐朝军队。有可能唐朝军队主攻方向是谋夫城,也不排除唐朝军队主攻方向是疾陵城,得了疾陵城,就能与疾陵城几支波斯叛军会合,甚至有可能动摇整个塞斯坦地区,危及到大食在信德的统治。而唐军此次大张旗鼓,则成了吸引他主力的佯攻。

    在没有弄清唐朝军队底细之前,萨勒姆又派了手下另一名重将素里姆再率一万军队前往迦布罗城,进行增援。

    这一战没有打响,似乎在向消耗方向发展。

    打消耗战,萨勒姆并不害怕,论勇敢,唐朝军队听说似乎很勇敢,在热海,在伊丽水,两战皆取得辉煌的战绩。但对付那群散兵游勇,自己同样能办到。并且自己军队都是经过多场战役的老兵,久经沙场,又是忠诚的教徒,没有交战,但私自估测,会在唐朝军队之上。要么就是剩余的军队,数量最大,自己的波斯伪军,唐朝的河中与吐火罗联军,相信旗鼓相当。剩下的就是乌浒河。

    乌浒河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