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古以来只有国泰民安的说法,可这位老先生将它颠倒过来。再说鲁国那段时间的混乱,纯是庆父制造的,是鲁国上层阶段的争斗,与老百姓有何关系?

    眼睛看了一下屋内诸人。

    李世民于弘文殿,聚书二十万卷,设立了弘文馆,汇聚人才。外带了一个小小的任务,选皇族与权贵子弟,入馆学习经史书法。但许多开国功臣家族倒了下去,成色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这一间讲室里面全部坐着岁数较小的弟子,包括李旭伦在内。

    只是这个老四不象李令月调皮,正在授学时间,不敢过来打招呼,只是惊喜地看着他们。

    李威愕了一下首,算是示意了。

    博士已经伏了下来,说道:“臣叩见皇太子。”

    语气很卑恭,越是这些老儒,越是尊重儒家的名份。

    “请平身,”李威带着微笑,将他扶起来道:“孤的妹妹今天前来就学,还望先生多多指导。”

    弘文馆早就接到通知了,不过李令月在李威处搞七搞八,耍了好一会儿赖,才让李威劝过来。所迟到了一会儿。

    说完了,李威回头,却看到李令月大咧咧地走到学堂里,东瞅瞅,西瞅瞅,瞅中了正中的一个位置,来到哪里,老气横秋地指着一位李威也不认识的少年,说道:“你,让开。”

    少年有些不甘心,大约是得到了通知,忍了忍,最后不情不愿地挪动了位置,将自己座位让给李令月。

    李威道:“公主,快过来给先生见礼。”

    “为什么要见礼,是他应当向孤见礼。”

    老博士虽然是大儒,但并不太方朽,想到李令月在皇上与皇后心中的位置,说道:“殿下,公主年幼这个礼就免了。”

    这不是学生,是姑奶奶,那个礼嘛,得了,老朽受不起。

    “嗯,下午籍田,要不要跟我过去。”

    李令月只好站起来,走到老博士面前,说道:“见过先生。”

    甚是不恭。

    老博士连忙答道:“臣不敢。”

    让李威啼笑皆非,这个课象这样下去,还能教好么?得,还是先胡弄几个月,等到父母亲回来,让他们烦恼去吧。

    老博士又来到李威面前低声说道:“殿下,臣有一事相询。”

    “不敢,请先生发问。”

    “公主现在读过什么书?”

    李威还没有反应过来,在他想法中,只要将李令月哄进了弘文馆,就算完成了母亲交待的任务了。

    老博士又说道:“是这样的,弘文馆与国子监授课相似,书学时先教《字林》,后教《说文》、《石经》,算术先教《五曹》、《周髀》、《五算经》,后教《张丘建》、《九章》、《海岛》、《缀术》等课目。经义先教《论语》、《孝经》,后教《尚书》、《左传》、《公羊》等课目。就不知道与东宫崇文馆那边相不相同了。”

    我怎么知道相不相同,不过李威脸上一怔,他都疏忽了一个问题,这里是弘文馆,不是崇文馆,崇文馆所有儒生皆是为他一人服务的。但弘文馆却有若干名学生,并且按年龄分成了几等。

    也就是说,李令月进了弘文馆等于拖了这十几个少年所有人的腿了。

    看到李威怔忡的神情,老博士说道:“太子不必担心,子曰温故而知新,这些少年子弟,正是心智尚未成熟之时,课目多学一遍,也是大有帮助。”

    李威愕然,心里说道,你要拍我父母的马屁,连其他的学生都不顾了,好不好,何必说得大义凛然。

    手招了招,将李令月喊过来,问道:“《字林》有没有读过?”

    李令月到底读了多少书,李威也没有在意,毕竟还是一个小孩子,但知道她识一些字。

    “读过了,”李令月骄傲地说。

    李威发现自己问错了,《字林》七卷,收录了一万多个字。就象《新华字典》一样,看过的小学生很多,可是能认识多少,是一个疑问。于是又问道:“看过多少?”

    “反正看过就是,我哪儿知道看了多少?”

    得,等于没有问。

    “那么《说文》呢?”

    “也看过了。”

    李威抹了一把汗,又问道:“还看过什么书?”

    “《论语》、《左传》、《公羊》、《礼记》……”

    “你别说,说了我头晕,”李威连忙打住,终于明白她看过了的意思,是看过了,大约曾经翻开看了书里面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看过。

    思考了一下,对李令月说道:“你还是先回去坐下吧。”

    又对这个博士说道:“我们到后面商议一下。”

    自己不来罢了,来了也不能真让弘文馆这群少年成为李令月一个人的陪读。但又不能不考虑李令月,恐怕母亲在此,也不好让弘文馆成为小妹一人的学堂,毕竟要考虑一下宗族与权贵的想法。至少现在是这样的,况且老四也在其中。说不定这本身就是父母对自己一个考验。

    弘文馆自从昨天傍晚接到李威送来的消息后,也在头痛。如果是其他弟子,慢慢跟后拖吧,不可能为一人耽搁其他人的。但李令月,那个敢这样做?再说这样猛的送来,本身就不合制度。但这个谁敢提出来?

    听到李威的话,老博士立即点头。

    两个人进入后堂,李令月看了看李旭伦,喊道:“四哥。”

    李旭伦应了一声,李令月又看到自己旁边坐的小胖墩,问道:“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这是跟着李威讲故事时学到的。

    小胖墩唬得一愣一愣的,坐在哪里都不敢回答了。

    李旭伦说道:“他叫尉迟文斌。”

    “鄂国公尉迟宝琳是你什么人?”

    “是我的祖父。”

    “那么三车和尚是你的叔祖了?”

    “什么三车和尚,我的叔祖中间有一个是窥基大师,不是三车和尚。”

    “太子说的,你叔祖叫三车和尚。”

    一听是太子说的,小胖墩又不敢作声了,过了半天才吱唔地问道:“什么三车和尚?”

    “你家里面的人难道不知道?好,孤说给你听,”开始摆龙门了,将自己听李威讲的三车和尚的传说,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记性很好,几乎一字不差。

    “那个,那个,公主,你说错了,”小胖墩郁闷万分,他这个叔祖确是唐三藏收的徒弟,可怎么扯到了前世佛法世界罗汉身上了,什么时候又弄出了三车,一车美女,一车书籍,一车美酒?

    “难道你胆敢说太子说错了?”

    “是啊,是啊,是你家人没有告诉你。”正听着热闹,一群少年齐声反对。

    尉迟文斌吓得又不敢作声。

    李威与一干儒生商议了大半天,最后决定还是一边学一边看,看李令月到底认识多少字,两边将就。难题还是踢给了弘文馆。但没有时间了,下午就要到东效外籍田。

    走了出来,见到李令月正在讲三车和尚故事,到了结局了。然而他看到了贺兰敏之,边上还站着一个人,碧儿轻声在他耳边介绍道:“这是许相公的孙子许彦伯,你们以前见过面的。”

    李威皱了一下眉头,许相公就是许敬宗,红极朝野,他孙子怎么也与贺兰敏之走到一起。而且最不妙的是李令月在讲三车和尚故事。当时自己也只是随口说的,没有想到传说是错误的。

    尉迟恭是西域入长安的胡人尉迟氏之后,这一脉不但出了尉迟恭,象现在的有名画家尉迟跋质那及乙僧父子,也就是大小尉迟,也是这一脉族人。他们在长安同样有不少族人居住,因为是胡人,有不少人喜欢出家为僧。窥基法师是尉迟敬德小妾的子女,叫尉迟洪道。自幼死了母亲,因此性格孤静,受族人的影响,喜欢佛法。不是三藏寻人的,是他主动投入三藏门下,倒是尉迟恭舍不得,送了许多东西。这大约就是三车的误会。

    另外尉迟恭居住的环境也有关系,尉迟宅与杨宅皆在长寿坊,坊内有许多寺院,其中有名气的就有永泰寺、**寺、崇义寺。不过长寿坊在西市南二坊处,人烟已经渐渐稀疏,除了杨宅与尉迟宅还有阎立本的宅子外,其他皆是民宅,要么有许多家庙。

    就算罗汉找错了地方,也不会投奔于尉迟府上的,尽管尉迟府确实很大。

    既然这个贺兰敏之敢当面折辱自己,这个机会是不会放过的。

    脑海里思索着对策,脚步没有停下,果如他所料,贺兰敏之已经迎了过来。

    PS:因为是新书冲榜,不得不扫各位大大的一点兴儿。如果本书能让各位大大勉强看上眼,恳请拜托各位大大用票票收藏支持一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