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殖民地管理模式,而是总督式的管理模式,这是两样的。李治也不知道,可他心中还有顾忌,道:“就怕成为熟土后,不愿意jiao给朝廷。”

    “不会。父皇,中原人故乡情节浓厚。根永远还在中原,除非朝廷自己不作为,百姓愤怨。如果那样的话,不要说远在海外,就是在中原,也会四分五裂。”

    换作以前,李治立即给予否决,可事关到了“国运”,又看到儿子风尘朴朴的样子,他别有用心不提,可下了功夫的,因此李治缄默不答,最后道:“明天你再与几位宰辅商议。”

    “喏。”这个商议二字一出,父亲多半默认了。又说道:“另外儿臣还有两项提议,只是儿臣愚昧,还请父皇参考一下。”

    “说来听听。”

    李威将换船之事说了一遍,又说道:“并且各地船舶质量良莠不齐,每年因为船舶粗制滥造,自长江起,到运河黄河,许多船舶造成不必要的沉没。商贾死亡,能说是为利而死。可各地进献的赋租,船夫民夫因此而死,国家因此而损失,皆关朝廷之事。因此,儿臣心中有一个想法,派出工匠,设制船型,将图纸分给各个船坞,使船舶质量提高,也等于减少了事故。”

    韦弘机忍不住在旁边喝道:“好。”

    全国各地都有许多船坞的,象渭水就有多家船坞,一年制造的船舶达近艘之数。不过时常沉没,损耗也大。李治略略沉yín了一下,分三段倒航,运费增加。可实际扣去事故率,有可能节约了成本,最少会少死许多人。这才是真正的用之于民,所以立即答道:“准。”

    是益民举措,没有争议,所以答应得快。

    又问了这些天的所见所闻,李威一一回答,又刻意说了三门漕运的艰辛,李治没有吭声,然后看了看天色,说道:“天色不早,你也奔波了这么多天,早些下去休息吧。”

    ……

    回到东宫。碧儿高兴地迎过来,说道:“殿下,你辛苦了。”

    “不辛苦,”李威道。除了看三门漕运的不忍外,这些天东跑西转,反而十分开心。

    婉儿也迎了过来,道:“殿下,燕子飞走了。”

    “这么快?”

    “嗯。”

    “飞走就飞走了,明年netbsp;   吃过晚饭,碧儿又仔细地替李威沐浴,然后上了床。男女之事不开便罢,一开,多少会想的。年渐长,懂的人事又多,这一次居然主动抱着李威,似乎连一对渐渐丰满起来的嫩胸,都要与李威合在一起。

    运动良久,才出一声娇yín,松开了手,要站起来替李威擦拭。

    制止了她,在左胸上的樱桃上画着圆圈,道:“这些天想不想孤?”

    “想。”

    “哪里想,是这里想,还是这里想?”说着,在心口上按了按,然后手指渐渐往下划去。长得快,乌草渐长,又划了划,渐渐到了两块柔软的蚌rou上,还十分湿润,软软的粘粘的。李威用手指在上面又画着圈。

    碧儿害羞地没有回答,一下缩在他怀。

    ……

    不看不知道,看了一下,李威心中大约有了底。第二天召集各个宰相,以及重要的大臣,包括各部尚书侍郎,以及九寺三少省五监的正卿少卿,以及正监与少监,甚至怕御史心理失衡,包括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与中丞,全集中到延英殿。

    不开挖两渠罢了,一开挖动用的是全国资源,关中山南河南三道的人力,甚至部分士兵以及囚犯,整个国家的财政,需要所有机构运转。

    没有说开渠的事,而是询问了其他三件事。

    这三件事,虽多有争议,可利大于弊,李威离开这十几天,争争吵吵,也没有那么顺利的,但最终决定下来。可设立了许多条条款款。比如九州粮仓,根据九州的具体情况,设置了存粮的上限,然后这些所费不属于地方管理,直属于太府寺辖治。存储粮食,则是属于司农寺。至于李威那个文武切割之法,没有施行。当然,也证明了在地方设立大型仓储,各个官员心中的忌惮。

    然后就是海市与互市。

    也有种种顾忌,特别是互市,设立了五处互市与三处蕃市,蕃市设在鄯州、丰州、幽州,不是设在州城,而是借着山河之险,设立了关卡。基本采用了李威的办法,只是数量很少,但也是一个进步。海市一个个不懂,后来查了一下广州的情况,又没有兵战之危,于是反而都同意下来。不仅互市与蕃市数量少,对进出的货物又有严格的限制。

    这都在李威意料之中,想思想放开,非是一旦之功,但让他感到讶然的是制订的税务十分齐备,甚至许多“暴利”的jiao易,制订了重税。

    李威看着众人,不由乐了起来。

    本来庄严肃穆的议事,让他一笑,所有大臣都有些讪讪。

第二百五十六章 圈地

    第二百五十六章 圈地

    李敬玄有些不悦地说道:“非是为殿下所议两渠,此等之议,臣等绝不会让它通过。”

    对名声二字,有的大臣看得淡,比如许敬宗李义府之流,或者所看重的不是李敬玄想的那种名声,只想低调做人,如戴至德、阎立本,还有的大臣同样“急功好利”,比如韦弘机。但有的大臣“自爱羽翼”,比如李敬玄。

    将朝廷的钱撒给百姓,会立即同意的,用之于民嘛。可国库只有那么多收入,因此,只好节流。比如裁减皇家用费,比如节约朝廷不需要的支出等等。这类官员大多数是清流官员居多,也是朝堂上的主流。可是让他们为朝廷“挣钱”,一个个会退避三舍,因为是“与民争利”。这种思想冲突,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最为激烈。但王安石也是不对的,他的种种作为,不是开源,只是转换财富,一开始从富人身上,将钱转移到国库里,后来连老百姓也不放过。守旧大臣又缺少了气度,全盘予以否决。因此成了党争。

    这一点,李威再三注意的,夺其利,给其利,也就是双赢。当然,任何一项决议下来,总会有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的利益又受到损害。如开设蕃市与互市,一些有力量走私的商人与一些贪墨官吏,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只能说是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不会受到伤害。还有,对大户人家,大商人,大地主这类“社会精英”,尽量不动或者少动他们的nai酪。

    此中个节,就是一个利,因此李威不解释也不提,而是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孙稚否魏孝明帝免盐池税?”

    这是一段有名的历史,北魏初对盐税是免税政策的,与唐朝差不多。民间没有得益,却让当地的豪强富户把持盐池,甚至为了哄抬盐价,刻意减少盐的产量。于是北魏调司盐都尉管理食盐,并且征税。然而盐商与富豪在朝堂中的力量很强大,以上古之制的名义,让此项策略再次罢除。然而前度弊复生,再设监盐官。反反复复,国伤民伤。到了大通元年,又有葛荣之1uan,雍州刺史肖宝寅据州反叛,薛风贤起兵于正平,薛修义屯兵于河东,分守盐池,攻围蒲坂。孝明帝害怕盐民有变,于是再次下诏免去盐税。长孙稚抗命不遵,并且上了一奏,说明免税政策不适时宜,只是优待了巨商大户,看似朝廷让利于民,实际上民间很难均沾。又因为国用不足,有可能加重多数百姓负担。这篇奏折很有名气,多本史书皆收录其中。

    某种意义上来说,与李威想法有许多共鸣之处。一项好的政策,不只是让朝廷受益,让少数人受益,还要让大部分群众受益。不然想谋财,将前世的房改政策搬出来,卖土地就行了。

    提及这段历史,李敬玄不能回答。

    李威也没有深说,这些大佬们有一大半来自大户名门望族,说深了不大好。又说道:“秋收将了,既然已议新仓,需立即实行。还有,为了防止赋税后再次贪墨勒索,派有司立即受理此类案件,各个关卡只能检查核实货物赋税数量,不得再度勒索。”

    唐朝的官员俸禄看似优厚,却远远跟不上宋朝。优厚的只是各个高官,即使这样,有的宰相因为清廉,京城物价昂贵,甚至寄宿于各个寺庙客栈之中。宰相如此,更不要说下面的低层官吏,特别是最底层,象里正与坊正待遇仅是免除各项课役,守关卡的士卒连这个待遇都很难办到,既然是朝廷的灰色地带,贪墨勒索,避免不了的。

    审理案件,减少勒索事件。各个关卡盘查核实数量,又防止了蕃市官吏征税时贪墨,减少国家税务收入。还是堵防的消积政策,各种贪墨与勒索,依然不会少,比如刻意滞留货物,或者其他种种。总之,想完全杜绝不大可能,只能说是防一防,比不防好些。

    然后到了新渠与募款,李威将昨天与父亲的话,再次说了一遍。

    李敬玄立即说道:“殿下,不可。”

    不但李敬玄反对,许多朝臣皆不赞成。想法两样,李治也想李家王朝千载万世,可这些大臣更多看重自己的清名,不能再让太子往下面拖了。

    李威叹息一声,说道:“不仅是为新渠募捐,官田渐渐减少,连后进功臣都不能实封。百姓却在增加,地主侵并日重,于是朝廷困窘,百姓贫苦。又没有解决之道。其实孤这个主意,依然会使富者更富,不过能稍稍将此祸水东引罢了。”

    提及此事,在座的大臣又不能吭声。

    李威将画好的世界地图拿了出来,没有敢画圆,因此大西洋不在地图上,更是不标准,然后指着大洋洲说道:“此处天气炎热,气候恰与我朝相反,夏时冷,冬时热。以及其他地方,都有许多地区适宜放牧耕作。上面有一些百姓,可是愚昧落后,都不及南诏各个生僚。地方又极其广大,甚至不亚于我们大唐面积。有本事到哪里开柘去,何必在自己乡里邻居身上盘剥?”

    刘审礼道:“殿下,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开了海路,海上波涛汹涌,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