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让太子殿下做饵?”李敬玄惊讶地问了一句,但一个饵字出来,十分后悔,立即住声。

    “不重不上大鱼,”刘仁轨却省去了饵字。

    “不妥,”李治连连摇头:“只怕吐蕃人能猜测出来,听说吐蕃那个论钦陵用兵如神。”

    这是听李威说的,否则到现在李治都低估了此人。

    “是能猜测出来,但那又如何?论钦陵能猜测出来我们用意,可他低估了一点,那就是太子殿下的军事天赋”

    李威噎着了,孤了半天都没有孤出来。

    “殿下,莫急,且听臣往下说去,”刘仁轨也没有往其他地方想,在他想法中,认为殿下自付没有论钦陵的用兵本事,倒也不奇怪的。

    “那又要派出重兵了,”李治喃喃道。梁积寿一战,折损的人马不多,朝廷能承受得起,再来个大败,唐朝也亏损不起。吐蕃同是一理,虽然大非川一战胜利,也让薛仁贵杀了数万人,其中有一半是吐蕃的士兵,同样让吐蕃元气伤了一下。

    “不需,朝廷若派出重兵,吐蕃人对南诏兴趣不大,撤出姚州城,反而làng费人力财力。只需派出数千再暗中调动数千士兵增援,让吐蕃人入网即可。至于吐蕃,也许会猜到,也许没有猜到,即便猜到,因为低估了殿下,论钦陵也不会亲自前来。不过以防万一,臣还推荐数人,协助太子殿下。”

    “请问何人?”

    “第一个人,是在象州的薛仁贵,但召回时需要秘密一些,不可泄lù。”这一句刘仁轨很慎重的,薛仁贵威名太盛了,如果吐蕃听闻,有可能没有钓到鱼,却真钓来了论钦陵,太子反而成了一条鱼。

    李治额首。这个人选是无可挑剔的,再说,薛仁贵犯了错误,从高丽流到象州,也算是处罚过了。一员虎将这样流放,诚为可惜。

    李威同样点头,这个人物,在他心中地位很高大的,远远超过了刘仁轨。

    “第二个是裴

    李威听到这个名字,又喜又忧。也就是裴行俭,裴行俭军事上的天赋还没有展现出来,在西域担任了几年大都护,调了回来,做了司文少卿,不久改任吏部直到洛阳时,李威才得知此人。可问了问,在西域时裴行俭并没有打什么大仗,在朝廷有名声,是在吏部选拨人才上的名声,选拨人才很称职,与李敬玄人称裴马,或者与马载一人称裴马。提及军事,倒是他的哥哥裴行俨(裴元庆的原型)号称万人敌,虽死了很多年,至今声名不减。也算一个名将,但远远没有达到后来的高度。

    因此,就连朝廷议论梁积寿的军事行动,都没有将裴行俭喊来加入。李威感到奇怪,询问了一下,直到最近才知道原因。但也奇怪,难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可历史上为什么那么有名气?

    可两人几乎没有任何到了洛阳后不久,李威到了少林寺,回来后朝廷商议裴雨荷做太子妃,议论纷纷,裴行俭主动避讳,后来因为裴炎的事,李威对裴家的人几乎没有好印象了。两人见过几次面,尽管李威大张旗鼓,折节地向裴炎道歉云云,裴行俭却知道太子心中有了疙瘩,其实严格说起来,三裴是三房,裴居道是东眷房,裴炎是冼马房,裴行俭是中眷房。不过皆是河东裴家,裴行俭更主动回避了李威。

    刘仁轨郑重说道:“殿下,不可xiǎo视此人。”

    “是,”李威不知说什么好。

    此人一道出行,此战又增加了无数胜数,只是李威心中有些忐忑不安。这些都是牛人的,如果因sī废公,害自己一下,自己的智慧,多半防不胜防。

    当然,裴行俭出行,不需要隐瞒的,连朝廷都轻视了,况且吐蕃人。除非论钦陵能恰会算,那也不用打了,直接将南诏扔给吐蕃得了。

    然后刘仁轨推荐了第三个人,是一名高丽人。洋州刺史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啊……”李威呢喃了一句。这个人名听说过的,好象也是唐朝的名将,只是具体的事例记不起来。刘仁轨以为李威怀疑,解释道:“殿下,此人也不可苏定方将军征东时曾归顺过,因见部下多被苏将军手下杀戳,害怕逃亡,一度大败我朝军队,替高丽收复两百余城。直到臣击败百济军后,才将此人招抚。为臣攻下任存城立下战功。虽是高丽人,请殿下莫要怀疑。此人是一个热血汉子。”

    履历如此简单,又是一个不会被吐蕃人重视的将领。而且以太子待人的态度,黑齿常之一定会乐于被太子所用。

    刘仁轨推荐三人后,又对李治说道:“陛下,有此三人相助,殿下的智慧,此行朝廷只要静等捷报即可。而且南诏各部叛luàn的根源,吐蕃是重要原因之一。吐蕃不平,南诏以后也不会安份。”

    这一句一语中的。继续说道:“吐蕃论钦陵垂坐吐谷浑与西域,暂时不会前来,虽会派其他重将率兵对付太子殿下,可是吐蕃除了论钦陵,余者未必有多勇猛。”

    又是一语中的,论钦陵的弟弟论赞婆用兵也很厉害,但在青海照样败于黑齿常之手下。只有论钦陵与唐朝战一次胜一次,几乎一个无解的bō司。事情还没有发生,但因为李威建议,派出大量斥候,各部反抗吐蕃没有形成,可已经带来更多吐蕃的情报。得到了情报,刘仁轨才有发此言。然后又说道:“只要论钦陵不亲自前来,殿下此行必胜。所获也会很丰,甚至有扭转前年大败的颓势。只要胜了,吐蕃各部能看到希望,吐谷浑与西域各部,反抗甚至jī烈。吐蕃不会灭亡,但至少会瓦解一些。”

    朝廷已经送了一些物资出去,当然,指望这些部族大规模反抗,还是很遥远的。如果闻听吐蕃败绩,也算是给了这些部族一些信心。这样的安排,有些与田忌赛马类似,也是失了志气的主意。但军事上却是有可取之处,不过在李治心中,裴行俭与黑齿常之,倒也没有什么重视,重视的是薛仁贵。心中忽信忽疑的,刘仁轨又说道:“陛下,相信微臣,如果失败,拿臣来试问。不过以防万一,陛下只要再做几件事,吐蕃更能相信。”

    “让朕做何事?”

    “只要陛下诏书,让裴舍人担任盐铁使,然后昭奖雍王,即可。”

    听了刘仁轨的话,李治噎住了。戴至德等人皆是失笑。主意是好主意,有些损李治。盐铁使争得不可开又是容易贪墨的官职,裴炎不管出于什么心理上书的,本身却是一个清臣,至少外表是道貌岸然的,担任盐铁使却是很称职。但不是刘仁轨的建议,会让人想入非非。本来李治对太子种种的约束,约到朱敬则在朝堂上义愤填膺地上奏地步。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吐蕃人不会不知。这份诏书一下,更容易让人误以为皇上对太子不满,所以让太子上了前线。吐蕃人更会轻视,无论如何,太子是太子,擒住了太子,对吐蕃来说,无疑大长士气,甚至对平定西域与吐谷浑都有莫大的好处。

    但老百姓会更加对李治不满。

    需,要,”李治气得四个字,做了四次说出来。

    “陛下,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败于吐蕃,才是我朝的耻辱,不用多少民力军力,能获大功,陛下不能容忍百姓暂时的误会?”刘仁轨又说了一句。

    “再议,”李治说了一句,但勉强同意了,最终还是不放心的,下了圣旨,喊来两个御医,替李威看一看病情,毕竟是去了南诏,尽管避开了炎热的夏天,也是荒蛮之地。因为其中关节很多,又同意刘仁轨主动请缨,前来做一个详细的解释。但去不去,李治在刘仁轨临行前嘱咐了一句,遵从太子的意愿。

    “殿下,”碧儿紧张地拽了李威的衣服。

    “江良媛视殿下了,”刘仁轨看到碧儿的xiǎo动作,立即说道。

    李威有些哭笑不得,碧儿没有是你高视了。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