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间地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团”;整天的出操、集合、站围墙。剩下能种地的,受苦的,尽是老弱的。所以有许多相当肥沃的土地,都荒芜着没有劳力耕种。在“围子”里的每家农户;种地喂家畜也不能自由,平地强迫种棉花。“官棉花”每亩要产100至150斤。交坏棉花还不行。市价棉花每斤10多元,而官价只给3毛。好的旱地又强迫种大烟,收了烟全用官价交了公,剩下种杂粮五谷的地也就较次了,就这样每亩地得交1斗至1斗半的粮税,有些地还得每亩多交20多斤柴火[禾]。地荒着也得纳粮,说是为了鼓励“增产”。打下粮食归“大堆”(大仓),即“粮食组合”、“义仓”。按期去领来吃,不让老百姓家里有存粮。在丰宁县的茨营子村,生产量比建“围子”以前要减少一半。有70%的人民每年都不够吃,过着半饥半饱的苦日子。另外,每个人还折价100元,抽1/10的捐;100只羊抽30只归“组合”,每只给2元;牛100头抽10头归“组合”,每头给二三十元。养牛、羊、鸡、驴等都得登记,警察按期来查,喂瘦了要受罚,死了得报销,不然到年头就向你要活的。因为捐税太重,喂家畜的人家也就少了。在“围子”里,人们没有闲的时候,天天有劳役;也没有饱的时候,粮食被搜刮尽了。这就是热河农村在敌寇统治下破产的写照。
在热河省会的承德,由于敌寇对商业的绝对统治,已变成一座非常冷落的城市。敌人说:“物资节约了!”于是连饭馆都找不到了,在承德街上买不到肉。来往的只有—些穿黄衣裳的人(敌伪军政人员),穿便衣的很少见到。坐火车路过一些城镇也看不见什么买卖。热河中部建平县一个小商人告诉记者:我们一村300多户,只有十几人做小买卖,不能明着做,卖布卖线比做贼还难,白天都得把布带到高粱地里蹲着。也没有新布,只能倒点估衣。到奉天去买估衣,黑夜里走,三宿才回来,一路就怕遇见狗腿汉奸,遇到就被没收。所以在热河,有钱人穿的也是破衣服,穷人不少赤身光膀子的。十七八岁的大姑娘,都得不到一件稍微完整的裤子来遮住她的身体。有许多穷苦的人家,一家七八口人,只有1条裤子,谁出门谁就穿着它;在家里就用被子或麻袋围着。一些富有的人家,留着明堂瓦房都不敢住,只好住破家烂屋,避免敌人注意。但是敌人不会轻易的放过他们。敌人把火车站“卖”给地主,把赤峰北的大桥“卖”给地主,把承德街上日寇的“忠灵塔”也“卖”给了商家(据说“卖”了170余万元),伪警察署、县公署、分出[驻]所、兵营、学校,一切公物,都“卖”给热河的老百姓。老百姓自然是不得拒绝的,有的是有钱人出钱,有的是无钱人公摊。伪寇简直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吸老百姓身上的血!
所以当地的年轻人气愤地说:“咱一辈子算白混了,咱们一记事儿日本就来,吃没吃好,穿没穿好,挑国兵,当劳工,不能有出头的日子了,伪满洲国成立一天,我就是个黑人!”年老的人也含泪地摇摇头,双手抱着胸脯说:“我们人民的心,已经痛苦成铁疙疸,扒也扒不开了!”所以靠近我抗日根据地的地区,人民都想尽一切办法,逃出敌伪重重的监视,来到我根据地安家。据记者所知,逃到我赤城三区的有10户,逃到我延庆十区的有30户,在延庆二区就有40多个青年,因为不愿归“围子”而参加了我游击队的。热河沦亡已经14[13]年了,这14[13]年来,热河人民惟一的安慰者,恐怕也只有八路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人员了。八路军是最了解与最关心热河的同胞,在独石口、古北口、喜峰口、冷口,长城各要口上,作了不知多少次的战。我8月初到长城边采访的时候,我们的部队已经进到热河中部围场一带作战。八路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人员,为了援助热河的同胞,曾经从辽[遥]远的冀东根据地里,募集了寒衣,给他们送去,募集了小米,去接济他们。曾经在这最残酷地带,坚持了5年的苦战。我们不少的勇敢的战士光荣地牺牲了。据记者所知,只热西某团1个团,5年来牺牲团长以下官兵600多,而为了开辟丰宁一县的抗日工作,我们就牺牲了县区干部200多名!从这牺牲的数目字里,就可知道这里和敌人是进行了多么残酷的(搏)斗;同时也可以看出,我们八路军和民主政府,是如何的为解放热河人民而不惜任何的牺牲!
现在热河全境解放了!敌寇汉奸留给热河人民心头的遗恨,虽然还深重地压在人民的心间。但是年老的人已经张开双手,摸着八路军战士的肩腰说:“想不到,我心上的疙疸,却被你们扒开了!谁把我们这铁疙疸扒开,我们就会永远心向谁!”
第一部分:热河的血泪仓夷—“无人区”人圈(1)…(图)
“人圈”的来历
从1941年伪满洲国康德8年开始,敌人为了“明朗热河”,为了防止八路军的积极活动,实行毒辣的集家并村政策,把山沟里和小村庄的老百姓,都强迫搬到公路两边,使所有的村庄都安置在公路控制之下,一旦有事,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调来大兵“确保治安”。
敌人把这并起来的村庄称为部落,老百姓却叫它“围子”“人圈”。——是的,牛住的叫牛圈,猪住的叫猪圈,被当做牛马一样看待的奴隶们住的难道不是“人圈”吗?
在“部落区”以外,凡是八路军到过活动过的地方,都造成“无人区”。敌人称为“无住地带”。在那儿不许老百姓居住,不许种庄稼,见房子就烧,见人就杀,见庄稼就砍,要使八路军没法安顿。所谓伪满洲国“国境线”长城一带,长500里,宽20多里到50多里的地面,都属于“无住地带”。在敌人的地图上是用沙漠一样的符号来标明的。
现在让我们看看“人圈”是怎样修起来的吧!
这是滦平县边境的一个叫红果寺的“人圈”,它完全是在白地上建起的。为了它,5个村庄,几百间房屋成了废墟,……为了它,12 000个劳动力浪费掉了。
那年秋天,庄稼快成熟的时候,黄澄澄的谷子穗,垂着它沉重的头,高粱红得发紫,棒子也绽裂开来。庄稼人正忙着准备收秋,忽然狗腿子特务、警察传下了一道命令:凡是15岁以上50岁以下的居民,不论男女,第二天一早集合,去修部落。
这像一盆凉水,浇得人凉了半截,眼看着庄稼丢在地里,眼看着一年的希望就此落空,怎么不难过。可是,特务的鞭子,警察的枪刺,没有道理可讲。庄稼人只得带着铁锅、扁担、筐子、带着一肚子委屈去了。一路上,人们哭的哭,号的号,孩子冻得嗷嗷叫。
“人圈”的范围经已经划定了,这儿原有的一片庄稼,赶不及收起,都被踩烂,挖的挖掉,有的扔在一边,让牲口吃着。人们看着像踩自己的庄稼一样难受。在警察监工的皮鞭和斥骂之下,百多个男女老少,忙得支应不及,搬石头的搬石头,挖泥土的挖泥土,打墙的打墙,没有一双手空闲一分钟,没有一张嘴敢随便讲一句话,要不然,一巴掌就打上脸来,一皮靴就踢到屁股上来。
快到50岁的陈淮南,因为他年老身体衰弱,支工迟慢,不就被警察拉出去,罚在石头上跪了半天吗?警察还提高嗓子,学着日本腔,以一儆百地教训:“你的调皮,不好好地办事!”
还有些人由于别的原因挨揍,比如做工时用手抹一下冻得挂下来的鼻涕;比如规定妇女每人一天交50块土坯,不曾够数;比如监工警察在你家吃饭有了大米白面却没有鸡肉;比如被看中的妇女没有懂得更多的顺从……
直到天黑,好容易放回了家,已经够累的了,妇女还得忙着做饭、喂猪。大家把肚子塞饱,再赶快摸黑下地抢着收割,要不然,就没有时间料理庄稼,下年没有吃的了。
人们实在支持不住,腰疼得挺不起来的时候,才躺在炕上休息,但一会儿天又发白,催命的哨子就吹开了。白天工作着,眼皮常常合拢来,如果被警察看见,又是一顿好揍。
就这样,没日没夜地操劳着,折磨着,化了两个多月的功夫,“人圈”算是修成了。
看吧!四四方方四道围墙,那是由远方搬来一块块石垒成,是用几百人的血汗和眼泪抹成的。墙厚三四尺,高一丈七八尺,顶上插着一排尖利刺手的酸枣枝。墙上每隔两丈留1个枪眼,墙里垒着站台,好叫老百姓日夜去守望,围墙的四角上,各有1个炮楼,坚固圆形的墙上密密麻麻的枪眼,窥视着远方。
“人圈”有两个门,刚好1辆卡车通过,大门的上面有守望的岗楼,形式是长方的,一样开有许多枪眼,大门前写着:
“××部落”,两边是:“建设部落,自兴乡土”,或是“王道乐土”之类的标语。
“人圈”围起来了,但是里面还是空空的,这时特务、警察又到各村去传达第二道命令:限本月底以前,所有居民都得离开原来的村庄,搬进部落居住,谁不去烧谁的房子,决不宽容。
于是家家户户起了一片哭声,一片叹息!
别了,你辛勤开恳[垦]的土地,亲手建造的房屋。虽然这儿每一样东西都非常熟悉。这儿寄存着一切希望和梦想,现在却不得不被迫离开了。房子拆毁,只留下几堵残破的墙壁;土地荒芜起来,树木被砍伐,什么都破坏了,什么都毁灭了,敌人却偏偏说得好听,“建设部落”。
成群的人忍着气往“人圈”里搬,男子们扛着柱子,担着筐子、锅子,女人们抱着鸡雏,抱着烂席片,孩子们带着寒冷和啼唤。
部落里的房子,那所谓新的“家”,还不曾盖起,睡觉吃饭是最要紧的,那就首先搭起炕来再说。但新土炕是湿的,烧着劈柴,不时蒸发出白色的水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