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挥所。后来日本人,曾于大枣山顶立了“支那事变发祥地纪念碑”。

下午
3 
点50 
分,华北驻屯军步兵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已从秦皇岛赶回
北平,立即到丰台督战。之后,又到一字文山视察。

下午
4 
时,牟田口派人绕道从宛平西门进城送信,请王冷斋或金振中
出城谈判。王、金以守土有责,不便擅离职守为由,回绝牟田口。下午
5 
时,
牟田口又派人送函,向宛平政府发出通牒:

一、限于当天(
8 
日)下午
8 
时前,中国军队撤到西岸,日军亦撤至河
东,逾时即实行以大炮攻城;

二、通知城内人民迁出;

三、城内日本顾问樱井,翻译斋藤等,请令其出城。

王冷斋阅信后答复牟田口三条:

一、本人非军事人员,对于撤兵一节,未便答复;

二、城内人民自有处理办法,勿代劳为顾虑;

三、樱井等早已令其出城,惟彼等仍愿在城内商谈,努力于事件之解
决。

下午
6 
时,宛平城内政府官员及谈判代表,离开宛平专员公署办公厅,
到附近一所民房办公,以备不测。人们刚刚步出专员公署十几米,日军的炮
弹呼啸而来,第一炮就打中了专署办公厅,接着炮弹一颗接一颗,顿时,宛
平城里是一片天崩地裂的爆炸声。把专署和城内房屋炸得东倒西歪,栋折梁
摧瞬间成为一片废墟。


日军又在炮火掩护下,用
9 
辆坦克配合步兵力图一举攻克宛平城。守
军以步枪和手榴弹等轻武器硬是把坦克全部打退。日军反复冲击屡遇挫折,
完全没有料到,会遭到如此强硬的反击。战斗已经进行了
3 
个小时,日军毫
无进展,只是炸毁了宛平城内的大批房屋,无辜百姓惨遭祸殃。晚
9 
时日军
停止进攻。

前面提到,日本驻丰台兵力2000 
人,中方守卫卢沟桥的金振中营1400
人。
8 
日下午
3 
时师长冯治安电话通知金营长,有人去宛平与金联系。放下
电话,保安第四团第二营曹营长带领四个连长来见金营长,说明奉冯师长之
命支援宛平,曹营长所带700余人交金营长指挥,此时宛平守军已经增至2100
人,但在铁路桥等处战斗中守军已经损失近200 
人,重要的是铁路桥已经失
守。日军在几次进攻过程中损失较重,光铁路桥的战斗中就减员百余名。总
的说,在战斗力上,日军仍占优势,但士气已堕。

铁路桥失守,形势对守军极为不利。金营长决定组织突击队对铁路桥
进行夜袭。在这之前,所有的上级命令精神都是固守宛平,包括中央政府得
到卢沟桥事变消息,蒋介石的命令:“固守宛平,就地抵抗!”此次出击,实
属空前。

连日来,日军的侵略行径已使中国官兵极度愤恨,当面就地抵抗的命
令又使官兵郁闷于胸,官兵的情绪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如若再不令出城杀
敌,几乎都要自杀。组织突击队的命令一下,有的士兵难以控制兴奋的心情,
竟然号啕大哭起来。报名参加的队伍马上从东门延长到西门,后来组织成两
个步兵连和一个重机枪排。

“男儿流血不流泪,你们去流血吧!”

士兵拥向北面城墙,准备用绳梯缒城而出,有的士兵不顾危险自
7 

高城墙飞身下跃。

夜12 
时,突击队秘密接近铁路桥。

凌晨
2 
时,出敌不意,两面夹击,冲入敌阵地。顿时日军阵地手榴弹
爆炸,大刀闪着寒光,喊杀声传出数里之遥。只见阵地上血肉横飞,人头滚
滚落地,日军东奔西窜,有的跪地求饶,原来三营士兵挥着大刀冲入阵地,
溅来的血已经将人从头顶到脚跟染红,浑身上下成了血人。一名19 
岁的突
击队员用大刀连砍了13 
个日兵,生擒
1 
人。大刀已经卷刃,血已经染满全
身。这时集合号响,无法将士兵集合回来,他们不顾一切还在拼命追杀,阵
地四周好像猎犬在追赶兔子,四处可见举着大刀的血人追赶拼命奔逃的日
兵。

此役将日军一个中队几乎全歼,突击队也伤亡3A4,铁路桥收复。

1 
个小时后,打扫战场,一个隐匿日兵向金营长投出一颗手榴弹,将金
营长右腿炸断,紧接着又射来一发手枪子弹,由左耳旁钻进,右耳下穿出,
随从兵急忙抢救,将金营长抬出战场,护送到长辛店车站,转送至保定医院
救治。

营长金振中,河南固始人,1904 
年生于贫穷之家。1924 
年,加入冯玉
祥领导的国民军,曾在张自忠任校长的“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历任排
长、连长、营长,金振中勇敢善战,在1933 
年喜峰口战役中,率部夺回烟
简山立功,受到冯治安师长的嘉奖。1936 
年率领全营打先锋,冲入敌穴斋
堂村,捣毁了由汉奸临时拼凑的“冀西防共自治政府”,俘敌千余,获特等
奖。金振中在接防卢沟桥之时,曾请示师长冯治安说:


“对当前日军在宛平和卢沟桥不分昼夜的挑衅,以及进一步硬占桥和城
一事,我们如何对付?”

冯师长回答说:“我们既要本着南京政府的指示办事,又要保全现时本
军处境。平津是我国著名的大城市,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内
外人士深为关注。若稍有处置不当,即会遭到全国同胞的唾弃,甚至使我军
无法生存。但从好的方面说,平津地区不但能满足我军的开支,而且还可壮
大实力,舍此,再难得此机会。因此,与日军争端,越往后推迟越好,望好
自为之。”金振中表示,接防后,“当本着师长的训示,以不惹事、不怕事的
原则维持目前局势。但若日军硬攻时,必抱定与城、桥共存亡的决心,以维
护本军名誉和报答全国同胞。”

卢沟桥的保卫战中,金营长的确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在保定住院医治后,左腿截去。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到医院慰问他,并
赠送“抗日先锋”银盾一枚。后因残废复员回老家固始县务农。

话说回来,金营长率部收复铁路桥以后,形势转为对日军不利。同时,
何基沣旅长率西苑驻军已开到八宝山一带,正向大井村等地截断日军后路。
另外,天津日军支援部队开到通州以后,因遇大雨,难以前进。原定日军于
9 
日上午
9 
时再次攻城计划难以实现,并畏中国军队全城出击,称“失踪日
兵”业已归队,一场误会希望和平解决。冀察当局为防止事态扩大,同意与
日方谈判交涉,放弃了继续进攻的有利时机。

卢沟桥事变爆发及在宛平城下抗击日军的消息很快传到海内外,引起
国人轰动。

7 

8 
日消息传到延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立即发表宣言疾呼全国
人民:“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
我们的出路。”

国民党爱国将领纷纷发表通电、讲话,主张坚决抗战。其中以桂系将
领尤为激烈。

李宗仁致电蒋介石及各方长官,呼吁“为应付目前重大事变,应即实
行全国总动员。”

广东余汉谋表示:“枕戈待旦,愿效前驱。。”

云南龙云复电,“方今紧迫之际,凡属袍泽同声愤慨,自己乐为前驱
也。”四川的刘湘也激昂地表示:川军“愿在政府领导下,作不顾一切的为
民族求生存战。”随后,刘湘、潘文华开始整编川军,准备应召出战。

红军已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编制,准备开赴前线增援友军。

卢沟桥事变和二十九军奋起抗战的消息传到浙江奉化雪窦山,被软禁
在这里的张学良将军心情激动,特地到餐厅与工作人员一起进餐,并站起来
慷慨表示:“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抗日,这一天终于被我等到了!以后我即便
死在这里,也心甘情愿了。”

冯玉祥将军、傅作义将军等也都致电或发表声明,支持二十九军抗战。

卢沟桥事变后,文化界人士和全国人民一同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成
立救国团体,投身救亡事业。

二十九军的爱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曲家更心潮汹涌,
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三天完成《大刀进行曲》,这首激荡人心的进行曲很快流
行到抗战战场的每个角落,至今仍大流传,成为妇孺皆唱的战歌:大刀向鬼
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到来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

把它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确实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在卢沟桥战事打响之际,金振中营就得到当地民众大力支援,北平



区的农民自动地挑起了支前的重担,他们为前线输送了无以数计的粮食、饲
料、燃料、蔬菜和民工,特别是长辛店一带的农民,包括妇女和孩童,帮助
军队筑路、送情报、抬伤员、运物资、送食品。在日军炮弹密密麻麻落在宛
平城内之时,为驻军修筑巩固阵地,长辛店工人运送来大批枕木、铁板和铁
轨。

北平的磨刀匠得知金振中营砍杀日军之事,从城里扛着磨刀凳赶到宛
平,为二十九军无偿磨刀。
北平城里的黄包车夫为到宛平前线抢救伤员,自动来到前线,在运送
伤员进城救治时,很多车夫在中途惨遭日军杀害。
北平、全国以及海外侨胞成立了各式各样的“救国会”、“后援会”、“救

灾会”、“筹饷会”、“慰问团”、“服务团”等等。
宛平城内,送来的西瓜和其他慰问品堆积如山。
纽约所有的华侨社团联合召开了紧急会议,建立统一的华侨组织实行

总动员支持祖国抗战。在这之后,在美国各地及其他国家也纷纷成立各种支

援抗战组织。
自卢沟桥事变至1938 
年初。
纽约华侨救济总会募捐100 
多万美元和大批军用物资。
在“缅甸救总”的号召下,4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