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十九军将士跟随冯玉祥将军南北征讨20 
余年,战事频繁从未有安定
之时。可是二十九军进驻北平以后,情况今非昔比,虽说是与日方剑拔弩张,
终未引起大战。北平城乃帝王之都,虽然国家战火频频,仍不失那“昌明隆
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将军们大都出身低微,
不似那前清的王爷、贝勒们锦衣绔绔食甘餍肥,也不似今人时装新潮,川鲁
粤菜,生猛海鲜,那鸡鸭鱼肉山珍海味还是每日必足的。

圣人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有条件之时,自然也不必违背圣
人之言,当年冯玉祥冯大帅主张吃玉米面贴饼子就咸萝卜条,不准纳妾,不
准吸毒,致使一些将领受不了清苦,背他而去。水至清则无鱼,也是至理名
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那些高级将领不甚明白什么是金融巨子,什么是企
业托拉斯,只认为财富就是土地和房屋,所以他们在北平城里或是天津租界
买了房子。北平住房,最讲究的是四合院。如秦德纯、张自忠、冯治安、刘
汝明等,在北平都有四合院式的私人住宅,规格都在百余间,而且大都有几
套住宅。听说刘汝明还在河南买了两个县的土地。宋哲元在武衣库的私寓更
加讲究,中西合璧,既有中式的亭台楼阁,又有西式的喷水花园,类似一个
缩小的圆明园。其他比较低一些的将领军官也是住着二三十间、四五十间住
宅不等。高级将领出入是黑色道吉轿车,远行有专列,而无刘备在荆州寄居
刘表帐下“今久不骑,髀里肉生”之感叹。

“七七事变”后,宋哲元带兵撤出北平,因通知不到,而丢下文武人员
万余人,不能不说与其生活方式有关。

总的说,二十九军比其他队伍还好,除了赵登禹嗜好起阿芙蓉(吸毒)
以外,还没有人利用权力吃回扣,或是指使子女开洋行。

且说,佟麟阁跟随四位将军回到北平城里。佟本人先去铁狮子胡同绥
靖公署向宋哲元报到,宋高兴地出来欢迎等等,不必细说,马上分配了任务,
到南苑军部主持军务——二十九军军部在南苑,实际上军长宋哲元、副军长


秦德纯极少去南苑办公,都是在铁狮子胡同或是私寓处理公务,“秦土协定”
就是在秦德纯府右街家里签订的。佟麟阁到南苑主持军部工作倒还次要,反
正凡事都须向北平城里的宋哲元汇报或是和在城里的秦德纯商议。佟麟阁的
最主要任务是,组织军官训练团,招收青年,组织军事训练团——其实这已
是迫在眉睫之事。

深夜,佟麟阁才回到家中,佟麟阁原住东单苏州胡同,有房20 
余间,
佟到香山隐居以后,佟父佟母从河北老家来北平居住,佟还有四个女儿和祖
父母一起,侍奉二祖。刘汝明等见佟家居住窄促,刘即将东四十条一套百余
间房的四合院送给佟麟阁,并将佟父母和女儿迁去。

佟麟阁一敲门,
4 
个女儿和大黄狗就飞奔出来迎接。小女凤洲趴在地上
给将军一圈一圈地解绑腿,大女儿凤华,登在凳子上为将军脱军帽,脱军装。

佟将军最喜欢吃红豆饭,桌上的红豆饭已经热过又热等了很久。将军
声明已经吃过。

儿女们开始扑到桌子上撕扯大饼,然后蘸着黄酱。夹着大葱,吃了起
来,佟家每日开饭必有一小批来打秋风的乡亲,今日也不例外,他们或坐或
蹲,占满客厅。家中其乐融融,宿无话。

佟父身体欠佳,按中国习俗,清晨佟将军必然到东跨院儿向父母问安,
并且要仿二十四孝亲自尝过汤药,再双手递给父母。

佟将军略略睡会儿,天已经亮了。他到东跨院儿,父亲已经起床到厨
房扒炉灰捡煤核去了,这是老爷子每天必做的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
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也是佟家的治家格言。老爷子捡煤核的
事,是谁也不能干涉的,尤其佟将军。

一次佟将军相劝,老爷子大怒:“你甭看你在外面是朝廷的武将,在家
里你就是我的儿子,你站好!”佟将军在屋中笔杆条直地像个士兵样子站立
着,听着老爷子的训斥,引得儿女掩口而笑。

佟麟阁向父母问安之时,专车已经在门外等候,出来以后即驱车去了
南苑。

南苑大约在北平城南15 
公里,历来是练兵之地,1922 
年11 
月冯玉祥
将军“南苑练兵”是西北军建军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后,南苑和西北军结
下了不解之缘。1935 
年二十九军进驻北平以后,军部一直设在南苑,当初
冯将军驻兵南苑,对旧练兵场曾加以修建,练兵场南北长约
3 
华里,东西略
窄。围绕操场修建兵营18 
所,每所建平房6— 10 
排,中间为大操场。二十
九军司令部设在原冯玉祥将军司令部旧址。兵营南北,为南、北小街,有些
店铺,实已成各种人员活动之地,情况复杂。

佟麟阁将军上任以后,发现情况不妙,一是编制混乱。驻军约7000 
人,
包括郑大章的骑兵师、特务旅、三十七师、三十八师各有部分部队,还有后
勤、工兵和后来新建的军官训练团、军事训练团等。各有所属,并无统一指
挥。南苑兵营四周虽部分地方有寨墙,但四周均无堑壕工事。如单纯做训练
场地,倒也无妨,一旦战起,必然遭殃。后来全面开战,日军主力首攻南苑,
战事惨烈,致使北平城失守。其二是军部缺少一个现代战争的重要机构,就
是军事情报处。敌人的军情没有来源,就是有来源也没有应有的机构处理。
反之,二十九军在南苑情况及一举一动,日本浪人通过他们在南北小街的活
动,了如指掌,他们把南苑兵营画了详细地图,连某房中住几个士兵,简历
情况,都记录在案,更不用说装备物资、马匹、武器、兵力调动等重要情况。


其三,要立即着手建立军官训练团,集中失业的军官,招收有文化的青年,
培养中下级指挥员,改造农民士兵,以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这一切都要从
0 
开始。

话说两头。日本在华北增兵以后,中日间的危机空前严重。华北地区
已经遍地是导火索,不知何时哪根点着,大战即起。请看:

1936 
年5——
6 
月上旬,日向华北增兵。

5 
月初,日军在丰台大建营房。

5 
月30 
日,宋哲元就日增兵问题发表谈话。30 
日晚,宋哲元在武衣库
私宅召集秦德纯、张自忠、肖振瀛、冯治安、刘汝明、赵登禹等研究对策。

6 
月26 
日第一次丰台事件。

7 

9 
日大沽口冲突。

7 
月22 
日天津金刚桥事件。

9 
月18 
日第二次丰台事件。

10 
月南苑冲突。

第一次丰台事件:冯治安三十七师一部分军队由张家口调丰台驻防。26
日上午
9 
点左右,几个士兵在离铁路不远的地方放马,一列火车驶来,汽笛
长鸣。那些从蒙古草原上弄来的军马,还没有受过现代化生活的熏陶,不习
惯铁路附近的环境,有五匹受惊狂奔,其中一匹冲进正在修建的日军营房中。
随后二十九军士兵赶到,军马已被日军扣留。士兵与站岗的日本兵交涉,要
求他们放还军马,日方不但不放,反而凶蛮地打伤中国士兵,而且又有不少
日军持枪跑出营房加岗放哨,如临大敌。此时,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军官闻讯
赶到现场,忍气制止中国士兵,要求他们采取克制态度,一场争端才告结束。

第二天,一个朝鲜籍的日本特务冲进二十九军三十七师的马厩,竟说
营中马棚是他的私产,是他花钱买来的,非要腾出不可。官兵觉得事情太离
奇,未予理会。这个日本特务竟立即从腰间拔出短刀动武,并招来全副武装
的日本兵帮打助威。中国官兵忍无可忍,只得还手自卫,双方发生械斗,各
有负伤。

事发后,日本驻屯军便以此为借口,向宋哲元提出抗议,并提出四项
要求:一、道歉。

二、赔偿。

三、惩戒肇事军官。

四、自丰台撤兵。

宋哲元接受了前三项要求,拒绝丰台撤兵,同意将与日军发生冲突的
三营调往颐和园驻防,将三十七师一一○旅蒋华延营调往丰台。

大沽口事件:

7 

9 

2 
点钟,驻塘沽日军香川部队30 
名步兵,乘小船在海河进行
军事演习,他们把船划到东大沽,要求在那里登岸。东大沽是二十九军刘汝
明一四三师一三三旅刘团一营的防守地,因为事先没有接到日军进行演习的
通知,中国守军不允许日军上岸。日军不听劝阻,强行登陆,互相枪击,各
有伤亡,后经中日两方军官出面制止,枪战停止。10 
日刘团长奉命拜访日
军香川队长,向他表示歉意。张自忠亲自向日本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委婉进
行解释,大沽口事件才得以了结。

天津金刚桥事件:

天津市政府保安队九中队第三分队队长邹凤岭,是个土老冒,第一次


到天津来,听说天津是个热闹的大城市,
7 
月21 
日晚间,穿上了便衣到市
内街上游玩。因为这个老冒不熟悉天津情况,更不了解街道分布,误入日本
租界,被日本特务逮捕关押,日本特务对邹进行严刑拷打,审问他的身份、
到日租界的目的。邹凤岭死活不敢暴露,一口咬定是北宁新站小营公司的茶
役,因迷路误入租界。

22 
日,日本特务会同中方公安局押邹凤岭到小营公司对质。

由日租界到新站须道经市政府。此时,市府保安队正为分队长失踪着
急。一个在市府轮值的保安队员看见一辆卡车从金刚桥通过,车上押着的人
正是他们的分队长,一时情急,向此车开枪射击,打死一名日本特务。保安
队的另一些人合力把邹凤岭抢了回来。

事发之后,许多日本特务一窝蜂拥来,聚集在天津市政府门口。市府
保安队也全体出动,个个持枪肃立市政府门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