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人的脾性,那是谁也说不清的。比如:时下气功太极拳之类。江
湖上怎么说?这叫内练一口气,劲儿使在五脏六腑上。这有分教,曰劲气内
练,或,劲气内敛。两个词儿虽常混淆,一字之差,发言相同,内涵远去。
内敛,指在五脏六腑里收藏,是静止的。内练呢,还在肚子里折腾,且要动。
这叫调理。不过两个概念的核心均在“内”字上。

譬如说,一节车厢里有数十号人,超载时当然更多。突然有歹人拔出
了杀猪刀堵在门口,与众为敌,令大家把金钱细软交出来。此种情形,大家
当属“内”,而举杀猪刀者则是“外”了。结果如何?大家乖如小儿。虽然
车厢里定会有十几条或几十条七尺男儿,却在练内功,没外部动作。想什么?
钱是身外之物,交就交吧!也许在这之前,国上下杀得血肉横飞,将军们人
人豪杰,可外族东洋兵一来,又个个如丧家之犬,几十万大军狂逃数百里依
然谈“日”色变。

我把这些都归纳为劲气内练,并非戏言。

且说1937 

7 

7 
日在北京卢沟桥发生的事变。提起卢沟桥事变,那
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
3 
个月内占领了东北三省。古长城之外,还
有热河省和察哈尔省的一部分还在中国人的手里。看看当年的地图,就知道
热河省的形象状如猪鼻子拱在泔水缸里。三面被日本人包围着。东三省是前
大帅张作霖发祥之地,后来却丢了家乡丢了祖宗坟墓。少帅张学良受到国人
上下一片谴责,尤其受到东三省父老乡亲的怨恨。

张学良自然也是不甘心的,打算死守热河以待时机。

张学良委派了大帅的八拜兄弟汤玉麟为热河省主席,并兼华北对日作
战军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汤玉麟称自己是星宿下凡,所以有星宿将军之称。
上将军衔。其统帅的军队除辖第五军团外,还有孙殿英的四十一军、派遣义
勇军、蒙古骑兵旅等,号称
8 
万大军。

1933 
年元旦,日军开始攻击山海关,长城抗战开始。在这之前,汤上
将已悄悄将母亲及其姨太太送往天津。这位星宿将军一日三惊。
3 
月初谣传
日本人要进攻热河,汤玉麟军中仅有的20 
余辆道吉卡车满载烟土运往关内。
3 

2 
日又率部狂逃察哈尔省的古源。
3 

3 
日,日军占领热河首府承德,
其兵力只有128 
骑,以至占领承德之时都来不及向上司请示。

少帅张学良住在北平顺承郡王府内,得悉热河失守极为震怒,下令通
缉汤玉麟。中国的事情往往奇怪。听说过通缉逃犯的,那是因为他越狱了;
通缉帐房总帐的,那是他卷走了金银;通缉绑匪的,那是他拐走了税务局长
的姨太太。虽然那个时候到处都可见贴着照片的通缉文告,可是通缉国家高
级将军的尚属首例。

星宿将军失踪了!当时,也讲究出国镀金,政客失意武夫丢了地盘,
小媳怀了孕,都走出国门到国外考察学习,然后回来或是升迁或是重操旧业,
又一番事业,又一番风采。可是谁听说过星宿飞到国外去了,鎏了一层金,
又亮闪闪的飞了回来?那时候也没有人造卫星!要不就是星宿归了位。可是
紫金山天文台,也没有发现天上又多了一颗星星呀!原来这汤玉麟在察哈尔


躲了起来,上下打点得体,过了两年又出来当顾问了。

且不说汤玉麟。热河弃守之后,古长城暴露在日本人面前。古长城初
建于2000 
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据说现在的长城是明代在原来基础上修复
的。从秦始皇到明英宗修这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落后的游牧民族。今
天派上用场了,但是,为了防御的再不是落后民族,而是现代化装备的日本
帝国主义。这恐怕也是秦始皇到明英宗都没有想到的。

中国人喜欢建墙。一个家庭,修墙围起来,这叫庭院。一个家族用围
墙围起来,这叫寨子。一个城市用墙围起来,这叫城池。皇上住的地方用墙
围起来,这叫皇宫。整个国家的叫长城。供游览,收门票。当然这不是建墙
的初衷。阁下若是注意,凡中华民族发祥之地,还都残留长长短短高高矮矮
各有风采的墙,现在叫文物古迹。现在也还在建筑各式各样的墙,什么用途?
没考察清楚。

力求防,怕是在人的潜意中存在。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无。

长城抗战!那是记者文人后来编排出来的词儿,最初在军事上叫长城
布防。布:布置,防:防守。词典是这么解释。

全文应该说:在长城布置防守。

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绵延万余里。长城西半部是土结
构,东段都是砖石结构,以巨大石条为地基,上面用城砖砌成。去过八达岭
的人都见到过,城墙建筑在高山峻岭最险要之处,宽处有10 
余米,高有七
八米,要紧之处有箭楼、烽火台等。就是在现代战争中也不愧为良好的防御
阵地。

长城的关口,从东面算起,有山海关、冷口、界岭口、喜峰口、罗文
峪、古北口、独石口等。每个关口都是要塞,在长城抗战中都经历了残酷的
血肉厮杀。每个关口死伤壮士都以数千人计。

现在我们不容易再找到60 
年前战场的遗迹。过去,那里的纪念碑,抗
战烈士墓,将军殉国处比比可见。后来,沧桑变迁找不到遗迹了。若干年前
人们又想起了这件事。20 
世纪70 
年代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乡修建了古北口
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当然,为此,也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可谓:历史搭台,
经济唱戏。

唯一把这古战场保存比较完好的是喜峰口的潘家口战场。倒不是谁有
意这么做,而是1958 
年在潘家口修了水库。战场的遗址到了水库的水平线
以下。你要是想参观一下当年的弹洞,壮士遗骨,可以穿着潜水服下去看。

事也凑巧,我们就是想介绍介绍二十九军当年喜峰口抗敌的故事。在
这之前,我们不得不把敌我两方的情况概述一下。

且说,东北三省数万大军纷纷溃退关内,国军匆匆北上。都有哪些兵?
我们还是沿着战线,从东向西介绍。守山海关的何柱国新编五十九军已经退
到滦河西岸,商震的三十二军准备占据冷口,商震部侧后是庞炳勋四十军做
预备队,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兵出喜峰口,徐廷瑶的中央第十七军在古北口之
南的南天门。

国军有多少军队?这问题现在也难准确回答。除前面已经提到的四个
正规军以外,还有从关外退下来的王以哲军、缪澂流师、汤玉麟部,以及驻
多伦的孙殿英部等。共有中央军11 
个师,东北军12 
个师,西北军、晋军13
个师,大约30 
万人。为什么是“大约”?一是还有些部队编制混乱,如义
勇军、保安队等。就是正规部队也参差不齐,有的是刚刚由旅升格为师,有


的被打残人员不齐,有的本来就编制不满员,像宋哲元的第二十九军,只有

2.2 
万人,其中7000 
人留守山西阳泉附近,真正开到长城前线的只有1.5
万人。

每个师仅有约5000 
人的编制。

从武器上看,也是参差不等。轻重武器装备比较齐全的是徐廷瑶的中
央军。东北军装备也不差,可是千里溃退,武器丢失损坏严重。装备最差的
是二十九军。

二十九军系冯玉祥旧部,1930 
年,冯玉祥、阎锡山与蒋介石大战中原,
冯阎兵退,冯旧部退到山西阎锡山的地盘,冯玉祥宣布下野,后由张学良收
编改番号为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少帅给了二十九军50 
万元大洋以后,
二十九军的军饷、武器皆由自筹。因此二十九军的装备劣,大都是汉阳造,
老毛瑟枪,根本说不上有多少重武器。然而西北军素有尚武之风,抡大刀,
耍长矛,又拴上红缨,每个士兵背在背后倒也英武精神。

当时二十九军客居晋东南一带,此地出产镔铁。镔铁是什么?关云长83
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就是镔铁大刀。现在冶金学没有镔铁品种,大概类似锋钢
的一种。二十九军的大刀都是镔铁打成的,士兵们成了关公的“校刀手”,
而就是这批“校刀手”,创造了震惊中外的喜峰口大捷。为此作曲家麦新写
了《大刀进行曲》,流传至今。

国军30 
万编制庞杂,参差不齐。那么日军情况怎样?日军向长城沿线
进攻的部队约两个师团兵力,其中包括西羲第八师团,坂本正右门第六师团、
中村第三十三旅团、铃木旅团、服部旅团、黑夺旅团、落合所部等。日军编
制每师团2.2 
万人,也就是说,日军一个师团的编制从人数上看,和宋哲
元的二十九军不相上下。看上去日军阵容强大,实则只有
5 
万余人。重要的
是日军武器精良,有重炮、飞机等。重炮轰击,气势夺人,轰开缺口,为步
兵铺平道路。而飞机,过去打仗,没遇着过这东西。两军对阵,前后左右都
可防守也可进攻。唯独这头顶上,是防卫的薄弱环节。一巴掌从头顶上打下
来就叫泰山压顶,何况飞机拿着炸弹可以在你头顶任意向下丢呢!飞机远处
轰地一响,当兵的就慌了神,忙于东躲西藏,谈何战斗。

长城抗战敌我双方各有优势,中国的优势是古长城和人数多,日本的
优势是武器和武士道精神。

热河失守,溃兵纷纷退到长城各关口。张学良震怒,在北平顺承王府
召开军事会议,分配作战任务,宋子文等中央大员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张学
良把热河地图铺在地板上,手执铅笔,勾画防线,当他画至冷口、喜峰口一
线时,他抬头向宋哲元说:“明轩(宋哲元字明轩),你把守这一线。”宋哲
元却说:“我的兵力单薄,装备也差,担当不了这一线任务。”不肯接受。

宋哲元的话确是真情,兵力单薄装备也差一点儿不假,但这话中还有
别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