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戴高乐是人们熟知的法国总统,不过,那是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九年的事。在一九四○年五月,他还只是法国第四装甲师师长,六月,出任法国国防部副部长。希特勒以闪电战消灭法国之后,戴高乐流亡英国伦敦,成立“自由法国”,成了法国的抗战领袖。贝当的知名度,如今要比戴高乐差得多。不过,在当年,他远比戴高乐显赫。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便指挥了凡尔登战役。大战末期,他担任法军总司令。一九四○年六月,他担任法国总理。在德军强大的攻势下,他举手投降,成了法国的汪精卫。他居然成立了跪倒在希特勒脚下的伪法国政府,担任“法兰西国家元首”。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以通敌罪,被判处死刑(后改处无期徒刑)。毛泽东说蒋介石可能要“做戴高乐或做贝当”,指日本可能要灭亡中国,蒋介石要么像戴高乐那样做流亡政府首领,要么像贝当那样做伪政权首领。周恩来对蒋介石的分析,更为有趣、生动。他在十一月一日给毛泽东的电报中写道:蒋现在处于三个阵线争夺之中。他认为以一身暂时兼做戴高乐、贝当、基玛尔最能左右逢源,故他自己躲在成都,让其夫人及英美派拉英美,朱家骅、桂永清拉德,让亲日派谈和,让孙、冯亲苏,让何、白反共,他便以居中选择,并以反共为轴心来运用。基玛尔,是当时土耳其总统,抗战领袖。
周恩来对于蒋介石形象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周恩来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他在电报中写道:“时机是紧迫了。只有二十天,反共局部战争会开始。”周恩来向毛泽东建议,用这样的方式,公开回敬国民党的“皓电”:“还是用朱、彭、叶、项名义通电答复何、白,并呈蒋。”叶、项即新四军的正、副军长叶挺、项英。毛泽东同意了周恩来的意见。毛泽东斟酌再三,于十一月九日以朱、彭、叶、项的名义发一长电给何应钦、白崇禧。由于九日的电报代日韵目为佳,史称“佳电”。“佳电”致何、白“两公”,并“祈转呈统帅核示祗遵”。统帅何人?蒋介石也。“佳电”的笔调,软中有硬。先是说了这么几句:“中央提示案内所列办法,七、八月间,经周恩来同志传达后,德(引者注:指朱德)等以中央意旨所在,惟有服从,而下属苦衷,亦宜上达。”就在诉“苦衷”的名义之下,“佳电”历数国共种种磨擦,逐一驳斥了“皓电”对中共的指控。并且要求“彻底查明是非曲直,期于永杜纠纷,以利抗战”。内中颇为有趣的是,“佳电”诉了这么一段“苦衷”:“以现有五十万人之众,领四万五千人之饷,虽有巧妇,难以为炊。”这表明中共的军队“现有五十万之众”(真正的人数还不止于此),而“领四万五千人之饷”则表明国民党规定的中共军队编制为“四万五千人”。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共一下子把军队扩充了十倍以上!你发“皓电”,我来“佳电”,表面上是何、白对朱、彭、叶、项,实际上是蒋介石和毛泽东在较量。毛泽东在“佳电”中,不能不对国民党作出一点让步。“佳电”称:“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遵令北移。仍恳中央宽以限期,以求解释深入,不致激生他故……”所谓江南正规部队,即新四军。这么一来,新四军是否“遵令北移”,何时北移,成了国共双方关注的焦点……毛泽东在十一月二十一日给周恩来的电报中,有一段话透露了“佳电”的背景,明确称“佳电”是他起草,并说明新四军退出皖南的内情:我除了在文章上(佳电)表示和缓及皖南一点小小让步外(实际我早要北移但现在偏要拖一两个月),其他是寸步不让,有进攻者必粉碎之。我们现在已准备了一个铁锤,只要政治条件成熟即须给他重重的一棒……只有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才能打破蒋介石的鬼计……单是一个软或单是一个硬,都是达不到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六册,一九八五年版。
毛泽东在这份电报中还骂蒋介石为“死流氓”。
第六部分:皖南突变毛泽东和蒋介石眼中的叶挺
走笔至此,该叙一叙新四军之正、副军长叶挺、项英其人了。
叶挺虽为新四军一军之长,但真正的实权操在项英手中。“朱、彭、叶、项”齐名,为中共的两支军队的四位首长,但四人之中,唯叶挺非中共党员!项英对外的公开身份为副军长,而实际上他又兼新四军政治委员……
新四军的前身,原是分散于中国南方的红军游击队。一九三七年十月三十日,署名“洛、毛”的电报,致博古、叶剑英,对红军南方游击队的整编作了指示:“集中五分之三为一军,以叶挺为军长(待考虑),项英为副军长,陈毅或刘英为参谋长,反对国民党插入任何人。”《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洛、毛”即张闻天、毛泽东。电报中,又一次提及关于军长的人选:“叶挺是否能为军长,待你们提出保证之后,再行决定。并告周、朱、彭、任。”“周、朱、彭、任”,即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
电报表明,毛泽东对叶挺的任命,是有保留的。
然而,在此之前,蒋介石已经委任叶挺为新四军军长。这可以从十月五日潘汉年致毛泽东的电报中看出:“南京军委已委叶挺为新四军军长,任务为改编与指挥闽赣边游击队。但叶在南京与剑英及博古同志接洽,尚未得最后结论,急待我方答复我们是否同意他去。如何?请示。”紧接着,十月八日,博古、叶剑英、董必武又致电毛泽东:“叶挺事,据他说,恩来第一次在沪曾和他提过这个办法,故他才敢活动。现已委任为新编第四军军长,拨发了五万元活动费。他表示,如我们不赞成,他仍可辞职。”这表明,最初建议叶挺筹建新四军的是周恩来。首先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的是蒋介石。但此时叶挺尚未得到毛泽东的任命——中共的部队首长,必须由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军委任命才有效。正因为这样,叶挺表示“如我们不赞成,他仍可辞职”。这“我们”,显然指中共,指毛泽东。
十一月三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询问:“据云,在沪你曾要他编游击队,他才敢对国民党说。因为蒋委他为新四军军长,究竟你对他说过些什么?”
蒋介石抢先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当然因为他知道叶挺非中共党员。
叶挺,是一个奇特的人物。他原来是中共党员,后来也是中共党员,而那一段时间里他却不是中共党员!叶挺,早在一九一九年便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一九二二年,陈炯明叛变时,叶挺率部保护孙中山、宋庆龄脱险。此后他赴苏联红军学校学习。一九二四年十月他在苏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五年九月他回国。北伐时,叶挺担任独立团团长,屡建奇功,成为北伐名将。
然而,叶挺在中共党内却两次受到了处分,最后导致了他脱离中共。最初,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五日《新华日报》所载《叶挺同志说明入党志愿》中,有所披露。直到近年来才渐渐弄清内情。头一回叶挺受党内处分是在一九二六年九月五日北伐军总攻武昌。叶挺的独立团率先攻城,损失惨重,而刘峙部队按兵不动,后来在独立团攻入城内时去抢头功。刘峙被蒋介石任命为武汉卫戍司令。叶挺一气之下,离开部队,到上海接家属去了。为此,叶挺受到留党察看半年的处分。
第二回则是在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中共在南昌起义失败后又在广州发动起义。叶挺在南昌起义时任前敌总指挥,而在广州起义时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广州起义的失败,使叶挺受到李立三的责难,说他指挥“消极”,叶挺再度受到留党察看半年的处分。
叶挺又在一气之下,去了莫斯科。
诚如周恩来后来在《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中所写: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到了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还说他政治动摇,共产国际没有人理他,东方大学请他作报告,共产国际也不允许他去。这样,他就离开党跑到德国去了。这件事我们应该给叶挺伸冤。就这样,叶挺脱离中共,流亡欧洲。直至一九三五年秋,叶挺在澳门才与中共中央代表张云逸取得了联系。蒋介石看重叶挺的才干和声望,曾希望叶挺在国民党部队任高官。这当然被叶挺所谢绝。这一回,既然叶挺主动表示愿意出任新四军军长,蒋介石求之不得,当然马上宣布了委任命令。然而,毛泽东却对叶挺脱党后的情况所知不详。这样,毛泽东不敢贸然把新四军的指挥权交给叶挺。毛泽东要博古、叶剑英“提出保证”之后,这才决定“叶挺是否能为军长”。为了了解叶挺,毛泽东邀叶挺前往延安。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初,叶挺到达延安。经过长谈,毛泽东知道了叶挺两次党内处分的经过,知道了叶挺脱党的经过。毛泽东的疑虑消失了。中共中央党校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高悬起“热烈欢迎叶挺军长”的大标语。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们今天为什么欢迎叶挺军长呢?因为他是大革命时期的北伐名将;因为他愿担任我们的新四军军长;因为他赞成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所以我们欢迎他!”叶挺致答词。他说了这么一段自疚又自奋的话:“同志们欢迎我,实在不敢当。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难,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是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今后,一定遵照党所指示的道路走,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抗战到底!”疑惑冰释,从此毛泽东对叶挺投了信任票,再也不需要博古、叶剑英“保证”了!就这样,叶挺走马上任,成为毛泽东和蒋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