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将门-第6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宁安没急着攻打凉州,因为从西域来的商人已经把消息送了过来。
慕容轻尘他们很幸运,希志的十万人马攻击蒲昌海,或许希志觉得,宋人种的粮食,会落入他们的手里,所以他就没有毁掉蒲昌海边的几十万亩良田。
根据慕容轻尘的计算,今年能收获30万石粮食,不算很多,但是足够蒲昌海的人马吃上两年。
王韶趁着夏季,又向西域送去了三批汉人,这样一来,蒲昌海周围聚居的汉人已经超过五万,另外还有将近十万的俘虏,以及回鹘人,这里已经成为西域比较大的一处聚落,仅次于伊利。
王宁安初步估算一下,以慕容的实力,足以自保,他没必要透支大宋的国力,去强行开边。
所以大可以利用一年半载的时间,把西北的情况理顺,积累足够的力量,然后再攻取凉州,拿下属于自己的封地。
王宁安只是向杨文广要了一万五千人,其中一万步兵,五千骑兵,已经足够守卫兰州之用。
杨文广倒是希望女婿多带一点人马,要知道他的宝贝女儿,还有更宝贝的外孙都在军中呢!
杨家传到了杨怀玉这一代,往下就没什么人才了,尤其是杨怀玉的夫人一连生了四个女儿,把杨文广都气死了。
老百姓有句话,叫做盗不入五女之门!
什么意思?
就是说,一家连着生了五个女儿,连个儿子都没有,就是倒霉透顶,无药可救了,连小偷都不愿意盗窃你家的钱,怕沾上晦气!
恭喜杨怀玉,只差一个,就实现伟大成就了!
杨文广气得了不得,偏偏杨怀玉更倔,他和夫人的感情很好,女儿多了更贴心!他不纳妾,也不和丫鬟通房,就是一棵树上吊死,弄得杨文广一点办法没有。
老爷子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狗牙儿和小彘身上,实在不行啊,就抢一个外孙过来,继承门户,反正这俩小子都挺讨人喜欢的。
杨文广派遣了最精锐的500杨家部曲,全都交给了狗牙儿和小彘,用意不言自明。
对于老岳父公然挖墙脚的行为,王宁安只能呵呵两声!
主意你随便打,反正是我的儿子,还能跑了不成!
王宁安的精力还是放在了规范商业,让经济正常运行起来。他刚想办正事,文彦博那边就闹出了大动静。
咱们文相公在市面调查了几天,然后果断出手,抓了十二个宋商。
文彦博当众公布了他们的罪行,比如以次充好,交易欺诈,贩售假货,严重破坏商业秩序,损害各方商人利益,败坏大宋名声……老文立刻下令,要求斩立决!
这事一下子就闹大了。
大宋的商人都不干了!
你文彦博脑子有病啊,西域的笨蛋不骗他们骗谁,你文彦博到底站在哪一边?你怎么向着外人?
众多的商人,气呼呼找到了王宁安,哭求王爷出手,救这些可怜的同伴一命。
王宁安当然震怒,他果然找到了文彦博,可人家文相公根本不理王宁安。
你是王爷怎么样?
商业的事情属于民政,是老夫的职权,不服气啊,咱们到御前打官司!
王宁安跟文彦博狠狠吵了一架,文武两位大员,几乎就差动手打架了,最后的结果,文彦博处死了其中两个人,另外十个,财产全数充公,并且逐出兰州,永远不许他们过来经商。
文相公断然的一手,震撼了混乱的市场,不管是宋商还是西域商人,甚至大食商人,都被镇住了。
随即,文彦博划出了一块专门的市场,并且安排人员和兵丁,前去守卫。
在市场的交易中心,有许多牌子,上面会开列出商品的内地价格和边地价格,并且出台一个指导价。
如果严重背离指导价,交易可以作废。
譬如说,一匹绸缎,在内地10贯钱,边地20贯钱,在市场上,指导价格通常会略低于边地价格,定在18贯左右。
显然,这一项措施,极大保护了西域胡商的利益。让大胡子们感激涕零,他们终于见识了大宋文官的风采,果然是大公无私,刚正不阿,对待所有人,哪怕是外人,都是一视同仁,实在是太贴心了。
很快,所有的胡商都主动登记,在交易中心进行贸易。
虽然要缴纳十分之一的交易税,但是胜在价格公道,商品质量有保证,他们简直是求之不得。
当然了,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得清楚,文彦博的鬼把戏。
譬如价格上面,边地价格,也分成很多种,横山的售价,和幽州一样吗?秦州的,和延安府一样吗?而且不同的时间,因为货物供应不稳定,价钱也有差别。
文彦博选了最贵的地方,最贵的时间段,所以标出来的边地价格,根本不是大宋商人能卖到的价格。
实际上,指导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丝绸均价。
大宋商人,已经狠狠赚了一笔。
文彦博又规定,所有交易,必须使用大宋的交子,这样一来,西域商人带来的金银,就必须先兑换成交子。
当然了,文相公不会让客人吃亏的。
可看似公允的价格背后,却是交易中心快速积累贵金属,有了贵金属作为保证,就可以发行更多的交子。
然后用精美的纸,去采购西域的货物……这一套生意经,王宁安只是点播了几句,文彦博便心领神会,着实是高明。
这也和经营西京银行有关系,说到底,文相公已经和传统士人渐行渐远,他已经领悟了金融商业游戏的规则。
玩得风生水起,赚得脑满肠肥。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文彦博就把10万贯揣进了腰包,顺便还拿了几块值钱的土地。
照这么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积累一大笔财富,如果打通了河西走廊,说不定能赚得更多!
再有大宋施行铜本位,说实话,铜的价值还是太低,要买一匹丝绸,就要用五倍于丝绸重量的铜钱,才能购得,非常麻烦。
假如能发行银币或者金币,那样的话,可就赚大了!
文相公满眼都是金光灿灿的小星星。
他立刻给儿子文及甫送信,丫的见你老爹受苦,居然不跟着来西北,还留在洛阳享受,你想造反啊?
文彦博在信里都开骂了,臭小子,赶快滚过来,一起商量发财大计,敢不过来,老夫就不认这个儿子!!
把信送出去,文彦博又觉得自己身边缺少帮手,什么都靠着自己一个人,还不累死!
他想了想,就去找那些耆英社的宿老了。
这帮人别的本事不行,但是行政才能还是很不错的,几十年的历练,哪个不是人精儿?文彦博先找到了宋庠的家。
耆英社的几位都算是发配过来的,他们没有府邸宅子可住,宋庠一家,挤在了一个东倒西歪的四合院。
房间昏暗逼仄,周围污水横流,邻居也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宋相公哪受过这个罪啊!
自从住进来,他从没踏出院子半步,整天在翻着他的一箱书,翻得都快烂了。
今天宋相公却看不下去了,道理很简单,都到了下半晌,还不吃饭,想饿死老夫啊!好不容易适应了粗粝的粮食,老夫已经别无所求了,怎么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达不到啊?
宋庠气哼哼出来,结果正好看到老妻,还有两个儿媳妇相对哭泣。
“哭什么,为什么不做饭?想饿死人啊?”
他吼了两嗓子,夫人满肚子气,也忍不住爆发了。
“老爷,你还以为自己是致仕相公啊?你是发配的犯人!路上还有吃的,到了兰州,都一个月了,朝廷早就不发粮食了!”
“什么?”
宋庠瞪大了眼睛,怒吼道:“不发粮食?他们想饿死老夫不成?那,那这些日子,咱们吃的粮食,都,都是从哪来的?”
“你才知道问啊?咱们家,咱们家也要典当过日子了!”
夫人捂着脸,呜呜痛哭,羞愧地跑进了旁边的屋子,这时候宋庠的儿子从外面回来,连拉得老长,跟吃了苦瓜似的。
“爹,恕孩儿无能,这东西人家不要!”
儿子手里拿着两个玉簪,送到了父亲的面前。
宋庠一愣,“怎么会没人要?这可是上好的汉玉,鸡骨白,在京城,少说几百贯呢!”
儿子无可奈何,苦笑道:“爹,西域啥都不多,就是玉石玛瑙多,满大街都是,早知道,咱们就该多带点金银器过来,哪怕一个官窑的瓷盘,茶杯,也能换到粮食……儿子,儿子实在是没办法了!”
第722章 穷则思变的宋相公
躺在硬板床上,浑身的骨头生疼。
宋庠仰望着昏暗的天棚,下意识伸手摸了摸靴子里的匕首。
想我宋公序,乃是三元及第,自从入仕之后,就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一路顺风顺水,干到了同平章事,后来以司空衔致仕,还被封为郑国公。
论起官职,还胜过富彦国一头。
天之骄子,士人典范,如今年过花甲,却要遭受如此羞辱,一家人连饭都吃不上!还活着有什么意思?
吴育聪明啊,他死了,至少还能埋骨桑梓之地,像我这样,去国怀乡,跑到了西北,到死了,只怕连一块坟地都找不到!
宋庠懊恼悔恨,他有心一死了之,可是当初在京城的时候,他就没有决心,如今跑到了兰州,哪有那个胆子!
他摸索了半天,突然发现匕首的鞘是银制的,上面还有几颗珠宝,十分精美。
“有钱了,有钱了!”
宋庠兴奋地大呼小叫,赶快叫来了儿子,见老父手里拿着匕首,不停乱晃,把宋家人都吓傻了,以为老爷疯了呢!
好不容易,宋庠才说明白,家里人总算有了笑容。
赶快,拿着匕首,跑到了当铺,换了钱,买了白面,又买了一大块羊肉。
蒸馒头,炖羊肉汤。
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