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才情人生-乔冠华-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太悲观了!”差不多所有在场的新闻记者都这样表示。有人还进一步追问:“你为什么 会这样悲观?”    
      “这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答复了的,请看明日的《华商报》,看以后的报纸好了。我请你们 原谅, 我必须先告辞了。”乔冠华摔下这句话便起身离开了这家咖啡馆,留下那一大群惊诧和迷 惑不解的记者们。    
      这时,徐迟也跟着乔冠华一起出去,他们又去了中华百货公司的“阁仔”茶座。在那里乔冠 华又发表他刚才的观点,不过那边都是信服他的人,没有引起什么争论。    
      正是那天,法国总理保罗?雷诺(他于3月底接替达拉第)给美国总统发出了第一次求援的呼 吁。同日,英国首相邱吉尔也给雷诺拍发了一封声援电。也正是这一天,意大利正式向法国 宣战了。    
      翌日(6月11日),《华商报》发表了乔冠华撰写的“巴黎将于两日后不战而降”的消息。整 个香港都被这一报道震动了。    
      事实上,11日法军已撤退至马思河南岸,所有通讯社也发出了“巴黎告急”的电讯。但所有 其他的报纸都未对巴黎的未来作出像《华商报》那样明确的态度。    
      12日,意大利军队十个师团在阿尔卑斯战线结集完毕。在这种形势下,果真传来法军决定于 13 日放弃巴黎。那天,雷诺又向罗斯福发去第二次呼吁电,罗斯福在回电中说:“只要联军能 继续抵抗下去,美国的物质援助将源源而来。”问题却正是在于联军已无法抵抗下去。    
      12日,香港报界才开始转变,但都比《华商报》慢了一拍。    
      真如乔冠华所预料的,实际情况是:    
      到6月13日,未设防的、被政府抛弃了的巴黎已被德军占领。两天后,德国人到达1916年时 他们曾在那里遭到惨败的凡尔登。这时,雷诺已完全泄气,原来他打算将其政府迁移至北非 ,但6月16日,他疲倦地将总理职位交给了贝当元帅,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正是这位“凡尔 登的英雄”此时却向德意求和。6月22日,就在1918年签署德国停战协定的负比涅,法国接 受德国条件苛刻的停战协定。6月24日,法意停战协定签字。    
      因此,乔冠华在他的国际述评《法国的崩溃》中这样说:    
      “25日太阳出来的时候,在西线依然是美丽的河流,美丽的田野,但西线消逝了。”    
      这就是使人感到沉痛的历史巴黎的沦陷和法国的崩溃。    
      事实证明乔冠华的判断完全准确。从此,乔冠华的声望更高了。    
      乔冠华的国际述评的过人之处正是体现于此。在他晚年,曾对自己的这些评论作过一番梳理 。他说道:“……我利用香港的有利条件,收集左、中、右多种报刊、杂志和书籍及有关资 料,所以在此后的有些文章中,相当多地引用多种来源的材料。在当时,这样还别有苦衷。 因为我批评的对象是英、法政府,我不能开门见山,而必须转弯抹角,借旁人的嘴来讲,引 经据典地讲。尽管如此,我的文章还是被港英当局删掉,开了许多洋天窗。我保留了这些天 窗,借此看出当时港英当局的政治面貌。……    
      这些文章主要是从政治上评论欧洲战争的各个 侧面,但是战争究竟是战争,因而也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军事问题。当时我就决心利用留 在欧洲的很少时间学一点军事科学。我在南部德国图宾根大学学习碰到一位抱有同样愿望的 朋友,十九路军的赵一坚(案:即赵玉军),当时他也在这所大学念书。我们一起啃了德国著 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同时,我们还读了些欧洲的战争史和军事地理。因 为有了这段背景,所以当欧战爆发时,我就有可能把它同过去的战争联系起来考察。”他还 说,“历史不会完全重演,但是重温历史是必要的。中国古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过去的历史永久是现在和将来的一面镜子。历史是不会重演的,但历史也从来不会剖析。 慕尼黑的幽灵不是直到现在还在世界上徘徊着吗?”    
      乔冠华:《从慕尼黑到敦刻 尔克 关于第二次欧战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前言》,第1~3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3 月第1版。    
      大约就在这时,乔冠华还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看世界地图,以至后来搜集各国出版的 世 界地图集成了他的一种癖好。这一习惯和癖好对于他研究国际问题,特别是评论第二次世界 大战各个战场局势的演变以及后来从事外交活动,是大有裨益的。当然,要写好国际述评, 不仅需要丰富的地理历史知识,并掌握尽可能详尽的现实情况,更主要还是要有正确的观点 和思想方法。    
      当然,乔冠华判断形势也有过失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深刻的经验教训”。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德国单方面撕毁《德苏友好和边界条约》,在1941年6月22日,突 然进攻苏联,英美与苏联结成了反法西斯联盟。这时,在香港的国际问题的专家中,对于日 本 的动向,就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日本下一步打击的方向是向东打美国;一种是认为它将北 上打苏联。争论相当激烈,乔冠华则倾向于后一种。他认为,日军下一步的攻击目标是苏联 ,而不会马上攻击美国。在他看来,日美矛盾虽然很重,但公开打起来还不到时候,日美谈 判还不会马上破裂。    
      1941年12月1日那天晚上,乔冠华为《大众生活》周刊写了一篇《谈日美谈判》的述评,其 中谈到“日本纵使不能接受(美方提出的条件),美日谈判也不会因此寿终正寝,日本更不会 马上 就发动战争。”    
      就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12月6日下午,乔冠华应邀在香港华侨中学 作时事报告,他阐述了他的上述观点。最后,有的同学问他:“您的看法,日本跟美国的 谈判会不会中断?日美是否能打起来?”    
      他作了与事实相背的回答。    
      演讲结束以后,乔冠华就从香港乘轮渡到九龙回家。上了轮渡碰到了邹韬奋,两人见面,彼 此都很高兴,就一起聊了起来。邹韬奋问他:    
      “日美是否能打起来呀?”    
      “我看不大会。”他很有把握地回答。    
      因为船上人很多,两人没有深谈。下了船以后,各自回家。谁知第二天,日本军队突然袭击 了美国的军事基地夏威夷的珍珠港。又隔了一天,日本进攻香港。    
      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给了乔 冠华以极大的震惊,他认为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走笔至此,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记。乔冠华有一段时间为《星报》每周写两篇社论。他曾在 《星报》上发表了《罗斯福当政九年》,冒犯了彼时驻重庆的美国大使馆,使馆竟然提出抗 议。蒋介石批示“彻查严办”。《星报》是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出资办的,他岂甘受“严办 ”。当时罗吟圃已经在重庆当中央信托局的主任秘书,便用他的生花之笔,把事情轻描谈 写了下来,以后香港沦陷,此事就不了了之。在当时一切“唯美是命”的环境下,乔冠华竟 敢捋“虎须”,也可见他的胆识于一斑了。    
      乔冠华的身份虽然不是作家,但是他的才子气质和文学禀赋,使他能够在其时的香港文坛上 振臂一呼,赢得反响。由于抗战初期的香港文坛鱼龙混杂,发生了许多矛盾和争论。乔冠 华也参与了其中不少争论。当时,乔冠华年轻气盛,锋芒毕露,既推动了文学进步,也有 令人遗憾的过激之处。    
    


第二部分第7节 港九脱险(1)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8日,日本进攻九龙。清晨8时许,48架日本轰炸机向九龙启德机场投下大量炸弹,一 时 浓烟四起,爆声不绝于耳。起先人们以为是当地的英军在做军事演习,不以为意。但很快就 在无线电波中传出消息:日本偷袭珍珠港,日军进攻香港太平洋战争开始。    
          
      这时乔冠华正与夏衍一起住在九龙弥敦道,一早他们被隆隆的飞机声、震耳的爆炸声和凄厉 的警报声所惊醒。他们从窗口望去,只见尖沙嘴码头拥挤着许多人,且有不少车辆载着英国雇佣的印度兵向北急驶而去。他们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过多久,忽然有人猛烈地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爱泼斯坦,他一进门就大声说“War(战 争)!”    
      “是啊!”乔冠华说。    
      他说:“你看,这是日本飞机。”不过这完全出乎乔冠华的意料之外。    
      乔冠华放下用来消遣的古诗集,与夏衍、爱泼斯坦一起商量对策,他们估计九龙难以久守, 为安全起见,还是转移到香港本岛去为好。在香港岛,再转移他处也比较方便一些。正在这 时,八路军驻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给他们打来电话:    
      “速来香港开会!”    
      乔冠华和夏衍匆匆赶到香港的奥华公司,商讨应变策略。就在九龙被攻当天,廖承志接连收 到延安党中央和重庆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特急电报:要迅速做好应变准备,将留在香港 的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抢救出来,设法经广州湾的湛江或东江转入后方安全地区。    
      接到电报后,廖承志马上召集紧急会议,中共香港工委(对外称八路军办事处)和文化、新闻 界的有关人士都参加了。乔冠华、夏衍、邹韬奋等一起出席。这次会议讨论的已经不是日本 会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