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志新传-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山哥喜得了贵子,咱以后该叫嫂子了吧!”小伙子打趣道。
“当然,当然!俺现在得了儿子,等满月俺请大家喝酒!”
一阵欢声之后,工友们一起离去……
“再后来——建国后,树山在矿里当上了开挖镐的司机,在二道街又有了间新分配的房子。”赵大妈慢慢地说道。
“大妈,您说的这对夫妻他们只生了这一个孩子吗?”李正问道。
“是呀!花子她自打生这么个孩子差点丢了性命,以后也没有再孕。”赵大妈解释道。
“那——那个张日强……”李正又问道。
“他呀!工作没多久也结了婚,因为他当时确实为大伙房水库的建设立了功,单位还奖励了他一套房子,就在离水库不远的东洲一带。”
“大妈,我想听听他在文革当中的那段故事。”李正说道。
“这件事就出在了日强他妈的身上。六五年,他妈妈因为思念久别的父母亲人,她恍惚记得听父母亲说过他们是来自日本的冲绳县,就偷偷地给她的家人写了一封信。没想到,紧接着就是一场文化大革命,日强他妈写的这封信不知怎么就落在了公安局的手里。这天,日强他妈就被抓进了市公安局的白楼里审讯,一直审到夜里,之后又把她关进了一间屋子里反省。日强他妈一时想不开,就在那间屋子里上了吊。第二天,公安局的人发现日强他妈死了,就派人通知日强他爸去收尸。日强他爸大概没听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以为日强他妈是被公安局的人给处死了,他一害怕,当天就喝了毒药,也自杀了。”
“唉——”赵大妈叹了口气又说道:“后来这事就追查到了他们的独生子张日强身上,因为他包庇了这个日本的妈,知情不举,又取名日强,这几项加一块,就打了他里通外国和叛国的罪名。”
“后来呢?”韶琪问道。
“后来他们全家被下放到了新宾的北四平,落户在了偏远的山村接受改造。”赵大妈说道。
“他们全家都有什么人?”韶琪又问道。
“当时日强两口子带着俩女儿,大的十七岁叫春明,小的十二岁叫春月。”赵大妈思索道。
“那——再后来呢?”韶琪追问道。
“他们一家的故事比起俺可是惨多了,你还打听这些干啥?”赵大妈瞅着韶琪说道。
“奶奶,我想听,您一定要讲讲!”韶琪迫切地说道。
“那好吧!奶奶就给你说说。”赵大妈又接着说道:“日强他下放到了农村,被强迫干那种重体力的活。日强他是个搞技术的,哪能受得了这么繁重的劳动,没两年就累得浑身是病。没办法,眼看着自己挣不来工分,家里人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日强他们两口子就合计着把当时已经十九岁的大女儿春明嫁出去,这样家里少了口人就少遭一份罪。春明出门之后日子过得还挺好,美中不足就是结婚两年一直都没有怀上孩子。在农村,结了婚生儿育女传宗接代那是头等大事,春明她婆家一着急就请人给她算命,算命的人说春明家里的妹妹和她是一对凤凰,现在凤出嫁了,凰还没出门,所以就不能生子,必须等到她妹妹嫁了人两人才能都怀孕。春明听信了算命的说法,也是迫于婆家的压力,她就回到娘家劝父母亲把只有十六岁的妹妹嫁人。日强两口子也知道春月还小,可是当时真的是迫于无奈,最终还是同意把她嫁给了外村的一个比她大十岁的韶姓的人。因为韶家生活比较富裕,订亲的时候还送来不少彩礼。春月她知道了父母要把自己嫁给韶家,她哭了一整天,最后只提了一个要求,她出门那天要穿一件花衣服。你想:一个如花儿般美丽的女孩子由小到大从没穿过一件花衣,因此上这件花衣就成了她出嫁的惟一愿望。”
“再后来呢?”韶琪两眼含着泪问道。
赵大妈拉着韶琪的手拍了拍说道:“女儿家同情心就是强!你也不用替春月她难过,你和她生活的年代不同,那时候哪能像你现在这样,婚姻自己都做得了主。”
“奶奶,您接着说吧!”韶琪擦了擦眼泪说道。
“后来——春月她出嫁没几年,日强他因为得了场大病去世了。再后来国家落实政策,给日强的罪名平了反。春月她因为一直反抗这场不幸的婚姻,毅然选择了离婚,跟她母亲一起回到了城里。”
“奶奶,这些事您是怎么知道的?”韶琪突然提出个奇怪的问题。
“是这样,我跟日强他爹算是共患难的人,后来虽然不在一起,可是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日强去世之后,就由他爱人一直和我联系,这些年书来信往的,就知道了这么多。”
“奶奶——”韶琪突然抱着赵大妈大哭起来。
“孩子,这都是过去的事儿,你千万不用这么难过?”赵大妈抚着韶琪的头安慰道。
“奶奶!我就是春月的女儿啊——”
韶琪这一句话把在场的李正给惊呆了……
本书首发于看书罓
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变()
第二百九十四章突变
“你是春月的女儿?”李正惊问道。
“韶琪呀!你来这里这么多年,有没有去看过你妈妈啊?”赵大妈攥着韶琪的手问道。
“没有。我恨她,因为她在我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就抛弃了我和爸爸,我从小就没得到母爱,对母亲根本就没有感情。”韶琪抬起头说道。
“你……你现在还恨你妈妈?”赵大妈又问道。
韶琪摇了摇头说道:“不,现在我了解了妈妈的过去,也能理解她的苦衷。”
赵大妈笑着说道:“这就对了!你想,哪有做妈妈的不爱自己的的孩子的?你妈妈跟你爸爸本身就是一场不幸的婚姻。”
“奶奶,我和妈妈的命运怎么这么的相似?”韶琪望着赵大妈那满是皱纹的脸,似乎在从她沧桑的岁月中寻找着答案。
“怎么,你也经历过婚姻的不幸?”赵大妈疑惑地问道。
“不是。”韶琪说道:“我从小就跟一个南杂木的胡二正订了娃娃亲,十八岁那年,我还在念书,胡家就送彩礼过来要求结亲,我推托等高考以后再说。之后,我一再跟爹说把彩礼退掉,我不喜欢胡二正这个人,可是爹贪图他家里是做木材生意的,有钱,就三天两头找各种理由让我跟他见面,我一气之下高中毕业就离开了家。”
“你就到了这边,在李正的酒店打工?”赵大妈问道。
“嗯!”韶琪点了点头。
“那么——你的那个对象有没有过来找过你?”赵大妈又问道。
“来过,都怪我爹,一定是我爹告诉了那个姓胡的。那时候我在大厅当服务员,那家伙每个月都有几次来酒店吃饭,有时候还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在一起指手划脚的,真烦人!直到现在我当了助理,不怎么去餐桌,也就再没见到他。”
“原来你还有点日本血统呦!”李正开玩笑说道。
“人,没有选择出身的权利,但爱可以选择,找对了爱才能把握一生的幸福。所以现在我理解了我妈妈,她也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幸福而离开的我,这一点我不怪她。”韶琪爽快地说道。
“李正啊——”赵大妈转向李正说道:“你要写八瞎子的故事不要写我,你看韶姑娘她的身世和我比起来可要痛苦、曲折多了。”
“是啊,大妈。不仅八瞎子身边的人我要写,凡是跟八瞎子有关联的人我都要写。”李正坚定地说道。
“跟八瞎子有关联的人?那可就多了!你看辣椒面他们两口子,虽然双双都下了岗,两夫妻在市场一个卖调料,一个卖菜,生活得挺辛苦的,可是他们每天总是不忘把卖剩的菜给八瞎子送一些过来,这真是日久见人心呐!还有蛤蟆他媳妇,人家照顾八瞎子也不比俺照顾得差,而且人家还特别的会做。有时候帮八瞎子拎菜,明明八瞎子买的是地瓜,她楞给换成了鸡蛋,有时候还把豆腐换成肉,把酱油换成酒。多么好的两口子啊!就这样蛤蟆还时常挨八瞎子的骂,其实要不是蛤蟆他在背后鼓动他媳妇这么做,蛤蟆他媳妇哪敢做这个主?蛤蟆他就是脾气差,又爱喝酒,两口子经常吵架,他们一吵架他媳妇就在八瞎子跟前告状。平时人们都说蛤蟆怕媳妇,其实许多时候蛤蟆他也是挺冤的。常言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两口子之间的是非黑白,有时候是谁也说不清的。”
“张哥这人挺大度的,遇事从不斤斤计较。记得有一回听说八爷捅打了他不少鱼缸,我给他送去一百块钱,他说死不要,还说他自找的,该打!弄得我直想笑。”韶琪回忆起说道。
“还有李锢辘,别看他现在把八瞎子当成是半个爹,在过去八瞎子可是他的仇人。”赵大妈微笑着说道。
“大妈,您是说李锢辘他跟八瞎子曾经有过结?”李正不解地问道。
“是呀!那还得说是他上辈人的事儿。”赵大妈提起了那段往事……
文革期间,激烈地革命斗争使抚顺的企业之间自然形成了两大派,一派是抚顺工盟联队简称抚联,另一派是红色工人联队,简称红工联。抚联主要集中在煤矿和制造业,包括四大矿、八大厂,分布在新抚区以东;红工联主要是石化和冶金行业,大部分在望花区一带。由于两派的矛盾激化,对立日益严重,大字报,大喇叭之类的文斗陡然升级成了武斗。因为石油一厂坐落在西露天矿以北的狭长区域里,处于抚联的包围之中,武斗之初就已被露天矿为主的抚联占领,而当时的石油一厂油库则建在了新抚、望花交界的矸子山上。为了防止这座在全国来讲最大的成品油油库沾染战火,省沈阳军区派出了一支由八辆坦克组成装甲部队进驻油库实施临战保护,这样也使得两派之间的战斗暂且平息。
一天,一辆坦克出现机械故障被送到了抚顺挖掘机厂修理。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