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志新传-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荒你不老
我心深深处
只有你最好
春兰有口无心地哼着,不觉已来到寒窑前。她喊了两声七妹的名字,无人回应,见窑门虚掩着,便一拉门走了进去。春兰四下看了看,见窑内虽然是破旧如前,但收拾的还算整齐,春兰估计七女并未离开,因为七女随身的包裹仍在土炕上。春兰想起了墓地,便出了寒窑,去董永坟前寻找。
她望着小山,走了一段路,便来到了董永的坟前,她低头一看,被眼前的景象吃了一惊。原来,在董永的坟旁,又多出了一大一小两座新坟。
春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难道七妹和琢儿真的会葬身于此?
春兰正在犹豫间。忽然,从坟旁不远的地方钻出一位老者,他冲春兰鞠了一躬说道:“仙姑驾临,小神这厢有礼!”
春兰上前两步问道:“你可是土地神?”
土地点头应道:“正是小神!”
春兰连忙问道:“你可认识我七妹美兰?”
土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怎么不认得?她和董永两个结为夫妻,还是小神我主的婚!”
春兰又说道:“土地,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七妹和琢儿是因何命丧于此?”
土地苦着脸,摇了摇头说道:“这话可就难说了!因为当时天降暴雨,大地之上白茫茫的一片,小神耳目受阻,故而来晚了一步,被她撞在这块墓石上,仙逝去了。”
土地说罢跪在坟前,叩了三个头接道:“仙姑临凡,小神有失庇佑,罪该万死!”
春兰闻听扑在七女的坟上大呼了声“七妹啊——”顿时恸哭起来……
各位:七女如何撞死在董永坟前?这话,咱还得从三天前说起。
话说这一日正是七女为董永守孝百日期满。说来也是蹊跷!这一天从早上起来这天就是阴沉沉的,把这深秋的大地罩得灰蒙蒙的一片。七女抱上董琢,再次来到董永坟前。一阵秋风,卷着瑟瑟的寒意,又将几许枯叶吹到了七女脚下。七女看了一眼熟睡的董琢,将他轻轻放在墓石旁边,这才跪在坟前,点燃了三炷香,插在了董永的坟头。
七女此刻心如刀绞,口中叨念道:“懂郎,为妻带着琢儿与你道别来了!当初为妻我离开郎君之时,你昏倒在槐荫树下,为妻唤你你却不知。你哪里知道:为妻我是天宫的仙女,因玉帝召旨,不得不返回天宫。为妻在天宫无时无刻不思念郎君,期盼着琢儿早日降世,我们母子也好与你团聚。为妻知道你痴想妻儿,怎奈何你在人间,我们却在天上!而今我和琢儿来到了人间,你却落到了阴曹地府,再也看不见我们母子俩了!天啊——难道我们夫妻就这么命中注定,就只有这短短百日的姻缘?就不能让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上一天?
七女说到这失声痛哭起来,她边哭边用手去扒坟上的泥土,边扒着泥土边说道:“懂郎,你的妻儿都在这里,快出来看我们母子一眼,看我们母子一眼吧!”
七女长呼一声,悲痛得昏了过去。
天际,隐隐的滚过一阵闷闷的雷声,仿佛是一种悲怆的呜鸣。雨滴,如撕碎了的珠帘,顷刻间散落得满地皆是。很快,山间便形成了一条蜿蜒溪流,似闪着银鳞的巨蟒,悄无声息地将董琢卷入山下的泥潭之中……
七女从雨中渐渐醒来,她发现不见了琢儿,忙顺着溪流向下寻找。她终于在泥潭中抱起了冰冷的董琢,她摇着、呼喊着,可琢儿此时早已没有了生息。
七女将琢儿紧紧搂在怀中,拼命地向山上奔跑。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跤,她终于又看见了董永的坟茔。
七女她拖着满是泥浆的双腿,狂奔了几步,疾呼道:“董郎啊!等等我——为妻和琢儿到阴曹地府去与你团聚!”
七女啼呼着,一头撞在坟前的墓石上。顿时,一道血红的飞霞纵起三丈多高,又化作一缕柔柔的青烟,弥散在董永的坟前,渐渐地隐去。
这时,土地神从坟茔的另一端匆匆冒了出来,嘴里不住地念道:“晚了,晚了!小神迟来一步,罪祸不轻,这便如何是好?”
土地神说着话,用手在地上一指,七女和董琢的灵身便悄然入地。紧接着,在董永的坟旁,又多出了一大一小两座新坟。
土地神在坟前拜了三拜,口中念道:“仙灵下界,小神有失庇护,罪过了,罪过了!”
说罢,一拧身纵入地下……
一阵秋风席地而起,树上,滚落了几片沉甸甸的黄叶。一切都是那么湿漉漉的,窘得令人难受……直至中午,阳光才从乌云的夹层中挣扎着投射出一息的微芒,又渐渐地被乌云遮去,就如同一声长长地叹息。
前世之歌,只有后世之人才更能体会出她的韵味……
歌曰:
一望万情柔
百年暗相酬
携手两难却
枉然天地愁
云雨凭风过
哭破天际留
甘愿同生死
从此共源头
各位: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欢迎大家明天再来!
第一百五十五章 玉儿清宫盗诗巾()
第一百五十五章玉儿清宫盗诗巾
各位:前几回咱们讲述的是董永和七仙女这一对天地鸳鸯悲喜离合的伤情故事,这故事说到这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些后续的事情没有交代,其中还涉及到了不少的人物。因为上一回咱提到了月宫之上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使得嫦娥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件事上,故而七女在人间发生的这幕惨剧,她竟全然不知,进而引来了一场责难。正因为这件事与董永和七女的后续故事息息相关,所以今天我老瞎子才不得不把在月宫上发生事说上一说,让大家都听得清楚明白。
提起这件事,还得从上一次的蟠桃盛会说起。
话说嫦娥和吴刚前往瑶池赴会,因为玉儿不在邀请之列,所以就只能留守宫中。玉儿见嫦娥和吴刚两人离开了月宫,心里挺高兴,这里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玉儿在月宫的地位卑微,时常要看嫦娥的脸色。因为嫦娥对玉儿一直是心怀戒律,总是觉得玉儿和吴刚眉来眼去的,有点不大放心,因此上玉儿经常遭到嫦娥的白眼。玉儿心中暗恋着吴刚,又不敢轻易表露出来,于是她只好经常把自己关在宫中,很少出来走动。
此刻的玉儿长出了一口气,她终于可以在月宫自由自在地随意漫步。她先到天台上向下看了看,看了一会又觉得无趣。这也不奇怪!因为玉儿毕竟在凡间修炼了上千年,对凡间的一草一木是再熟悉不过,所以凡间的山川美景对她来讲可说是司空见惯并不稀奇。
玉儿下了天台,又回到了前殿。她看见桂树上的桂花交替竟放,长开不败,便走过去撷起一片花瓣,放在鼻翼下闻了闻,一股沁人肺腑的幽香立刻勾起了玉儿的芳心,她顿觉热血澎湃、春潮翻涌。她想起了吴刚,不自觉转身看了一眼吴刚的东宫,这又引起了玉儿的好奇心。说实话,自打玉儿来到月宫,这东宫她还从未进去过,玉儿也曾暗坐西宫,偷偷地遥望着吴刚酿酒时忙碌的身影。玉儿也想找机会借故“帮忙”过去看吴刚两眼,可一想起嫦娥那尖锐的眼神和她那张冷峻的脸,玉儿几次都停下了脚步。
其实这桂树就在东宫旁边不远的地方,玉儿只走了十几步便已来到了东宫门前。她先是犹豫了一下,但终于还是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她举步跨入了门廊,见宫内到处摆满了坛坛罐罐,真的就好似酿酒的作坊一般。玉儿便看边往里边走,不知不觉就来在了寝宫。
玉儿在寝宫内转了一圈,偶然看见桌案上有一块方巾。本来嘛!一块小小的方巾也没什么好稀奇的,人家吴刚前去参加蟠桃会,换了块新头巾,这也很正常,关键是这块方巾上有几行字,是吴刚临行前留下的墨迹,更确切点说是四句诗,写的是:
玉宇千宵共月光
空杯推却暗留芳
人凡不如两相许
何必凭栏望三江
吴刚这四句诗是昨晚闲来写给嫦娥的。吴刚自从来到月宫之后,总有这样的感触:虽然自己和嫦娥都在月宫做了星神,可照人家牛郎织女比起来,终归是差了一截。所以他感怀之际,信手些许了这样的诗句,那意思是说:我们俩虽然是日夜同居一宫,可你嫦娥却总是对我的示爱置之不理,早知如此就不如在凡尘之时就成就了这段姻缘,何苦今天在这里枯望人间?
可玉儿不管那么许多,她也不认识太多字,只是隐隐地觉得这诗有点意境,于是就收在了袖中。
话说嫦娥和吴刚两人从蟠桃会上回来,大家还是一如既往,一连几个月倒也相安无事。
单说这一日,织女在宫中空闲寂寞,忽然她心血来潮,想起了凡间尚有织机纺车,于是便到淑女坊取回了织机纺车和一些蚕丝,打算闲暇之时排遣些寂寥。
嫦娥的织机一响,这便引来了好奇的玉儿。玉儿见嫦娥摆弄着织机,便站在一旁观看。
嫦娥对这个玉儿虽然是心怀反感,可她凡间养成了个习惯,那就是:但凡有人想学织术,她都乐意教。
嫦娥见玉儿两眼盯着织机不住地看,便停下来对玉儿说道:“玉儿妹妹若是想学织术,可以从纺线学起。”
嫦娥说罢就下了机台,来到纺车前教玉儿如何纺线。玉儿也是心灵手巧的主儿,领悟极快,上手不一会,便纺出了一棒丝线。
玉儿望着丝线,她忽然灵机一动,跑回了西宫,不一会就取回了一个布包。玉儿在纺车前打开布包,嫦娥一看,是满满一包白玲玲的兔毛。
因为这玉儿每到了晚上都要变回到兔身,岁月更替,玉儿也如一般的兔子一样,每年春秋两季都要脱毛一次。这样,细心的玉儿不意间竟积攒下了一包绒毛。
嫦娥见了这些洁白柔软的绒毛,便对玉儿说道:“这些都是短绒,纺起来不同于长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