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称雄-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来的上等马,完全驯养训练好的。
一匹马八十两,马队两百匹坐骑就是一万六千两银子,挽马挽骡什么的便宜一些,也得上千两。
这还只是一次性支出,一匹好的战马的供养费用也是极高的,按边军的战马供养情况看,战马一年得耗银三十两至少。两百匹战马一年养马费用又得六千。
这还只是马的费有,那还有人马的装备呢?招募骑手和侍从、医匠等人的薪水呢。像李春江的打算,那就不是一般的乡绅武装,而是类似于精锐家丁的做法。一个骑手估摸着起码得一月二两银子,扈从医匠等至少也得一月一两。
二百号人,一月薪水又得支出一二百两。
然后吃饭、装备,又得一笔支出。
刘钧这么一番计算,发现要把马队拉起来,初期就得至少投入进去个两万两银子左右。然后以后每月还得几百两银子支出供给。
两万两啊,不是一笔小数。
他现在怀疑,李春江真的能有这么多钱来投入这个马队?李家肯定是拿的出两万两银子的,关键是他们愿意拿这么大一笔钱来搞这么一支马队吗?
刘钧突然觉得李春江的计划有些太大了一点。
马队规模也计划的大了点。若只是招募五十名骑手,一个配一匹马,那费用支出将大大减低。五十匹马一匹八十两,只需银四千两,每人月薪二两,一月也只需百两银。五十匹战马一月供给也只需百两银,算下来再加点装备伙食等供给,一月两百来两银子即可。
若按这规模,初期有五千两银子,差不多就能把队伍拉起来了。他手上还有一千两银子,也可以先投进去,李春江拿四千两出来就行了。
不过就算有了优良的战马,可骑兵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的出来的。一个正规的合格骑兵,起码也得两三年的苦练才能有所成就。
况且,合适的骑兵人选只怕不是那么容易招募到的。
刘钧抬头望向房间内墙壁上挂着的那张四尺长的小梢角弓,短小而易携带,黄色的弓身,丝麻绞弦,制作算不得多精致华丽,但很有股子流畅之美。
刘钧起身过去,将弓取下。
他并不是第一次试这张弓,很轻松的将弓拉开。他估计了一下,大约一百二十磅左右的拉力,先前在屋外试校时发现抛射时射程能达到六十余尺,超过一百二十步远。
按照记忆,这种小梢弓是从唐宋时传下来的,后有所改进。弓虽小,但射程很远,且开弓容易,射速快。虽不如长梢弓更加强劲与精确,但也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弓了。
若是组建了马队,这种小梢角弓应当比较适合骑手。
据刘钧所知,早正德年间时朝廷颁布了一份《武乡试条格》,栽明武举三场考试,一、二场考射箭,第三场笔试。第一场试马上箭,以二十五步为准,第二场试步下箭,以八十步为准。
朝廷的武举考试,武艺中最重的也就是骑和射了。马上二十五步,步下八十步。
明代一步五尺,一尺约一米六多点,马上二十五步就是四十米外,步下八十步射程更是达到一百二十八米距离。如此远的距离杀敌,确实厉害。
刘钧自己试过这把小梢,步下八十步射靶,差不多能百发百中,就是马上也极为精准。看来当初他能考入卫武学,确实全凭的自己的真实本领,才得以录取的。
低头看着自己这一双骨节粗大,满是老茧的手,刘钧觉得,马队主要还得练骑射。至于火器,似乎并不是什么合适的选择。
若能把一队人训练至他的骑射本事,哪怕一半水平,那这支马队都能称之为精锐了。不过,若是能给骑手们装备两只短铳,说不定也还是能大大提高战斗力的。不过,刘钧虽然对于明代的历史很是了解,这副身体也熟习骑射,可唯独对于火器,好像完全没什么了解啊。
还是先练骑射吧,满清鞑子们不也正是以骑射称雄吗?
对于火器刘钧和刘军都不清楚了解,但对于弓箭刘钧还是很清楚的。
明代的时候,弓箭应当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之唐宋之时更有进步。典型的情况就是在对箭重与弓力匹配的基础上,注意到箭长度与弓力匹配的关系,在弓力的记录上,也不再以传统的石来计算,而有了专用的力概念。
刘钧家里就有一本明人李呈芬所著的《射术》一书,里面说到盖弓箭力量,欲其相称。古者弓以石量力,今之弓以个量力,九斤四两为之一个力,十个力为之一石。
凡弓五个力而箭重四钱者,发去则飘摇不稳;而三个力之弓,重七钱之箭,发之必迟而不捷。何哉?力不相对也。
故三力之弓用箭,则长十拳。所谓一拳,名曰一把。十把之箭,其重四钱五分。如四力之弓,则用箭九把半以长,或至十把,尤为相称,其重则五钱五分。至于五力六力之弓,用箭亦长九拳之半。七力八力之弓,用箭只九把,即长至九把半亦可也。
故箭之长短,随弓力以重轻。弦扣之精粗,亦视弓之强弱。
明代的一斤十六两,约595克左右。一两十钱,一钱约3。72克。
因此刘钧按射术书里所说的换算了一下,三力弓对应箭重16。7克。四力弓对应箭重20。5克。
算下来,明代的一石弓折算成现代的弓力磅数,明代一斤对应现代1。31磅,一个力对应现代12。11-12。61磅左右,一石对应121。1-126。1磅。
一个力九斤四两,十个力就是九十二斤半,相当于120磅左右,约为110市斤。
如此一算,其实一石弓也不算大夸张,并不是如不少后人误会的那样,以为明一石弓是94。4公斤拉力,那样就太夸张了。一石94。4公斤只是十斗大米的容积重量,并不能算做弓力单位。
刘钧的那张弓,其实就是一把十力之弓,换言就是一石弓。而据他记忆所知,能开一石弓的黄州卫武学生员,也并不是很多。一般明军普通士兵也就开六七个力的弓,小军官开七八个力的弓,比较擅射力大的人,才能开八九个力,能开十个力的,已经很了得了。
只有那些勇猛无比的猛将,才能开超过十个力的弓,开十二三个力,甚至十四五个力的强弓。
虽然后世生产的一些传统弓大多是五六十磅力,但有不少人训练过后,也是能轻松拉开一百磅的弓,甚至那些英国威尔士长弓手们能拉开两百磅以上的长弓。这,就不仅需要训练,还得有足够的天赋了。
第23章 居然敢抢我的女人()
这一夜,刘钧就一直在琢磨着如何组建马队的事情,甚至连马队今后的主要装备和训练方向都考虑了许多。
一直到公鸡打鸣,天光大亮,他才发现原来一夜已经过去了。
“二爷。”熟悉的声音在外面响起,让他从那有些亢奋的情绪中拉回。刘钧站起身,张开双臂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是宝儿吧,你自己进来就好了。”
宝儿应声推开门进来,手上捧着一个托盘,上面摆着几样精致的点心。猪肝瘦肉青菜粥,一碗浓香的鸡汤,还有一小盘蜜枣。
“我又不是做月子,你弄这么丰富营养的早餐给我,还端房里来了。”他笑着道。
“这是夫人和大少奶奶一起下厨房亲自做的呢,天不亮就开始准备了。你可是我们刘家的大功臣,当然得好好犒赏一下了。”宝儿笑嘻嘻的说道,昨天张屠夫带着一群人冲进刘家兴师问罪,逼卖田产的时候,刘家上下一个个真的是吓的不轻。
宝儿是刘家的家生子,自小在刘家长大,刘家平时待她又好,昨日见刘家遭难,不知道有多少担心。眼看着卖地契约都签过了,可最后二少爷一回来,立即就逆转了乾坤,张屠夫偷鸡不成还倒蚀了把米。
刘家地虽然没收回来,可却反而赚了一笔。看到坝上李家的解元公与二少爷如此交好,而昨晚上甚至连知县老爷县丞主簿们全都来到刘家,那番客气的模样,让刘家上上下下都是大感扬眉吐气。
自此以后,在西湾,谁还敢欺上门来。
“那我得谢谢她们,也得谢谢你。”
“二爷谢夫人和大少奶奶是应当,可谢我就抬举了,我一丫头哪当的起。”宝儿又恢复了过往的伶牙利齿,也许是因为平时刘家待她很好,当成一家人一样,因此她也并不如一般大家族里的丫环一样那般唯唯诺诺。
不过刘钧喜欢这样的丫头,不是那种木头人一样的下人。
“当然也得谢谢你,在刘家,可没人把你当丫头。”刘钧道,“春江公子起来没?”
“他早起来了,已经出门了,说是要先回李家坝一下,待明日早上与你县城汇合,再一起去沈家庄。”
“回去也不打声招呼,知道什么事吗?”
“这我哪能知道啊,估计总是有事吧。”宝儿一面说,一面帮刘钧收拾桌子,把早餐一样样的摆好。“快吃吧,昨晚又喝了那么多酒。二爷你说你从府城回来才几天啊,这已经是第二回喝那么多酒了。以后可得少喝点。”
“是,管家婆。”
“嘻嘻,这可是二爷说的,等二爷以后成亲之后,我就做你的管事婆子。”
“只要你愿意,我还巴不得呢。不过成亲嘛,现在还早呢,没影的事。”刘钧摇了摇手,现在这情况,谈什么成亲啊。
拿起调羹,先喝了一口鸡汤,鲜淳无比,果然不愧是真正的乡下土鸡,不吃饲料完全散养没有激素什么的,也没有放太多的调料,完全就是慢火炖烂,烂都煨烂在汤里,好吃。
宝儿却站在一边欲言又止的,一双手扯着块手绢扭来扭去。
“怎么,有话要说?”
宝儿扭捏了半天,鼓起勇气大声的道,“二爷,我听说,陆姑娘要嫁人了。”
“陆姑娘要嫁人了?”刘钧抬头,“哪个陆姑娘,我们家亲戚吗?”
宝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