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消防兄弟-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团、整师地住在一个营区内。
一面墙上,挂着幕帘,按动按钮,将幕帘拉开,超大比例尺的“江城市江硚区消防形势图”出现在眼前。他们仔细察看了图上对全区火灾重点位置、消防设施、道路情况等标注。
“这一带情况太复杂了,现在仍然是最没有把握的地方。”他用食指沿着图上汉正街一带,划了一个圈,铮铮地说道。图上这一带红蓝线和小标记尤为突出,一目了然……
“是啊,”李政委往烟灰缸里弹了一下手上的香烟,挺严肃地说:“这半年时间,我们扑救了大小数十起火灾,是一场一场硬仗打过来的。但火灾形势却没有改善,我们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全队指战员已经都很疲劳了!”
“政委说的是啊,”金晨深有感触地说:“再不进行休整,战士们都顶不住了。”
“这段日子,系统训练的时间也都受到了冲击,不断出现的新状况,使全队上下都已经很疲劳了。新进口配备来的消防装备,都没有专门的时间进行训练和演习,现在真有点儿内外交困了。”李政委同意金晨的意见,他也是消防员出身,早已经把干消防工作当成是在和平环境下的战场上作战,随时都准备着英勇牺牲。
金晨,每场大的火灾,他总要亲自赶赴现场,亲自动手干。他完全具备着军人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但是他也知道“牺牲”要有价值,要能解决问题,特别是作为指挥员,更不能让自己部队的兄弟们做无谓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牺牲。
“必须找到有效的办法,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不能总像现在这样疲于应付着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他坚定地这样说着,但语气似乎也显示着,在现在他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几个人沉默了片刻,金晨似乎自言自语地看着图又说:
“老校长杨将军说过,打仗嘛,特别是作为指挥员,一定要熟悉情况,要有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战略规划要不断检查落实,强化执行;而战术计划则要不断随着进展,适时进行充实和优化。”
在他眼前,似乎墙上的挂图变成了中国武警大学的课堂,一位将军级教官正在讲授着指挥专业的课程。
“金队,这些军事指挥学俺不是很懂。俺只知道,你可是整个消防总队中,最年轻的中校军官、学历也最高,我们都等你拿出好办法。你说咋办吧?”李政委说这些话时,却充满了信任和信心。
“就是,金队虽然在他这级军官中年龄最小,但他的思维即敏捷又缜密,他的工作作风即坚定又果断。”正在准备茶水的大队办公室干事小阎有些崇拜地说。
政委听着小阎干事这么说,哈哈大笑起来,手指着小阎说:“虽然有拍马屁之嫌,但我也是同意这个说法的。哈哈……”
金晨却脸都红了,不好意思地说:“政委就别笑话我了,我只是想让自己习惯于总是能站在战斗的最前沿,能更精准地掌握着战场上的第一手信息情况和变化细节。但总不能达到那个要求,我很惭愧。”
小阎忙说:“不管政委批评还是表扬我说的话,反正,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说着,也红了脸,走出会议室提开水去了。
“哈哈哈……”老李笑着,这时接过话说:“按金队的话来讲,无论什么事儿,都要把工作做在前头。我特别推崇和赞同这个理念。”
“因为,江硚区对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我从小就生长在汉正街,一直到读大学都没有离开过江硚区。”金晨说着,又看了看墙上的地图。
“这可是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中国著名的‘天下第一街’。”金晨感慨起来:“从小就和小伙伴穆天宇在一起。”
想起穆天宇,金晨停下来。也不知道穆天宇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这么多年来,和小伙伴一起成长,一起上学,然后又一起报军校,一起执行任务。他们形影不离惯了,现在已经没有见面快一年了。金晨想着,小伙伴应该快回来了,俗话说嘛:“跑了初一跑不过十五”。
他想念穆天宇,想念战友,他也向上级提出过,他很想和穆天宇合作,加入穆天宇的团队。他觉得他们之间的默契,就像是有心灵感应一样,能够合作的天衣无缝,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无往不胜。
一旁的李政委看着金晨在思索着,就说:“又在想念你的发小战友了?”
“嗯,我有时经常想,如果这件事,小宇他会怎么想?这样会有一些启发,也很有收获。”
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
第363章 汉中大街()
很多事情,只要你诚心诚意去想,就会梦想成真。
穆天宇此时正从江城国际机场赶往江硚,他给金晨打了一个电话。
“喂,晨晨吗?”
“小宇,你在哪呢?”
“我刚到江城,现在正往江硚去。”
“真这么巧啊,刚才一分钟前,我还在和李政委说起你,没想到下一秒你就到了。”
“说起我什么呢?好话还是坏话?”
“当然是好话。小宇,你现在直接回家吗?我马上去看你。”
“你现在还没下班吗?”
“是啊,现在中央调查工作组还在江硚,我们现在晚上都加班。”
“哦,这么拚呀。”
“可不,简直没有办法,都四次了,中央调查督办工作组,都连着来了四年了。”
虽然现在是夜晚,汉中街上的夜市也是非常火爆,小商品应有尽有,而且价廉物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小商品,就是汉中街里很多小巷深处的加工厂直接生产的。
在汉中街的几个最繁华的街面上,还分布着许多江城市乃至全国都非常有名的百年老字号商店。这些老字号,大多都是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兴盛起来的。比如“叶开泰”、“苏恒泰”、“谦祥益”、“汪玉霞”、“蓝田宝”……等等,至今都还在全国有口皆碑。这些老字号浸润着江城好几百年的历史文化,现在回味起来,仍让人咀嚼到历史文化的余香。
穆天宇在街口下了车,他拖着行李箱,背着个双肩包,要不是那身常服军装,他看起来仍然像个学生。
他看着街道两旁的老店,对这条一直安好的老字号一条街,非常熟悉。上小学时,父亲在武警江城消防支队当领导,经常不在家;穆妈妈又是江城第60中学的校长,也经常忙得很晚下班。穆天宇和他的妹妹都经常待在街坊邻居家里,或到同学家待一待。
“我真的对不起他们娘儿仨,”穆天宇的父亲穆沧海,曾不止一次和部队同事们聊过:“天宇小时候可没少打扰那条街上的街坊。记得叶先生,天宇、天琦小时候,经常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就在他的药店里住下,像加护病房一样,比上医院看医生可灵验多了。”
小学五年级的一天,叶先生对穆天宇说:“天宇啊,我侄女名叫叶惠茹,马上要从美国转学过来。汉语还说不太好,往后你多帮帮她吧。”
“惠茹?很好听的名字。叶叔放心,语文也是我的强项哦。”
果然,开学后,班里来了个名叫叶惠茹的美国籍女孩,她正是叶先生的侄女。
身在美国经营叶开泰分店的叶先生的大哥,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忘中国根本,从此后,每年轮流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送到叶先生这里生活。
叶先生一个人带着大哥的孩子生活,也特别喜欢从小就帅气可爱的穆天宇。特别是天宇上高中时,父亲在一次抢险救火中负伤后,更是把天宇兄妹两人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照。因此,穆天宇长大后和叶先生也成了特别要好、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
“天宇哥,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呢?”一起做着作业的叶惠茹,经常会看着年龄和自己差不多,但个子比自己高半头的穆天宇,充满幻想地问。
穆天宇走着,想起小时候的很多往事,那个叶惠茹,还是小学时的同学,也不知道她现在在美国做什么。穆天宇摇了摇头,也许是很久没回来了,很久没有走过这条一直没有变化,这条汉中街中的老字号街。真的很亲切,小时候的很多画面,都还清晰地历历在目。
记得穆天宇小时候,不管谁问他长大做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非常肯定地回答:“我要像我爸爸一样,当消防队长,专门救火救人。”
每次,叶惠茹总会感到不无遗憾地说:“我爸爸要我长大后回美国发展中医药。”
惠茹妹妹的身影闪现了出来,她现在应该已经实现了发展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吧!
穆天宇走过谦祥益宏伟的大门面时,自然想起现任掌门之女的孟婉和了孟媛。这两个双胞胎千斤大小姐,姐姐曾经是穆天宇的女朋友。他直到现在,仍然觉得孟婉真的是超级漂亮,她曾非常爱穆天宇,但最后还是和郭晓结婚了。
穆天宇想起孟婉、孟媛在学校,在江城最著名的两大校花。这对谦祥益的掌上明珠,即使多年后见到,依然也会眼前一亮。
上高中的时候,这对双胞胎姐妹,就已经出落成了道道地地江硚区的一大美女风景。男孩子们,不论是见过的,还是只听说过的,都会把孟婉、孟媛当作传奇,当然不会忘记。而且,她们从小就和穆天宇在一个学校上中学,当时学校的校草算是穆天宇和金晨这对部队子弟了,校花无疑当属是孟媛、孟婉。
孟家本想把孟婉、孟媛培养成“谦祥益”的掌门接班人,后来,双双都是中国纺织大学毕业,但只有孟媛回到谦祥益工作,孟婉却不愿意回谦祥益,而是创办了延平服饰公司,既当了老板,也当服装设计师,她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中国版的加布里埃·可可·香奈儿(GabrielleBonheurChanel)。
想到在中学时的美好时光,只有这对被周边所有学校都公认的双胞胎校花,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