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限制级末日症候-第29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末日症候群患者,亦或者说,特殊实验体“高川”在昏迷的时候,其感受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精神世界吗?安德医生越是阅读这本笔记中的内容,就越是对这个宛如幻觉,却又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幻觉的宏大世界生出极大的兴趣。他不禁去想,如果所有的末日症候群患者都最终会看到、进入并存在于这个奇妙的精神世界中,那么,自己会不会也去到那里?
当然,在“高川”这本笔记的描述中,那是一个十分可怕的,充满了神秘性,又即将迎来末日的世界,但是,安德医生仍旧觉得,那并不仅仅是“幻觉”和“梦境”可以形容的,无怪乎“高川”在醒来前后,会对病院现实产生那么癫狂的误解。
不过,从对“高川”的观察,以及笔记中的描述来看,凡是进入了末日幻境中的患者,似乎都会忘却自己原来的状况,无法从病院的角度对自身进行观测。这让安德医生又有点儿迟疑,尽管这本笔记里的内容,让他似乎觉察到了一些末日症候群患者的下场,似乎并不是自己这些研究者所认为的死亡,但是,无法保留病院的认知,必须重新开始,还要承受那种末日降临的磨难,这个“末日幻境”也的确不是什么好去处。仅仅只能说,在病院里观测到的末日症候群患者的死亡,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死亡而已。
安德医生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一些研究理论在这本笔记的故事内容中得到了体现,从系色中枢那里得到的数据中,大量未曾解析的奇怪数据,也似乎可以从中找到某种规律性。这些蛛丝马迹让人不由得展开奇妙的联想,甚至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尽管过去病院已经肯定LCL这种液态物质可以保存人格资讯,并能够从一部分理论上猜测这些人格资讯无时无刻都在产生交互反应,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到了这个程度就无法再深入下去。既无法知晓这些资讯的具体内容,也不清楚这些人格到底产生了哪些变化,更无法实际观测到具体的情况,哪怕利用系色中枢得到了数据,并通过录入“剧本”的方式,去刺激这些人格资讯的变化,最终得到的东西也有百分之九十九是难以解析的。
硬要形容的话,那就像是需要去破译一个语言体系截然不同,同时也没有参照物的古老语言,这种语言并不是形象化的,更像是是某种密码。地球上未曾破译出来的古老语言文字体系尚有不少,而从病院的研究工作来说,要知晓系色中枢反馈出来的数据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能要比完全破译所有地球上已知的古老语言文字体系更加艰难。
“高川”笔记里的描述,看起来当然像是一个精神病人的幻觉和想象,是其臆造的虚幻世界,然而,既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找到一些规律,隐隐和现有理论相应和,那便不完全是巧合与臆造了。在这之前,从未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恐怕就是被研究者们对精神病人的固有认知,以及在研究进度受阻的焦躁所阻碍——明明显而易见的东西却久久没能被发现,这在研究工作中乃至于在日常生活中,也并非是罕见的情况,更何况这个笔记里的内容所体现的东西,显然十分隐晦,谈不上显而易见。就算“高川”一直处于被监控的状态,与其有关的事物都会经过再三调查,而这本笔记的内容或许也曾经被什么人看到过,也不意味着,就一定可以有如今的发现。
安德医生有点儿兴奋起来,在“高川”的遗产中,这本笔记的内容似乎拥有远超另外两者的价值,问题在于,如何将这种价值挖掘出来并变现——包括他在内,幸存的人们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了。
他按住剧烈跳动的胸膛,告诫自己必须冷静下来,他的脑袋里有太多与这本笔记有关的想象,但是,其中大部分是无法利用现有手段去证明的。他要从那无数的设想中,疯狂的想象中,找到一条真正可行的东西。89181
2074 希望()
安德医生专注又热切地审视高川笔记中的内容,不时合上笔记,默默地思量,又打开笔记,去翻阅已经看过的部分,试图挖掘出更深入的内容。“高川”用冒险故事的写法记载了他在末日幻境中的经历,因为其自身精神问题,以及所经历事件的荒谬离奇,让大多数故事充满了意识性的因素,宛如精神病人的突发奇想和呓语,用词造句繁琐累赘,加上末日将近的背景,更是黑暗沉重。这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故事,但抛开那些修饰性的内容,反而可以让人感受到一些其本人和其遭遇所暗示出来的真实脉络。
这本笔记中的故事内容,和孤岛病院中已经发生的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仅是“高川”自身的故事,更是更多末日症候群患者的故事。
安德医生阅读这本笔记,并不是为了进行娱乐活动,不是为了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因此,故事本身所拥有的足以让普通读者们抗拒的那些缺点,在他的眼中反而是优点。那些让人头昏脑胀的记叙方式,反而让他觉得自己更加明白了“高川”乃至于其他末日症候群患者的状态演变。
有许多疑问,是“高川”自己也已经在故事内容中,借助“我”这个第一人称主角,以及“高川”这个第三人称主角的思考进行提问的,并且,其自身也给出了诸多猜测。而这些问题和答案,对安德医生来说也拥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安德医生有一个相当明确的认知:这本笔记中所提到的“我”和“高川”,并不是真实高川本人的写照,而是其精神活动的一个修饰性的角落。整个笔记体现的“高川”,至少有三个:身为这本笔记作者的高川本人,高川将自身带入其中的“我”,和用第三者的视角去编造的“高川”。而这三个高川都分别代表了“高川”在不同人格意识活动中的精神状态和思维脉络,是其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一种体现。
或许一般人看到这本笔记内容,只会局限于故事表面的内容,但是,同为末日症候群患者的安德医生反而能够更加深入地去感受,“高川”借助这本笔记,到底是想要说什么——那些连他自己都弄不明白,亦或者已经无法明白的东西。
甚至于,安德医生时而会觉得,如果不是自己也感染了末日症候群,恐怕也是无法在阅读笔记时产生共鸣的。他也可以想象,其他那些在感染末日症候群后变得古怪的研究者,例如阮黎医生和她的导师,到底为什么会做出那些不可思议的举动——那绝非单纯是一种自知命不久矣的疯狂。
然而,所有末日症候群患者都必须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当自己似乎可以比过去更加理解末日症候群的时候,自身也已经命不久矣,陷入了绝境之中。
安德医生觉得这本笔记让自己突破了视野和思考的局限,似乎已经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情,但是,真正要说清,自己究竟还能做点什么,却又没有一个更加具体细致的轮廓。他为此感到苦恼,有一种更加沉重的痛苦和绝望,渐渐弥漫在心头。身为人类,如果没有工具,也没有面面俱到的思路,哪怕拥有做事的动力和能力,也无法做到任何事情。
就这么苦恼着,安德医生的脑海中,那始终无法集中去思考一件事的念头中,陡然产生了这么一个想法。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也许会和笔记内容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自己应该跳出故事内容所呈现的表象,直接从笔记本身的存在入手。
“高川”为何能够写下这本笔记?为何会是这样的内容?他在末日幻境中的经历,他在这种奇妙活动中的精神变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彼此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安德医生无法阻止自身念头的膨胀,但他仍旧可以强行让自己合上笔记,不再去注意里面的内容,哪怕他还没有看完全部的内容。
出于“人类补完计划”的理论构想,安德医生早就有过重新将LCL中的人格资讯“下载”到“人造新躯体”中的想法,具体来说,高川复制体也是这一理论构想的部分实证的成果,然而,要将理论完全变成事实,需要跨越许多难关。而要确保最终结果具备可控性,更是难上加难。不过,“高川日记”的存在,让他觉得又有一部分难关被跨越了。
“还有希望,一定还有希望……”安德医生这么告诉自己,并试图让自己相信,自己所想要相信的“希望”,同样是“高川”从未放弃的理由。
当安德医生再一次合上笔记的时候,他就生出了一种剧烈的冲动,想要立刻返回系色中枢,对那些循环流淌的LCL进行操作,尽管具体的做法仍旧十分模糊,理论上也到处都是漏洞,似乎永远都无法补完,但是,那股冲动让他觉得,哪怕事先没有准备,但只要自己到了那个地方,自然而然就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通过对LCL中的人格资讯进行操作,逆向将一部分LCL变回人体状态,并在这个过程中,应用人类补完计划,制造出一个理论上才会存在的“完人”,而这个逆向实验最优秀的实验品,毫无疑问仍旧是“高川”。
安德医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冲动,但是,这个想法的由来对他而言是有逻辑的,并非是莫名其妙就形成的,当自己试图完成“人类补完计划”的理论时,其实就已经为这件事埋下了伏笔。哪怕没有成为末日症候群患者,自己也会那么干,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如今,同样变成末日症候群患者的自己已经无法等到理论完善了。
安德医生越是意识到自己可以这么做,去做这件事的冲动就越是强烈。他用力站起来,绕着桌子来回踱步,就像是磕了药一样的兴奋感和晕眩感,让他恨不得立刻带着高川的遗产离开这里。这片黑暗什么都没有,只有桌椅和灯光,如此简陋的环境,已经不足以让他平复那越来越激动的情绪。然而,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状态很不正常,这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