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第3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05章 自见分晓!()
燕云挥师东进,远征倭国,其他二十路大军暂且不论,就武大这一路大军而言,战争从一开始,便是一面倒的局势。
武大率领燕云大军,破城而入,强势突进,一路碾压,先在大王城外筑京观,如今又大破倭国两万大军,屠戮无数倭**卒,当可谓是杀气冲天,气势如虹。
当然,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除了随同武大的燕云将士,本就全是精锐,骁勇善战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还是凭借犀利无比的武器装备来进行势如破竹的碾压。
如今,武大手头上已经没有任何底牌,震天雷与猛火油已经消耗殆尽,所剩无几,十三鹰转化成为铁浮屠,铁鹞子也一定出动,血滴子也已经登场,所有的手段,武大已经全都亮出来了。
而且,数次大战下来,燕云将士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减员,形势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般轻松惬意。
恰恰相反,如今武大这一路大军的处境,非常之危险,因为倭国已经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武大这一路大军上,随时都有可能调集大军,来进行围剿。
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大越来越逼近倭国京师平安京,倭国势必会不遗余力的进行层层阻拦与打击。
毫无疑问,如今武大急需补给,这个补给,主要是针对的震天雷与猛火油。
兄弟们需要休息,震天雷与猛火油从海岸线上的燕云水师巨船当中运输过来,同样也需要时间。
按照常理而言,这个时候,武大理应停下来,或者寻觅一个据点,隐藏起来,按兵不动,等待补给的同时,获取足够的休息时间。
然而,武大向来都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他非但没有停下来,反而在命令受伤的将士们返回海岸线的同时,率领主力部队,加快了推进速度。
看那副架势,武大是想用最短的时间,直扑倭国京师平安京!
用一支疲惫之师,试图打击倭国最为重要的都城,很明显,这不科学,这犯了兵家之大忌!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这样做都是得不偿失,自取灭亡。
难不成,武大急切求成,企图一鼓作气直接凿穿倭国京师平安京?疯了吧?
这是萦绕在所有燕云将士心头的一个疑惑。
但是,没有人发出质疑,这不只是因为武大在燕云拥有着恐怖的号召力与统率力,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武大一直一马当先,身先士卒,走在最前面。
既然贵为北燕王的武大都不怕死,那么其他燕云将士,自然也就不应该再惧怕生死。
吴刚倒是私底下偷偷问过几句,武大笑而不语,根本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其实武大心里头很清楚,吴刚是被花荣等人推出来询问此事,他们心头必然是都有些疑惑,但即使如此,武大依旧不愿意多说,依旧按照原定计划,迅速逼近倭国平安京。
比较有意思的,接下来几天,倭国居然也没有派兵再来阻截武大,这就值得耐人寻味了。
难不成,倭国怕了武大?亦或者说是,倭国在配合武大的行动?很显然,这绝对不可能。
武大率兵在倭国境内杀戮无数,倭国与燕云已成水火之势,不死不休,没有任何坐下来握手言和的机会,自然也不可能配合武大。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解释了,倭国在酝酿一个更大的阴谋,亦或者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将武大一行人直接一举消灭!
倭国的胃口,很大!
或许是因为这数次交战下来,倭国已经明白,小范围的攻势已经无法阻拦武大,他们是想将武大一行人直接一口气,聚而歼之。
这是大决战的节奏啊!
如果武大赢了,倭国最为主要的标志性都城平安京告破,那样势必会对倭国士气造成重创,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倭**卒恐怕会毫无战意,甚至会直接土崩瓦解;
可如若是武大输了,输,就意味着死,绝对没有转圜的余地,那么这就不只是意味着此次燕云讨伐倭国无疾而终,接下来整个燕云都会彻底陷入混乱,甚至会被敌人趁虚而入,吞并燕云。
毫无疑问,对于武大而言,这是一场豪赌!
但是,武大不在乎,此次燕云突然远征倭国,本来就是一场豪赌,难道不是吗?
其实武大一向是非常厌恶赌徒的心理的,因为大多数的赌徒,总是幻想着一夜暴富,他们手里头并咩有太多的筹码,总是想要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利益,这样的心理,是要不得的。
武大不一样,武大是真正压上了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去换取倭国的灭亡。
胜,则生;败,则死!绝对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而且,与其说这是一场豪赌,不如说这是一场博弈。
重点不在于各自的赌注,而在于各自的手段。
莫要忘了,此次远东倭国,武大本就提前做好了许多准备,很显然,他不可能像一个愣头青一般,就这样硬生生的撞上倭国京师平安京。
当然,倭国也同样在做调动,在做准备,孰强孰弱,到时自见分晓。
……
七日,转瞬即逝。
武大突然下令,命大军原地修整,补充体力。
在此期间,武大几乎一言不发,也没有做出任何的部署,甚至就连一直飞在高空当中,紧紧跟随武大的雄鹰,近日也突然消失不见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意味着,武大失去了情报来源。
这里毕竟是倭国,没有蛛网与黑鸦的情报支持,有些布局,会变得愈发的艰难。
休息了一整日之后,武大再次沉默着,率领燕云将士出发。
而随着武大的沉默,随着越来越逼近平安京,气氛变得越来越微妙,也越来越沉重。
将士们沉默着行军赶路,沉默着吃饭睡觉,几乎没有任何交谈,只是全都保持着枕戈待旦,蓄势待发的状态。
又是三日后,平安京已经遥遥在望,战斗一触即发。
武大嘴角微翘,终于停下了脚步。
第606章 鹰击长空()
平安京,乃当下倭国之京师。
毫无疑问,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平安京就是倭国的精气神,若平安京被武大攻破,则意味着倭国正式开始沦陷。
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连自己的京师都保护不了,那么倭**卒还留之何用?不如全部剖腹自杀算逑。
平安京,已经遥遥在望,但武大却停下了脚步。
因为,他心里头很清楚,此次讨伐倭国最大的一次危机,亦或者说是最关键的一次大决战,即将拉开序幕。
倭国,势必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们一定提前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与对策。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武**近平安京,停下脚步的同时,四面八方,由远及近,迅速传来了马蹄声与喊杀声。
武大这一路大军的正北方,是倭国京师平安京都城。
平安京之内,近两万大军躲在城墙之内,随时准备阻挡武大破城,亦或者随时都准备冲出城池,与武大厮杀,城头之上,只有很少的守兵。
这样做,倭国还是为了最大化的削弱燕云的震天雷与猛火油的威力。
东面,浓烟滚滚,马蹄阵阵,是倭国骑兵队到了,目测有两万人马;
西方,是大批武士率领的“足轻队”。
足轻队是倭国的最基本的步兵单位,多数由农民募集而来。适合防守,易于维持队型。拥有强大的正面攻击力,但是几乎毫无侧面防御力;
是倭国战场上最为出名,也最为骁勇善战的步兵精锐——僧兵!
僧兵,是倭国最强步兵单位,战斗力极强,口中低呼着佛号踏上战场,直至战剩最后一人也绝不会退缩,与其说他们攻击力太过强大,不如说他们是真正的悍不畏死!
在这一点上,倭国和尚与我们华夏自然以来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华夏的少林僧兵的确有武功高绝者,但其规模很小,始终无法与朝廷对抗(电影里演的都是假的,和尚的确从来没成果气候,更不要说是威胁到朝廷),而倭国则截然不同。
单兵作战能力不好说,但是论规模和影响力,日本僧兵是远胜少林僧兵的。
少林僧兵只是作为一个自保性质的武装力量,远远不能和朝廷相抗衡,朝廷放任就能兴盛起来(如唐朝),朝廷加强管理就会衰落(如清朝)。
一些少林僧兵的故事有所夸大,如“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几乎都是后人的想象罢了。
倭国僧兵相对而言势力要庞大的多,僧兵成了相当重要的武装集团,一些宗信徒的一向一揆弄得诸多倭国势力焦头烂额,而赫赫有名的“石山本愿寺”,更是成了倭国战国大名级别的统治阶级,这些是少林僧兵不能比的。
而此时,在武大抵达倭国平安京的时候,倭国僧兵终于出来了,而且是直接堵在了武大的退路之上。
很明显,这些悍不畏死的倭国僧兵,是要用自己的性命,阻拦武大这一路大军逃遁。
一眼望去,四面八方前来围剿武大这一路人马的倭**士,已经接近十万之众!
十万,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莫要忘了,在当下这个年月,倭国的总人口,大概只有一千万人而已,他们的军卒数量就更少了,能够出动十万人,足以昭显倭国为了保护他们的京师平安京所动用的力量,也足以说明,倭国要抹杀掉武大这一路大军的决心。
而且,在当下这个年月,倭国的社会结构非常之复杂,大致可以分为天皇、公卿、武士与平民四个等级。
天皇大多不直接掌管政务细节,大多数的政事都是交由各大公卿管理,武士则依附在各大公卿门下,管理倭国各地领地。
换言之,当下的倭国地方政权很乱,各大公卿互相看彼此都不顺眼,战争主要是由武士主导的,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