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狩宋-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少次战斗,成千上万人战死,能活下来的就是老兵,两次战争不死的人,那都是能人,会被将官带在身边当亲卫。就像现在赵匡胤的位置。
但是现在不同了。河中之战,大大小小打了数百次。汉军战死的人不多,连河中军战死的人也不多,河中军是活活被饿死的。河中军很惨。可是汉军却过得很舒服。作战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因为你每天都要这么来回几次,傻子也会了不是?
士兵们把对郭威的崇敬现在放在了郭荣身上。到处都是这样的目光,到处都是跪拜礼。
一个人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唯我独尊的心态。
郭荣不知道郭威是怎么不会升起反心的,反正郭荣是有些把持不住。
郭荣有些明白郭威的告诫了。
李谷和王溥到了城外迎接,用了很高的规格,这迫使郭荣下马。
“李大人,小子哪里受得起这份礼。”
郭威对王峻那种恭维可以说是假的,但是对李谷的这个李兄确实真的当成心腹和知己。所以郭荣把李谷当成长辈看待,也不肯接受这种类似君臣的礼节。
李谷一笑,还是偏身让郭荣先行。
“我们还没有知会荆南那边,按道理来说,高节度应该来这里接旨的。但是现在情况复杂诡谲,我就擅自做主请公子亲自到江陵的宣旨。”
李谷说得很委婉。
“喔,这件事本来就很复杂,不是一蹴而就。只是情况到了什么地步。”
“荆南归于我,这个是肯定的。但是如何处理军政,如何面对我们接管荆南后要面对的蜀国,楚国以及唐国的态度,以及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麻烦。这个中秋,楚国和蜀国的使者都去了荆南。另外,我已经确信,现任龙兴寺方丈德明是韩熙载派来的。”
“德明不也是你的好友吗?”郭荣笑道。
“是这样。荆南应该分为四部分,一部分是高公一系,下面是徐琳等一批已经与高公关系密切的人。其中还有梁震留下的一部分力量以及武信王从北方带来如王保义,倪可福等他们的后人,是荆南实力最强的。与之实力相当的是孙光宪、梁延嗣等从蜀国和南方逐渐积累的人气和人脉。另外一部分是武信王和文献王的一些子嗣,以归州高保勖,松滋高从义为首。他们的势力都在归州一代。最为诡谲的就是渤海王高继冲。”
“嗯?”郭荣就关心了起来。
“高公一系,自然是肯归于我朝,但是他怎么说也是一方节度,所以需要有一些条件才行。孙光宪,梁延嗣等人不过是求一个官,最好能够升一步。高公入朝以后,他们的去留成了问题,是怕失去了自己的地位。所以也是要看我们给的条件。条件合适,他们就降。条件不合适,他们很可能会阻挠。这帮人势力庞大,并且很可能会与高保勖一系联合,或者倒向蜀国,或者倒向南唐,皆有可能。”
郭荣道:“这也正常。”
“高保勖一系是因为如果南平国还继续存在,他们还有王位可以争,可是高公入朝,除了少数人会有官职,大多数人只会是一个富家翁。所以他们是把高保勖推在前面,争的也是一个好的条件。不过高保勖与高保融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感情很好。问题就在于孙光宪这帮人的走向,如果倒向他们。他们未尝不会拼死一搏。”
郭荣点头,没有说话。
“南平国总归是一个国家,所以还是有一批忠于南平国的人,或者还有称霸之心的人。这些人本来在荆南不成势力。但是出了一个高继冲。吴夏,楚国高郁之徒,才能可能要强于孙光宪。闵平江,楚国拓跋恒的弟子,现在应该是高继冲新军统领。这都是非常有才干的人,因为不得志,所以四处寻找机会。被高继冲纳入麾下,主持军政。另外荆南法房参事施睿静,此人心高气傲,也颇有才华,他所求的,我们可能给不了他,所以我判断他也会倒向高继冲。另外辅佐高继冲的还有两位老臣,一位是高氏最年长的高从让,一位也算是最年长的外臣李载仁。如果说吴、闵、施年轻气盛,高从让与李载仁就是老成且经验丰富。高继冲现在已经在东城单独圈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南平国的精华都聚集在那里,势力已成。”
“高继冲与其它派系关系如何?”
“高继冲基本上已经与孙光宪系分裂,且不可弥补。高公是希望保住高继冲,即便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且还有一个王婉容。王婉容是王家的宝贝闺女,王家自然要力保两人不出事。高继冲年纪小,除了与高保勖本人关系不错以外,与高保勖那一系的人没有什么关联。”
郭荣点头道:“所以这么说,只要我们放过高继冲,在加上一些条件,荆南接收基本不成问题。”
“是的。只是我不太明白,梁震为高继冲准备的战略是北上击辽。我想《楚汉》的琵琶曲以及《楚汉》这首诗您也是知道的。现在这在江南士子流传极为广泛。很多士子不远万里前来投奔高继冲,如果不是高继冲招收新军的条件苛刻,他能够迅速聚集起数万之众。问题在于,从荆南不远千里,北上击辽,无论怎么看都是不现实的事情的。”
“依你看是真是假?”
“出海是真。是北上,还是另有所图,现在很难弄清楚。因为江陵造的全部是海船,海船在江水不适用。不能靠岸,会被沙船在浅水围攻而沉没。”
“对接受荆南有何影响?”
“无影响。”
郭荣笑了:“我想高继冲北上击辽是真的,我确实听过《楚汉》的琵琶曲和《楚汉》这首诗。不仅在江南士子,即便是北地士子也流传很广。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之叹,别说是别人,即便是我,也深以为然。现在大势已成,恐怕高继冲不想北上也不行。只是能否成功在其次,当项羽总好过投降卖国。”
李谷诧异地看了看郭荣。郭荣很磊落地笑了笑。
“事情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国为民。”
跟在郭荣背后赵匡胤击掌道:“公子说的是。”
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志()
军人和智谋之士最大的区别就是,军人只要认准一件事,做就是了。成败在其次,了不起用热血去换。
郭荣保持了这个军人的基本秉性。
但只这一句话,就让很多听到的军士为之击掌。
李谷笑了一下,明智地闭上了嘴。
几乎同时。荆南后海观海阁,在人群中的楚国使者闻歌而色变。
第一天的中秋,是孩子们的节日。所以还算平静。
第二天,是进城的商贩的交易日。
到了第三天,原本以为应该要平静了。没想到,赶来荆南参军落选的人到了舍人院,他们不想走,所以让舍人院安排在定远、纪南、监利三县。原本舍人院以为人数不会太多,没想到居然有数千人之多。
晚上的时候,梁瑛她们在观海阁练习剑舞。因为音乐学院的场地不够大,而观海阁的场地够大。这吸引了一些人观看。
蜀国的使者原本只是来看热闹。
但是梁瑛她们用古风唱起“生当为人杰死”的时候。竟然引起了台下和路人驻足,以歌相和。
随后相和的歌声此起彼落。甚至有人唱起那天王婉容唱的《国殇》。
很快观海阁的人都安静下来,因为能够听见后山数千人以《楚汉》与《国殇》相和。
“那才是真正北上抗辽的战士,是我们的英雄。”有人这么说。
后山没有那么多军士,即便是算上女卫和暗卫,人数也不超过两千人。但是这次是已经挑选出来,参加训练的工匠们以声相和,所以才闹出了这么大动静。
别院,在书房听到歌声的王婉容和高继冲都愣了一下。正在禀报事情的李载仁和吴夏、闵平江也愣住了。
李载仁道:“怎么搞的,不是让低调低调,几千人以歌和之,还嫌别人猜忌的不够。吴先生,闵江军,两位还是赶回去弹压一下。”
闵平江起身要出去。
吴夏却拦住了:“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之志不可夺。不可强行弹压。”
闵平江想了想道:“我知道,以理服之即可。”
吴夏点点头,闵平江就出去了。
吴夏道:“新军现在风气已成,所有人都知道要北上抗辽。近来收入军中的,很多都是慷慨侠义之士。这些人把以前比较老实的士兵也带得舍生忘死,即便是训练中也是如此。所以闵江军这个兵不好带了。”
“那些匠作们是怎么回事?”李载仁还是不高兴,因为这太显眼了。又不是马上要出发,还是大半年时间,所谓夜长梦多,不低调,就会出事。
“这件事说来话长,匠作盛于墨家,墨家认为儒家背周道而用夏政,所以自立学说。其后儒墨分庭抗礼。战国后期墨学盛极一时。战国之后,因墨家干政,门下自行其法,国不能禁。诸国禁之。而秦国先用墨家,后用法家,汉时儒家兴起。墨家也就绝了。墨子有隐世传人,但是有两部人遗留了下来,一个就是匠器,一部分就是游侠。而工匠一直被视为贱籍。游侠以武犯禁多次没朝廷查禁。墨家分支很多,而且互不相属,同时极为隐秘。只是小公子以匠作为立身之本,一些自称有墨家传承的人才透露出一点消息,匠作坊的匠人竟然分属十多个流派,不同的分支。而且这些年墨家和道家已经混在了一起,难以分开了。”
吴夏笑着说:“墨者,一旦要做什么事情,就会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这是墨子传下来的。先前荆南工匠只有不足千人,现在有五千人之多。其中墨者过半。而被挑中准备北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他们。再就是,新收进来的新军也有很多是游侠儿,也以墨者自居。据说墨家的巨子也在赶过来,只是好像不止一个巨子,到时候免不了纷争。但是总而言之,工匠们认为有了出头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