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有支军队叫北洋-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重要的是,对于教学的内容比之前的壬寅学制多出了重点之初,强调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
学制的制订特别是癸卯学制的颁布,解决了各地兴学无章可依的矛盾,为新式学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施中的问题,癸卯学制颁布后又作过一些补充和修正,影响最大的一点是在学制中开放了“女禁”。
在这样的大浪潮之下,王宾也不得不将学堂的事情提到了军制的前面。
在日俄开战之前奉天的教育情况还是不错的,各个府县都有小学堂,但是在日俄开战之后由于奉天地区很快的就成为了战场不少的学堂顿时就不再上课了,许多人都忙着逃难哪里来的闲工夫去考虑教育的问题。
所以在王宾成为盛京将军之后,在奉天地区已然是没有一个学堂了,但是在辽西地区的学堂还是在王宾的维稳下勉强开课。
对于教育行政王宾也相应作出了改革,先是设立了提学使司作为各管教育的行政机构,并且由自己亲自担任提学使表示对教育的重视,还在提学使司下设省视学6人,专门负责巡视各府厅州县学务。
对于自己辖区内的学堂王宾也开始对其进行划分,分别分成小学堂、中学堂、以及大学堂对于学堂的建设当地的乡绅自然是极为支持的,在清末这个时期每个人都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况且出现建设学堂也是可以让自己拥有不错的名声,所以王宾在提出建设学堂之后,这些乡绅自然是无比的支持的。
在来自这些乡绅的支持之下,王宾很快就完成了学堂的建设计划,各地负责建设小学堂,但是中学堂和大学堂将会有王宾亲自接手,没个府各建立一个中学堂来招收小学堂的优秀学生,在建设学堂同时王宾还接手了原来奉天大学堂的师生以及原本在奉天地区的各个学堂的老师和学生。
在有了这些老师和学生之后,学堂很快的就建立了起来,但是这光有不少的学堂却没有老师也是不行的,于是王宾又在锦州城内建设了一个锦州师范学堂,专门招收那些秀才和读书人进行培养,在经过培养之后再由提学使司对这些完成培养的老师分配到各个学堂。
小学堂的话,目前有各地的乡绅和县府的支持,花费上面到是不需要考虑太多,但是中学堂就不一样的了,中学堂的耗费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王宾为了能让学生上的其特意提出了让每年由各府解决一半的花费,这样一来就能够为学生解决很大一部分的学费。
至于大学堂的话,目前只是搭出了一个架子学生和教师都是比较少只能慢慢的等中学堂的学生步入大学堂了。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目前的教育改革完全是王宾一手出钱的,所以对于财政压力还是很重的根据熊希龄的报告这样的教育办下去的话,每年都要支出一笔不菲的银子,以目前的财政状况来说是无法支撑太久的。
所以在官办教育的基础之上,熊希龄又向王宾提出了私人建设私塾的办法,可以极大的缓解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对于熊希龄的建议王宾也是接受了,提出了私人建立私塾的方法。
虽然现在的教育才刚刚开始,但是王宾相信在两三年内就会看到教育的成果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笑话般的辽阳战场(一)()
自从对马海战之后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巡洋舰分队旗舰奥列格号率领阿芙乐尔号、珍珠号和1艘驱逐舰脱离舰队,掉头向南穿过对马海峡,最后到达1500海里以外的菲律宾,只有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逃到海参崴。
对马海峡海战结果充分证明了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海权学说,再一次的证明了战列舰在海战中无可替代的霸主地位,并且在那之后便一直深刻的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海军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老牌帝国主义强国日不落帝国——英国的第一海相费席尔坚信此战证明了对战舰来说最重要的是火力和航速,由此催生了一系列的无畏型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将大炮巨舰主义推向了这个时代的颠峰。
对马海战其影响力不仅局限在军事方面,直接左右了俄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命运,曾经处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海军一蹶不振,海战的失败动摇了俄国沙皇的统治。
日本通过此战,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却为3个月后的朴茨茅斯和约的签订铺平了道路。
同样就在对马海战发生没几天之后,又有一个颇为重磅的消息落入了王宾的耳中:在六月初北洋六镇总计七万余人正式编练完成。
这一消息代表着,中国新式陆军的缔造已经完成,而这个的完成也正式为袁世凯奠定了作为北洋军阀头子和朝堂之上话语权的基础。
暂且先不谈北洋六镇的建立完成,还是说上一说这一次的日俄对马海战的结果,这一次的战斗日本人虽然损失惨重连用于护航的舰队也无法再组建出来了,但是来自俄国海军的威胁已然消失,海上补给线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又重新活跃了起来。
有些时候战争是要极为重视战略目标这一指标的,只要自己这一方达成了战略指标那么这就会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毫无疑问日本海军做到了这一点,纵然两方交战都遭到了极大的创伤,但是很明显日本人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的——保证补给线的通畅,然而俄国海军并没有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压制日本人的联合舰队,掐断其海上补给线以及为旅顺港解围,所以俄国人在这一次的对马海战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净赔本了。
不过即便是日本人的战略目的——保障补给线的通畅达成了,但是在陆地上面日军还是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的,海军的胜利并没有为陆地上面的战况带来多少的胜利机会,只是让补给线不被掐断导致前线的军队无法获得补给,仅此而已。
在战壕战的面前是无数的机枪堡垒和铁丝网,大山岩对于这样的情况完全是束手无策,直到两件事情的传来才让大山岩有了继续打下去的心思。
这第一就是大山岩获取俄军放弃辽阳外围据点,向北方退却,企图在辽阳附近与日军进行大决战的情报。
大山岩当即一拍大腿就决定了乘俄军尚未加强兵力,以现有的三个军在辽阳与俄军决战,大山岩认为日本兵力虽处于劣势,只要统帅巧妙运用,可以弥补兵力不足。
但是这第二件事情,大山岩自己也是没有预料到,原本大山岩就知道自己这一方的兵力便处于劣势,但是让大山岩万万没想到的是乃木希典的第三军在攻下旅顺之后,在儿源玉太郎的建议之下由儿源玉太郎带领一万的日军前来支援辽阳战场。
这样的一支援军对于大山岩来说算的上是一个好消息了,于是在和儿源玉太郎汇合之后,为了再一次准备进攻辽阳大山岩命令第四军司令官川村景明开始进攻析木城的俄军,停留在大石桥的日本第二军司令官奥保巩担心优势俄军对日本第一军或第四军进行袭击,向大山岩建议:第二军进攻海城,以策应第一军和第四军的行动。
第四军进攻析木城之时,由于俄军“三个独立部队的分散行动,未能阻止敌人的进攻,招致第二军后撤,该军乘朦胧夜色撤至海城。”
次日早晨第四军以伤亡83人的微小代价,占领了析木城。
俄军虽奋力阻击,虽付出死伤2000余官兵、第三军军长卡尔莱尔阵亡的沉重代价,但仍没能打退日军的进攻,俄军的第二道防线开始暴露在日军面前,对固守辽阳的俄主力部队又是一个沉重打击,随后第二军未付出任何代价轻易地占领了海城。
辽阳外围战以俄军东满集群撤至亮甲山,南满集群撤至鞍山而告结束,俄国满洲集团军总司令部之所以采取撤退办法,是“力图避免积极行动,希望以最小的损失撤至辽阳,在辽阳与日本决战”。
至此,辽阳以南的城镇和重要据点,皆落入日军之手,日军前锋部队已经逼近了俄军设于辽阳城南的第一道防线。
而此刻在辽阳城防工事的外围,俄军还构筑了三道防线:距城防工事3…4公里,右由首山堡至方家屯、孟家房、虎头崖;左经太子河至施官屯、黑英台、岩州城一线,为第三道防线;往南由沙河镇东连四方台、汤和沿、孙家寨,左至石咀子的小山脉,为第二道防线;再往南而右,由鞍山东连高峰寺,大甸子、弓长岭、八盘岭、寒坡岭至红沙岭,为第一道防线,这些防线要是失守发话,俄军在辽阳战场可就真的是无力回天了。
日第一军司令官黑木为桢接到大山岩关于进攻辽阳的作战计划;即在第二军、第四军进攻鞍山附近俄军的同时,第一军要进攻大安平至汤河沿一带地区,对弓长岭附近的俄军第一道防线进行夜袭。
但是由于连日降雨,河水暴涨,使总攻延期,在降雨停止之后第一军以4。6万人、120万火炮才开始进攻红沙岭至高峰寺西方高地,对俄军东满集群的西伯利亚第三军和第十军4。8万人,182门火炮的防御地段同时进攻。
与此同时,日第二军和第四军开始进攻鞍山附近的俄军南满集群,日第一军以优势兵力同时在8个地点向斯卢切夫斯基将军指挥的俄国第十军发起冲锋,尽管俄军顽强抵抗,其军长却不想实施反击,竟率领预备队撤至后方阵地。
在日第二师团的压力下,俄国第十军的右翼开始撤退,至16时,“俄军被迫放弃安平岭一线,向汤河河谷撤退”。
进攻俄国西伯利亚第三军的日第一军近卫师团,企图绕过俄第三军的左翼,却遭到俄军预备部队的侧击,使日军“狼狈逃窜”。
为扭转战局,黑木为桢立即将预备队调来加强近卫师团,结果遭到俄军炮兵散弹的阻击,“受到重大伤亡,被迫停止进攻。”
就在战场的战况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