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悬案九阕-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祭煜把小秀放到一旁,然后去到摊子老板那里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累了吧。”我顺手给小秀擦了一把脸。她这也疯玩了一下午,笑得嗓子都哑了,我拿过水碗,给她盛了些清水,“喝点水,润润喉咙。”
小秀很是乖巧,赶上祭煜回身坐到了我们旁边来,小秀把水碗端给祭煜。引得一旁桌子后的人赞叹道,“你们这一家三口,感情真是令人羡慕。”
一家三口?
我恍然间发现,他们竟误会了我们的关系,但瞧见小秀和祭煜都没有要解释的意思,我只得低下头去,选择了沉默。
“原来你们在这儿啊。”
乍一听到这声音很是耳熟。我们侧目看去,竟是栾珣大人的小儿子栾莽,这栾莽十三四岁,也是个知书达理的孩子,路过此处见到我们,便上前来打个招呼,“霍汐姐姐,祭煜大哥。”
“栾小公子这是要去哪儿啊?”我和他打趣说道。
“方才从师傅处归来,我母亲很喜欢吃这家的点心,我便顺便捎一些回去。”栾莽说着,向候在外面的书童点头招呼了一下。他不是自己来的,还跟着宋国大夫府邸上的两个下人及一个书童。
“不错,”祭煜赞道,“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了。”
栾莽浅笑,这一低头的样子,和祭煜倒有几分像。我发现了这一点后,忍不住笑意说道,“栾小公子和祭煜你,实在有些小地方很像,如果不是知道栾小公子是这宋国大夫家的小儿子,当真要怀疑,是不是祭煜你多年前走失的弟弟了。”
祭煜与栾莽互视一眼,他特意将栾莽揽到身前,“我们很像吗?”
很像,真的很像。“小秀觉得呢?”
小秀抬起头看了看,又仔仔细细地瞧了瞧祭煜和栾莽,点点头,“像。”
“我就说吧。”但又似乎说不清楚,他二人到底哪里像,许是那眉宇间的感觉,或者是气度。“栾小公子要是不忙的话,就坐下来歇一会儿吧。”
“好,请稍等。”栾莽看了看候在摊子外的家人,暂且将东西放在了一旁,又去与摊子的老板说了什么。不多会儿,老板便上前去将栾莽随行的那几位家人请到了摊子里,安排了座位让他们落座休息。
“这小公子倒很是会做事。”我与祭煜说道。
对于栾莽的这一举动,我很是欣赏,这位小公子宅心仁厚,对待他的母亲是恭顺有佳,对待他随行的人又是相当照顾,这孩子的将来定不会像他那父亲一般。
栾莽将这一切安置妥当,回到我们这边,坐在了一旁,“前日里听父亲提起,霍汐姐姐和祭煜大哥正在查办的案子。这些日子两位一定很辛苦吧。”
“还好。”祭煜笑答,“你年纪不大,你父亲竟也与你说起此事吗?”
当他开口提及我们正在查办的案子时,我还以为他是好奇,所以来打听案子的进展情况,但没想到,他竟只是代表了他父亲来慰问一下。
“不,父亲官场上的事,倒甚少与我和母亲提及。只是这件案子事关重大,在城里早已传扬开来,那日见父亲着实心烦,栾莽便向父亲问了一下,本意,是想要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了父亲的。”栾莽说。
“栾小公子有这份心,相信你父亲就已经很安慰了。”我忍不住羡慕起来,这栾珣大人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也稍显愚钝,生的这个儿子倒是很好,善解人意,并且知道进退。“栾小公子既然知道了这件案子,有什么看法,不妨说一说。”
祭煜心下一怔,他即刻侧目看向我。
其实我早就发觉了,栾莽从一开始,虽是如他所说,是为了帮他的母亲带些点心恰巧路过的。不过在看到我们的时候,他眼底犹豫了一番,后来邀他落座,他且先将随行之人安排妥当,这样的举动,无非是为了接下来和我们定是有什么话想要说的,恐怕会耽误些时间,而且让那些随行的人离得太近并不好。
至少我们这段聊天前面也铺垫了下,现在也是进入到状况的时机了。
栾莽微微颔首,“父亲说,霍汐姐姐是个顶聪明的女子,栾莽也早就知道,这些小心思瞒不住霍汐姐姐。”
祭煜略微惊讶,因为他刚才并未有过多的怀疑,我却真的从栾莽的小举动之中发现了他的心事。
“你不必夸我了,我想,你后来是反复犹豫过才决定留下来的,恐怕栾小公子,你也是有什么线索想要提供给我们的吧。”他一个孩子,对这件案子的所知所闻,除了我们留宿在府邸查办案件时,他从下人处得知的一些情况外,就是街市上传得沸沸扬扬的话了,如果他想和我们聊些什么,不难想到,栾莽今年也就十四五岁,说不定偏就和那些遇害的孩子认识,所以想要来给我们提供消息。
“霍汐姐姐猜的不错。”栾莽肯定了我的说法,“听说你们在查办的这件案子里,有一个被杀害的男孩,是两年前遇害的?”
我瞧着祭煜,我们几乎是同时想到了栾莽说的那个孩子。“没错,那个孩子应该两年前左右死去的,经过祭煜的专业判断,那个孩子死去的时候,大抵是十二岁。。。。。。”
十二岁,两年前。如果那个孩子现今还活着,也应是如栾莽一般的年纪了。
“我并不是很确定,但。。。。。。”栾莽慎重极了,他像是担心会扰乱我们的查案方向。最终妥协,“其实,可能确实是我担心多了,霍汐姐姐这么聪明,如果我提供的线索和案子没关系,应该也不会打乱你们的计划吧。”
“你放心吧。”我安慰了他一句,“你要是知道什么,觉得可能跟我们在查的这件案子有关的话,都可以告诉我们。”
第三百一十五话 两年前的事()
“是这样的,”栾莽说,“栾莽幼年时曾有一玩伴叫昶景,他的父亲是府邸上饲养马匹的家奴,昶景天生残疾,他的左腿畸形,只能靠着右脚生活,虽有些不便,不过日子久了他也就习惯了。后来昶景的父亲在驯马的时候,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当时就咽了气了。后来是昶景的奶奶,将他接回到家中,后来,便再也没消息了。”
栾莽所说的这个昶景的残疾条件,和我们所识别出的第一具死亡尸骸,几乎一致。“可你说,是昶景的奶奶将他接回到了家中,又为何会认定,昶景遇害了呢?”
“因为在昶景的父亲出事不久后,陈国来犯,当时城里的人都急着外逃,栾莽也随父亲母亲一同逃往了母亲的娘家暂避。后来等战事平息之后,栾莽一家回到这里,因为担心昶景和他奶奶是否平安,曾经派了家人在外打听,可是得到的消息却是说。。。。。。有人见到昶景的奶奶,在外逃的时候病死了,后来昶景便下落不明。”栾莽一阵唏嘘,“昶景本就身有残疾,早先有个奶奶照应着,倒可是放心,他不至于饿死。可是未想到老人家在出逃的时候竟然不幸过世,之后这些年里,栾莽也派了家人不断打听昶景的下落,倒是听人说起过,后来有人见过昶景回到了城里,可是直到两年前最后有人见过他之后,就再没消息了。”
“所以,你所知道这个叫做昶景的男孩,最后的消息,是两年前,从那之后,他就真的失踪了。”祭煜简单整理了一下,让栾莽所提供的消息变得更加简单易懂。
“正是。”栾莽松了口气,许是因为我们听懂了他的意思。
“你派出去的人,是从何处打探到昶景的消息呢?知道他回到这城里,和最后的消息是两年前,有什么关联吗?”我觉得这才是问题的所在。
“因为告知栾莽,昶景回到城里和他最后消息的是同一个人,栾莽曾经向家人询问过,此人是昶景的姨母。”栾莽回说。
“姨母?他不是只有一个奶奶了吗?”怎么这又冒出来一个姨母呢?
“噢,是这样的。昶景的母亲早些年间患病过世了,她母亲也只有一个姐姐,死了丈夫,独自带着两个孩子,昶景的母亲死后,她的姨母独占了昶景外祖父和外祖母留下的院子和钱财。昶景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昶景曾经去找过他这位姨母,也不为钱财,只想说既然母亲没了,认个亲总是好的,但他这位姨母总觉着是昶景要去抢他母亲该得的那份,所以和昶景的关系很是不好。后来昶景的父亲出事,昶景的奶奶将他接回去时,还特意去见了这位姨母,只因他是昶景在这世上仅有的亲人,希望日后可以走动走动,但却被她的姨母赶出了家门,自此再无往来。后来派出查寻昶景踪迹的家人,寻到了他这位刚搬回来的姨母,便向她打听了一下昶景的下落。”栾莽沉了口气,轻饮了口水。
“她知道昶景下落的话,难道是昶景回到城里后,又去找了她?”我问。
“确是如此。”栾莽点头,“家人复述昶景那位姨母的话,说是昶景随他的奶奶一同外逃,奶奶死在了路上,昶景自己流浪在外一年多,回到城里后,因为实在没有别的去处,不得已才又去求了他这位姨母。”
我轻笑,“他那姨母在他尚不算落魄时,便不愿与他相认,唯恐他回来争夺家产。这等到他落魄了,岂不是更担心,还能突发善心收留他不成吗?”
栾莽一时沉默,眉宇间稍显黯然,祭煜瞧了我一眼,我适时闭嘴,“你还知道些什么,不妨直说。”
“是昶景回到城里别无去处,才会去求他那位姨母暂时收留他的,可接下来的事,确如霍汐姐姐猜测的那样,昶景的姨母又将他赶了出来。后来说是昶景在这城里寻了一个暂时收留他的人家,也有人见过他那时确在城东出现过,只是之后,便再无音讯。。。。。。不过,听家人回说,城里也有人说,是昶景的那位姨母,将他介绍到那人家中做徒弟的。”栾莽说。
昶景的姨母介绍的?“栾小公子,你可有昶景那姨母在城中的住址?”
我以为我们有必要去找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