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犹太商人羊皮卷-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余了。有不少时候,犹太商人正是靠准确地把握这种“风险”之机而得以发迹。
要想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当失败的可能性大时,却偏要去做,那自然就成了冒险。问题是,许多事很难分清成败可能性的大小,那么这时候也是冒险。而商战的法则是冒险越大,赚钱越多。当机会来临时,不敢冒险的人,永远是平庸之人。而犹太商人则不然,他们大多具有乐观的风险意识,并常能发大财,犹太大亨哈默在利比亚的一次冒险成功,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当时,利比亚的财政收入不高。在意大利占领期间,墨索里尼为了寻找石油,在这里大概花了1000万美元,结果一无所获。埃索石油公司在花费了几百万收效不大的费用之后,正准备撤退,却在最后一口井里打出油来。壳牌石油公司大约花了5000万美元,但打出来的井都没有商业价值。西方石油公司到达利比亚的时候,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出租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放弃了的利比亚租借地。根据利比亚法律,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他们的租借地,如果开采不到石油,就必须把一部分租借地还给利比亚政府。第二轮谈判中就包括已经打出若干眼“干井”的土地,但也有许多块与产油区相邻的沙漠地。
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参加投标的公司,有很多是“空架子”,他们希望拿到租借地后再转租。另一些公司,其中包括西方石油公司,虽财力不够雄厚,但至少具有经营石油工业的经验。利比亚政府允许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参加投标,因为它首先要避免的是遭受大石油公司和大财团的控制,其次再去考虑资金有限等问题。
哈默虽然充满信心,但前程未卜,尽管他和利比亚国王私人关系良好。但是,他不仅这方面经验不足,而且同那些一举手就可以推倒山的石油巨头们相比,竞争实力悬殊太大,真可谓小巫见大巫。但决定成败的关键不仅仅取决于这些。
哈默的董事们都坐飞机赶来了,他们在4块租借地投了标。他们的投标方式非同一般,投标书用羊皮证件的形式,卷成一卷后用代表利比亚国旗颜色的红、绿、黑三色缎带扎束。在投标书的正文中,哈默加了一条:他愿意从尚未扣税的毛利中拿出一部分钱供利比亚发展农业用。此外,还允诺在国王和王后的诞生地库夫拉附近的沙漠绿洲中寻找水源。另外,他还将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亚找出水源,他们将同利比亚政府联合兴建一座制氨厂。
最后,哈默终于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强大的对手大吃一惊。这两块租借地都是其他公司耗巨资后一无所获而放弃的。
这两块租借地不久就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他钻出的头三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孔,仅打井费就花了近300万美元,另外还有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交纳的不可告人的贿赂金。于是,董事会里有许多人开始把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甚至连哈默的知己、公司的第二股东里德也失去了信心。
但是哈默的直觉促使他固执己见。在和股东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的几周里,第一口油井出油了,此后另外8口井也出油了。这下公司的人可乐坏了,这块油田的日产量是10万桶,而且是异乎寻常的高级原油。更重要的是,油田位于苏伊士运河以西,运输非常方便。与此同时,哈默在另一块租借地上,采用了最先进的探测法,钻出了一口日产7.3万桶自动喷油的油井,这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接着,哈默又投资1.5亿美元修建了一条日输油量100万桶的输油管道。而当时西方石油公司的资产净值只有4800万美元,足见哈默的胆识与魄力。之后,哈默又大胆吞并了好几家大公司,等到利比亚实行“国有化”的时候,他已羽翼丰满了。这样,西方石油公司一跃而成为世界石油行业的第八个姊妹了。
哈默的一系列事业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胆识和魄力,他不愧为一个犹太大冒险家。当然,另一个大冒险家洛克菲勒也同样让世人惊叹。
洛克菲勒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在一家名为休威•;泰德的公司做书记员,这是他精于计算的良好开端。
在休威公司的第三年,他已经对中间商的生意掌握了十之八九,并且对这个行当跃跃欲试。在这一年,他未经老板同意,就自作主张地做起了小麦粉和火腿生意。不久,新闻媒介报道的饥荒在英国发生了,使他的计划得以付诸实施。休威公司把囤积在仓库里的食品货物发往欧洲饥荒蔓延的地区,赚得了巨额利润。为此,洛克菲勒要求公司为他加薪到800美元,但老板支支吾吾。于是,洛克菲勒决定辞掉这份工作,创办自己的公司。
1859年3月18日,在克利夫兰街32号,洛克菲勒与人合伙经营的“谷物牧草经纪公司”开张了,其时洛克菲勒不过19岁。在这个经纪行里,他仍然主要干老本行——经营各种与数字联系密切的资金等项目。他的合作伙伴克拉克则当“外场”——应付顾客、委托商品的交接。克拉克对洛克菲勒的缜密工作十分欣赏。他形容说:“他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要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要客户取走。”
由于洛克菲勒的勤奋工作和精明头脑,南北战争的爆发再一次成为洛克菲勒发财的契机。为了逃避战争,洛克菲勒曾找过不止20个替身,并且向北军捐了大笔钱款,这也许是因为多多少少的歉疚感的作用。
尽管洛克菲勒逃过了兵役,避免了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和60万年轻人一样灰飞烟灭,但他也并不是两耳不闻天下事,相反,他密切注视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在经纪公司的办公室里,他的墙上挂满了战况图和各种从华盛顿传来的政治新闻以及前线的最新动态。公司的职员们常常看到洛克菲勒在他的“陆军参谋部”里走来走去,不时用笔在内容丰富的墙上点点画画,或埋头记录着什么。洛克菲勒通过对战争形势的分析,使投机生意做得非常红火。
你看到有风险吗?没有看到?恭喜你,你可以先睡一觉,因为目前还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你遇到风险了吗?遇到了?恭喜你,利润会奖励你不畏风险的勇气。
第二部分 冒险致富敢与风险做游戏(2)
没有人喜欢失败,人人都可能成功,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但是,当财富敲响大门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抓住机会,把走到自己家门口的财富留下来。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在已经撞到自己眼前的机会面前患得患失,犹豫不决,或是没有作好准备,对突如其来的机会麻木不仁,没有反应,让机会在自己面前溜走。
不要只盯着可能有的一点点风险而裹足不前。不能冒风险的人,必将一事无成。
摩根家族的祖先是公元1600年前后从英国迁移到美洲来的,传到约瑟夫•;摩根的时候,他卖掉了在马萨诸塞州的农场,到哈特福定居下来。
约瑟夫最初以经营一家小咖啡店为生,同时还卖些旅行用的篮子。这样苦心经营了一些时日,逐渐赚了些钱,就盖了一座很气派的大旅馆,还买了运河的股票,成为汽船业和地方铁路的股东。
1835年,约瑟夫投资参加了一家叫做“伊特纳火灾”的小型保险公司。所谓投资,也不要现金,出资者的信用就是一种资本,只要你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姓名即可。投资者在期票上署名后,就能收取投保者交纳的手续费。只要不发生火灾,这无本生意就稳赚不赔。
然而不久,纽约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投资者聚集在约瑟夫的旅馆里,一个个面色苍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很显然,不少投资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件。他们惊慌失措,愿意自动放弃自己的股份。
约瑟夫便把他们的股份统统买下,他说:“为了付清保险费用,我愿意把这旅馆卖了,不过得有个条件,以后必须大幅度提高手续费。”
约瑟夫把宝押在了今后。这真是一场赌博,成败与否,全在此一举。
另有一位朋友也想和约瑟夫一起冒这个险,于是,两人凑了10万美元,派代理人去纽约处理赔偿事项。结果,从纽约回来的代理人带回了大笔的现款,这些现款是新投保的客户出的比原先高一倍的手续费。与此同时,“信用可靠的伊特纳火灾保险”已经在纽约名声大振。这次火灾后,约瑟夫净赚了15万美元。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能够把握住关键时刻,通常可以把危机转化为赚大钱的机会。这当然要善于观察分析市场行情,把握良机。机会如白驹过隙,如果不能克服犹豫不决的弱点,我们可能永远也抓不住机会,只有在别人成功时慨叹:“我本来也可以这样的。”
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则创造机会。
犹太民族历经磨难,但他们看待事物的发展趋势时,却常常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事实也正是这样,无论经商还是做别的什么,乐观者的机会总是多一些,投中的次数也更多一些。
第二部分 冒险致富危机中寻找希望(1)
“当压力出现,迫使我们改变自己的法规时,我们要不顾一切地战斗,即使面临强敌也要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羊皮卷》
有这样一个科学的实验:科学家烧开一锅油,把一只青蛙放在滚热的油锅旁边,那只青蛙在快到油面的时候,竟然跳离了油锅;然而,把这只青蛙放进注满水的锅里,下面放火去煮,这只青蛙开始还觉得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