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民修炼在清朝-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查便以不低的价格卖给李仙,让他可以直接带回广州,上面还载着一部分李仙这次买到的商品。
李仙回到广州,将蒸汽船和条约展示给军中高层和士绅们看,同时还给大家看清国和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副本,大部分人才如梦方醒,原来不知不觉间竟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情。
在之前打生打死的英国和华夏军之间竟然也能签订和平条约,实在出乎大家的意料,一部分原来希望英国军队和朝廷军队一同用兵,赶走华夏军这支造反队伍的人暗中失望不已,却是必然的了。
两艘蒸汽船到达广州后,却引起了一阵轰动。
这时代的蒸汽船卖相很好,六百吨级的船在欧洲只是中型船只,但在中国确实绝对的大船了,再加上蒸汽船两边都有两层楼高的木轮,行驶起来声势浩大而快速,甚至能无风而动,对只见识过帆船的广州市民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高科技。
一些见多识广,对这种西洋船只熟悉的人还罢了,普通市民却怀着巨大的敬畏和好奇,涌到码头附近远远地观看蒸汽船的行驶,据说码头附近卖糕点的人都赚得盘满钵满。
不过,这些都跟李仙无关,把蒸汽船开到广州后,他就从福地的研究所召唤出数百名工匠,扑到船上,每日每夜地研究船上的蒸汽机和蒸汽船本身。
以前,李仙也从多个渠道获得过一些蒸汽机,但都是小型机械,功率还不到一百马力,跟这两艘分别二百八十马力和三百五十马力的蒸汽机船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李仙带着工匠们先勾勒出蒸汽船和蒸汽机的设计图,然后又尝试着将蒸汽机拆开来又装上去,一点点熟悉其内部构造。
等到对蒸汽船有足够的了解后,李仙还把其中一艘蒸汽船的蒸汽机拆下来,费了好大劲,运输到三元观,又运进福地里去。
在福地里,运用道种之力,就可以方便地确定每个部件所用的材料性能,然后再根据各个配件尺寸,一点点仿制出蒸汽机。
说实话,以李仙这边现在的技术积累,在主世界也能完成类似的仿制,但就是会比在福地里慢一些。
这时代的蒸汽机仿制难度其实不高,部件都是傻大粗的典范,误差范围什么的都很大,利用从澳门获得的大量机床进行仿制,真没什么技术难度。
在折腾了一个月后,福地研究所终于能仿制出第一台蒸汽机,在不计成本的投入下,用的铁料性能超出原版,每个部件也都机床精确加工出来,整体性能比原来的蒸汽机还要好很多。
不过,仿制出来的蒸汽机做了一定的改良,就是原版蒸汽机是要烧煤的,而仿制品却做成烧木炭的。
广州向来缺煤,蒸汽机烧的煤还是加工好的优质煤,福地里一时半会儿弄不到,便干脆采用木炭来代替。
木炭的热值和燃烧性能都优于煤炭,只是因为比煤炭贵好几倍,所以一般蒸汽机才不会使用木炭。
相对而言,福地属于热带雨林环境,最不缺的就是木材,随便砍伐下来做成木炭,可比满世界找煤炭容易多了。
仿制出来的蒸汽机立刻被玄正等拿走了,在用坩埚炼钢法生产钢铁的时候利用蒸汽机鼓风,可以大幅提高炉温,需要获得一千五百度以上的高温的时候,就可以用鼓风机提高温度,然后由四阶或先天级高手进行控温,可比之前容易多了。
原先由玄正用先天道法提高炉温,方便是方便,但要玄正做主要的功率输出者,相当于做苦力;现在则改由鼓风机的鼓风提高温度,玄正只需要用先天道法控制炉温而已,使之不要过高或过低,自然会轻省不少。
有了蒸汽机鼓风机,就能生产更多更优质的钢铁,然后带动各种机械配件的生产,制造蒸汽机的成本会进一步下降,速度也会提高,就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不断螺旋发展,这就是工业革命的真谛。21
第三百五十三章 工业升级()
当然,蒸汽机的运用不局限于炼钢一途。
在蒸汽机上连接各种切割装置,就能利用机械的力量方便地将木材分割成指定的尺寸,做木炭就轻松了很多,而木炭的成本则要反而下降很多。
要没有蒸汽机,就要依靠工人们用锯子、刀、斧头都手工做这种切割,那就费劲得很,不仅耗时良久,成本也过高。
将蒸汽机连接到各种机床,则可以大幅提高机床的效率。
比如,枪膛的钻孔工作,以前要由一名有经验的工人进行机床的操作,然后由两名身强体壮的工人在机床后面转动巨大的铁轮,为刀具提供前行切割的动力。
虽说也可以设计成由牛马来给机器提供动力,但总是很不方便,而且很容易影响精度,用蒸汽机带动机床,自然能成倍提高机床的效率。
李仙之前买过大量西方技术书籍,在机械学方面的积累还算充分,但就是没有足够好的动力来源,才使得各种生产受到限制,有了木炭驱动的蒸汽机,自然能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情况。
在福地研究所工人们没日没夜的工作下,不断有新的蒸汽机被制造出来,然后又投入各种生产,以便更快生产出更便宜更好的蒸汽机,然后又继续推进军工和重工业的发展。
在蒸汽机的带动下,对各种欧洲机床的仿制也提上了日程。
之前,李仙也一直想仿制出各种机床,只是刀具和特殊钢材缺乏,加工效率又过低,因此做得非常缓慢。
如今,在蒸汽机的帮助下刀具钢的生产速度几乎翻了两番,生产成本却接连下降,机床的效率又在不断提高,才使得能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机床仿制。
而机床的仿制其实不难,先用精度较差的机床生产出精度较高的配件,组装出精度更好的机床,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直至生产出性能远超第一台产品的机床就是了,无非就是耗费大量刀具钢和特殊钢就是了。
很多炼化道种的工人,依照道种本身的能力大幅提高自己五感六识的灵敏度,又能提高自身肌肉的掌控能力,还能在用机床时用先天真气辅助对尺寸的控制,其加工能力接近最优秀的大师级工匠。
正常而言,一名工人频繁使用机床三年以上才能成为熟练工人,然后再经过十几二十年的不断练习,其中的百分之一以内的人才能被冠以大师的称号,在当今欧洲各国,或者说直到数百年后,都是最顶尖的人才,是机械加工行业的顶梁柱。
而如今,炼化道种的工人们在一年以内就能达到接近大师级的水平,还能批量出现,这堪称不可思议了。
而且,以李仙的吝啬程度,这些工人的工资也就比一般工人高一两倍而已,可比欧洲的大师们差了无数倍。
不过,考虑到这些工人所用的道种价格不菲,还都是李仙提供,这种薪酬体系似乎也有其道理。
在之后半年的时间里,福地内的工业基础就有了质的提高,掌握数十种特殊钢材的配方,每个月能生产出三十吨以上的优质刀具钢,大大扭转了特殊钢以前九成以上都需要进口的局面。
而且,按照现在的局面,刀具钢的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价格也能继续降低下去,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达到每吨三百元以下的水平。
英国普通钢铁的出口价格为每吨二十六元,每吨三百元似乎很高,但这在工具钢领域里已经足够低了,就是跟英国产的各种刀具钢相比也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
除此之外,不管是金属加工机床还是木材加工机床,性能都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更重要的是生产效率提高了好几倍,使得一个月生产一万支以上的枪械成为可能。
华夏光复军现在的总兵力是两万五千正规军加上两万五千辅兵,也就是五万左右的兵力,可能还要加上一万左右的兵力,每个月生产一万支以上的枪械,在满足军队换装要求后还能有巨大很大富余,剩下的就能卖出去赚钱了。
此外,以火药的生产能力而言,也具备了年产两百万斤以上西式火药的生产能力,也就是年产一千吨了。
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队使用的火药质量远胜清军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的情况是在此次战争期间,清军也对火药生产技术进行各种探索和升级,并成功掌握西方优质火药的生产技术。
以丁拱辰为首的懂技术的士人,对吕宋等地的火药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又从欧洲的“科学”和“自然”等杂志学习火药生产技术,改进了火药的配方,还通过选用更优质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等方法,使得清朝有能力生产出质量不比英国军队差的新式火药。
在战争期间,光是贵州就生产出二十多万斤新式火药,可惜的是在皇帝的命令下这种优质火药都在后方用于军队的训练之类的,几乎很少分配到一线将士手中。
更为可惜的是,在战争结束后道光皇帝就担心这种威力巨大的火药流入民间,给清廷的统治构成巨大威胁,便下令停产,对那些掌握火药生产技术的封建士人也多予以撤职查办,回故乡居住,还命令当地知县等官僚严密监视这些火药专家的举动。
李仙在雷州东海岛时期还不具备火药生产能力,只会购买欧洲火药后进行组装,但在吸收澳门和佛山的大量工匠后,逐渐攻克各种技术难关,也掌握了新式火药的生产技术,只是生产效率不是很高而已。
如今能够生产出火药工厂需要的各种机械,还有蒸汽机的帮助,李仙手下军工厂的火药生产效率和生产技术都不下于吕宋等地的火药加工厂,依靠对薪酬要求不高的中国工人,在价格方面还更有优势,将火药的生产成本降低到七元以下,生产能力也达到年产两百万斤,也就是一千吨的规模。
第三百五十四章 走火入魔的统帅们()
至于火炮和火箭炮的生产,得益于刀具钢的自给自足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