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民修炼在清朝-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鬼了,中国人怎么会这么有钱!”英军指挥官感到一阵绝望,但到了此时英军也没有多少别的选择,只能顶着李仙部队的射击前进,希望到达一百米以内后发出第一轮攻击,然后想办法僵持下来。
在僵持之后想办法撤退或让四方炮台派援兵过来协助,都比现在就掉头后撤要好得多了。
而且,五十米的距离十几秒就能跨过,到了此时英军指挥官就算想改变战术也来不及了。
只是,英军指挥官想到的只是常规作战方式,没想到对面中国军队中还有很多非常规兵种,数量还不少。
等到英国军队推进到一百二十米以内,再过几秒就要停下来进行第一次射击的时候,对面的中国军队中分出二十多名士兵,到队伍前列,拿起圆乎乎的东西就抛过来。
“掷弹兵,中国军队原来也有掷弹兵啊,可是隔着这么远,掷弹兵能有什么作用啊?”英军指挥官看着黑乎乎的铁疙瘩们疑惑了起来。
英国军队对手榴弹绝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最早就成建制使用掷弹兵的军队。
早期的手榴弹是十八世纪中期发明的,重量高达三磅,也就是接近三斤,是一种非常重的玩意儿,就算是最强壮的士兵也只能扔出二三十米远。
所以,掷弹兵通常选用最勇敢也最高大的士兵,跑到敌人跟前投掷铅球似的手榴弹,主要对付骑兵和建筑物。
到了19世纪,火药的性能不断提高,使得手榴弹的重量能缩减到原来的一半,也就是一点五磅左右,投掷的距离自然也远了很多。
不过,这时代的英国军队有更多火炮可用,而且火枪也比以前普及了很多,使得掷弹兵的战略意义下降了不少。
手榴弹的问题就在于投掷距离过短。
以李仙原先所在的时空而言,普通战士扔手榴弹,能达到六十米左右就堪称优秀了,达到八十五米以上就堪称绝顶,参加一些国际比赛还能拿奖的那种。
不过,这种局限在本时空就弱了很多。
李仙手下的掷弹兵中,有很多三阶宗师和臂力特别强的二阶武者,力量和准度都比普通人高出数倍,能将手榴弹扔出一百二十米到一百六十米之间,而且还能保持较高的频率和准确度。
李仙此次到来,就是要给英国军队一个下马威的,这种非常规掷弹兵也有三十多人。
此时就见三十多个手榴弹划过天空而去,绝大部分还都落在英军队伍里,一下子就给英军造成极大的伤亡。
这还不够,护卫队的第三轮射击也适时启动,在双方距离只有一百米左右的时候,很好地发挥线膛枪的优势,给英军造成极大的伤亡。
英国军队本来是想推进到一百米后开始射击,进行对峙的,但这三轮射击和一轮手榴弹投掷就给英国军队造成一百六十人以上的伤亡,战损一下子达到三成左右。
在军官们的指挥下,英国军队还试图压住阵脚,甚至匆忙停下来向李仙军队这方进行第一轮射击,但其准度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线膛枪的射速是一分钟三到五法,也就是十几秒一次,但投掷手榴弹不是啊,以这些精锐掷弹兵的牲口程度,一分钟投掷十轮以上手榴弹都不成问题。
等到中国军队的掷弹兵又开始投掷威力巨大的手榴弹,线膛枪兵也趁机发出又一轮射击后,英国军队连第二轮射击也没能力进行,直接就崩溃了。
原先进攻而来的英国军队有五百人左右,但在交锋之后损失了两百名以上的士兵,而李仙这边中弹受伤的士兵最多五六人。
如此巨大的战损比,足以摧垮任何一支军队的战斗意志了。
英国军队突然发一声喊,转身就往四方炮台那边跑去,连己方的伤员都来不及救助。
李仙看到英军溃退,便冷笑一声,重新收敛了军队,让海大贵手下也重新入列,然后才施施然向己方阵地那边退回去。
如果是在别的情况下,李仙会带着自己手下冲过去,以标准的白刃冲击消灭这余下的数百名英军。
可惜,双方的战场离英军的堑壕阵地太近,一旦追过去,就会进入英军的火炮射程内,只会带来不必要的伤亡。
不过,此次遭遇战中李仙成功消灭两百名以上英军士兵,己方损失则只在个位数,不管对英军还是广州清军,都能有很好的震慑作用,此时见好就收,也很合适的。
在广州城的城墙上,不明真相的普通士兵们看到己方的友军面对同等数量的英国军队,然后就砍瓜切菜般轻松取胜,不由都欢呼起来,士气高涨。
这种情形,也大出宋明达和沈葆桢的预料,两个人互相看了看,张大了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都说英军勇猛如虎,如今看来似乎也名不副实啊。”宋明达疑惑地说道。
宋明达心里却是在骂娘,他先前的一番筹划都是建立在英军的武力超强的基础上建立的,如今看来却大谬不然,遇到三元里军队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这一下,宋大公子心里不由大骂了起来,自觉被广州的官员们坑得不轻,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会提出那样的谋划了。
“李仙手下的兵竟然强到这种程度了,不应该啊。”沈葆桢同样感到困惑。
沈葆桢当初被李仙软禁过好几个月,因此近距离观察过护卫队,觉得当初的护卫队也算纪律严明,但绝没有如今的威力。
其实,当时护卫队组建不久,训练并不完善,而今李仙率领的这五百多名队伍中多是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又进行一年以上训练的老兵,此外还有大量精锐武者的加入,从战斗力到纪律性,与当初的新兵不可同日而语。
宋明达和沈葆桢互相看了一眼,又不约而同地看向别处,一时间心里都转着无数念头。
李仙却不管广州这边的情况,带着手下回到自己军队的大本营,也就是当初在牛栏岗附近建立的第二道堑壕阵地,然后才发现大本营里有一场大争执等着自己。
第三百零五章 战略纠纷()
李仙绕了很远的路,避开四方炮台,才回到自己的阵地。
牛栏岗地区地形比较复杂,易守难攻,这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广州郊区是非常难得的。
当初李仙和玄正带领部队在三元里抗击英军,就是选择牛栏岗作为主战场的,后来引诱英军深入的时候,还特意在这里建立第二道堑壕阵地。
等到在三元观消灭来犯的英军后,李仙率领部队顺手收复了这个阵地,并将此地作为迎战英军的前哨阵地。
在纵横交错的堑壕阵地后面,搭建了几个帐篷群落,作为仓库和兵营使用,其中一个特别大的帐篷作为中军帐使用,平时的军官会议等都在这里召开,决定战略方向的制定的具体实施等重要事务。
李仙进入这中军帐,就发现这里气氛不对,好多人在里头激烈地争吵着,争得脸红脖子粗,互不相让。
护乡军里既有帮会首领也有原先护卫队的军官,还有三元里各个村落的长老里正等,成员复杂,有时候争执也是免不了的,但如此激烈还是非常少见的。
外围几个人看到李仙过来想行礼,都让李仙用手势拦住了,然后就悄悄躲进人群里,听里面的人到底争执什么。
听了一会儿,李仙才明白过来,里面的人正在争三元里护乡军下一步的用兵战略。
其中一派,以魔教圣子杨天明为首,主张趁着前日大胜,直取广州城,然后以广州为中心举旗造反,席卷天下。
而另一派以天地会的秦日纲为首,更老成持重一些,认为当前的大敌还是英国人,应该先消灭英国人之后再图谋广州。
这两派的意见各有优劣,如果先占领广州,就可以获得广州庞大的人力和物力,之后就可以对英军形成碾压,但可虑者就是会导致广州的官员们完全倒向英国人,甚至让英国人进入广州城协防,那这事情就麻烦多了。
而且,现在三元里军队的主体还是一个多月前还是普通农民的三元里村民,让他们迎战英国人这样的外敌没问题,想让他们客服多年形成的对官府的畏惧,直接进攻广州的清军,中间也有很多碍难。
只是,先进攻英国人的阵地,也不是上策。
先不说清军会不会趁着双方交战从背后袭击三元里军队,就算没有这种威胁,三元里军队想独自拿下英国人,恐怕也很难。
在场的很多军官也算多少了解了使用火器的热兵器战争,都明白拥有完善堑壕阵地的英国军队,有多大困难,会给己方造成多大伤亡。
以前李仙一方是守军,依靠堑壕阵地,用部分老兵和新兵协作,就几乎挡住过英国军队的锋芒,甚至打出二比一或三比一的战损比。
此时双方攻守易位,改由三元里一方进攻英国军队守护的堑壕阵地,而且还是配备大量军用火炮的阵地,其难度可想而知。
就算不计伤亡打退英军,占领了现在的四方炮台,李仙一方必然也是伤亡惨重,到时候清军再背后袭击一把,就有可能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正因为这两个选择都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杨天明和秦日纲谁都说服不了谁,其他人也大都做壁上观,而不能有个定论。
“现在的局面,只要我们把广州城占领了,就能得到海量的物资,还有数百万民众可用,区区八九千英军,还不是手到擒来,就是用来争夺天下也够了。”杨天明激动地说道。
“那你是有些想当然了,广州清军数量是不多,但官府在广州数百年经营,又岂会那么容易攻下。
别的不说,只要官员们一声令下,让广州的大户们抽出壮丁协防广州城,至少能有七八万壮丁到城上协防。
不要学当年的平西王,我们这边千辛万苦得到了广州城,然后元气大伤,最后让英国人捡了漏,当初大明不就是那么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