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小平民-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日后,延绥巡抚岳声和正在巡抚衙门和几个官员探讨事务,这时胡延宴的文书到了,岳声和打开一看,那是气的不行,你们那里出了事还怪到我头上来了,我招谁惹谁了,我活该要背这个黑锅!
门都没有,当我好糊弄不成!当今皇上脾气大,对官员们要求极严,要是这事情算到我头上,我岂不是要吃挂落!
旁边一个三十五六的官员见岳声和脸色难看,不由得问道:“大人这是为何?可是出了事情?”
岳声和微微笑了笑,将文书拿给那官员看。
那官员一看,也是不由得笑了笑,而后说道:“胡大人倒是好算计,一句边军逃兵作乱,倒是将自己摘个干净,如今这陕北乱成一窝粥,又岂是一时一日可以平息的,不去上报朝廷,倒是来我们这里寻便宜!”
其余几个官员看了也是心里不忿,一个官员说道:“洪参政所言极是,他摘干净了,我们找何人说理,大人莫要理他,若是朝廷问起来,我们也是不怕,若是管了,到时候反而是说不清楚。”
“不错,没有朝廷旨意,我们断然不可出兵,否则日后朝廷追究下来,我们都要受到牵连。”
岳声和见众人的观点都是和自己一样,于是说道:“如此,那本官便修书一封以他,将这其中由来说清便是。”
第三百六十八章 历史争议极大()
写完文书让人送出去后,岳声和又和他们讨论了一些事情,期间大多都是洪参政在旁出主意,因为这洪参政能力极强,办事干练,所以他一直很得岳声和的信任和器重。
直到诸事商议妥当,几人这才散去。
出了巡抚衙门,那洪参政见时辰还早,于是上了骄子后,便吩咐下人去贺人龙府邸。
很快,骄子便是到了贺人龙的府邸,那门子见洪参政来访,赶紧是殷勤的跑出来招呼,然后让人赶快去通报贺人龙。
此时的贺人龙正在床上养伤,这时,那贺刀进了房间,说道:“将主,洪承畴洪大人来了。”
不错,这洪参政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洪承畴,说到这人,那稍懂历史的人都是知道他的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洪承畴,字彦演,福建泉州人,万历二十一年生人,本来家境还算不错,谁知道后来家道中落,无奈辍学,而后给母亲打下手做豆干豆腐乳,胡同里弄,到处叫卖。
虽然如此,洪承畴还是时刻不忘读书,于是只要有点时间,便去书院外面旁听,那书院教书先生见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于是免费收他入学,让他重返学院。
洪承畴也是不负教书先生的期望,勤恳习读,古今典章无一不精,终于在万历四十四年高中进士,一举踏入仕途。
他洪承畴这一辈子最值得说的有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清剿农民起义军,可以说他洪承畴就是靠着清剿起义军在仕途上发的家。
崇祯元年七月后,陕西大乱,到处都是起义军,可谓是局势一日不堪一日,这时朝廷任命杨鹤为三边总督,负责剿匪。
杨鹤主张“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方针,可是这时的洪承畴作为杨鹤下属,却是不同意这样做,他认为朝廷无力解决乱民安置,无力使其生活,安抚也只会再反,所以应当全部杀掉,朝廷要做的就是“剿”!有多少剿多少!有多少杀多少!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洪承畴的判断,许多的起义军实在是顶不住了,于是接受杨鹤的招抚,等到安全了,转过脸又来造反,反反复复投降了不知道多少次了,那起义军是越剿越多,局势那是越来越糟糕。
后来朝廷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样下去不行,所以就启用了洪承畴,让他来主持剿匪,他一上任,那对起义军的政策就是一个字,“杀!”
这洪承畴也是本事不小,很快整个陕西的起义军被他杀的是实在待不下去了,所以就跑到了山西,这段时间的起义军就已经是陷入了一个低潮了。
凭着剿匪有功,洪承畴的官也是越做越大,延绥巡抚,三边总督,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可见崇祯帝对他的信任与器重。
洪承畴也是没有辜负崇祯帝的信任,那是把起义军打的抱头鼠窜,李自成都被他打的只有十八个人,没办法,只得躲到商洛山去了。
这时的剿匪局势已经是有了很大的成效,可是这时满清鞑子又来插一脚,崇祯十一年九月,鞑子两路南下,京师戒严,崇祯帝没办法,只得是调洪承畴过去救火,这就给了起义军卷土重来的机会。
去救火,这又到了洪承畴值得说的第二件事情,那就是背叛民族,背叛国家。
京师之围解除后,鞑子首领皇太极攻占义州,展开对锦州的围攻,松锦大战爆发。
松锦大战是决定大明和满清国运的大战,双方都是举全国之兵参战,谁败谁死,那真是国之兴废,在此一战,那都是不敢马虎。
大明这边以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带八个总兵,十三万九边精锐大军出战,声势浩大。
鞑子那边,因为鞑子人少,没办法,那是只要能拿刀的,不管多大年纪,全部参战,皇太极亲自过来指挥,如果鞑子败了,皇太极也不用跑了,跑回去也是死。
最后结果,大明败了!死伤无数,那是尸横遍野啊,即使是到了乾隆当皇帝的时候,都过去七八十年了,在锦州城外依然可以找到当年这场大战,阵亡将士的白骨,可想而知这场大战的惨烈!
如果这时候洪承畴见大战败了,狠狠心把脖子一抹,那他的一生对大明王朝来说,那就是实打实的忠臣良将,那是没的说的,可是他没死,而且还投降了鞑子!
不但如此,后来他还全力帮助满清入住中原,满清就那么点人,要想统治汉家江山谈何容易,在这过程中,洪承畴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洪承畴,满清他就在中原站不住脚,坐不了天下!
就这样,洪承畴成为了一个极大的争议人物,骂他的人那是不计其数,就连他母亲和弟弟都和他断绝了亲情,可见人们对他是恨之入骨!
此时的贺人龙一听洪承畴来了,不敢怠慢,赶紧是穿衣起身,到客堂去招待。
两人一间面,贺人龙就是抱拳施礼,说道:“末将见过大人,有劳大人亲自前来看望,末将感激不尽!”
洪承畴也是还礼,而后说道:“将军客气了,看将军气色好了许多,我也是放心了,如今匪贼横行,乱民四起,将军还要好好养伤,早日为国建功才是。”
两人各自坐下后,洪承畴就是对贺人龙说道:“将军如今手下几何?”
贺人龙听了,不由得一阵惭愧,这次去那米脂,真可谓是一败涂地,要不是命大,家丁拼死相救,自己也要死在那里,真是败的凄惨无比啊!
贺人龙叹了一口气,说道:“不敢相瞒大人,如今我这家丁只余十一人,士兵不足六十,我这守备已经是有名无实了。”
洪承畴毫不在意的笑了笑,说道:“将军不必太过伤心,只要养好了身子,只要将军你还在,那兵丁还不是招手即来嘛。”
第三百六十九章 这不可能()
洪承畴这话说的不错,这年头,只要你手里有银子,有粮食,招兵真不是什么难事,那些乱民竖起招兵旗,那还不愁没人,更何况是朝廷,这可是占着大义名分呢!
贺人龙也是点点头,说的:“多谢大人挂怀,待末将身体好些了,到时便招收一些士兵,也好将兵员补齐。”
洪承畴笑了笑,又是说道:“将军身子将养不易,还需多滋补些名贵药材,所费银子颇多,一点心意,将军还请收下。”
说着,洪承畴就是从衣袖中掏出一份礼单,将之递到贺人龙手里。
贺人龙赶紧是推辞不敢受,说道:“这如何使得,大人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这真是贺人龙的心里话,洪承畴作为自己的上官,这只听说过下官给上官送银子的,还从来没听说过上官给下官送银子的,这怎么行!
你堂堂一个文官老爷,能看得起我这武夫就是我的福气了,哪里还敢奢望太多!
哎,几百年的文贵武贱下来,武官已经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这不得不说是个悲哀!
贺人龙也知道洪承畴是知道自己银根吃紧了,这才借着补身子的名义给自己资助,可是这银子真的不好收啊!
洪承畴微微摆摆手,和蔼的对贺人龙说道:“你们之间既是同僚,也是至交,所谓患难见真情,你又何须这般客气,拿着。”
贺人龙将礼单拿在手里,感动的是泪花在眼眶里打转,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贺人龙郑重的抱拳施礼,说道:“大人如此看重末将,末将无以为报,日后但有差遣,末将刀里来,火里去,绝不推辞。”
洪承畴微微一笑,说道:“将军言重了,言重了。”
两人又是聊了几句家常,而后洪承畴又是说道:“今日巡抚大人接到陕西那边的文书,文书上说那米脂的反贼已经是被打败了,不知流窜到了何处,这事情将军你也就不必再放心上了。”
贺人龙听了不禁一惊,打败了?这怎么可能,那反贼如此悍勇,我这三百将士都没有讨到半分便宜,怎么可能如此快就被人打败了,这不可能啊!
不但贺人龙吃惊,他身后的贺刀也是吃惊,那么强悍的战力,便是派上千人马过去围剿,那也不一定能胜,他这怎么就败了!
贺人龙赶紧问道:“敢问大人,那是何人击败那群反贼?”
洪承畴回道:“说是那米脂县令带了数千乡勇做下的,如今他们米脂连赋税都是提前收上来了,想来米脂当是无事了。”
县令!乡勇!
就这些货色能打败那些反贼?就地方乡勇那点战力我还能不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