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6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忍的远程打击后,就拔出最利于近身肉搏的罗马短剑,冲入敌阵近身格斗。
罗马人的弓箭齐射遮天蔽日,标枪犹如喀秋莎火箭炮,对敌军有相当强的威摄力。
方阵中又有希腊的长矛密集阵战术。
执行此类战术的皆是重装步兵,他们的装备包括铁质的头盔,胸甲和肩甲,躯干的其它部位着鳞片甲。一面浅碟形圆盾直径约一米,表面是一层铁蒙皮。主要兵器是一支长约三米的矛,辅助兵器是罗马短剑。
长矛密集阵步兵战斗时组成密集的方阵,通常有八行纵深,前四排士兵持矛水平向前,后排的长矛叠在前排长矛之上,而后四排则将矛竖立。这种源于希腊的密集阵战术对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术素养要求非常高。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需要负重四十公斤,进行长距离的奔跑和高强度的冲刺。一个长矛密集方阵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队形紧密,步调一致,这需要长时间的队列训练才能达到。
密集方阵的正面攻击锐不可当,其弱点在侧面,因而往往需要散兵或骑兵在两翼保护,而左右的罗马方阵,提供了这样的保护。
数以千计的作战已经证实,这种密集阵战术是步兵的绝对克星。尤其是面对敌人冲锋陷阵的时候,可以想象,长达三米的锋利长矛,是怎么的杀伤力。
诸侯联盟侧。
以袁绍为首的联盟,没有听曹操的建议。他们打心底认为罗马人不堪一击,并且在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的数十次战斗中,也证实了罗马人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罗马数以四十万的大军被诸侯联盟远征军消灭,这让诸侯们根本没将罗马人放在眼里。
诸侯联盟军同样摆出了一种阵法。
就是孙膑兵法中记载的十阵之一的锥行之阵。
锥型之阵,卑之若剑,末不锐则不入,刃不薄则不剸,本不厚则不可以列阵。是故末必锐,刃必薄,本必鸿,然则锥行之阵可以决绝矣。
意思是说,锥形阵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最精锐的士兵要布置在两侧,最有力的部队布置在剑尖,实力不够强大则不可以用此阵。锥形阵威力强大,摧枯拉朽就能消灭敌人,但防御力低。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暴力一波流,一波带不走敌人,就被敌人带走了。所以,实力强大,才能够用此阵。
诸侯联盟保持着对罗马的完胜,诸侯们自然要用这种快速杀伤的阵法。
随着时间的流失,双方的阵势布置到位。
在以弗所平原两军初次相遇时,罗马人心中无底。他们面对华夏诸侯联盟远征军时的心情,大概和满清早期的八旗兵面对明朝大军时一样,有几分自惭形秽,有几分忐忑不安,而更多的是为了帝国豁出去了的义无反顾。
这种心情,来自于屡战屡败。
当华夏诸侯联盟远征军的鼓声响起,罗马人彻底紧张了起来。
塞维鲁也同样如此。
随后,塞维鲁看到了华夏诸侯联盟远征军开始主动出击,以一种锥形的阵势快速而来,显而易见,这是正面展开突击的形势。面对华夏诸侯联盟远征军的强大突击态势,塞维鲁不忧反喜,并逐渐大喜过望。
罗马方阵兵防御力冠绝世界,最是适合在战场上以守代攻。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敌人奋勇扑击他们的方阵。罗马方阵兵从来都喜欢敌人是悍不畏死的,这样他们就能够通过方阵,机器般高效率的杀死扑上来的敌人。
而秦峰明白罗马方阵兵的这个极大的优势,所以在远征罗马的历次战斗中,他一再强调运动战。
只有在运动中调动敌人,运动中出其不意打击敌人,才能扬长避短。
诸侯联盟这边,他们采用了孙膑兵法中最具有杀伤力的锥形阵。为了增加阵法的威力,诸侯们将他们全部的二万骑兵,布置在前,形成锥子的锥尖。希望通过骑兵天然对步兵的强大杀伤力和震慑力,突破罗马的方阵,紧随其后的步兵,就能够展开对敌人的围剿。
塞维鲁万万没有想到,没有任何的试探,华夏诸侯联盟军就这样扑击上来了。“华夏人就是猪猡,他们已经愚蠢到敢于正面扑击我们罗马的方阵。看来这些诸侯根本不知道我们罗马方阵的厉害。”
一直以来,塞维鲁都在研究秦峰的战略战术,对于运动战,塞维鲁真是大伤脑筋。因为罗马方阵兵最不适应的就是运动战。多少年前,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在运动中差一点拖垮罗马帝国。好在最后时刻,斯巴达克斯的起义军分裂,大部队选择正面进攻罗马城。
随后,起义军的大部队,在正面作战中惨败给了罗马军团。紧跟着,斯巴达克斯继续运动战斗,但由于分裂后兵力稀少,被罗马大军包围。罗马人一举平定了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
塞维鲁一直在研究破解秦峰的运动战,但不得要领,好在今天的华夏诸侯联盟远征军,开始义无反顾突击罗马方阵。(。)
第七百二十一章 震惊世界的大溃败()
诸侯联盟军的骑兵部队,以锋矢的姿态,开始突击罗马庞大的军阵中部。
悠扬的号角声中,罗马方阵兵进入到了守备态势。
身披重甲的罗马方阵兵,最喜欢这种守备态势。远处突击而来的敌人,在他们的眼中,历来只是待收割的稻草。这种稻草,罗马方阵兵已经收割了近千年,从没有一次失手过。
许多经历过华夏亚美尼亚系列战役,亚细亚战役的幸存罗马老兵,亢奋了起来。他们敲击着盾牌开始咆哮,历次对华夏的作战中,他们都没有机会以现在的姿态进入战斗。而这一次,终于到了罗马方阵兵的节奏之中。
“阵线就是你们的生命,守护住阵线,杀死敌人,帝国的荣耀在召唤你们!”罗马百夫长们大声激励着士气。
罗马军队,在以弗所平原,布下了一道长达三公里,纵横五公里的庞大的钢铁防线。坚固的,密集的,用巨大的钢铁盾牌组成的防线,每一面盾牌上都有一柄锋利的长矛向天,何其壮观。
这一刻,三十万罗马士兵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的阵势,已经是一座生满倒刺的钢铁要塞。
而华夏的战士,在以袁绍为首的诸侯的鞭策下,撞向了这座钢铁要塞。
箭如雨,遮蔽了明媚的阳光,仿佛陡然间出现的乌云,笼罩住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是数以十万计罗马士兵发射的箭雨,无坚不摧。
作为锥形阵锋矢展开突击的诸侯联盟军骑兵,虽然有甲胄保护,但面对疾风骤雨的箭矢打击,成片成片的倒下。
华夏联盟远征军的骑兵,也用奔射还以颜色。
但处于堡垒性质守备状态的罗马人,对于这种还击十分熟悉。百夫长大声的呵斥下,后排的士兵举起盾牌,顿时整个被奔射笼罩的区域,成了一座龟壳阵。
密密麻麻的箭矢急坠,砸在盾牌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毫无建功。
“撞击,撞击要到了。弓起腰,顶住肩!”
万马奔腾而来的强横态势,能够将人吓死。但罗马士兵在百夫长们的呵斥下,已经准备好接受撞击。
巨大的连续不断的雷鸣般的撞击声,开始充塞整个天地。
罗马人十分狡猾,前排的罗马方阵兵故意让手中的盾牌保持了一点点的角度。
就是这一点的角度,冲击而来的诸侯联盟军骑兵,在巨大的对冲力量前,全部冲上了天。数以千计的战马,直如同后世发生车祸的汽车,凌空翻着跟头,砸向罗马方阵后排。
噗噗噗噗……,数以千计的华夏战马和骑兵,惨死在罗马方阵竖起的锋利长矛上。罗马人士兵们根本不需要移动,只要他们密集站位竖起长矛,就能够顺利杀死落下的华夏骑兵。
第一次接触,华夏诸侯联盟军未能撼动罗马方阵兵组成的钢铁要塞,数千骑兵人仰马翻,更是大量惨死在罗马的箭雨下。
然而,冲锋已经开始,并不会因此而停滞。三十万的华夏联盟军士兵,还有十万外籍军团,如同洪水,前仆后继,冲击着罗马方阵。他们悍不畏死,他们英勇奋战,希望能够撕开罗马的方阵。
但是,一波又一波的华夏士兵惨死在了罗马方阵前。
罗马的方阵就没有移动过一步,没有前进也没有后退。
罗马的方阵简直就是一台杀戮机器,盾阵有节奏的扇形打开,数以万计的长矛突刺出去,就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罗马士兵杀人如麻,他们亢奋了,这才是他们的战争节奏。他们在此前历次与华夏的战斗中,被迫拖入华夏节奏的怨气,顿时化为利刃喷了出来。
“杀!”
“杀!”
“杀!”
每一次罗马的怒吼,就会带走数以千计的华夏战士的生命。
诸侯侧。
“怎么会这样?”
以袁绍为首的诸侯们,本以为只需要一次突击,就能够切开罗马人的战阵。因为罗马人历来是无能的,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然而现在,形势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诸侯的士兵猛烈扑击着罗马的方阵,每一名士兵都在奋死,但却无法撼动罗马方阵半步。
“不能是这样呀!”刘表惊叫起来,“在阿拉茨山战役中,罗马士兵不是这个样子的,他们是不堪一击的。”
袁术、刘璋等人也发出了类似的呼声。他们都不止一次和罗马人交手,每一次,都是摧枯拉朽就击败了罗马人,怎么这一次就不一样了呢?
随后以袁绍为首的诸侯,认为现在这种情况只是一个巧合,只有再加一把力,就能够撕开罗马的方阵,打开胜利之路。
鼓声中,在袁绍为首的诸侯们的鞭策下,华夏的儿郎谱写着壮烈的一曲。而对于罗马人来说,无异于胜利的旋律。
华夏诸侯联盟远征军,奋死进攻着三十万罗马人组成的钢铁要塞,却是被无情的大量杀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