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驾到-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音律有着深厚的研究,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
当然了,这还不是最特殊的,最特殊的是他对王位嗤之以鼻,只恨生在帝王家,应该是对朱载堉最好的形容词了。
郑王朱厚烷去世,作为长子的朱载堉本该继承王位,他却七疏让国,辞爵归里,潜心著书。在父亲被囚禁的漠落坎坷19年的漫长岁月里,朱载堉拜结贤哲,出入俗理,以追逐日月的精神,专心攻读音律、历算,并开拓了边缘学科的广阔领域。
朱载堉越祖规,破故习,注重实践和实验,一生刻苦求真,呕心沥血,共完成《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嘉量算经》、《律吕精义》、《律历融通》、《算学新说》、《瑟谱》等。
朱载堉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因此,朱载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如果不是这份奏折,朱翊钧都快把郑王一脉给忘了,也实在是事情太多了。
现在郑王朱厚烷上了这份奏折,朱翊钧一下子就想起来了,大明的藩王之中,居然隐藏着这样一位人才。朱厚烷老了,不堪用了,但是他儿子正值壮年啊!
这是大明藩王的表率,这样的人不捧起来,朱翊钧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第二百八十七章 入冬()
万历十五年的年末,朱翊钧下了最后一道圣旨,郑王朱厚烷进京,钦赐郑王府,赏店铺十间,田地千顷,银币十万。
其他的别人看来都不多,但是千顷良田,绝对是大手笔啊!
朱翊钧倒是不怎么在意,千顷良田也没多少,出产也未见得有多少。反倒是那十间店铺,那才是朱翊钧的重赏,那可是大明京城bd的店铺。
很快就入冬了,虽然事情很多,但是一切都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
顺天府的改制也进行的很顺利,礼部官员也开始在顺天府各地行走,开始在各地进行教育改革。各地的学堂也都快速的建了起来,速度非常的快。
建造学堂的地皮,朝廷出了,但是建造的花费,基本上都是当地大户捐助的。
不说内务府的那些商人很积极,其他的大户也都很积极,很简单,那就是为了表现自己。加上大户有捐建学堂的例子,也倒是不怎么难。
老师则是公务员调拨的,一共两百二十三人。
有的学堂就只有一个老师,学生多的则是两个。
至于教材,朝廷也都印刷了准备了,当然了,这些教材都是要反复使用的。说白了就是一本教材这届用完了,留下来给下届学生。
不像后世你用完了只能拿回去卖废品。
后世的免费教学为什么不免费书本费,因为投资太大,国家出不起。每一届都那么多的书,每一届用完了全都换新的。
国家要是免了书本费,那得多少钱往里面扔啊!
学堂准备了练字室,就是一个个大方形大木台子,里面是细沙,学生在里面练字,而不是真的在纸上写。即便是书写课,也是用水写,而不是用墨。
虽然简陋异常,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能有一个免费求学的机会,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当然了,这么干也有富户看不下去了,本地捐资助学的人士也出来了,多少能够改变一点。至于免费午餐计划,米饭大饼加土豆。
像后世的什么牛奶肉就不要想了,每个月吃两次肉,初一十五各一次。
校车是没有的,学生基本上要走十里地去上学。比起后世人,一百米也得坐车,这个时代的孩子,七八岁走个十里还是能走的。
条件很简陋,但是这是朱翊钧能够做到的最好了。
即便是如此,朱翊钧在顺天府的百姓之中,声望也是如日中天,圣明不过当今天子的说法已经被人们接受了。外出打工,家里养鸡养鸭养鹅,这是朱翊钧带给顺天府百姓最大的变化了。
学生的招募也很快也开始了,明年年初正式开班。
朱翊钧让人准备了不少衣服,全都是粗布麻衣,款式也很差劲,但是这是校服。这也是朱翊钧为贫困孩子准备的,同时还有贫困助学金。
各个县城的县学也进行了改制,接受从各地公塾考上来的学生。
至于考不上来的学生,学了一些算学,还识字,他们的前程也不会继续土里刨食。哪怕是去当兵,也会比别人当得好。
单单是顺天府教育这一块,朱翊钧砸进去一百多万银币。
年底,公务员考试再一次开考,这一次招募三千人,但是考试难度却更大了。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秀才聚集到了北京城,最后统计的报名人数足足有四万多人。
震惊了朱翊钧,也震惊了大明的官员,这也代表着公务员制度正在被读书人所接受。
进入十一月,大明开始下雪了,郑王一行人进京了。
七十岁的郑王朱厚烷被接进了皇宫,面见朱翊钧。
看着想要下跪的朱厚烷,朱翊钧连忙走过去,一把搀扶住了朱厚烷。这位郑王,从大的辈分排行上,这是朱翊钧的爷爷辈。
“传旨,郑王以后君前免礼,入宫无需通报,钦赐御辇,入宫不下辇。”
还没和郑王说话,朱翊钧先传旨了,站在朱翊钧身后的张鲸连忙说道:“是,皇爷,奴婢这就让人去准备!”
“来人,给郑王赐坐!”朱翊钧点了点头,再一次吩咐道。
郑王朱厚烷脸上的表情倒是没什么变化,他这辈子经历的事情太多,早就到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了。不过他却抬头打量了朱翊钧,脸上带着笑容。
十九年的牢狱生涯,郑王朱厚烷什么棱角都磨掉了。
不过看到朱翊钧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激动,毕竟这位少年天子可是能被天下传颂为圣明天子的。声望直追太祖和成祖,中兴明君的帽子已经戴上了。
从他对自己的作为来看,单单是这份气度,已经比世宗皇帝强很多了。
“臣谢陛下!”郑王缓缓的开口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随后笑着说道:“郑王不必客气,咱们是血脉宗亲,郑王又是藩王表率,朕想见郑王之心已久。”
朱翊钧和嘉靖不一样,嘉靖是没安全感。
毕竟当年他就是藩王之身继位,对藩王警惕之心很重。这也是为什么郑王只是劝谏他不要笃信长生,就被他圈禁了十九年。
海瑞大骂嘉靖,最后也不了了之了,关键是郑王的身份。
不过在朱翊钧看来,这位郑王也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人,估计是实在看不下去嘉靖皇帝折腾了。真心上奏折,然后落了那么一个下场。
“陛下过誉了!”郑王笑着摇头:“老朽残破之躯,怎当的陛下赞誉。”
朱翊钧笑着和郑王聊了很久,还钦赐了宴席,晚上更是将郑王留宿在了宫中。这些当然就是做给外人看的,或者是给其他藩王宗室看的。
第二天,朱翊钧陪着郑王一起来到了新建的郑王府。
这也是朱翊钧第一次到西郊这里来。
朱翊钧与郑王到了地方就下了马车,朱翊钧拉着郑王,笑着往里面走,并且介绍道:“郑王你看,那边就是王府。”
“隔了一条街,则是朕建立的新市场,郑王府的十家店铺就在那边。”
郑王倒是对这些不太感兴趣,自己一个行将就木之人,又能吃得多花多少。倒是对于平整的水泥地面,郑王大感兴趣:“陛下,这就是水泥直道吗?”
“是啊!”朱翊钧笑着点了点头:“这就是水泥直道!”
朱翊钧详细的向郑王介绍了水泥以及水泥直道,顺便说了自己已经修了京城到通州的水泥直道,而且即将开修京城到天津和京城到蓟州的直道。
郑王笑的很开心,不时的点头:“好,好!”
“大明列祖列宗开眼了,大明有陛下,臣可以安心下去见大明的历代先皇了。”郑王感叹着说道:“真好,真好!”
听着郑王的话,看着郑王笑的如同孩童,朱翊钧感觉心里面被猛戳了一下。
这是大明藩王也是一个大明老人朴素的爱国主义,这个国家不应该滑落,这个民族不该滑落。朱翊钧面容严肃说道:“郑王可以多活几年,好好看看朕如何塑造一个盛世大明。”
“我大明必将强盛于世,远迈汉唐!”
郑王看着豪情万丈的朱翊钧,笑着说道:“好好,陛下很好,太祖皇帝看到今日陛下,想来也是欣慰的。臣等着看那一天,等着看。”
一行人来到了新建的郑王府门口,王府的建造,朱翊钧可是一点没缩水。
虽然材料采用了水泥,但是全都是按照王府的规制建造的。朱翊钧虽然要开藩禁,但是也要安抚宗藩,不能让他们觉得被苛责了。
同时这也是做给天下人看得,朕没有苛责宗藩。
在这个时代,族长照顾宗族,这是普世价值。或许民间有欺压同族的事情出现,但是皇上不可以,一旦皇上欺压宗藩,绝对会扣上刻薄寡恩的帽子。
前世的万历皇帝就是,他整饬了张居正,后果是不能承受的。
虽然发动了夺嫡,可是依旧没人站在他这一边,大臣们全都看得明白,这位皇帝是不值得效命的。张居正即便被很多人腹诽,很多人痛骂,可是他对你万历皇帝,那可是有大功的。
幼年登基,张居正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为改革大明呕心沥血,结果张居正落得那样的下场,为国征战的戚继光落得那样的下场。这也导致了李成梁彻底倒向了军阀,开始养寇自重。
文官则开始抱团,组建各自的党派,开始争权夺利。
有人说明亡亡于万历,事实上朱翊钧在某种程度上赞成这句话的。万历皇帝干的一些事情,彻底打破了一些规则,使得天下士人和武将都和皇室离心了。
这也是为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