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将-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勾当。我必须对这几千个弟兄负责,他们信任我,肯跟着我做掉脑袋的勾当,我也必须把他们的性命考虑在第一位。”
骆腾发有些怅然若失,不知怎么,骆腾发突然有一种后悔把骆腾达推上造反之路的感觉。
骆腾发有意避过这个敏感的话题,骆腾达说的也没有错,他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雁门关参将,他必须为跟着他造反的几千个兄弟的死活考虑。
“曼舒辽军撤走之后,二弟你打算怎么办?”骆腾达问骆腾达道,就在辽军没撤出山西之前,朝廷已经对他们这些叛军展开了攻势,企图将他们这些叛军扼杀在摇篮之内,以绝后患。
不仅如此,朝廷还留下了途径山西的甘州镇军和留守陕西的秦军。留下这两支军队的用意自然是不言而喻。其一当然是为了应付进入山西境内的西路辽军,其二就是为了对付他们这些叛军。
这也足见朝廷对山西雁门关关兵造反的重视程度,朝廷现在在应对地方的反叛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经验。不再像以前应付陆天浩反叛之时的那样懵懵懂懂,一无所知。最后坐视地方的流民军坐大,直到最后难以应付。
山西当地的镇军和驻军,骆腾达自信以他的雁门关关兵为骨干组成的队伍便足以纵横山西。骆腾达所担心的是甘州镇军和留守陕西的秦军,这两支队伍都是天下有名的数一数二的强军,对付这两支军队骆腾达没有信心。而且对方的人数优势明显摆在那里,又有着强大的后勤支援。
骆腾达刚刚起兵不久,实力弱小,现在明智的选择莫过于还是避敌锋芒,避开甘州镇军和秦军。惹不起,躲总躲得起吧。
在得到甘州镇军和秦军将要联手围困他之时,骆腾发便已经事先做好了打算,带着家人从原先他们占据的县城撤了出来,遁入了深山地区和甘州镇军以及留守陕西的秦军展开了周旋。(。)
第三百七十五章:骆腾达的野心()
第三百七十五章:骆腾达的野心
骆腾达事先得知消息后带着家人从原有占据的县城内撤了出来,随后赶到的官兵扑了个空,骆腾达的人马因此安然无恙。
随后,骆腾达在半路上设伏伏击了前来追击他们的赵军,此一战骆腾达以三千多雁门关关兵成功的击溃了追击他们的近万朝廷军队。骆腾达因此名声大噪。
至少现在在山西骆腾达是最为有名的叛军首领。
山西的很多路叛军都在观望骆腾达后续会怎么做,企图效仿骆腾达。
在此期间,骆腾达还收到了山西巡抚和山西总督联民发来的招安文书。
现在,山西巡抚和总督两人以及山西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终于坐不住了。
尤其是在辽军撤走之后,山西的文官们表现的更为不安。他们知道曼舒辽军一旦撤退,朝廷的重点工作将转移向叛乱的山西,追击叛乱的源头是迟早的事情。
小事可以瞒得住,一般的事情运气好也可以瞒得住,像造反这样的大事想要瞒过去,基本上是没有可能。
朝廷一旦查明了山西骆腾达雁门关关兵造反的缘由,最后的账肯定是要算到他们这些文官的头上。
山西的文官现在终于尝到了他们种下的苦果。当然他们也没有束手待毙,开始了他们的自救运动,每一个染事的山西官员都希望自己能够从山西这摊烂事中脱身。
其中山西官员们做出的最大的自救行动便是山西巡抚和山西总督的联民招安书。有赵以来,地方的总督和巡抚同时向叛军的首领发出招安书这还是头一回。
可见山西的总督和巡抚已经急了,什么办法都使了出来。
宋宇仁要是知道山西的两个封疆大吏这么个做法,非要被他们活活气死不可。
招安书对骆腾达开出了很多优厚的条件,这么优厚的条件在以前的骆腾达看来,肯定是求之不得。只是现在的骆腾达早已经看清楚了山西的文官是一批什么样的人。
而且骆腾达也很清楚造反是什么样的罪名,造反是朝廷最为忌讳的罪名。历代以来的大赵皇帝都对造反者:这些动摇他们统治根基的人深恶痛绝。对待造反者从来都是从重处理,动辄株连九族。
尤其可见山西总督和巡抚给骆腾达在招安书上开出的这些条件可以算是空头支票。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骆腾达不是三岁小孩,很果断的拒绝了山西总督和巡抚联名发了招安书。撕碎了这份招安书,并且给山西总督和巡抚谢了一份回信。
这份回信很简单,信上只有寥寥数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几个充满了对山西总督和山西巡抚,以及所有山西文官的讽刺。也可以看成是一封宣战书。
山西总督和巡抚在得到这个消息:他们的招安书被骆腾达撕碎之后,气的暴跳如雷。骆腾达撕碎招安书表面骆腾达断绝了所有的后路,做好了和他们死磕到底的准备。
下一步,山西当局必然是全力围剿骆腾达,在处置他们的诏令下来之前,他们依然是山西的当权者。现在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日后能够减轻自己的罪责而努力。
骆腾发突然对雁门关关兵起义军的前进感到担忧,他是个直性子的人,心眼也粗,在起事之前很多细节都没有考虑到。面对大赵朝廷庞大的镇压力量,现在他们该何去何从?骆腾发不禁感到有些迷茫,也可以是说有些怕。
“你是在担心我们挺不过这次朝廷的镇压?”骆腾达似乎看出了骆腾发的担忧
骆腾发心想,果然什么事情都瞒不过这个精明的弟弟,骆腾发点了点头,表示默认。
“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骆腾达这些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对当下的局势做出了一个比较明晰的判断。自从以少胜多,以三千兵马击溃近万追击他们的朝廷军队的时候,骆腾达的自信心猛涨。
原本的骆腾达和骆腾发一样,有着和他一样的顾虑,但是在这次的胜利之后,骆腾达豁然开朗,有了和骆腾发不一样的看法。
现在的大赵朝廷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强盛的大赵朝廷,虽说大赵现在在表面上看还是很庞大,是一个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但是这个庞然大物在大的同时他也是虚弱的。
大赵在此后要应对的不仅仅是他们山西的叛军,同时大赵还要应对陕西的老牌叛军陆天浩。以及辽东的曼舒辽东。
对他们山西叛军很难使得上全劲。
骆腾达现在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其他什么问题,他现在一套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挺过这一阵子。坚持过甘州镇军和秦军的围剿,只要挺过这次围剿,他的这支军队就能够很快壮大,并且在山西立足。
骆腾达很清楚,朝廷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够解决掉他们的话,朝廷也不会一直在这个地方死死地啃下去,朝廷必然要么被辽东的曼舒辽国,要么被陕西的陆天浩等人组成的叛军逼得调兵围剿。
总之,在最后这两支对他威胁最大的军队终将会撤出山西地区,届时,山西就是属于他骆腾达的舞台。
“只要我们能够挺过甘州镇军和秦军的围剿,我们就算是成功一半。”对于未来的规划,未来他们何去何从,骆腾达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影子。
山西这个地方是最适合他骆腾达的地方,以来骆腾达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骆腾达不忍心离开这个从小生养他的故土。二来,骆腾达在山西地区有着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尤其是雁门关的关兵,更是骆腾达立足成事的根基所在。
雁门关关兵是骆腾达最大的凭恃。综合这些条件,没有那个地方比山西更适合作为骆腾达的立足之地。
“朝廷兵锋正盛大,我们不宜与朝廷正面对抗。”骆腾达说出了他的战略方针,“在甘州镇军和秦军没有离开山西之前,我们潜入深山,我们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对山西的情况要比甘州镇军和秦军了解。”
秦军和甘州镇军无论如何精锐,有一个优势是他们绝对占据不了的,由于秦军和甘州镇军都是客军,对山西的地理状况肯定没有他们来了解。在地利方面,他骆腾达的军队相比秦军和甘州镇军而言占据着优势。
骆腾达决定以这一点优势和秦军、甘州镇军展开周旋。
当然,秦军和甘州镇军可能请当地的镇军为他们引路。不过这些当地的镇军都是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怂蛋。对他们造不成多大的威胁。
“二弟的意思是在深山之中和秦军、甘州镇军展开周旋,直到秦军和甘州镇军撤出山西境内的那一天?”骆腾发大致猜到了骆腾达的想法。
骆腾达点点图说道:“目前我们最大的优势便是在于地利,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还有,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内整合山西其余的势力,壮大我们的实力。”(。)
第三百七十六章: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
第三百七十六章: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
将视线转移到帝国的心脏京师城。
此时的京师城,城内城外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人们似乎比过年还要开心。
京师城在这个时候表现出喜气洋洋的气氛是源自于辽军的出关。普通百姓的目光大多还是短浅的。在他们看来只要辽军出关了他们救安全了。
辽军一走就没有什么能够威胁他们的了。毕竟这是京师城,这是在天子脚下,天下,还有哪个地方比天子脚下更安全呢?这是京师城百姓的看法。
当然,迎师大典上,几十万军队表现出来的强大阵势也给了他们安全感。他们相信这一支军队可以保障他们的安全。
京师城百姓们似乎并不知道更大的危机正向着这个蹒跚的老大帝国悄然接近。
京师城的街头巷尾,乃至茶馆,都在谈论着大赵的军队如何奋勇杀敌,如何赶走辽军的英勇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