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变-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敢Φ幕肪巢豢赏斩铩G卮ㄏ嘈牛僖允比眨裰诤芸炀突嵩敢馐褂盟闹烊敢乙蛭缮脑颍闹烊敢募壑狄不嵩陡哂谟パ蟮募壑怠�
现在,他的朱雀银元每枚含银量比鹰洋要高百分之三,比之大清的库平银,成色也只是差了一点点,含银量达到93%,也就是说,每90块朱雀银元,就能兑换93块鹰洋,这还只是从含银量来说,如果考虑到制作精美的原因,那兑换比价还要更高些。日后随着民众越来越喜欢使用他的朱雀,朱雀银元和鹰洋的比价也会逐渐拉大,最终被赶出市场的一定是鹰洋。
李鸿章能有这眼光,倒也不愧是满清首屈一指的封疆大吏,不愧于中兴三大臣之一的名号。
所谓库平银,就是清朝国库收支使用的标准货币单位,起于康熙年间。马关条约规定,一库平两相当于372654克含银量为998%的成色十足的纹银。
不待秦川回答,吴调卿看着金立三问道:“甲三,你的造币厂一天能铸多少银元?”
金立三瞥了秦川一眼,笑着道:“日出五万,若是加班加点,八万枚也没有问题。”
得到金立三答复,吴调卿转头对李经方道:“中堂大人好眼光,就凭这朱雀银元的成色和精致,鹰洋就比不了,再加上鸣鸿这造币厂的产量足够大,用不了三年,这直隶一带恐怕就没有鹰洋立足之地,从这一点来说,这鸣鸿倒是为朝廷做了一件大好事。”
盛宣怀也赞赏地点头对秦川道:“鸣鸿好手段,等民众不再使用鹰洋而只有朱雀银元流行于世之时,那些洋人就再不能随便铸造银元来和我们贸易,那时洋人们要么拿他们的本币来和咱们大清交易,要么就得把白银拿到震旦银行来换成朱雀银元,那样鸣鸿只要每枚收取半成的火耗。。。。。。”
所谓火耗,就是在将散碎银子铸成银锭时要产生些损耗和人工费用,这笔费用可多可少,多出来的自然就归了个人。
盛宣怀这一说,张士珩也明白过来,惊讶的半晌合不拢嘴,好久才用既羡慕又敬佩的目光看着秦川道。
“鸣鸿,要是收取半成火耗,那一年下来就是小三百万的净利啊!你这震旦洋行就是不放一分贷,那一年也价值不菲啊!”
被盛宣怀一语道破其中关窍,秦川不由没好气地白了盛宣怀一眼,转头对周馥苦笑着说道。
“大人,鸣鸿铸造这朱雀银元的初因,倒不是为这日后的火耗,只是有感于我堂堂天朝,竟然充斥洋人铸造的银币,而无我们大清自己铸造的银元,深感有失天朝体面,而并无它想。”
“至于日后火耗生利,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大人任上,每年都要筑坝疏浚、修桥铺路,这处处都需要银子不是。另外,偶有天灾,更要大人赈济恢复,就更需银钱,那时鸣鸿每年定会拿出这火耗利钱,供大人施用。”
见秦川主动出血,盛宣怀狡黠地向秦川眨眨眼,和周馥对视一眼,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周馥也是忍俊不禁,只是碍于身份,掏出从袖子里掏出一方白色丝巾捂着嘴干咳起来。
明白着了两人的道,秦川心中不由发狠,暗道:“谁说老子到时候只收取半成火耗,奶奶的,老子到时候非要再多收些不可。”
见秦川主动出血,盛宣怀狡黠地向秦川眨眨眼,和周馥对视一眼,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周馥也是忍俊不禁,只是碍于身份,掏出从袖子里掏出一方白色丝巾捂着嘴干咳起来。
明白着了两人的道,秦川心中不由发狠,暗道:“谁说老子到时候只收取半成火耗,奶奶的,老子到时候非要再多收些不可。”
不过,秦川懊恼归懊恼,他还真没把这三百来万放在心上,他看中的可不是这几百万的火耗,他看重的是日后这天下流通的银元都是由他的震旦银行而出,也就是说,他秦川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大清的经济命脉。。。。。。
;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说破心思()
盛宣怀收住笑,盯视着秦川问道:“鸣鸿,我还有几件事不明。”
秦川不知盛宣怀又要给自己下什么套,小心滴问道。
“盛大人,有何事不明?”
盛宣怀点点头道:“,鸣鸿,就是你卖给洋人东西,为什么只收取外币而不收银子?为什么洋人还必须把他们手中的外币,先要兑换成你们震旦银行发行的内部代金卷后才可以在竞拍中使用?又为什么直接使用黄金兑换你的代金卷会有些优惠?”
“据我所知,现在列强都是实行金本位制,他们的纸币就是黄金,都可以在他们的国内兑换黄金,你收取的洋人纸币,就是黄金,给用黄金直接兑换者优惠,岂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
盛宣怀的疑问,也正是周馥、吴调卿、李经方、张士珩等人所想,就是李明方最初也是疑惑不解,唯有金立三似有所悟,只是秦川点到为止并不仔细说明,金立三也没有多问,此时见盛宣怀提起,众人都把目光聚集在秦川脸上。
对于盛宣怀所提疑问,秦川早有准备,放下心来笑了笑对盛宣怀说道。
“盛大人所虑,其实归结起来只是两个问题。”
“哦!”
盛宣怀只是哼了一声,默默看着秦川并不出声。
“是这样,在洋人参与竞拍前,必须把他们的外币换成我们震旦集团内部流通的代金卷,完全是为了竞拍时计价方便。否则,以现在列强各国货币的比价,归结价位较为繁杂。”
“比如,现在一英镑在英国可以兑换7322克黄金,一美元相当于1504克黄金,一法国法郎相当于029克黄金,一德国金马克相当于358克黄金,一卢布相当于0774克黄金,一日元相当于075克黄金。如此比照起来,也就是一英镑和25法郎、5美元、2个德国金马克、9个沙俄卢布、10个日元相当。”
“还有,按照现今金银1:20的比价,咱们大清的库平银一两相当于1865克黄金,10两库平银相当于12美元,100块鹰洋相当于16英镑,又相当于400法郎和80美元、33德国金马克、150卢布、110日元,如此繁杂的兑换比率,在竞价时计算起来极不方便。
“至于第二个问题,也正是因为西方列强,包括东洋rb在内,都把金本位制作为本国货币之根本,日后还会有更多国家实行金本位制,这样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黄金被收存他们的国库,市面上流通的黄金也就会越来越少。”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如果市面上黄金越来越少,而白银越来越多,难免金价会越来越高,金银比价就会越拉越大。也就是说,长久来看,黄金会越来越贵,白银会越来越便宜。”
秦川循着思路侃侃而谈:“所以外商购货,我只收他们的本币而不收白银。虽然用他们的本币也会在他们的国内兑换成黄金,可一来我没那么多人手,二来也耗费精力,要兑换只能通过在咱们大清的西方列强银行兑换。这样,不仅也需要他们从国内对换城黄金运来大清,耗时很长,而且也不安全,最主要的还是,我也要付给他们手续费。所以,要他们直接使用黄金来购买我的商品,会给我省却很多精力。”
秦川对于外币兑换如此清楚,对列强的金本位制又有这么深刻清醒的认识,甚至还认为金银比价会越来越大,这不仅让包括金立三在内的金融老手都大感惊讶。更不要说周馥、盛宣怀、吴调卿、李经方、张士珩、李明方等人,这些人不由都悚然动容。
张士珩急不可待地问道:“鸣鸿,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现在应该把手里的银子都兑换成黄金?”
秦川肯定地点点头道:“那是自然,只不过咱们大清金少银多,又是实行银本位制,想要把手中的银子兑换成黄金恐怕不易。”
张士珩皱着眉想了想,有有些不解地问:“鸣鸿,既然你认为金价会越长越高,你还铸造什么银元,还花这么高的利息吸储去开什么银矿干嘛?”
吴调卿接过张士珩的话头道:“楚宝老弟,鸣鸿预测金价会涨,那也要有一定时间的,再说咱大清可是有银子就好用的地方。”
盛宣怀也思索着说道:“而且,洋人虽然实行金本位制,可他们并不是不收咱们的银子,咱们大清现在和洋人做生意每年都是顺差,洋人每年都会从咱们大清购买大量的生丝、茶叶、药材、皮货、瓷器等大宗物品,他们也需要用银子来购买咱们大清的东西。”
“所以,他们虽然实行金本位制,可咱们买他们的东西,银子也是要的。而且,据我所知,现在美利坚和印度国内都可以流通白银,这银子自然是越多越好,鸣鸿那个大银矿真要开采出来,鸣鸿贷给他旧友的这笔钱款,收益肯定不小。就是鸣鸿铸造这朱雀银元需要的大量银子,也都有了着落。”
吴调卿想了想道:“鸣鸿,是不是只要是洋人购买你的货物,就一定要使用黄金或者他们本国的货币?”
秦川笑道:“那是自然。”
李经方明白吴调卿的意思,插话道:“鸣鸿,如果洋人不在竞价销售大会上购买你的货物,而是从购买了你的货物的国人手中再买走你的东西,你不是还是收不到他们的本币吗?”
盛宣怀不由哈哈笑了起来:“伯行,你这财。。。。。。倒是痴了。”
盛宣怀本想说李经方财迷,可话到嘴边又收住。
“你想,这么多洋商,他英国人不要,难道美国人、德国人、rb人都不要,如果哪个洋商不参与竞价销售,到头来不要说他可能根本就拿不到货,即便从咱们大清的哪个商人手里购买,这么赚钱的东西,哪个国内商人会不加价,真要如此,那洋商免不了还要多出些血。”
说到这,盛宣怀笑着叹了口气:“鸣鸿,你倒是好算计,我说你怎么又死皮赖脸地把已经答应我们的海外代理权都加价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