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变-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川把手在空中划了一下解释道:“公使先生们,细菌你们都应该知道,为了保证制作罐头的肉类不沾染或者少沾染上空气中的细菌,延长肉类的保质期,保证食用我的罐头的人的身体健康,我发明了这种消毒液,就好似你们西方用于杀灭牛奶里的细菌那样的巴氏消毒液一样的东西。只不过,我这种消毒液,不能添加到罐头中,只能用于喷洒,杀灭空气中的细菌。”
美国公使顾盛疑惑地问盛秦川:“这种消毒剂,我们怎么没听说过?”
秦川不懂英语,只好看向盛宣怀。
盛宣怀得意地用英语告诉告诉:“这是秦先生独自发明出来的东西,现在只在我们大清有这东西,还没有在你们那里申请专利,你们自然是不知道这种消毒剂的。”
“哦。”洋人们发出一阵唏嘘声。
盛宣怀愈发得意,不用秦川引路,自己就领着这些人进了车间,第二道门,进了这道门,才算真正进到生肉加工车间。
秦川设计的这个生肉加工车间,面积并不大,长有五十多米,宽有十一二米,室内的墙壁上挂着水泥面,地上铺着洗刷的干干净净的青石板,唯一的不同就是吊着顶棚。不仅是这里,罐头加工车间也是如此。
车间里,两个二十多米长,一米多宽的长长的案板后,一排站着二十来个穿着工装带着套袖和白色的桶帽的工人,这些人人人脸上扣着一个纱布口罩,手中挥舞着雪亮的剔骨钢刀,正在将案板上猪肉、牛肉剔骨取肉,再将剔下的肉和油脂、骨头分开放进身后的三个不同的竹筐中。
在这些工人身后的通道上,有几个工人推着小板车,先将装在竹筐中的肉、骨、油脂分别放在不同的车上,然后再推到车间的一端用清水冲洗。
顶端的墙壁上有五扇厚实的木门,骨头和油脂推进边上的木门,肉类则按种类装到不到两平米大小分成六层的铁皮架子车上,然后推到余下的四扇向外冒着热气的门内,再牢牢把门关紧。
两排肉案中间的过道上,不断有人用小车将刚刚屠宰退毛去皮的猪肉牛肉,再分送到空出来的肉案上。
四十多人的车间里,井井有条,除了“乒乒乓乓”的剁肉剔骨声,再就是哗哗的水声。
秦川告诉这些公使、洋行经理们,他的这个车间每天能处理一万斤生肉,如果需要,产能还可以翻一番。肉类的分解清洗分类都在这个车间完成,肉类通过那几扇冒着热气的木门直接送进隔壁的罐头厂,罐头厂的各个车间是要严格消毒的,门里的热气是隔离消毒间,就是避免细菌进入罐头厂车间。至于油脂,暂时只能先冷冻储存,剔下的排骨和带肉的骨头,一部分自留供给工人午饭食用,一部分拿到市场出卖。
紧挨着屠宰厂的罐头厂就要清净许多,院子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泥瓦匠在做着收尾工作,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人不时在一个新建的厂房里进进出出。
对于进入罐头生产车间,要洗手洗脸,还要换上干净的胶靴和雪白的长衫,这样的情景让参观过屠宰厂并大加赞赏的各国公使洋行经理们又感到新奇万分。秦川通过盛宣怀告诉他们,这也是消毒净化措施,目的就是一个,严格保证外界的细菌不被带入车间,避免室内细菌不超标。
而且为了保持车间内的环境,这个罐头生产车间,秦川只允许盛宣怀领着那些公使们进去,那些洋行经理只能等在外面。
这个车间要比屠宰厂的厂房宽大许多,这是因为秦川准备扩大生产预留了很大面积。
在租界时,秦川从德国订购这套罐头加工设备,只付了一万定金,订购了一套,因为他没有多余的钱,其余的五千马克他都买了化学实验仪器和小型化工制造设备,有些现在西方也没有的化工产品,他只能自己在染厂的空库房里和楚云涛自行制造,那个库房不仅是秦川和楚云涛的实验室,也是他制造化工产品的小作坊。
这个罐头加工车间更让这些公使们震撼,那就是整个室内干净整洁的几乎让他们下不去脚,所有的工人都身穿白色对襟长衫,头戴白帽,脚穿胶靴戴着口罩,长长的车间里,从紧靠屠宰厂那一端开始,肉类蒸煮、搅拌加入各种调料、进入装罐机器装罐后,马上就会被人及时分送到等着封口的一排排案板上,那里有人用手动封罐机封口后,还要在铁皮封口处涂上一薄层石蜡。
在封口涂上一薄层石蜡,是秦川担心手动封口机封装不严,二采取的保险措施。
让这些公使们感到惊异的,还是一种在肉食搅拌过程中加入的白色粉末状晶体,这些晶体在温水中迅即溶解再加入肉食中。
盛宣怀告诉这些公使们,这种晶体也是秦川的发明,是用来延长罐头保质期的,现在是秦川这罐头厂的秘密,他的罐头能保存这么久,全凭着这种白色的晶体。
参观完罐头厂的各国公使、以及听了出来的公使们惊讶的讲述的洋行经理们,都震惊地议论起来,他们万万没想到,在大清还能有比欧美各国都要先进的工厂。
说到先进,倒并不是说秦川这两个工厂的设备如何先进,而是说秦川的这两个工厂的布局、设置和理念认识更加先进。比如消毒技术、还有防腐技术,这都是现在欧美,更不要说日本这样的二流国家所拥有的。
在这样的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怎会不好?
何况,他们还都品尝过这猪牛两种午餐肉罐头的滋味。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
第七十五章 忽发奇想()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各国公使和洋行经理们的神态,盛宣怀早都看在眼里,见时机成熟,盛宣怀又越俎代庖不失时机地宣布,秦川的罐头厂现在还是试生产,工人们操作也还有待于进一步熟练,工人们操作熟练后,产量还会有较大提高。
另外罐头厂还要再扩大产能,已经从德国又订购了四套罐头生产设备,以后不仅要生产更多的肉罐头,还要生产水果罐头,罐头的保质期也会逐渐增加到三年左右。
此外,罐头的种类也会更加丰富,仅肉类罐头就要分清蒸类、调味类、腌制类、烟熏类等数种,水产类、水果类罐头也会有许多种。
不过,这些都要四个月以后才能做到,现在罐头厂的产能只有月产每箱二十四听的一万五千箱左右,每箱十二块鹰洋,现在已经开始向外销售。盛宣怀特意强调,这个月的所有罐头都已被订购一空,如果需要,可以先交预付定金订购,他可以让秦川关照各位友邦人士,尽可能先把罐头卖给他们。
盛宣怀这一说,已经订购了五千箱的小威廉开口就再要两万箱,而且早有准备的小威廉当场就掏出二十四万的银行本票。
小威廉这一嚷,顿时让这些公使和洋行经理们炸了锅,小威廉一开口就抢走一个多月的产量,这怎么可以。
除了德国公使克林德赞赏地看着小威廉,其它公使们都觉得小威廉有些无赖,可他们也没办法,他们可没钱也没资格替各自的政府下订单,只能等着回去向国内报告。可那些洋行经理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可都等着尽可能多买些第一批罐头运回国推销,以便在国内抢先争取订单。
抱着这样心态的洋行经理们,纷纷掏出银行本票,围着秦川争抢着要订货,有的甚至就直接向秦川手里硬塞银行支票。这一大群洋行经理们,这个一句“秦,我要五万听”。那个一句“秦,我出高价,这个月的产品我全包了。”完全就会一副拿在他们手里的支票不是钱的感觉,一时间闹得秦川手忙脚乱。
看着这热闹混乱的场面,张士珩乐得嘴都合不拢,和只是面带微笑的盛宣怀不住交换着兴奋的眼神。
眼看着秦川被一群洋人们围在中间狼狈不堪,最后还是盛宣怀出面建议,就以最近五个月的产量为限,预先卖给这些洋行经理们,要秦川拿出个章程来,这才给衣领都被洋人经理们扯开的秦川解了围。
气急败坏的秦川,看着这些抢着给他送钱的洋行经理们就有些气不打一处来,盛宣怀一说要他拿出个章程,秦川不由灵机一动,心道,既然你们送上门来,可就别怪老子狠狠宰你们一刀了。
秦川马上宣布,他的罐头现在每月的确产量过低,不过只要今天买了他的罐头的,就是他的老主顾了,日后都要优先卖给他们。最近五个月的罐头,盛大人既然说了要预先让他们订购,那他就尽量满足今天来的天津卫英法租界34位洋行经理们,就把这五个月的产量算作十万箱,因为随着工人们操作逐渐熟练,月产量会逐渐上升,安秦川的估计应该可以达到两万箱的月产量。把十万箱的罐头分作数量一样的五十份,每份10000箱,基价120000鹰洋,开始竞拍,价高者得。
竞拍这种手法,不仅是洋行经理们,盛宣怀和张士珩也都是清楚,一听秦川说要竞价销售,盛宣怀和张士珩愣怔了片刻都不由眼前一亮,互相看着的眼神里,都充满敬佩神色。
张士珩看着眼前那些洋行经理们好似各个身上都发着银光,低声对盛宣怀道:“盛大人,这鸣鸿果真好手段,简直就让他做绝了。”
盛宣怀只是用他那两道精光熠熠的目光看着秦川,唏嘘了半天没出声。
这些愿意讲规则的洋人们,听秦川说要竞拍,自然没有异议,货少人多,这显然也是最好的办法,纷纷表示同意。
秦川要叶希来喊来账房,就在院子里摆开桌子,马上按日期开始竞拍,第一批10000箱,二十天后就可以提货。
叶希来十分精明干练,见到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