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奇谋-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姬昀咬咬牙,这才说道:“其实,余者皆不足虑,我所虑者,唯一人耳。”
闻言,姬溪先是一头雾水,继而猛的恍然姬昀所说何人。郑重的看向姬昀,笃定的说:“我相信陛下。”
姬昀:“小弟知道大哥和皇帝有师生之情,但,皇帝已经大了,人心,是最难以琢磨的东西,再者,大哥太过糊涂,焉能将田丰和杨修送给皇帝,我观田丰,其才不下于郭嘉,有他在皇帝身边,此乃大患啊。”
闻言,姬溪无奈的苦笑,他当时只想着总有一天自己手里的一切都是要交还给刘协的,所以要趁早扶持皇帝自身的势力,当时的他对自己手上的军权有着一百二十分的把握,又如何能预料到今日这般两难。
而诚如姬昀所言,人心隔肚皮,刘协已经成人,近年来因为身份的缘故也不再和姬溪那般亲热,又有田丰和杨修这两个阴谋家随侍左右,说真的,姬溪现在确实不能准确的把握刘协的心思。
若刘协此番不再站在姬溪这一边,那么该如何办,这个疑问宛若一双有力的大手掐住两兄弟的脖颈,令二人呼吸困难。
其实,二人都清楚,这并不是什么疑问,因为它的答案非常简单明了,无非是两条路,一条放开军权,第二条嘛便是彻底的将皇权架空,甚至直接取汉自立。
真正的问题在于,第一条路姬溪不能选,第二条路姬溪不想选。而除了这两条路外,姬溪还真的无路可走,除非刘协一如既往的站在姬溪这一边,不留余力的支持他。
且,姬昀还提醒姬溪,不管是选择第一条路,还是第二条路,关中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选第一条,关中军战力大损,自保且难,更遑论逐鹿天下。选择第二条路,则无疑落人口实,冒的是天下之大不韪,介时,曹操,孙坚,刘备三人并成结盟之势,挟大汉天道,成泰山压顶之势进攻关中。要知道,曹操三人虽然称王,但他们还是以汉臣自居的,而姬溪若是废了刘协,立刻便会沦为董卓之流的国贼,且永世再也没有辩解的机会,介时,曹操三人是替天行道,更得民心,姬溪如何能挡。
姬溪实在没有料到,仅是一个蒲坂之乱,竟会捅出这么大的一个篓子,竟硬生生的将姬溪乃至整个关中逼进了死局,世事造化,确实难以捉摸。
于是,时局的关键便落在了刘协的身上,姬溪和姬昀只能看刘协如何决断再行计较了。
第392章 杨修和田丰的论辩()
既然关键在刘协身上,那么此时的刘协在干什么呢?
长乐宫,临华殿中。刘协,杨修,田丰正在商讨着同一件事情。
杨修:“陛下,陛下,太傅已于今日回到长安。”
刘协:“可有异常?”
杨修:“进入长安城后遭遇了刺杀,但太傅无恙。”
刘协:“刺杀?何人如此大胆?”
杨修抿嘴,咬牙道:“陛下,此次刺杀,正代表了天下民心所向,太傅不得民心,独掌军权,已至蒲坂生灵涂炭,此乃兵权独揽之一大弊端啊,请陛下顺应民心,罢黜太傅兵权,如此方为苍生所愿。”
听了这话,若是往年的刘协,定然会毫不犹豫的怒声否决,然而现在的刘协,却陷入了沉思,如此可见,姬溪和姬昀的担心是正确的,如今的刘协已经成人,不再是往年的那个对姬溪极为依赖的少年了,他有了自己的想法,而自己的思想一旦出现,欲望和野心自然会随之而来,且因为地位的缘故,他的欲望和野心会无限的膨胀。
见刘协犹疑,杨修看到了希望,继而道:“再者,姬溪大权独揽,便是姬溪没有野心,但谁能保证姬昀没有野心,臣观姬昀,天赐之资,绝不是屈居人下之人,若然姬溪出现意外,姬昀必反,介时,姬家文有姬昀,武有姬渊,朝中谁人可挡?”
听,杨修连称呼都变了,直呼姬溪其名,而刘协却没有任何警示,由此,刘协的态度可见一斑。
刘协神色阴沉,将杨修的话完完全全的听了进去,且颇为赞同,瞧,这人啊,总会为自己的欲望和野心,甚至是无情无义找到绝佳的借口,如杨修的话,完全可以说是防范于未然,但也可以说是宁杀错无放过,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到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而人,总是习惯于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而为自己的利益找到绝对站得住脚的理由。
此时的刘协,心中已经极为松动了,杨修察言观色,适时的接着说:“陛下,姬家的权势太大,久之必成滔天大祸,介时为时晚矣。而此时,乃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当然,此时不可激进。陛下可先下诏提点姬溪,若姬溪终于皇室,自会上表请罪,则陛下可顺势为之。而若姬溪毫不作为,那么便可证明其必有反心,介时,陛下便该做打算了。我等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不惜此身。”
不得不说,杨修的建议非常的中肯,其宗旨在于先行试探,后依试探的结果再议,若然姬溪从了,则一切皆大欢喜,若然姬溪不从,那么自此后刘协便将站在姬溪的对立面,暗中谋划,将姬溪拉下马。
而这,也是一些别有用心者所期望达到的效果,没人会奢望只凭这史景之乱便可以将姬溪拉下马,他们的目的便是分化,要么分化姬溪的兵权,要么分化姬溪和皇帝的关系,二者达其一,便是后患无穷。
别有用心者的目的似乎很快便要达成了,因为刘协在听了杨修的这番话后,心中已经坚定的下了决心,决定按照杨修说的去做。
然而,很多人却忘记了刘协的身边还有一个田丰。在这关键时刻,田丰挺身而出,开口便断言道:“德祖之言,察其病貌,未达病根,若依此论,汉室将倾,陛下命不久矣。”
闻言,刘协大惊,杨修亦大惊,问道:“姬溪能有这么大的胆子,他敢弑君不成?”
田丰:“非也,太傅不会弑君,但曹操,孙坚,刘备三人,每一个都有弑君的心思。”
杨修:“与曹操,孙坚,刘备三人有何关系?”
田丰:“臣想请问陛下,太傅与曹孙刘三者相比,谁为忠,谁为贼?”
刘协:“曹孙刘妄为汉臣,竟自称王,当然为贼。”
田丰:“那么,若以行军打仗论,四者高下几何?”
刘协:“太傅经年累战必胜,当站鳌头,次者曹操,再次孙坚,最次刘备。”
田丰:“若罢黜了太傅兵权,纵观朝中,何人是曹孙刘三者敌手?”
闻言,刘协和杨修有些色变,杨修接口:“此时或许没有,但日后必有。”
田丰:“曹孙刘三者称王,其野心已然昭然若揭,关中若有变,必然倾巢来攻,没有任何侥幸,又哪来的日后?”
杨修:“或可将军权剥离出一部分,交由陛下遣将执掌,一来可保关中无虞,二来可制衡姬溪。”
田丰:“谬论,臣闻上下一心,方有全力。若行此举,岂不是自相离间,自断手脚,德祖,你的心乱了,且三思而后言。”
闻言,杨修一滞,有些羞愧,想要反驳但定神一想,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且骤然发觉,原来问题的根源竟不是出在姬溪身上,而是因为遍观朝中,竟找不到第二个姬溪。
这时,田丰给出了总结:“太傅乃国之柱石,不可动也。即便要动,也必须等到天下一统,万民归心。”
杨修忍不住的说:“且不说姬溪能不能做到,若然真的做到了,只怕到时候为时晚矣。”
田丰不语,似乎也颇为无奈。
杨修在发完这句牢骚后,也沉默不语。
良久,刘协叹道:“田先生直言,令朕醍醐灌顶,若非田先生之言,朕险些自掘坟墓,误了国之大事,请受朕一拜。”
田丰自然不敢受,当即跪下连声谦让。刘协亲手扶起田丰,君臣不免唏嘘。
刘协又问:“那依先生之谏,朕当如何处理此事?”
田丰早有决断,是以当即回道:“臣认为,陛下当全力施恩于太傅,为太傅扫除所有障碍,踏平所有不平的声音。”
刘协叹了口气,说:“朕明白了。你们回去休息吧,明日朕自有决断。”
杨修和田丰拜辞离去,临华殿中,刘协独坐案台,为自己斟了杯酒,仰头喝下,久久回味,自言自语道:“大哥,你可能不知道,我当真希望当年你便取我而自立,倒省却了我现在许多烦恼,形势使然,天意使然,奈何,奈何……”
第393章 朝堂请辞()
第二日的朝堂上。姬溪当先站出,详细的汇报了史景之乱已经自己是如何处理的,而后,为自己请罪,请刘协制自己不查之罪。
姬溪的心里是忐忑的,刘协的态度对他乃至对整个关中来说至关重要,他不想做董卓之流,但若刘协果真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为大局着想,他便不得不挟天子令诸侯,说好听点是承伊尹霍光之志,说白了就是乱臣贼子。再者,姬溪极为珍重自己和刘协的感情,若刘协不再信任他,他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他自己也不知道。
幸运的是,姬溪最担心的也是最不愿意接受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他请罪的话刚说出来,刘协便说:“智者千虑,尚有一失,何况太傅身兼国家大任,朕安能强求太傅面面俱到,蒲坂之乱,不过一小疾耳,望太傅不要自责,更遑论罪责,若当真治罪,当治朕的罪才是。”
刘协的话,说的诚恳,最起码姬溪觉得诚恳,于是乎,姬溪立刻放下心来,只要有了刘协这句话,其他人的攻讦都不足为虑。
这时,几个御史大夫站了出来,一人道:“蒲坂之乱,乃因太傅军权独揽,骄纵将士所致,陛下若不严惩,以何告慰蒲坂数万百姓的亡灵。”
刘协:“首恶已除,尔等勿要以偏概全,退下。”
而敢站出来指摘姬溪的,必是愚忠的,这等人,又怎会因刘协这么一句不痛不痒的训斥而退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