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变身古典女神-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李芸熙也终于成为了这样的一位演奏者。
舒缓静怡的旋律让人心旷神怡之际,双钢琴的强烈对比也在产生着。
这像是在预示着两个不同的人在此刻彼此交融在了一起。
这样的情感交流是隔空的。
是虚拟的。
是梦幻的。
是类似第三类接触一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只有身在这个舞台中央的两个人能够感受到来自彼此那浓厚的感情。
也许沈武寰在这方面并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但如果将那些会随着时间流逝消失的誓言转化为永恒的音乐,那么这一定是世间最为牢固的羁绊。
一切宝石、一切宝物都无法媲美这首曲子饱含的韵味。
感情反馈在了曲子之中。
那股缠绵悱恻的感情交流甚至比之前一首的《彩云追月》更加的通透。
如果说《彩云追月》之中人王追求女神的爱情是一种虚幻缥缈却浪漫无比的感情。
那么K448第二乐章之中的感情就是下里巴人田园春色之中原汁原味的痴缠情绪。
这是一种更加贴近普通人内心深处的欢愉。
配上旋律之中隐含着俏皮的伴奏,让人回忆起记忆深处的那个“他”曾经也做出过能够让你会心一笑的美丽时刻。
她们相互依偎,相互模仿,相互逗弄。
这种精神上的欢愉超越了肉体,超越了生命,超越了时间!
同样,在第二乐章之中依然有一段卡农式的双钢琴模仿进行,悠扬且舒缓。
两个人的默契程度在这一刻再次攀上新的高峰,正如同乐曲展现出来的那样。
她们的灵魂在此刻融为一体。
进入第二乐章再现部的结束部分时,出现了全曲最为幻想最为浪漫的旋律。
自106小节开始,莫扎特带来了一段在当时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创作。
在这一段之中,节奏可以任由演奏者自由处理,用来展现出他与教会决裂,正式成为当时真正意义上第一位自由音乐家的喜悦心情!
两部钢琴均有一段短小的“花腔”演唱。
花腔是美声唱法之中最为备受瞩目的唱法之一,犹如夜莺般婉转优美。
而此刻两部钢琴的旋律展现虽然并没有歌唱性乐器的那种“人声”,却依然如同夜莺般开始歌唱。
这段短小的演唱却如同庆祝一般,在后续重现之后,在一组下行相继模仿之中整齐的结束。
最为缠绵悱恻的一个乐章终于结束了。
沈武寰竟然难以置信的喘气了粗气。
她的身体机能、人性光辉及演奏技巧都已经到达了她人生之中的最顶峰,前世哪怕她最鼎盛的时候也不及现在万一。
但即便如此演奏这首低强度的曲子却让她感觉支撑不住,可她不愿停止。
李芸熙此时的状态也是相同的。
但她们都在笑着。
乐曲之中的喜悦和她们之间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演奏的欲望愈发高涨,她们不会让这首曲子就这样戛然而止。
她们将一起告诉世人,她们之间的感情交流,绝不是平凡人眼中的谈情说爱那么简单。
一切尽在旋律之中。
第二百五十一章 莫扎特《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下)()
进入第三乐章之后,音乐又再次恢复到了让人欢快无比的气氛之中。
双钢琴的齐奏回旋主题展现出了整个第三乐章的表现形式。
整个第三乐章是采用典型的回旋曲式写作而成。
但在前文之中曾经介绍过,这段乐章的形式是特殊的回旋奏鸣曲式,这就有其特殊的意义在里面了。
回旋曲式的段落划分为ABACA,而回旋奏鸣曲式则为ABA…C…ABA。
主要在于整个乐章并没有在旋律的编排上展现出更多的变化,转而在调性的变化之上作出了复杂的编排。
这正是奏鸣曲式的明显特征。
但要将它归结在回旋奏鸣曲式之中又显得颇为牵强,所以在此称之为特殊的回旋奏鸣曲式。
这样的编排方式几乎可以说是从莫扎特起始的,这正预示着他向往自由的内心。
双钢琴的旋律配合上面相当的微妙。
比起第一乐章纯粹的欢乐追逐,第二乐章的缠绵痴情,第三乐章更多的是展示一种极其饱满的音响色彩。
李芸熙的柱状和弦配上沈武寰的分解和弦应对,展现出了一种极其强烈的气魄。
沈武寰的双手拥有着异乎常人的手指力量。
并非是单纯指手指的力量极大。
而是如同触手一般,在柔弱的触键之中敏感的如同抚摸白兔的羽毛。
而在充斥力度的触键之中却又能如同锻钢大锤一般,敲出极其强烈的力道。
这种强烈的气魄在转瞬间散发出去,慑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没有人知道这股无形的魄力是从何处而来。
人们只是能够感觉到明显的呼吸不畅,仿佛有一台巨大的抽气机正不断的将室内的氧气抽离。
莫扎特在整个第三乐章之中展现了他无以伦比的作曲技巧。
无论是主题连跳、连结合,还是快速“花腔”事的音阶旋回,还是在早期的古典主义音乐之中融入民族色彩的这一个要素,都证明了他音乐的先进性。
在原来的世界以1800年为节点,在音乐史上将音乐主义分割开来。
1800前属于古典主义,而1800后则属于浪漫主义。
而莫扎特正是处在这段时间的中央。
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甚至可以将他称为浪漫主义的先驱行者。
从第四十二小姐开始,莫扎特在这里引入了巴洛克的古舞曲风格的旋律,极富动感。
双钢琴的交相辉映,并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纯器乐形式的演奏。
而在第六十一小节,这里旋律在a小调和e小调之间频繁的转换,那种极富动感的节拍,似是展现了一种维也纳宫殿里的舞场派对,让人记忆深刻。
在舞会进行到了最高潮时,教堂的钟声飘过窗沿,打乱了误会的进行。
而双钢琴的和声在也这里戛然而止,一幕一幕的场景如同真实还原一般,简直神乎其技!
可在转瞬之间,沈武寰再次以快速音阶级进的形式,奏响了舞会的序曲。
A大调的序曲仿佛在“捉迷藏”一般,玩着头尾相接的游戏。
这是典型的莫扎特式的幽默。
随着第120小节暗示结尾的“双音”动机出现,舞会进入了最高潮。
所有人都在欢呼雀跃,高声喝唱。
在这种极度活泼悦动的旋律之中,从属到主的和声仍然在不断的反复积蓄力量,似乎在表达着某种感情的宣泄。
这种积蓄似乎也在影响着观众们的观感,她们开始期待接下来的演奏。
事实上这是莫扎特故意为之的。
接下来的一段类似小提琴协奏曲的华彩乐段。
事实上古典主义的钢琴曲一般情况下是很少会加入这样的华彩乐段的。
但莫扎特却这样做了。
这样用来炫技的华彩乐段自然离不开沈武寰的演奏。
李芸熙快速的双音和旋以柱状形式在D大调的基础上展开。
而沈武寰则专心的进行着华彩乐段。
她此时的心情也非常的亢奋,而在这首曲子即将终结的时刻,她要进行一段无以伦比的演奏。
极端快速的音符行走已经不能满足沈武寰此时的表演欲望。
她要进行的是超过十五度的大跳式演奏。
大跳的演奏在沈武寰之前的曲子之中也有,但绝对没有这么大跨越幅度的表现。
左手连串的柱状音符为伴奏,右手则以极快的小臂跳跃动作在黑键白健之间游走。
这种技巧在古典主义的曲子之中是绝对见不到的。
即使炫技,当时的演奏家也绝对想不到这样的演奏方法和谱曲方法。
因为这正是李斯特发明的演奏技巧!
这一段华彩并不长,仅有5个小节。
但展现出来的效果绝对是让人震惊的。
一些对钢琴表现有些了解的人此时的表情简直可以称之为目瞪口呆。
他们根本想不到钢琴还能这样演奏?
更重要的是明明是乍看之下毫无关联的远距离音符,却能够在旋律之中相得益彰,这是一种极端挑战世界观的事情。
然而沈武寰就是这样演奏了。
她不会受限于任何演奏技法,任何时代的约束,她属于那个可以无拘无束享受作曲家们美妙音乐的时代!
回旋主题在华彩之后引入了新的主题材料,歌咏形式的律动配以四音一组的伴奏织体,把人从维也纳的宫廷之中带到了弥漫着乡土气息的田园。
李芸熙的表现在此刻堪称完美,并同时演奏出了整首曲子最唯美的段落。
这就像是对沈武寰的称赞献上的最为美好的礼物一般。
全曲在发展部的冲突爆发、二重唱之中进入了再现部。
最终回旋主题来到了它最后一次出现的时间。
整个结尾段的旋律极为高亢,二重唱之中蕴含着澎湃的激情,而两架钢琴展现出的魄力俨然像是一只交响乐团一般。
而在最后的段落之中,犹如万马奔腾一般的双钢琴同时迎合,给与了整首曲子一个辉煌的结束!
这首曲子时间正常演奏下来约为30分钟左右。
但沈武寰总是要比普通人持久一些,她们两人在第二乐章的时候以更为舒缓的节拍进行了展示。
整首曲子的进度也显得更长。
可在场的宾客们却没有任何一个嫌弃这种时间上的增加,他们甚至等不及想要听到沈武寰的下一首曲子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国际市场的屏障(求月票!)()
沈武寰和李芸熙的演奏在这一次的欢迎会上让各界大佬们大开眼界。
无论是什么主义的古典音乐,仍然还是古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