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枭雄-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赜辛疾撸蝗绲人乩丛偕桃榇耸隆!�
  杨广点点头,他确实是这个想法,若杨素在这里,以他的威望,未必震慑不住关陇贵族,杨广今天也看到了一点名堂,所有反对者基本都是关陇贵族,而士族门阀如,如纳言苏威、户部尚书牛弘、黄门侍郎裴矩、内使侍郎虞世基等等,基本上都没有表态,关键是他们没有一个领头之人,而这个领头人就是杨素。
  “今天朕只是一次试探,也好,让朕明白了究竟是谁反对,等杨太仆回来后,朕再从容布局。”
  杨广瞥了一眼宇文述,今天宇文述的表现让他有点失望,不过杨广也能理解,毕竟宇文述也是关陇贵族,他夹在中间,比较难做人,这件事就不让他参与了。
  想到这,杨广转换了话题道:“宇文爱卿,选将举才之事,你准备得如何?”
  选将举才也是杨广为笼络天下武将的一个措施,这次杨谅造反,很多地方豪杰都暗中相助,这便让杨广意识到父皇的禁武措施过于简单粗暴,得罪不少武士,而且禁也禁不住,与其堵,不如疏导,让天下武人能为朝廷所用,而且还可以借机推广公平取才的思想,为下一步推行科举取士做好铺垫。
  选将举才的具体事宜交由兵部来操作,由宇文述负责监察,不过,宇文述对此并不是很热衷。
  他本人就是行伍出身,对武人心理了解比较透,比如他知道武人尤其喜好排名,从前军中就自己排定了一个九大将军榜,他便提议设立三品十八将排名,这种排名对武人的吸引力比功名还要强,但杨广对这种武将排行方案一直没有表态。
  宇文述连忙道:“回禀陛下,据臣了解,文牒发去天下各州后,各位武人颇为踊跃,各地武人已经纷纷进京,不过……”
  “不过什么?”杨广问。
  “不过微臣感觉这次选武,底层武人较为踊跃,而门阀世家似乎有点冷淡,或许他们有点不屑于和底层武人同台竞技。”
  杨广点了点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门阀等级、九品中正的思想还是一时难以动摇,可如果这件事门阀世家不参与,就等于失败一半,他想把选武定为一种制度,第一次决不能失败。
  杨广沉思片刻,只得推出他的备用方案,其实也是一种妥协方案,“也罢!这次选将举才可分为甲乙两榜,凡五品以上家族子弟者,可参加甲榜选才,每府限两个名额,无论胜负皆可入禁军,以艺高者为官,五品以下及平民则参选乙榜,艺高者入军为官。”
  “那微臣提议的三品十八将又怎么选?”宇文述又紧接着问道。
  其实这种武将排名一般只能是一种非正式的,由民间来举办的一种娱乐性的排行,它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而且也没有什么可比性,由官方来举办就会显得不太严肃,而且还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在隋文帝时代,从来就没有什么武力排行榜,只有军方私下排定的九大将军榜,宇文述也曾经向杨坚提出过,却被杨坚一口否决。
  但杨广和他父亲杨坚略有不同,他的骨子里带着一种浪漫的气质,对这种武力排行颇有兴趣,不过杨广也知道,这种事情由朝廷来办,确实不太妥当,他想了想便笑道:“那个只是一种调兴之娱,不能作为一种制度,可以搞一次军队的骑射大赛,由军方主办,同时允许民间武人参与,如果爱卿对此有兴趣,那就由爱卿来负责。”
  宇文述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欣然笑道:“甲乙榜由兵部来做,臣就负责三品十八将比武甄选。”
  宇文述极力要搞三品十八将的比武大赛,是有他的目的,因为他不想参与兵部的甲乙榜选才,便想用这件事把他的总监督之职推辞掉。
  宇文述心里有数,杨广搞这种公平比武选将有点想当然了,可以说有点天真,自古选将都是靠资历后台,靠人脉关系,惟独和公平没有关系,他可不想做这种得罪人之事,最好让兵部去做,三品十八将排名既有趣味,又无伤大雅,他做这个无妨。
  “臣一定为陛下选出十八名天下猛将。”
  ……
  齐王杨暕的王府位于大宁坊,占地一百五十亩,稍微低于世子杨昭的府邸规格,但杨暕更深受杨广喜爱,除了府邸规格上不好逾越外,其余屋宇奢华,财富积仓,宫女侍从无数,皆远远超过世子杨昭,可谓富可敌国。
  杨暕今年二十岁,性格骄纵,从小便横行不羁,先帝杨坚并不喜欢他,认为他品行不端,但太子杨广只有两个儿子,而长子身体不好,不是长寿之相,杨广夫妻便对次子百般宠爱,杨坚也没办法,只好随他们去。
  杨广登基后,朝务繁重,没有时间过问杨暕私事,没有父王的约束,杨暕更加肆无忌惮,荒淫放纵,恶名远扬。
  不过杨暕名声虽臭,但野心却大,他知道兄长杨昭身体肥胖,不被父皇母后所喜,他便动了争夺太子之念,尤其父皇已登基,但东宫迟迟未定,更让杨暕看到了夺嫡希望。
  房间里,杨暕背着手来回踱步,满脸阴沉,乔令则躺在一副担架上,泣述今天发生之事,他今天遭遇很惨,肋骨竟然断了一根。
  “卑职知道殿下喜欢良马,那匹乌骓确实不错,卑职便想献给殿下,不料杨元庆残暴凶狠,夺走战马,打伤卑职,此事若传出去,京城人必笑殿下无能,卑职受伤无所谓,但削了殿下颜面,卑职却不能容忍。”
  杨暕眉头一皱,“杨元庆?就是上次和杨昭在一起的那个军官?”
  旁边还站着另一名幕僚,叫做陈智伟,也是一名助纣为虐之徒,但他却比乔令则更狡猾几分,他连忙道:“殿下,此人不仅和杨昭关系不错,而且他是杨素之孙。”
  杨暕顿时怒道:“是杨素之孙又怎么样,是杨素之孙就可以打伤我的人,抢走我的马吗?”
  陈智伟见杨暕没有领会到问题的关键,便又劝道:“殿下,此事须从长计议。”
  他给杨暕使个眼色,又看了一眼乔令则,杨暕会意,便对乔令则温和地说道:“你既然受伤,那就回去好好养伤,赏你五百吊钱,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会处理好。”
  “多谢殿下,卑职一定会尽心竭力做事,以报答殿下。”
  乔令则感激不尽,两名侍卫将他扶出去了,杨暕这才问陈智伟,“你是什么意思?”
  “殿下,若是普通人,杀了他也无妨,不过既然是杨素之孙,殿下可要以大事为重。”
  一句话提醒了杨暕,现在太子未定,他确实不好得罪杨素,以免把杨素推到杨昭那一边去,他沉思片刻,便问:“依你之见,这口气我就忍了吗?”
  “那倒不必,殿下虽然不动手,但可以假借其他人之手来收拾杨元庆。”
  “你说的人是谁?”
  “贺若弼!”
  陈智伟阴阴一笑,“难道殿下忘了此人吗?他可是对杨元庆恨之入骨。”
  杨暕恍然大悟,不错,贺若弼为人鲁莽且记仇心极重,他确实是一把最好的刀。
  “这个计策高明,很不错。”
  杨暕赞许地点点头,他很欣赏手下借刀杀人的策略,这才是高明的手段。
  “这件事我就交给你,所需钱物,自去账房支取,把此事给我办妥了。”
  ……
  一辆华丽的马车进了崇仁坊,车帘已经拉开,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女正好奇地打量坊内的情形,一棵棵粗壮茂盛的大树,一栋栋精巧别致的院子,还有坊里的行人,他们穿衣打扮似乎也和闻喜县不同,一切都让这个少女充满了好奇。
  “敏姑娘,你小时候就在这里长大,七岁时才离开,你就忘了吗?”中年管家微微笑道。
  “嗯!好像还有点印象。”
  少女抿嘴一笑,脸颊上露出一个小小的酒窝,使她白瓷般的脸庞上多了一点俏丽和可爱,她长着乌黑且大大的眼睛,眼睛内清澈而明亮,一对弯弯的秀眉裁如新柳,肌肤晶莹洁白。
  虽然一路颠簸,路途疲惫,但良好的教养使她始终如一的文静而优雅,她那刚刚褪去女童幼稚的脸颊上,始终洋溢着少女独有的青春光彩,她的笑容感染着随行的每一个人。
  “忠叔,你多久没来京城了?”
  “差不多二十年了,那时候你大哥刚刚出生,我专门进京给老爷报喜,哎!这一晃就二十年了。”
  “忠叔,到了!”一名随从拉住了马车。
  马车停在一座巨宅前,只见大门上的牌子写着‘闻喜县公府’五个大字。


卷四 漫天外云卷云舒 第五章 公主请客
  杨元庆是下午时分回到了京城,在明德门他和单雄信一行分了手,杨元庆便返回了杨府。
  虽然杨元庆并不喜欢杨府,尤其他祖父杨素不在府上的时候,他很不情愿住在这里,杨府让他感到一种难言的压抑,尽管在祖父的施压下,杨府已经给了他嫡子待遇,但杨元庆还是感觉得到一种隐藏在背后的目光,像针一般刺人,那是一种嫉妒和不满。
  不过杨元庆一时也没有地方可去,他只能暂回杨府,好在他有一座独院,门一关,杨府的事情他可以不闻不问。
  来到杨府大门口,杨元庆翻身下马,他正要牵马进府,府内却迎面走出两人,有说有笑,年纪都三十四五岁,皮肤白净,气质温雅,不过他们都穿着官服,竟然是正四品服。
  这两人都是杨玄感之弟,一个是杨万石,一个是杨仁行,他们是杨素庶子,在杨府内主要负责经营田庄,不过这两天他们兄弟兴高采烈,他们二人因父亲平杨谅之功,得封正四品仪同三司,连管家的杨玄挺也得封勋官仪同三司,而且杨府得赏绢五万匹,绫罗一千匹,使整个杨府上下如同过节一般。
  “哟!这不是元庆吗?这段时间你到哪里去了?”兄弟二人笑问道。
  杨元庆秘密出使幽州,再加上他的封官是在代州宣布,京城内大部分人都不知,杨府上下也只有极少数知晓。
  杨元庆笑了笑,拱手施一礼,“两位叔父,我这段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