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乐夜未央-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官桀与上官安四目相对,同时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甘。
尽管是满心地不甘,但是,父子俩还没有冲动到催促皇后尽快生子的地步——皇后实在太年幼了!
因此,几乎是想到张氏的同时。父子俩都想到了一个办法——以他人子为子!
——张皇后无子,吕太后令后取他人子养之,而杀其母,以为太子,孝惠皇帝崩。太子即位,是为少帝。
上官安刚要说出这个办上官桀已摆手阻止:“不必说了,这个办法无异于养虎为患!”
——少帝年长,自知非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壮,即为变!”
——以他人为子必要杀其生母,如此血仇。日后必然反目。
上官安也是聪明人,立刻就明白过来。自是一字不提,只是道:“阿翁有何良策?”
上官桀只能摇头:“且不忙对策。先把上的状况弄清楚,别自己先乱了方寸!”
上官安点头。看着父亲,没有吭声。
——这根本等于什么也没有说。
上官桀自然明白儿子地想法,苦笑了一下,便打起精神,道:“上既然还有关心民生的心思,想来,便是真的有恙,也绝对没有到不堪的程度”想到这一点,上官桀也是不由全身一轻。
“现在的关键是”上官桀望着儿子重新开始亮地双眼,微笑低语:“我们这位十三岁的主上究竟对大将军是何想法!”
无论如何,刘弗陵都是大汉正统所在,不管霍光手中有多少权势,只要正朔仍在,他便只能低头。
上官桀不由笑着挑眉:“若是上对大将军不满那可就真是太有趣了”
汉承秦制,大将军位比三公,韩信、窦婴拜将之时皆是赫倾朝,至卫青于塞上被拜为大将军,立号归朝,大将军之位更在三公丞相之上,是名副其实的当朝第一人。
依着三人的结局,对比着算下来,大将军可真不是什么深得天子信任的高位君臣互信更是不易。
自然,孝武皇帝与卫青是例外,但是,那两人与一般君臣又不同,卫青之于武帝,恐怕更似萧何、张良之于高帝,而不是以韩信来比。
虽然霍光为人处世地确更似卫青,而不是兄长霍去病,但是,上官桀更清楚——今上不是先帝。
先帝苛刻猜,但是,也的确念旧情,连行祠祭祝诅这种大逆之举地陈后都只是罢退长门,何况卫氏姐弟是伴着他从建元新政的困境走出来的人,不管帝王心术如何,对卫氏,他还是愿意信任的,可是,今上与霍光之间如何能有一定程度的信任?
年少弱势的天子,权柄尽握地臣下
上官桀深感,这一次,大汉朝堂之上必然是精彩纷呈,绝对不会比先帝即位伊始那段日子差!
“可是,如何才能知道上对大将军的想法?”上官安也觉得有趣,不过,他更在乎实际问题。
上官桀眨眼,显然是胸有成竹了。
“阿翁?”
“燕王!”
上官桀给了提示。文啊卡文,什么时候是个头!!!明明所有情节都想得很清楚,为什么码字时就是龟???)(,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
20、燕王刘旦()
武皇帝共有六子,与其父、其祖相比,子嗣不繁却也
因为嫡庶有分,储位早定,除刘据之外的五位皇子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可想,毕竟,先帝对长子的维护是不遗余力的,根本不允许任何人挑衅长子的地位,更不必说,太子身后还有两位大司马为恃。
燕王旦是第三子,广陵王胥是第四子,两人是一母同胞,在皇子排行中都是不上不下的位置。
都说排在中间的孩子容易被父母忽略,但是,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刘胥都是最年幼的皇子,也没有得到君父太多的关注,因为,除了长子、长女,雄才大略的孝武皇帝眼中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子女的印象,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的淡漠。
既然连长公主、皇太子一母同胞的两位公主都是这个待遇,既然连生母深得圣眷的齐王也不过是封王时稍得了一点照顾,那么,非嫡非长又非宠姬所出的兄弟俩又能有什么不满、不甘之类的想法呢?
正是因此,无论是受社(注1)封土之前,还是之后,燕王刘旦都从没有产生过一丝关于帝位的妄想,毕竟,论嫡,皇子中谁也比不过刘据,论长,他上面有两位兄长,论贤,刘据几乎是天下归心,更别说论母亲所受的宠爱,他与广陵王的生母也只能排到皇子生母的最末位——哪怕她生了两个皇子。
他们的母亲姓李,只是齐王生母王夫人的婢女,不过是在王夫人有孕时,被王夫人安排,承了一次帝恩,便有了刘旦,后来,刘旦三月命名之日,天子又留宿了一夜,便又有了刘胥。
虽然生有两个皇子,可是,他们的母亲只是美人,这个位号在宫中仅次于夫人,倒也不能说低,但是,其他皇子的生母都是夫人,这样一比就比较显眼了。
武帝时与汉初已是不同,诸侯王对封国已没有太多的权力,刘旦也乐得花更多心思在各种学问上,经学、杂说皆有涉猎,若不是出了巫蛊之乱,太子起兵自杀,刘旦觉得自己一定会成为与河间献王一样的贤王,做自己喜欢又与国政无关的事情,受到天子的褒扬。
——但是,偏偏就出了巫蛊那场变乱。
得知长兄死讯后,刘旦还在悲痛懵,燕国诸吏便寻思起储位的事了——太子死了,齐王死得更早,他们的大王不就是天子长子了?
当然。大汉帝位从来不是非嫡非长不传。不过看看其它皇子——钩弋子太小。不必考虑;广陵王行为无法度。被天子痛斥已不是一两次了;昌邑王倒没有什么缺点。但是。这位大王没有继承被赞以倾国倾城之名地母亲地美貌。倒是继承了那位李夫人地虚弱体质。都不知道他能活多久!
——还有比燕王更合适地储君人选吗?
燕国上下都如此认为。被王后、宠姬以及左右近臣日夜劝慰地刘旦渐渐地也这么认为了。
于是。后元元年。他以长子自居请求宿卫长安。得到却是一句“生子当置齐鲁礼仪之乡!”使者被下狱。之后。又坐藏匿亡命。被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天子却没有额外多置一字。
到这时。刘旦也明白过来了。自己做错了。
——自己地上书几乎就等于是再一次提醒君父。太子据已卒
他的君父从来不是一个恪忍的人,迁怒是必然的
刘旦明白这一点,但是,他从未想到,他的君父居然选择了年仅八岁的幼子——这完全不合道理!
——主少国疑!
——他的君父一世英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后元二年,武帝崩,在接到赐诸侯王的玺书时,他感觉书检上的玺封比以往要小,自然无法不生疑。
虽然在比对之后,证明“封小”只是他的错觉,但是,刘旦还是派了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亲信以问礼仪为名,前往长安打探消息。
当时,新帝已立,消息纷乱,百官皆谨言慎行,一行人在长安竟进不了任何一个重臣的门,甚至连素来与燕王交好的鄂邑公主也将他们拒之门外,最后,还是王孺想办法见到了执金吾郭广意,他没有敢多问,只问:“先帝因何病而崩?立谁为帝?年几岁?”
受了重礼的郭广意也没有含糊其辞,很明确地回答:“我当时只是待诏五宫,并未亲历。宫中雚言帝崩,之后,诸将军共立太子为帝,年**岁,葬时也未出临。”
一行人回到燕国,就把这个唯一明确的消息报给了大王,同时也报告了郭广意被免职的消息——见过王孺的第二天,郭广意即被免职,由河东马適建任执金吾。
刘旦更感奇怪,复遣中大夫至长安上,孝宗庙,慈爱骨肉,和集兆民,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威武洋溢,远方执宝而朝,增郡数十,斥地且倍,封泰山,禅梁父,巡狩天下,远方珍物陈于太庙,德甚休盛,请立庙郡国。”
奏报闻,霍光不许,但褒赐燕王钱三千万,益封万三千户。
这个结果让刘旦大怒:“我当为帝,何赐也!”
——他是武帝的长子,不是任人施舍的流民乞丐!
这个结果也让刘旦开始对帝位动了心思。
——为先帝立庙郡国都不许新帝当真是武帝亲子吗?
他身边的近臣也劝他:“大王壹起,国中虽女子皆奋臂随大王!”
刘旦开始与宗室中山哀王子长、齐孝王孙泽等结谋,诈言以武帝时受诏,得职吏事,修武备,备。又与刘泽谋为奸书,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伐之。使人传行郡国,以摇动百姓。
刘泽谋归临兵,杀青州刺史隽不疑,与燕王一同起兵。刘旦大喜,送走刘泽,便开始招揽人马,赋敛铜铁作甲兵,并频繁检阅燕国的车骑材官卒,又建旌旗鼓车,头先驱。之后,刘旦又带着相、中尉以下诸吏,勒车骑,民会围,大猎文安县。
不是没有人劝谏——郎中韩义等人数谏,结果,所有参与进谏的十五人全部被刘旦杀了。
几乎已是万事俱备,箭在弦上了,消息泄露。
——缾侯刘成在得知刘泽等的计划后,向隽不疑告了此事。
始元元年八月,隽不疑收捕刘泽等人并上报朝廷。
天子遣大鸿胪丞案治,连引燕王,随即就有诏,以燕王至亲,勿治,而刘泽等人皆伏诛。
——既警告他,也安抚他。
刘旦明白,这是因为少主新立,朝臣求稳。他更明白,这不是八岁天子能作主的事情,恐怕还是辅政大臣的主意。
这一挫折几乎摧毁了刘旦刚刚聚集的雄心壮志,至少说,刘泽死后,刘旦再没有妄动半分,只是做着燕王应做的职事。
虽然还是不甘心,但是,刘泽的死让刘旦明白,谋反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