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公,你的谋士又挂了-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白起其实心中贪新鲜,倒是想立即“召唤”出一个‘药’‘侍’,可考虑到目前这居住条件,实在容纳不下多一个人,况且陈氏兄弟无亲无故,这突如其来地冒出来一个只能只懂命令的“木头人”,对于目前的她的情况而言太过打眼,还是不太适宜。
她想前想后,还是决定再过些日子,有条件能搬出青葭村再说。
这些日子以来,陈白起那破烂小屋其本上已经焕然一新,房子夯墙的缝隙已有村民热情地来补,房顶亦有人送来蔺草来铺,每日村民感‘激’送来的东西络绎不绝。
陈白起不占这种小便宜,凡是村民给她送的东西她先盛情难却地接下,应了这份心,却在人临走前又转手赠送上一份小礼让人带走,送的东西基本上与人送来的东西价值相等,如此一来,别人亦乐于接受,这一来一往,陈白起不知不觉完全变成了村中第一好人缘之人。
逐渐,她之事通过三老与里正口口相述,竟远迹到了县城内,不少人都好奇这陈焕仙究竟何人。
这日一大早,陈白起刚起身洗盥,季老汉便****来,他一脸不好意思地跟她讲今日准备入原乡县城。
陈白起一听便了然,知道他定是为了他儿子军中份额补贴之事。
她当即放下手中之事,与他走上这一趟。
季老汉雇了一辆驴车,没请驭夫季老汉自己赶的,两人乘坐着驴车赶了二个时辰左右的路程,方来到原乡县城。
原乡县城古风朴实,土黄城池既纯朴古老又别有一翻苍桑年久之感,城内车粼粼,人马‘交’叠蹿行,热闹非凡,路上武士、剑客与士人亦不少,武士别着弓,剑客持着剑,士人步履似风,皆脱离了小村落的泥土气息,如画中的人物一般,都蕴含着各自的故事。
季老汉对原乡县城并不陌生,因此并不张望好奇,而陈白起第一次入城,倒也是面含浅笑,尽览眼底。
第304章 主公,一曲乐词群情激昂(2)()
驴车行至县衙‘门’外,望上六阶梯,‘门’口处有两个齐兵守卫。。。 。
季老汉先下驴车,便让陈白起先在车上等候片刻,他去问一问情况,估计是怕带着陈白起会遭了怠慢,心中过意不去。
陈白起微笑颔首。
陈白起静默地等了没多久,便见季老汉搓着手,一脸颓废苦闷地归来。
陈白起笑了笑,亦不问他结果,她让季老汉先于驴车上等着,等她回头叫他出来时,他才出来。
或许是陈白起的笑容有着镇定人心的作用,季老汉竟安下心来,点头表示明白。
陈白起下了驴车,站在县衙的石梯下,此乃街道位置,过往人流不息。
陈白起背着手,面仰朝着县衙大‘门’方向,便这样静静地站了许久后,便从附近地上捡来两块表面光滑如拳头大小的石头,一手一只,两石相叩,轻一下重一下,却是有一种轻快的节奏。
这时,已有不少人停驻下来,都好奇地看着她,不知道她要做什么。
陈白起望着衙‘门’方向,袍下生风,一个横指便着街道,张开嘴,朗声清唱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当下流行弦歌,这般言唱的方式,众人一听陈白起的声音与脆石相击的节奏相呼应,只觉得耳目一新,便纷纷停了下来。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莫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陈白起的声音随着歌词的感情转变而百转千回,她又唱念道:“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些歌词摹写的是伍人被征兵时耶通爷,指爷爷,母亲,妻子与孩子相送别的惨状,第二段自是传达伍夫心中的诉苦,这些情况都是贴近这几年齐国征兵的现况,原乡县城中不少人听后,相当大部分人感同身受,不禁都融入陈白起所唱情景,湿了眼眶红了眼。
陈白起面‘色’浅淡,却有几分悲天悯人之感,她两石重重一叩,如重鼓鸣耳:“边庭流血成海水,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赵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边庭,即边疆,血流成海水,形容战死者之多,这里讲的是家中缺了主劳力的艰难与困苦,亦表明伍夫上了战场九死一生的境况。
陈白起再道:“且如今年冬,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生男埋没随百草。”
此词一出,竟不少人抹泪痛哭了起来,那‘抽’噎声确也悲苦。
这词可算唱出了他们普通贫民的心声,可不是吗?
本来家境便穷苦,县中的赋税却日愈加重,生儿拉出当伍夫,不如生‘女’儿还能够嫁了人,不必随军死后卖入‘乱’葬岗之中,寻不回尸骨。
听了这歌词,最难过莫过于刚失去儿子的季老汉,他抚脸闷哭,悲不自已。
陈白起听着四周的哭声,微微压低眼眉,她清朗而干净的声音融入那悲泣之声,咬字入骨般唱念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此词一出,引得齐聚于前的众人,一时心中大恸,泪流满面,哭声不绝于耳。
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
这篇陈白起念唱念之词,非诗非句,乃民歌的接字法,通俗口语,以便不识字之人亦能够直观听懂,她这般字字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有力,却又优美动听,简直直冲人肺腑,难以抵挡。
此时,那守‘门’的一衙差也听入了神,特别最后一句,直刺心口,不禁泪含盈眶,怔忡不已,但另一衙差却相对理智许多,他眼神惊异,见衙‘门’前一片哭声的情况着实诡异,本想驱赶走陈白起,却又见陈白起气度不凡不似寻常之人,怕一时冲动得罪了哪路神仙,便一直犹豫着。
后来,见他出口成章,句迹风雅,心中更是敬畏,他上前客气道:“这位郎君,不知前来衙‘门’何事?”
陈白起看了他一眼,却摇头:“无事。”
衙差懵了,这叫无事?他无事便是专程跑来衙‘门’前‘弄’出哭声一片?!
陈白起嘴上虽说无事,但神‘色’分明带着事。
她隔了一会儿,便又继续将刚才的乐府词复唱了一遍。
见渐渐聚拢在‘门’边来哭的人越来越多,这衙差只得忙擦汗,如今他想驱赶走这少年怕也难成事了,他身后可站着一大批哭红眼的群众,不过,他眼尖瞄到了停在一旁的驴车,若他没有猜错这车中有一老汉方才好像来询事,关于战死伍夫军中托衙嘉奖津贴与减税一事。
他脑子一转动,联想前后之事,好似猜出了什么,只觉情势再这样闹下去恐怕不妙,连忙冲入衙‘门’,事询了鲁主薄。
第305章 主公,朝着名士之步迈出()
县中鲁主薄一听有人在衙处弦唱聚集,这北集处乃是附近几县伍户出入最集中之所,心中恼恨,他四十来岁,面如钟馗黑壮髯腮,瞪着一双‘阴’沉沉的大眼。 'xs。…
他本‘欲’派人以武力将人驱散,便恰听外面的一声铿锵有力的少年清朗之声念到“县官忙推脱,赋税从何出?”时,便是一个机灵,顿住刹了脚步。
“尔去将人请来。”鲁主薄喊那前来通报的衙差。
衙差应是,便赶紧出去将人给请了进来,这一次陈白起便没有搪塞他“无事”或“不愿”,人很轻易便随他而去。
这时,那衙差便越发笃定这少年郎君定是为了伍人战死之减赋税与战功补贴而来。
鲁主薄亦不是傻人,他将陈白起上下一打量,便道:“尔乃何人,是为了郯境边廷伍人战亡补贴一事而来?”
季老汉儿子参与的便是攻灭郯国一战,如今郯国被灭,齐国大肆瓜分郯国‘肥’膏,便是余下一些给战殍盈野的伍人家属一些应有的补助。
此事亦是陈白起是经多方打探而得,她知道此次晋阳侯因大盛而开了恩德,只是这福泽却被一些心怀鬼胎的县中小官吏层层剥削,以种借口理由来粉饰太平,导致最低层最应受到补贴的伍户一家都没得到。
“此事小人尚且管不着,小人是为了那家中失去仅的一个儿郎的孤寡老人,最终却得不到丝毫来自国家慰藉一事而来。”陈白起道。
鲁主薄一掌拍在桌上:“尔是何人?”
陈白起一礼:“小人不才,陈焕仙。”
鲁主薄乍一听只觉多少有几分熟悉,再细细一思,蓦然想起了此人。
这陈焕仙的名字他是听过的,他亦不记得从何人口中传来,只听说此人本乃学子,却因变故搬迁至青葭村中,他本穷苦潦倒,好吃懒作,靠一幼弟乞食予他维生,然这样一个人,却突然有一日愤发图强,卖了祖上贵物(此乃谣传)组织工人,尽心尽力为贫脊的缺水的青葭村挖了井。
她本是穷苦人家,但挖井之事却行得大公无‘私’,不为任何利益,甚至不贪取村民的一线一物,如此高风亮节的品德渐为士人圈中津津乐道。
穷,亦有志节,穷,却不失风骨。
鲁主薄不想冲其锋芒,此事若真当闹起来,上头自不会损失什么,但他却难以脱身,他当即想了想,便收起怒颜,淡淡道:“陈郎君,此事想来必是有所误会,我会立即查谒下去。”
陈白起知道他会考虑的,便只是应了她给季老汉办理补贴减税之手续之事,至于其它的,或说他此刻对她所说的会查谒下去只是敷衍,但她却料定,很快他便会认真了。
她今日这一首改编的“兵车行”的叙事诗歌词的形式演译出来,她相信,经过她在衙‘门’前一遍又一遍渲染,不久便会在整个附近这几个县城中传唱开来。
她想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