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占其地的几率也达到了五成以上,在战场之上这样高的几率几乎都可以称得上是白送的功劳了,这个白送的功劳大明那么多合适的人朱厚照却只送给了袁启文。当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心里面羡慕者袁启文呢。

    正是靠着吞并了亦力把里极其附近地方的功绩袁启文才会被朱厚照赐予平虏伯爵的爵位。只不过由于亦力把里的国力实在是太过于弱小,所以袁启文才会被仅仅的赐予伯爵爵位,如果亦力把里是像鞑靼和瓦拉那样强大的国家的话说不定袁启文都能够直接被提拔为侯爵爵位,而且也不会是现在这样的不世袭的终身爵位。

    不过如此,袁启文都以及很满足了,近十几年来除了那些皇亲国戚之外单靠战功能够获得爵位的袁启文也是仅有的几个了。这已经值得在未来被人大书特书的了。

    而且袁启文现在又升官了,天策五军中军总兵,虽然之前袁启文也是总兵,但是一个甘肃总兵和京城的总兵那可是不一样的,改编之后的五军中的中军那可是直接负责保卫京城的,地位大有不同,而且袁启文不但担任了中军总兵更是被暂时的任命为了天策总督。

    天策总督本来只是为战时所准备的,但是为了便于十二营三十二万人的整编改制工作,所以朱厚照便暂时的任命一个天策总督,以便有人能够从中协调尽快完成工作。

    虽然袁启文的这个总督可能只能当上两三个月,时间不长,但是意义却十分的重大,作为第一个天策总督,哪怕是临时的那也是十分了不起的,并且以后一旦有战事了袁启文肯定第一个被考虑。

    “臣袁启文接旨。”送走了传旨的太监之后袁启文带着家人回到家里之后短暂的庆祝了一下便离开了平虏伯府。十二营几十万人的改编工作任务繁重,作为新晋的中军总兵以及暂时的天策总督,袁启文怎么能够不尽快投入工作呢。

    不过好在袁启文并不需要成为一个决策者,他只需要成为一个好的执行者便可以了,因为每一步该怎么做伦文叙他们都已经计划的非常详细了,所缺的仅仅是袁启文这个去执行的人。所以暂代了天策总督之后伦文叙第一件事便是到了军机处寻找到了伦文叙、杨一清和刘大夏他们询问京军十二营的具体改编细节。

    京军十二营除了最最jing锐的驻扎在京城外面之外其余的军队都驻扎在京畿地区的各个重要的城镇以及关隘之中。自从朱厚照正式的颁布了大明京军改制的条例之后,五天的时间,京郊以及京畿地区的每一个属于京军的卫所以及千户所。至于京畿地区其他的不再京军之列的卫所虽然也听到了风声,但是奈何自己不是京军,只能看着人家大把大把的军饷往家里拿,而自己却只能干羡慕着。(。。)

    p

第三百零一章 开始测试() 
在军机处经过伦文叙等人面向授宜的袁启文出来之后没有回家直接就带着两千人马奔赴京畿各地去负责具体的京军改制的事情去了,而这两千人还是刚刚从三千营变成神枢营的蒙古骑兵担任的,按照规定天策总督拥有一支人数在两千人左右亲军,但是京军十二营全都需要去参加筛选,在加上时间也来不及了,所以朱厚照便暂时命令神枢营派出来两千人暂时的担任一下袁启文的亲军,等十二营改编完成之后再回神枢营,而往后如果有人继任总督的话亲兵则要从改编过后的天策五军里面筛选了。

    首先袁启文到的是就驻扎在京郊的京军,现在在京郊驻扎的军队之中除了铁血军和三千营之外十二营的官兵一共有十五万人左右,作为直接守卫京城的京军,他们的要求肯定更加的严格了,筛选的时候淘汰率自然也就更加高了,依照大明京军改制条例规定,这十五万人里面需要筛选出来八万人最最jing锐的士卒,而其余七万人则需要被淘汰了。

    袁启文到了京郊之后先是将十二营分散在京郊各地的驻军集结在一起,袁启文在距离京城稍远一点的地方建造了十五个特大的校场,然后随机的将十五万人分在了十五个校场里面,袁启文亲自组成了一个负责筛选的执法队,自己派出了从府里带来的少量的亲兵担任主要的负责人,然后在颁布了伦文叙他们制定的筛选办法之后十五个校场瞬间便热闹了起来,每一个士卒都拼命的想要把自己最好的状态表现出来。

    这一次的筛选主要依靠的就是士卒的单兵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之后会有执法队对每一个人进行打分评定,打分以零为起分。每一项评定的项目都为依据重要xing的不同分为了三十分到十分不等,总分总共六百分。

    在对每一个人都打分了之后会军机处派来的人接管这些花名册。然后由军机处人负责排名以及最后的筛选,总体原则便是以得分为准,得分高的便可以留下来,而得分低的则要被淘汰,最后从得分最高的那一名开始,一直到刚好第七万八千个名字的时候停下来,这七万八千人便是可以留下来的人。而那些没有被留下的人里面会有两千人被特招,这些特招的便是经过军机处认定的具有一技之长的人。

    京郊的十五万人到了校场之后所有的人都是被随机分配的,所以每一个校场来自十二个地方的人数都比较平均,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不良的竞争出现。

    “哎。刘秀才。我们又分到了一起了?”在丙3号校场里,刚刚在里面转悠了一圈的刘玉郎看到老熟人之后迅速的跑了过去。

    “是啊,是挺巧的。”刘彦期却没有刘玉郎那种见了熟人的喜悦,反而现在的他满脸的愁容,前几天还不太担心。但是现在真的来了,刘彦期却又担心的要死。其实说白了就是刘彦期对自己能留下来没有一点的希望,筛选最看重的就是士卒的单兵作战能力以及士卒的相互配合的作战能力,在那一项上面刘彦期都不擅长。

    论起单兵的作战能力无非看重的就是士卒的身体素质、力气、耐力、勇气、毅力等,这几项对于那些普通的士卒都不太成问题,但是对于刘彦期却很是问题。他和其他人从小便是下地干活或者练武不同,他从小除了读书之外任何体力活动都没有干过,虽然弃笔从戎了之后在军营里面训练了一两年了,但是如果不是近年来京军审核稍微松了一点刘彦期铁定被赶走。现在除了耐力和毅力之外刘彦期在其他上面都和其他人没有可比xing。而且或许是读书读得脑袋读坏了吧,士卒之间常见的配合刘彦期也总是练不好,弄得现在军营里面都没有几个愿意和他配合的了。

    这一番比试下来刘彦期估计自己绝对是排名最后几十名,被踢出去那是绝对的了,你说刘彦期能开心吗,本来自己科举不行。好不容易想要投笔从戎保家卫国了但是现在又面临被踢出去的可能,理想饱受打击的滋味不好受啊。

    “没事,秀才,到时候我和你搭档。”或许是看出来了刘彦期的担心,刘玉郎拍着刘彦期的肩膀说道。刘玉郎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从小下地干活以及进山捕猎练出来的那把力气以及灵活劲远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比得上的,刘彦期在耀武营里因为文采出名,而刘玉郎同样也是个名人。那些比试单兵能力的刘玉郎是没法帮助刘彦期了,但是到时候相互之间配合作战的部分刘玉郎绝得自己帮助刘彦期一下说不定还能够让他通过呢。

    果然,事情还是朝着刘彦期预料的方向发展了,在考察单兵能力的时候,第一项便是比试耐力,直接负重长跑,每个人身上背着十公斤重的背包围着大大的校场不停地跑,三圈一万五千米跑的时间越短得分就越高。在这个比试的第一项刘彦期便得了个零分。他是丙3号校场一万人里面最后到达终点的三人之一。而刘玉郎确实第七个跑到终点的,直接的了三十分的最高分。

    跑完之后当天下午测试力气的大小,依照朱厚照的要求特制的三十公斤、四十公斤、五十公斤一直到一百五十公斤重的锁石排放了一地,在旁边还有每个只有一公斤的带有挂钩的圆石,每一个测试的士卒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往上面加。

    下午测试的时候,刘玉郎直接将重将近九十三公斤的锁石和三个圆石给举了起来,立刻引起了一翻掌声。而刘玉郎在力气上虽然比常人达,但是却比不上那些天生神力的大力士,刘玉郎的九十三公斤的记录很快就被打破了,在没多久便出现了一个人直接将重达一百五十公斤的锁石给提了起来,当天力气出现的力气最大的一个人一手提着重达一百五十公斤的锁石,一手提着重达一百四十公斤的锁石,那人一声大喝之下两块锁石全都被举过了头顶,引起了所有人的惊呼。不过明眼的人也看得出来这并不是那人的极限。但是轮到刘彦期的时候就不行了,他才堪堪举起了最小的那块三十公斤重的锁石。这一次虽然不是零分了,但是也仅仅一分而已。

    第二天和第三天测试的还是一些和力气、耐力等有关的项目,一直到第四天的时候测试项目换成了cāo练大刀、枪以及弓箭。这里的枪不是火枪而是那种长矛、长枪。刘彦期力气不够所以不擅长使用枪和弓箭,所以这两项同样也是平平的令人喝倒彩,也就是舞刀的时候才让人眼前一亮。京军以前非常强调士卒的全能,所以除了骑兵之外一般的士卒不管是大刀、长枪还是弓箭都需要练习,刘彦期虽然练不好长枪和弓箭,但是对于大刀却格外用心,在刚刚进军营将军教授的时候刘彦期没有学会的全都记在了心里,然后回去之后就自己画出来,不断的研磨。大明军中专门有几套用来临阵杀敌的刀术,刘彦期将这几套学习的非常顺溜,所以舞刀的时候刘彦期确实刀刀直击要害,令的一旁的负责测试的人眼前一亮,终于给了他一个较高的分数,十九分。这个分数也让刘彦期终于松了一口气了,还有希望呢。(。。)

    p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