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诸葛亮距离真丞相仅一步之遥了,他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只要稍微给他一点时间,他一定可以超过李轨。
黄忠死后谁可为汉中主帅,刘禅没有主意,但他有一票否决权,他可以否决诸葛亮喜欢的人。诸葛亮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故意举荐了魏延为汉中主帅。
刘禅几乎想都没想就给否决了,他要诸葛亮再提人选。
诸葛亮又提名了马谡,然后也被干掉了。
最后诸葛亮向刘禅举荐了蜀军里的后起之秀、底子相对干净的青年将领姜维为汉中主帅。刘禅同意了,他认为他跟姜维年纪接近一点,应该更容易有共同语言。
皇帝毕竟还年轻,虽然不昏庸,但仍然容易糊弄。
诸葛亮淡淡一笑,即将这一页的胜利翻过去。
他如果连年幼的皇帝都不能驾驭又谈何中兴大汉呢。
其实如果李轨能再给他一些时间,譬如两到三年之后再南征灭蜀的话,那么诸葛亮一定有办法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成为和李轨比肩的一代伟人。
他是一个极其优秀的政治家,有着无限的潜力。
但是李轨已经不再给他机会了。
就在曹仁继续镇北,所有人都认为李轨暂时不会对蜀地开战之际,李轨却突然拜张辽为山南诸路兵马都统帅,全权节制终南山以南各路军马,让郭淮做他的行政司马(参谋长),以张郃、徐晃为副帅,统帅二十五万兵马南下。
南下的目的不仅仅是收复汉中,而是剑指成都,李轨的胃口很大,他要吞下整个蜀汉。
北线大军开拔之际,李轨又拜赵云为江陵及以西各路兵马都统帅,全权节制江陵及以西各路兵马,以刘保为行军司马,李典为副帅,统帅十万兵马讨伐蜀地。
两路大军,一北一东,一虚一实,张辽为主,赵云为辅。
黄龙七年八月,北线二十五万卫军分道向南进攻:
西路军主将张郃率五万兵马出狄道向甘松、沓中进攻;
中路军由徐晃率七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目标是切断蜀军后路;
张辽亲自督率主力十三万人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
诸葛亮大为震惊,他预测到李轨会有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没想到李轨会直接跟他摊牌。如果只是一场局部战争,蜀军虽弱,诸葛亮还是有七八成胜算的,但如果是两国全面开战的话……
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蜀国凶多吉少,没办法,两家国力悬殊太大,卫国在各个方面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只要皇帝李轨的内心足够强大,熬过最开始的一段灰暗,胜利几乎是毫无悬念的。
这根本不是一场平等的对决。
但诸葛亮并不想立即认输,败有败的方法,他要败的体面,虽败犹荣,虽败也要捞取足够的好处。
他急令廖化率蜀军主力禁营增援姜维,派张翼和董厥到阳安关口防守张辽军。
九月,卫军正式全面发动攻势,蜀国方面按照姜维的作战部署,将驻守汉中的蜀军撤退至汉、乐二城驻守。
张辽派李辅进攻乐城的王含、荀恺进攻汉城的蒋斌,自己则带兵攻阳安关,派胡烈攻关城。魏兴太守刘钦由子午谷出与卫军主力会师。
关城守将、关中副都督傅佥想坚守待援,但部将蒋舒因不久前被诸葛亮降职而怀恨在心,竭力撺掇傅佥出战。
傅佥出战后,蒋舒开城投降了卫军。傅佥奋战而死。
此时除了柳隐坚守的黄金城与汉乐二城,蜀军在汉中的多数据点都被攻克。
张辽得重镇关城,获其库藏粮谷,留下两万兵力围住汉乐二城,领东路大军长驱直入,直逼剑阁。
战事远比想象中的要顺利的多,这也印证了李轨的判断,蜀国经过刘备的多年折腾,已经山穷水尽了,前次张飞的勇猛,就像一个人临死前的回光返照,只能是一时的荣耀。
张飞一死,大势即去,纵然诸葛亮再有本事,没有本钱又能做什么大买卖?
李轨召回陈琳,让他起草一份檄文,从思想上打击对手。
陈琳在地方磨砺多年,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官吏,笔力有所退步,但这份《移蜀将吏士民檄》一样写的很锋利,很有分量。
其文曰:
往者汉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于泯灭。我皇帝神武圣哲,拨乱反正,拯其将坠,造我区夏。……
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
……农不易亩,市不回肆。去累卵之危,就永安之福。岂不美与?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悔之,亦无及已。其详择利害,自求多福。
各具宣布,咸使闻知。
李轨命秘书局把檄文抄写了几千份运送到前线,命大军到处广泛散发,从心理上打击蜀国的抵抗意志。
大张宣传攻势的同时,西路军也展开了攻势,张郃命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金城太守杨趋分别从东、西、北三面进攻沓中的姜维。
姜维获悉卫军已进入汉中的消息,因担心阳安关失守,剑阁孤危,便不作抵抗,且战且退,希望尽快赶到关城援助。
但中路徐晃军已从祁山进达阴平之桥头,切断了姜维的退路。
姜维为引开卫军,便率军从孔函谷绕到徐晃后方,诈称攻击。
徐晃中计,他担心自己的后路被切,慌忙后退三十里,姜维趁机折回头越过阴平桥头。当徐晃察觉自己上当时,已经与蜀军相差一天,追赶不及。
姜维从桥头至阴平,一路向南撤,途中与正在北上的廖化、张翼、董厥等蜀汉援军会合。听闻关城丢失,蜀军惟有退守剑阁,抵抗卫军。
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西有相连的小剑山和大剑山,地形险峻,道小谷深,易守难攻。姜维利用这种有利于防守的地形,在此列营守险。
刘禅此时惊慌失措,连忙派人向东吴求救。
孙权虽然明知远水难救近火,但还是派出了丁封、孙异等人率部来救。
诸葛亮则征调南部各异族军马北上,又命大将魏延统帅禁军出征。
魏延获知张辽大军被蜀军阻于剑门关外不能前进,便迁延不进。刘禅心慌意乱,嚷着要杀魏延,却被诸葛亮劝阻。
在诸葛亮的再三强令下,魏延才勉强赶到剑门关。
剑阁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对攻守双方而言都意义重大。
久攻不下,张辽便玩起了攻心术,他致书姜维,言曰:“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
冀县现在属于大卫管辖,所以姜维的原籍天水,张辽这封信的目的是劝卫人姜维归降。
姜维不予回应。
张辽无可奈何,面对天险,笔头子是替代不了刀枪的。
然而蜀军据险守卫,卫军攻关不克,顿兵于坚城之下,兵法谓之死地,是下下之地。
张辽有退兵之意,此番出兵的战略目标有三个:一是收复汉中;二是歼灭或重创蜀军主力;三是灭亡蜀国。
迄今为止,张辽至少达成了两个目标;收复汉中和重创蜀军主力。至于第三个目的,李轨并无强制性要求,是由张辽灵活把握的。
徐晃离的太远,张辽就找张郃来商议。
张郃不赞成现在就撤军,二十五万大军南征,若仅仅只是收复汉中,重创蜀军,简直就可以说是失败了。
张辽道:“话虽如此,然剑阁之险如何破?”
张郃却显得胸有成竹,他向张辽献了一条奇策:从阴平由邪径小道经汉德阳亭今四川剑阁西北趣涪四川绵阳东,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届时防守剑阁的蜀军必还,张辽正可乘胜追击,一鼓而克;
若是剑阁之军不还,则救援涪的兵马必定很少,卫军可趁机破涪,打通去往成都的康庄大道。
如此两相其便,何愁蜀军不败。
第310章 灭蜀()
张辽倒吸了一口凉气,张郃这条计谋果然厉害:卫军从阴平绕小道攻涪城,这样姜维若从剑阁来援,则剑阁势孤易破,他便可以破关前进;若蜀军不援涪城,则卫军破涪城后切断姜维后路,并可直指成都。
但这条计谋有个很致命的前提,那就是卫军要从阴平绕小道攻涪城,这条“小道”可不大好走啊。
走的好是奇兵如从天降,走不好几万兵马就折损在深山巨谷中喂了虎豹虫蛇。
张辽道:“儁乂,刘备已死,诸葛亮与刘禅不合,灭蜀不过是早晚的事,丞相也并不急于这一时,你犯得着去冒此奇险吗?万一不慎……”
张郃哈哈大笑:“我有今日,乃陛下所赐,梦中犹思报恩,而今天下未平,怎敢不尽忠效死?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亦不后悔。”
张辽离席拜道:“将军忠义,张辽不如也。此计若成,将军独享灭蜀头功。”
张郃谦虚道:“不敢,张郃不过一战将,将军才是主帅,灭蜀可以没有张郃,却不可无将军,千年之后张郃或享奇袭之名,但灭蜀第一功臣非将军无他。”
张辽以为事关重大要报知李轨,行军司马郭淮道:“山遥路远,往来多有不便,陛下既已授将军全权,将军何须犹豫?”
张辽以为有理,当即让张郃回去挑拣精兵用此奇计。
张郃此计虽奇诡凶悍,其实也十分冒险。
他本想与徐晃联手经江油避开剑阁,直取成都。但徐晃以自己只受命攻击姜维,不可自作主张为由,拒绝张郃联军之议,率军东去与张辽军会合。
没有徐晃配合,张郃自忖孤军难成事,无奈之下才行此险招。
从阴平到江油,高山险阻,人迹罕至,行路十分艰难,也因此之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