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重征天下-第9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信义素著,贵使臣且在京师安住,料不日即有传书来矣。”
后地地科技秘后星后方由技
巴都加苏里此行的目的就是来大明搬救兵的,能让大明发兵,苏禄国王巴都巴沙尔甚至连“奉纳版图”这样的万般无奈之策都用上了。没想到大明皇帝不但口头应允发兵,而且不但不接受版图,还提议两国结成“兄弟之国”,无形中提升了苏禄国的地位。如果巴都加苏里有权的话,不管朱由检提出什么样的条约,他都肯定一口答应,因为再苛刻的条约,也比被西班牙灭国或是并入大明版图要好得多。
至于那些贡品,朱由检也表示自己不会接受,仍着顺天府尹顾炎武主持,以“金牌信符”自由交易。当七大商帮得到消息之后,无不欢呼雀跃,对剩下的八块信符,更是志在必得,一定要竞拍到手。
不过当廷臣们知晓了朱由检的决定后,不出意外地尽是反对之声。朱由检承受的压力也很大,一方面他要想方设法说服抱着旧思想的官员,另一方面,他也不能不对西班牙人的强劲实力感到担忧。一旦出兵,能有几分胜算?此时他真恨不得自己身在“安娜公主”上,亲眼南洋形势!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分道扬镳()
对北海舰队旗舰安娜公主的第一次南洋之旅,朱由检是估计得有些过分乐观了。就在他即将接见暹罗使臣时,安娜公主仍然孤单而艰难地在风高浪急的南海上航行,距离目的地之一的暹罗都城大城尚有一千海里之遥。
本来按照朱由检与安娜达成的约定,安娜公主是在崇祯元年大年初一与葡萄牙舰队一起从登州启程,紧贴中南半岛海岸线,访问沿途国家,并重点考察海运进口大米的可行性的。葡萄牙舰队在前,安娜公主紧随其后,双方在海上用旗语联络。
顺利完成此次访问,朱由检还从外交院紧急抽调一名官员快马赶赴登州上船,担任这次历史性出访的使臣。此人名叫张煌言,今年只有十八岁,浙江鄞县人,原为国子监贡生,现在的官职是五经博士,也只是正八品的小官而已。
刚刚成立的外交院从民间招募了不少人学习外语,但这些人只能暂时充当翻译,代表大明出使外国,仍需有官员身份。可现有的官员谁也不愿意来外交院这个有权力的衙门,朱由检无奈,只得从国子监贡生中录取。
按照吏部条例,贡生不经科举考试也可直接做官,但只能做正七品以下的低微官职,而且极难升迁。外交院还没有专设的官职,只能暂用“五经博士”这个无甚用处的官衔。现在外交院的五经博士仅有六名,张煌言便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
艘地远仇不科地学最阳察早
从登州出发后,借着强劲的北风,安娜公主以二十节的速度穿越黄海,仅用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到达长江入海口吴淞口附近。可是刚到这里就出现了意外情况:由此处本应贴着海岸线折向西南,葡萄牙舰队却径直向南驶去,不按约定的路线走了!
北海舰队提督兼安娜公主舰长郑森立即用旗语询问,得到的回答却是:葡萄牙舰队决定改变航线,不再取道暹罗等地,而是直接返回葡萄牙在东南亚的据点马六甲。并且他们认为台湾海峡是郑芝龙海盗舰队的活动范围,避免麻烦,葡萄牙人宁愿绕路,走台湾外海巴士海峡,再斜穿南海这样的航线。
郑森立即表示反对,因为这与朱由检的旨意完全不符。可是傲慢的葡萄牙舰队指挥官冷冰冰地回复:我们还赶时间,如果你不跟着我们走,那就随便吧!
郑森简直都快把肺气炸了。他曾在澳门的葡萄牙海军中服役一年,这些欧洲人相当傲慢,拿中国人根本不当人很少教授他们航海知识和海战技能。若不是身负重托,郑森等人早就和他们动手甚至拼命了。如今好不容易偷师学成归国,此次行动明明是两国商量好的,双方身份平等,葡萄牙人却又我行我素,郑森实在咽不下这口气,马上找张煌言商议。
张煌言虽然年轻,又是一介书生,但身为使臣,自然是安娜公主上的主心骨。他沉吟片刻道:“郑提督,我等乃大明之臣,自然只能奉诏而行。按照旨意,我们还要去潮汕和琼州一带,若走葡萄牙人的航线,是不可能抵达的。为今之计,只有分道扬镳,各走各路。我们先在松江府短暂停泊,用飞鸽传书速奏圣上,然后按原计划启航。”
“遵令!”郑森大喜,立即用旗语告诉葡萄牙人:既然你们不遵守约定,恕不奉陪,葡萄牙国王和安娜公主将会很快知道你们的行为!
在吴淞口派人往松江府送信后,安娜公主立即启程,从浙江福建沿海南下。虽然不知道葡萄牙舰队为什么会突然急于返回马六甲,但对葡萄牙人提到的郑芝龙,张煌言和郑森也加着十二分的小心。尤其是郑森,本就出身郑氏,更是对这位名为朝廷命官实为一方巨寇的郑氏家主了如指掌。
自从太祖朱元璋下旨,实行“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中国的民间海外贸易骤减,原本以此为生的福建一带渔民海商难以维持生计,有一部分便冒着被官府捉到砍头的风险,从事走私贸易。而伴随着走私贸易,海盗行为也“蓬勃发展”起来,更有些累世海商家族,亦商亦盗,雄霸一方,郑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做为武林六大世家之一,郑氏在福建一带势力颇大,人脉极广,官府收了好处,对郑氏家族的走私海盗行为也是睁一眼闭一眼。郑芝龙本人既在澳门跟葡萄牙人学过航海海战,又在日本跟日本浪人学过东洋剑术,再加上郑氏武功本身就很厉害,在二十年间连续“黑吃黑”了好几股海盗,现在已经独霸台湾海峡。并且他为人机警,虽然挂着武官官职,但从福建上陆,而是把家安在台湾岛的魍港。即使朝廷想对他动手,也是鞭长莫及。
郑芝龙为人心狠手黑,前者让胞弟郑芝豹迎娶戚美凤,进而兼并同样身为武林六大世家的戚家军,他竟敢率领庞大舰队北上登州。没想到被化名为戚俭的朱由检从中插了一杠子,郑芝豹比赛输球以后恼羞成怒,竟然动手伤人,踢断了朱由检一条腿,婚事自然泡汤。郑芝龙当时一度想偷袭登州,只因慑于袁可立和戚显宗的威名,以及戚家军的不俗实力,才未敢轻举妄动。
孙科地不仇不仇学星接太孙
这两年朝廷忙于应付满清和流贼,无暇南顾,郑芝龙的实力又有所扩充,大小舰只已达数百艘,并且普遍配备火炮,并非白莲教的内河战船可比。不过以郑森对郑芝龙的了解,他还没胆大到公然攻击朝廷水师的程度。所以他命令安娜公主升起北海舰队的飞龙旗,趁着强劲的北风,疾速驶入台湾海峡。
不出郑森所料,直到穿过海峡,安娜公主并未遭遇异常情况。极目远望,右侧隐隐是大陆的海岸,其他三个方向的海面上皆是汪洋一片,并不见有船只。郑森猜测,也许是海况恶劣,郑芝龙的舰队都躲入魍港避风了。
仅用两天,安娜公主就抵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潮州府澄海县。任务也很简单:招募蛋民!
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召集蛋民()
当海澄知县甘泰听说钦差从海上而来,在榕江口停船,叫自己赶去接旨时,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因为海澄县可算是广东最偏远穷困的地方,别说钦差了,就连巡抚知府都没来过,钦差来这干什么?再说即使来,也应该是从省城广州的方向来,并且消息提前至少一个月就传到了,地方上好做准备,可从来没听说过打海上来的。莫非是有海匪假冒钦差,诱自己上钩?
可是当信的军士出示锦衣卫金牌时,甘泰再也不敢怀疑了。他们这些当官的别的也许不认识,这锦衣卫金牌却是烂熟于心,也最怕甘泰赶紧召集县丞主簿典史等下僚及三班衙役,一路小跑着出了县城,来到榕江口岸边。
张煌言和郑森早在此下船等候多时。虽然张煌言只是正八品官,低于知县的正七品,但因为他有钦差的身份,又有大批官军护卫,气势威严,甘泰也得老老实实跪伏于地,山呼万岁。
此时的张煌言身着大红官服,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展开圣旨朗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五经博士张煌言北海舰队提督郑森奉诏出使南洋诸国,为熟悉水路,特于闽粤沿海招募蛋民若干,所涉细务由张郑酌处之。各地方官府务须协助,钦此!”
甘泰本来心情忐忑不安,听完圣旨,知道并不是自己犯了什么事,这才放下心来,赶紧叩头接旨。张煌言却只让他,旋即收回笑道:“甘大人,圣旨只有这一道,学生去琼州等地还要用,您算接旨了。怎么样,是真的吧?”
甘泰赶紧赔笑道:“钦差大人说笑了,就没有这道圣旨,您传口谕也必是真的。大人远道而来路途辛苦先入城安歇,下官这就把县衙腾出来。海澄县虽是穷乡僻壤,县衙还算干净舒适,上差大人且将就住下。。。”
“不必叨扰了。”张煌言摆手笑道,“学生有圣命在身,不敢在此久停。请甘大人辛苦一趟,按照旨意召集贵县蛋民到此处来,学生和郑提督选拔完毕后便即启程。”
“这。。。”甘泰迟疑着赔笑道,“今天似乎太仓促了些。钦差大人好不容易来我们海澄县一趟,城中缙绅父老怎么也要尽一尽地主之谊,宴请大人十天半月。至于圣上的差事嘛,交给下官去办就可以了,不劳钦差大人费心。。。”
张煌言泰一眼,略带讽刺地道:“刚才甘大人还说贵县‘穷乡僻壤’,如此学生就更不能叨扰了。若真住上十天半月,且不说耽误圣命,岂不把贵县吃得更穷了?”
“这,这,嘿嘿嘿。。。”这番话把甘泰说得面红耳赤,他本想好好巴结巴结这位钦差大人,没想到此人年轻气盛,根本不吃官场上的那一套,倒让他这个当了十几年知县的官场老油条不知所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