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意志涅槃-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热ス岽笙眉阋耸迨澹煞窖宓奈绮突姑怀酝辏度巳唇幢ǜ嫠稻貌砍じ笙乱丫疑狭嗣爬础�
“叔叔,你的午餐还没有用过吧?”嘴里含着面包的方彦愕然看着火急火燎推门而入的瓦&尔特,忍不住偏头瞄了一眼座钟时间。此时正午才刚过10分钟,瓦&尔特必然是收工之后便直接驱车来到这里,这份速度让方彦完全始料未及。瓦&尔特呼吸有些急促,开口道:“我知道你今天上午能回柏林,所以就直接过来了。有些话我需要当面对你说,谈完之后我请你到凯撒大酒店用餐。”
方彦闻言起身,领着瓦&尔特走进自己的书房,反手关上门后,瓦&尔特随即神情紧张地出言道:“约纳斯,我在柏林是怎么也没想到,局势竟会在短短一个半月里发生如此惊人的变化。法国闪电似的被迅速击败,英国用不了多久也会向我们求和,在今年9月我的任期结束之前,德国整个经济结构都会因为和平降临而发生根本性转变。军备生产再没有之前那么重要的意义,而自给自足的四年经济计划,也会随着对外正常贸易的恢复而宣告流产。”
“我原本还期望,通过我这几年战时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来谋求连任,但现在德国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大炮,元首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我免掉。约纳斯,我该怎么办?”瓦&尔特面色愁苦阴郁,看向方彦的目光中满是急切与期盼。
方彦哈哈大笑,神情间轻松而又自信满满。他将一杯煮好的温咖啡放到瓦&尔特面前,嘿言道:“叔叔你放心。虽然现在战争看起来是很快就要结束,但用不了一个月,元首和民众就会意识到并没有那么简单,执拗顽固的英国人会不遗余力的与我们继续为战。到那时,你的重要性非但不会有任何降低,反而会拔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除非元首找到才能和可靠性均超过你的人选,否则你的职位都是无可取代。”
瓦&尔特脸上错愕而迷惘,对方彦的话完全不明就里,正欲开口询问究竟,方彦却笑着将话题岔开:“对了,上次我提到的希特勒思想,你现在整理归纳的结果怎样?如果将它提出,加上我的协助,你的权势至少可以再延续四年。”
“这件事情我一直没有马虎懈怠,直到今天我已经把《我的奋斗》仔细读了7遍。”瓦&尔特喟然叹气,言语中流露出几分痛苦和疲倦。在最近2个月里,他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对希特勒这本“著作”的钻研中去,其枯燥乏味程度令他几乎难以忍受,即便是繁重的日常工作也没有比这件事情更令他心力憔悴。
瓦&尔特揉了揉太阳穴,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沓纸张放到方彦面前,黯然道:“然而我实在不是当理论家的那块材料,目前只总结出了一些比较零散的片段。倘若要将这些东西并联起来形成大一统,党内恐怕只有赫斯或者罗森堡才能做到。”
方彦拿起桌上的手稿,发现其的确只是希特勒的言语碎片。譬如“全体日耳曼人必须联合起来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用利剑为德国人民犁取生存空间”等等,它们相互之间既松散又缺乏必要联系,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像是《我的奋斗》抛弃枝叶之后的主干大杂烩。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希特勒写的这本书原本就缺乏明确的主线——除了民族主义之外,书中对政治、社会、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都有不少篇幅涉及,它们本就是希特勒在监狱中随性口授的东西!
看到侄子蹙起的剑眉,瓦&尔特讷讷开口道:“我知道这些东西还有很大的欠缺,这次来找你,就是想让你帮我修改指点一下的。当年你和元首书信来往密切,被他视为知音,我想你对于他的思想主张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现在正好你有十几天长假,不如就帮我做一番详细的总结归纳。”
方彦弋了一眼神情局促的便宜叔叔,心中又是愠恼又是好笑,面前之人竟然把锅甩到了自己头上,让自己这个刚从前线返回、准备享受胜利假期的军官又重新当牛做马。如果方彦本身是这块料倒也罢了,可他对希特勒那一套理念的热忱大部分都是刻意装出来的。让他和罗森堡一样去搞政治理论研究,绝对不比瓦&尔特来得高效。
“叔叔你走入误区了。你提出希特勒思想这套理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民众真正去深入学习它,而是要提升元首的权威并表达忠心,从而保住你的权力。”方彦摇了摇头,向瓦&尔特再次点出了这个最核心的问题。停顿片刻,方彦再度说道:“因此,别说几十上百条缺乏联系的论点,就算再简单不过的几句话,只要宣传机器全力运转起来,其都将成为超越圣经的宇宙至理。你也看得到,使用宣传加软暴力强行输出意识的方法,党在执政的这些年里已经干得无比熟练。”
瓦&尔特沉吟思索,眼眸里闪过各种光彩,方彦好整以暇地品味着手中咖啡,耐心等待着他想明白其中的关窍。
在另一个位面的红朝,除了太祖思想和太宗理论是有真材实料之外,从世祖开始的指导思想就彻底退化成了形式。戴三个表完全就是官面文章,到了庆丰帝间更是只有三个字作为概述。然而,这丝毫不妨碍宣传机器对其大肆吹捧,毫无下限的官僚阶层更是节操丧尽,竭力歌颂赞美。有此前例,方彦坚信这份“最高精神”必定能在德国广泛传播——希特勒思想虽然纷乱庞杂而又过于极端,但在内容丰富度上却至少是太宗理论级别的存在!
因此,只要有戈培尔宣传部的全力支持,希特勒思想这块招牌就砸不了。而对于那位跛脚博士来说,元首威望登临巅峰就是他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倘若能实现这点,今后柏林无论再发出任何声音或者号召,民众们都将恭敬遵守,同时国社党对德国的掌控也将变得无比牢靠。方彦可以断定,戈培尔在这件事情上与瓦&尔特必定是一拍即合。唯一存在的问题,便是如何把这个思想包装的更容易被民众接受,从而使戈培尔能更高效的展开宣传造势工作。
“我明白了。就连党内高层都只有极少数人读完了元首的大作,普通民众又哪来的那么多兴趣和功夫,真正去做国家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瓦&尔特眼中倏地一亮,脱口而出道。在宣传部的造势下,恐怕民众心里只会有“希特勒思想”这个表面词汇,至于它好在哪里根本不重要,只需跟着人群高呼万岁就可以了!
方彦微笑点头,道:“一点都不错。不过,虽然这个最高思想无需构筑起完美的理论殿堂,但还是要让这些论点组成体系,以便传播和被人接受。我建议,叔叔你可以根据元首取得的各项成就,将这些论点划分为几个大类。”
方彦拿起钢笔,边在白纸上书写边详细阐述道:“在1925年至1932年,是党由小到大夺取政权的组织发展期。希特勒思想在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对德国各阶级的正确认识,确立了以工人和市民为基础,团结小企业家和国防军,和平选举夺取政权的斗争途径。希特勒思想指出,民主共和制度是由外国势力强加给德意志的舶来品,是国内党派丛生、政局混乱的祸根,党的使命便是将其彻底取缔。”
“1933年至1939年,是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的实施期。希特勒思想立足于德国国情,提出‘党管控国家’的强力中央集权体系,并将中小企业改造为国家能直接管理的卡塔尔。结果表明:传统联邦体制的消亡扫除了德国复兴的最后一片阻碍,而国家控制的卡塔尔巨头则为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沛无匹的动力。”这些完全颠倒黑白的话语,方彦却说得脸不红心不跳。十几年与国社党高层的认知相处,早已使方彦抛弃了政治底线,这种睁眼说瞎话的本领只是基础能力。
第445章 施策()
瓦&尔特表情古怪地看着方彦,好半天都没能把刚才那番冠冕堂皇的话语,与眼前这个一脸正派的子侄联系起来。
如果说希特勒在前期竞选时,的确是眼光高明、手段独到的话,那么方彦对希特勒掌权之后的论述就完全是胡说八道了。希特勒对德国传统联邦结构的破坏,完全是出于其个人想要掌控一切的权力欲;而把国内海量中小企业都合并成卡塔尔的政策,也是希特勒为了回馈此前支持他上台的资本巨头。
虽然在1933年的德国,最大的势力仍然是由军官团把持的陆军,但那些家财巨万、人脉广博的德国工业巨头们,却也早已不是1848年只能引颈待宰,毫无反抗能力的前辈鱼肉。即便是到了1940年,以克虏伯为代表的大工业家也是希特勒需要温言拉拢的对象,否则后者有的是办法让国社党的江山变得动荡萧条。
至于德国经济随后出现的腾飞,则完全是点金圣手沙赫特的功劳,和希特勒的集权政策半毛钱关系没有。德国普通民众意识不到这点也就罢了,可瓦&尔特却知道方彦是绝不可能看不出其中关窍的——熟悉希特勒的党内高层都知道,元首在经济学层面一窍不通,几乎所有相关政策都是由下面的人一手制定的!
不过,在惊愕于方彦竟能如此指鹿为马不顾节操之余,瓦&尔特却又忍不住心跳加快,对未来前景浮现出了强烈的渴望与期盼。他敏锐地意识到,经过这番归纳之后的希特勒思想,必将能在国内引发巨大反响:民众因自身生活改变而产生出的信奉,绝对要比单纯宣传空洞乏味的口号要强烈得多。如果说之前他对自己将要推出的理论没什么底气的话,现在已经有了六七分把握。
方彦没有任何停歇,继续将他头脑中的蓝图向瓦&尔特娓娓道来:“而在德国武装力量重建和对外战争复仇领域,希特勒深入总结了昔日失败的经验教训,再结合时代发展产生的技术革新,创造性提出了建立一支以坦克为核心、飞机卡车为助翼的机械化陆军,并指出抛弃过去的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