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强军火之王-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隘口,两名士兵守在临时构筑的机枪堡垒里面,一个在抽烟,另外一个在打瞌睡。
所谓的道路,其实是一条宽度不到一米的盘山小路。
修整过,地面铺了石板,有的路段上铺的碎石。
至于机枪堡垒,是用岩石拼凑起来的,最上面码了一层沙袋,方便架设机枪,毕竟岩石太坚硬。
天色已经微亮,黑夜即将过去。
抽烟的士兵打了一个呵欠,推了一下还在打瞌睡的同伴,然后爬了起来,摇晃着走出掩体。
肯定是坐太久,双腿发麻。
走到十多米外的悬崖旁边,士兵才停下,解开了裤子的拉链。
憋了几个小时,排泄出来的感觉肯定很舒爽,士兵不自禁的哆嗦了几下,就差没闭上眼睛呻吟了。
最后,士兵抬起头,朝霞光初现的东方看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只从悬崖下面伸上来的手抓住了士兵的脚踝。
“啊——”
惨叫声中,士兵掉下了悬崖。
几乎同时,一个黑色物体朝机枪掩体飞去。
一颗手雷!
“轰——”
手雷炸响的时候,王栋已经爬了上来。
爆炸声,惊动了埋伏在附近的政府军官兵。
只是,王栋没有开枪,M4A1卡宾枪一直背在身后。
在他手上是一串手雷,身上还有几串。
这副模样,完全符合“炸弹狂魔”的外形特征。
“轰、轰、轰——”
随着王栋把手雷一颗接一颗的扔出去,爆炸此起彼伏,刚刚回过神来的政府军官兵顿时被炸得头昏眼花。
“哒哒哒……”
“哒哒哒……”
……
枪声响起,政府军官兵已经乱了阵脚,只是在朝发生爆炸的地方开火,根本没有搞清楚情况。
王栋没有停下,开始朝山下飞奔。
当然,他没有忘记继续投掷手雷。
五十多颗手雷,扔光都需要好几分钟。
曙光照耀之下,在丛林里飞奔的身影,还有接连不断的爆炸,立即引起了政府军官兵的注意。
很快,几名政府军官兵开始朝王栋开火。
不管有没有认出来,那个边跑边扔手雷的家伙肯定不是政府军。
“哒哒哒……”
枪声从前面传来,是负责接应的的罗清。
王栋身后,两名追得最近的政府军官兵应声倒下。
两人没有耽搁,继续朝山下飞奔。
在他们后面,二十多名政府军官兵穷追不舍。
一口气跑出几百米,来到山脚下,王栋才停下脚步,大口喘着粗气。
“你该锻炼了。”
看了眼罗清,王栋很是无语。
为了达到奇袭的效果,王栋背着几十颗手雷,还有卡宾枪等武器,徒手爬上一百多米高的悬崖。
这个时候,罗清在山腰的丛林里面休息。
“哒哒哒……”
后面传来枪声,表明政府军已经追近。
两人没多罗嗦,立即找地方藏了起来。
追来的政府军官兵,只有十多个。
不过,没什么好奇怪的,肯定有不少政府军官兵被王栋扔出的手雷炸死,还有一些留下守卫隘口。
爆炸来得很突然,没有任何征兆,也极为猛烈。
眨眼的功夫,烈焰就吞没了整片丛林。
只是,爆炸来得快,去得也快。
“哒哒哒……”
“哒哒哒……”
……
爆炸声还在丛林上空回荡,枪声响起。
开火的不是政府军官兵,而是藏在丛林里的武装人员。
十多名政府军官兵,大多被炸死,侥幸活着的几个也立即成了枪下鬼,没有一个及时逃脱。
雷东出现之后,王栋与罗清才爬了起来。
武装人员开始打扫战场,主要就是收集武器弹药,顺带把那些还没断气的政府军官兵送上西天。
王栋他们没有留下,而是赶往隘口。
这些政府军官兵并非乌合之众,就算把王栋当成了“炸弹狂魔”,也会留下一些人员守住隘口。
必须趁热打铁,夺下隘口。
要知道,天亮之后,政府军的援军随时可能赶到,说不定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几十名村民藏在山脚下的丛林里面,要是没能赶在政府军援军到达前突围,后果将不堪设想。
雷东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王栋全力以赴,距离不但没有缩短,还越拉越远。
这家伙,有多能跑?
没什么好奇怪的,雷东本来就是特种兵,体力比王栋还好,在此生活了一年多,早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此外,他开始在山脚下安装炸弹,没有消耗多少体力。
等王栋赶到,雷东已经占领隘口。
确实是占领,政府军撤走了,准确的说是逃走了,连同伴的遗体都没带走,还留下了一些武器弹药。
显然,发生在山脚下的爆炸,让留在隘口的政府军官兵吓破了胆。
很快,几名武装人员赶到。
雷东没多耽搁,立即吩咐他们去把山脚下的村民带来,顺带清理战场,把有价值的东西全都带走。
必须承认,这些村民的体力好得惊人,特别是耐力。
山上山下跑一个来回,就像没事一样。
半个小时后,老老少少的几十个村民赶到,在武装人员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通过了隘口。
山的另外一侧也是丛林,不过是一马平川。
雷东做了安排,几名武装人员轮番在前面带路,此外还有一些刚刚拿到武器的村民留下断后。
用雷东的话来说,没有人比这些原始部落的土著更了解这片丛林。
虽然这个部落很小,也十分落后,在雷东到来的时候,连铁器都没有,用硬木制的鱼叉捕鱼,但是他们祖祖辈辈都在此生活,这片丛林就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故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切。
一路无话。
数个小时之后,队伍来到了西面十多公里外的海湾。
其实是一个河口。
雷东他们准备的三条渔船藏在水面下,用绳索固定在水底的岩石上,割断绳索就能让渔船浮上来。
准确的说,只是三条舢板。
所幸,雷东考虑周到,准备了三台摩托快艇的引擎,还有几桶燃油。
因为在近海航行,所以不用担心风浪。
中午,一切准备就绪。
去锡姆努尔岛有几百公里,要航行一天一夜,雷东只让村民带上了饮水与食物,其他的东西全都丢掉了。
主要是,舢板不够大,搭上几十名村民之后,装不了多少货物。
第136章 得罪雷东的下场()
锡姆努尔岛,法外之地。
这座在绝大部分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岛屿,位于苏禄群岛西端,离加里曼丹岛不到一百公里,与马尼拉的直线距离接近两千公里,到吉隆坡有差不多三千公里,离雅加达也有三千公里。
在这座岛上,没有法律,也没有上帝。
只是,这座岛并非不毛之地。
岛上很热闹,除了到处都是相貌凶狠的法外之徒,以及糟糕的卫生环境,就像一座港口城市。
当然,这只是表象。
在这座岛上,依然有“法律”,就是“丛林法则”,维持“法律”的就是海盗。
关于这些海盗的来历已经无从考究,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上个世纪六零年代,海盗才在此聚集。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住在这里的都是海盗,以及偶尔来此贩卖与收购货物的商人。
到本世纪初,随着周边国家加强打击力度,打家劫舍成了高风险、低回报的买卖,反到是开旅馆、搞运输更有赚头。
自此,锡姆努尔岛的海盗转变成地方武装。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里已是东南亚地区最有名的“避风港”。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买“门票”就能上岛。
至于外部世界的法律与规矩,在这座岛上都行不通,岛上的人员要做的,也只是保护好自己。
显然,这里就是不法之徒的天堂。
雷东选择此地,也只是无奈之举。
所幸的是,跟随他战斗了一年多的武装人员都不是好欺负的,遇到一般的对手完全能够应付。
上岛之后,王栋与雷东没有急着去买“门票”。
到罗清驾驶水上飞机到来,王栋与雷东才去了“接待中心”,也就是设在港口外的一间酒吧。
包括孩子在内,总共八十七名村民,算上王栋他们三个,要九十万美元。
还好,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就像雷东说的,这里的海盗只看钱,其他都不过问。
在村民上岸的时候,雷东把十几名手下召集到一起,逐一叮嘱,让他们照顾好亲友,等他回来。
此外,雷东把多余的十万美元留给了这些手下。
虽然岛上提供一些可以赚到生活费的劳动岗位,比如去酒吧与饭店打工,但是一些特殊物品需要用钱购买,还极为昂贵,其中就包括药品。
有很多村民受了伤,需要购买一些必须的药品。
当然,雷东把武器全都留了下来。
其实,能不能回来,能在什么时候回来,雷东心里没底。
安排妥当之后,三人没立即离开,去了岛上的饭店。
一是雷东不大放心,二是给水上飞机加油需要一些时间。
此外,也得填饱自己的肚皮。
“安顿下来后,我派人跟你一起回来。”
“到时候再说吧。”雷东勉强笑了笑,说道,“接下来,去哪?”
“这附近,还有我们的人吗?”
在过来的路上,王栋大致向雷东说明了情况,让雷东知道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为什么要找他。
显然,雷东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人,而且精通的只是爆破。
在其他方面,雷东算不上厉害,至少跟王栋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