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唐-第5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豫问道:
“他可招出了有用的消息?孙孝哲逃往了何处?”
郭子仪摇摇头。
“此贼嘴巴很紧,一问三不知。他的身份也是降营中的高级将佐辨认出来的。虽然跑了正主,但这个副使也勉强可以说得过去,献俘……”
说到此处,郭子仪放慢了语速,秦晋正好接上了他的话头。
“献俘就大可不必了,一个副使,万一把这认错人的消息传扬出去,以讹传讹,反而会成为番邦笑柄,只按原计划大观兵就是!”
郭子仪忽然又道:
“还有一桩事,末将拿不准主意,一时难以断定!”
“说,何事?”
“末将怀疑,押解张通儒,轻身入京的回纥小队骑兵头目就是磨延啜罗本人!”
“磨延啜罗?”
这几日,秦晋听到这个名字的次数足以磨起了茧子,倒是真对此人产生了一些兴趣。
回纥以安史之乱为契机,在此后十余年间就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其国中人才也定然如雨后春笋一般,否则也未必能抓住这个机会。因而,秦晋抽测,这个磨延啜罗一定不是简单角色。
“听说磨延啜罗是回纥可汗异母同父的弟弟,只不知本事如何。”
李豫对于回纥内部的情况也颇为了解,在得知了磨延啜罗没有接到诏书,便私自进入长安之后有些不满。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磨延啜罗这么做就等于在藐视李亨作为唐朝天子的权威,而李豫作为李亨的继承人,自然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快。
“若查实身份,先议他的治罪,给他一个下马威!”
郭子仪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
“磨延啜罗的野心越才智不输于乃兄怀仁可汗,这种方法恐怕不能使其就范,说不定还会激起意想不到的麻烦。”
秦晋也有些恼怒。
“那也绝不能装作不知情,吃了这个哑巴亏!否则,他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也不是没有办法,末将倒有一计。”
李豫十分高兴,催促道:
“将军快说,只要出这一口恶气,李豫愿负全责!”
郭子仪笑了。
“广平王言重了,没人需要负责,这些回纥兵嚣张跋扈,刚进了城就有强抢民财的劣迹,京兆府按律办案拿人,又与旁人何干呢?”
听了郭子仪的建议,秦晋有些担心。
“听说政事堂有意撤换京兆尹,崔大尹如果牵扯进来,恐怕就给了他们以口实。”
郭子仪却道:
“大夫多虑了,崔光远绝无拒绝的可能,而且他这么做也恰恰证明了他不会骑墙观望!”
郭子仪没有避忌广平王,显然是很清楚,秦晋已经把广平王拉倒了神武军的一方,他们现在就是一荣俱荣的局面,只要竖起了广平这面大旗,一切就不会那么招眼,变得顺理成章。
李豫击掌赞同。
“崔大尹的确有过骑墙的前科,如此考验一番,也是正理!”
崔光远在给秦晋的印象一向都是个耿介之人,若非得李豫之口,他真不清楚此人居然也有不光彩的历史。其实,唐朝官场从来都是巨浪与暗流同时存在,能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得以保全自身,又在官场上有所进步,没有几个人能够称得上是正人君子。
尤其李隆基在位的天宝年间,奸臣当道,朝纲败坏,更是没了耿介之臣生存的土壤。所以,就算崔光远有过这种前科,秦晋也不觉得意外,哪个没有电黑历史呢?他向来信奉两利则合,只有利益相关才是最好的粘合剂。
当然,也不否认这个时代有气节高远之人,但秦晋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虚无缥缈上。
“好,就这么定下,让崔大尹拿人,然后就等着看好戏!”
郭子仪又道:
“末将怀疑,磨延啜罗之所以一改此前的态度,答应把贼首先行押解过来,可能就是已经得知了贼首的假身份,想给咱们制造点麻烦,让朝廷出丑!”
秦晋冷笑道:
“这次就让他作茧自缚,偷鸡不成先蚀把米!”
计议完毕,三人各自行事,郭子仪出面找到了被回纥兵抢过的苦主,又安排了一场当众喊冤的戏码,李豫自然就成为了这场大戏的主角,当场答应下来一定为他伸冤讨回公道,使为恶之人得到应有的惩处。
这件事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百姓们对于回纥兵的恶行纷纷义愤填膺,为广平王勇于担当替百姓出头击掌喝彩。于是,李豫就顺理成章的到了京兆府,找到京兆尹崔光远道明此事原委。
崔光远早就得知回纥兵在城中闹事的消息,但历来京兆尹对这种涉及外藩的案件都本着大事化小的原则,他虽然有心惩治却不想横生枝节,因而才忍下一口气、现在见广平王摆明了车马找上门来,高兴的一拍大腿。
“就等广平王一句话呢!下吏即刻交代下去,务必擒拿作恶贼兵!”
李豫又道:
“那个头目很有可能是回纥大将磨延啜罗,你这次去务必要将此人擒来,千万不能失手!至于人手方面,京兆府的差役未必是回纥兵对手,可从神武军中调拨。”
崔光远愣了一下,继而又道:
“请广平王放心,一个也跑不了,到时候长安城门一关,便可瓮中捉鳖!”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问道:
“既然要从神武军中调拨人手,又何必让京兆府的人插上一手?”
李豫道:
“此事须得低调处理,京兆府监管治安,盗抢正在职权范围内,所以也算师出有名。假若以神武军的名义,就会被人冠以两军相争的非议,麻烦的就不止回纥兵一家了!”
第六百零一章 :储君每自省()
在广平王李豫交了实底以后,崔光远拒绝了向神武军调拨人手的建议,反而表露出少有的自信。
“广平王且看好戏,可不要小瞧了京兆府的衙隶差役们,战场上可能是回纥铁骑横扫四方,但在这长安城内,还没有他们收拾不了的人犯!”
登时,李豫也来了兴致,毕竟是年轻人心性,对京兆府的一干油滑老吏们如何对付回纥兵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于是崔光远就讲述了关于吐蕃人的一次旧日故事,说的也是吐蕃人酒后为祸,奸淫了一户人家的好女儿,偏偏当事人犯是吐蕃使节的护兵头目,组织随行的部众打算强行对抗。当时的京兆尹还是王鉷,他本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对方不是易与之辈,一旦不能成功逮捕人犯反而闹大了冲突,唯恐引火烧身。
偏偏当时有京兆府世袭的老吏一口应承下来,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让他们出马一定会轻而易举的抓捕人犯。
王鉷对那老吏向来信任和重视,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答应下来,结果老吏果真用了不到一日功夫就把那吐蕃护兵头目和麾下数百蕃兵悉数捉拿归案。
这个结果让老奸巨猾的王鉷都惊诧不已,数百吐蕃兵若有意抵抗,就算调动上千禁军也不是能够轻易得手的,而那老吏仅仅使用京兆府的衙隶差役竟然将他们一网成擒了。
听了这个故事,李豫的兴致更是不可遏制,非要崔光远快些把那老吏的手段说出来。
崔光远嘿嘿一笑。
“广平王应该知道,这些有实际差事的衙署正副主官以及各级佐吏通常由朝廷任命,但那些与百姓直接打交道的具体差事却都是世袭而来的。”
李豫点了点头,对于崔光远说的这一点他也小有了解。
自汉代以来,直接与百姓负责税赋牵扯,刑狱拿人的差事,都被视为浊事,正途出身的官员绝少直接料理,而是通过衙署中世袭的衙隶进行处置。
这些衙隶虽然地位低微,但借助于官府的威权,久而久之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累及,其家族也在当地拉就了一张体量庞大的关系网。这张关系网又别于勋戚贵族,专门只在市井之间。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虎有虎道,狗有狗道,虽然不在同一条道上,但各自的能量都不容小觑。
衙隶们借助官府的威权和家族的影响力,往往在地方市井间也有着一言九鼎的威信和能力,百姓们既怕且敬,有这样一群人负责最底层的事务,官员们自然就顺手得多了。
崔光远如数家珍的罗列各种衙隶的各种厉害之处,但李豫听下去却不自觉的皱起了眉头。
如此下去,这些衙隶们岂非窃取了朝廷的威权为己用?
崔光远一摊手。
“确实如此,但长久以来都是这么个情况,累积数百年的习惯,岂能一朝而改变?”
李豫不语,片刻后又道:
“今次就要看看衙隶门手段,让他们放手施为吧,但凡敢于抗拒的回纥人一个不落,全都抓捕下狱!”
崔光远领命而去,李豫的玩心一去,就开始思索着未来他有可能面对的局面,但想了许久之后,竟也乱哄哄一团没有头绪,再加上目下所面临的麻烦,除了抓捕回纥兵以外,还有军中那些桀骜不驯的将佐,如何降服他们也是大麻烦。
虽然李豫向秦晋求助了,但秦晋似乎并不打算直接出手,仅仅语气委婉的提了一些建议和可行的思路。
说实话,这些道理李豫都已经想的通透,但心中就是没有底,总有种不踏实的感觉。这也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其父李亨为太子十余载,虽然屡屡遭受打压,但是他这个嫡长子却在其父羽翼的庇护下茁壮成长,一切自有人为其铺好路。就比如征发新军,编练新军等一干事宜都由神武军中的将佐按照既定的规矩去办,作为主将的李豫仅仅挂名而已。
在长安解围以后,李豫自觉在团结兵和民营中锻炼而得到经验已经足够独当一面,因此才向李亨提出来由其全权负责新军提调事宜,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再给他派一个负责具体事务的副将。
李亨出于培养继承人的目的,也就欣然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