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争雄-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将入冬,四郡难民情况如何?”

    邵长函回答:“大战三四年,土地荒芜,劳动力短缺,一些壮丁除了征兵入伍,再就是落草为寇,即便来年春耕,也没有多少劳动力了,满村子都是一些老弱妇孺,情况不乐观。”

    祖颋回道:“燕郡、北平郡的粮食短缺,一些乡绅大户囤粮高价卖出,使得这里的粮食比中原地区,高了接近五倍,百姓存粮早就用光,入冬的话,可能要啃树皮、熬菜粥度日了。”

    “如今各地米价是多少,你们知道吗”

    “远处不知晓,不过河北、幽州一带都是重灾区,米价肯定贵,大业七年,洛阳米价是两文钱一斤,如今各地大乱,官商大户都在囤粮,田地又荒芜,洛阳靠近几大粮仓,不愁米吃,但米价也涨到了五文钱,燕郡的米价,已经快达到了二十文,百姓根本没有钱买。”

    “二十文一斤米!”罗昭云感到吃惊,十年前,他在涿郡西北山庄曾经跟车队去卖过米,那时候天下安定,五铢钱硬朗,一斤米价两文多点,十多年过去,涨了十倍,让边戍百姓难以为继。

    五铢钱一百文为一吊钱,在开皇十八年,七吊钱就够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伙食费了,有肉有菜,过得富裕。

    可是如今,七吊钱买三十多斤米,一天一斤米,三口之家,的确非常难熬,何况,战乱时候,钱币流通不足,当地百姓没有营生,如何赚得到钱,基本都是一贫如洗了。

第五百二十六章 民以食为天() 
罗昭云得知燕郡的粟米、稻谷价如此高后,暗暗心惊,为这里的百姓担忧,没有钱财,家穷四壁的贫农,耕种的劳动力都消失去了,如何能继续耕作下去,获得来年的收成。

    家里原本的那些劳动力,除了一部分成劳役、甲士死在了修运河、修长城,征辽东外,还有一部分逃亡了,不敢再留在当地,免得被继续抓走劳役而死,少许男子自砍了胳膊和腿,当成福手福脚,可以免遭劳役。

    这就是盛世过后的大隋,断崖式崩将,开皇二十年内积累的巨大财富和人口,就这样被隋炀帝给败坏了。

    后世许多学者或吃瓜群众,总拿着几大粮草里有存粮来说事,认为几大粮草的粮食到了唐立国几十年还没有用光,说明大隋的富有,这纯属扯淡,没有经济常识的想法。

    因为大隋官府积攒了九大仓粮草后,关乎到国运和军粮、皇粮,以隋炀帝的冷酷与绝情,草菅人命的性子,是不可能下令打开官仓救济战乱中的百姓,后来,他更是无心考虑天下事,导致各地饿死的老百姓太多了。

    并不是大隋的粮食吃不完,富裕无比,而是根本就没有打开官仓来放粮,否则的话,那几个粮仓的粮食,够四千万百姓吃几年?

    而且古代储存粮食的技术不如后代,陈放许久后早就不适合食用,那些旧粮一直到大唐立国二三十年还未用尽,是因为大唐人都吃新种出来的粮食,并没有继续使用那开皇和大业初期的几十年存粮。

    罗昭云想通了这些事,不禁暗骂史书的某些记载,害人不浅,后世一些学者,断章取义,完全弄错了史实,光这四郡几十万百姓,要熬过这个冬天,然后如何春耕,如何撑到秋收打粮都是未知数。

    “正好,我们今日就商议一下,你们四郡各需多少粮食来救济百姓,每个月要多少?”

    “国公能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祖颋吃了一惊,赶紧询问。

    罗昭云点头:“嗯,北上之前,我已经派人收购粮食,运来四郡,就是解决军需和难民用粮的困境。”

    “那太好了,百姓有救了。”四位郡守都高兴起来,他们是地方父母官,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实在残忍、悲凄,而且难民饿死越多,产生的哗变就越大,整不好都揭竿而起,他们自身安全也很危险。

    “燕郡现有五万多人,约两万户左右,除了少部分还有一点存粮过冬外,大部分家中没有多少食物储备,如果能每户每天能送一斤米,一天就是两万斤,一个月下来,需要六十万斤,当然,这里面肯定有一些富裕的乡绅、世家不考虑在内,也需要五十多万斤,能够满足基本果脯需求。”

    罗昭云微微点头,在隋唐时期,一石十斗,也就是五十三四斤样子,五十多万斤折合成石的话,就是一万石左右。春耕之前,还有三个月,光燕郡就需要三万石。

    北平郡、渔阳郡的人口加起来,是燕郡的三倍,那么需要的粮食就是九万石了。

    罗昭云简单核算,从腊月直到明年早春二月,这段期间,四郡的粮食需要约为十八万石,如果再加上军队需求,还有从河北赶来的难民,那就更多了。

    “放心吧,粮食问题我会解决,你们的任务,就是回去发檄文,发动起各县、镇、村、亭等,传达本国公的意思,从今日起由我代管四郡,不会让百姓饿死,不会在抽调劳役去辽东征战,让他们联系逃亡的男丁尽快回家过除夕,粮食你们可以一旬一发,救济百姓,重新检索人口,规划来年的春耕。本国公还承诺,三年不收他们赋税,田地耕作后的庄家,一缕自己留用。”

    四位郡守全都吃惊了,这种诺言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么多粮食,除非打开黎阳仓、洛口仓等,否则,短时间内去哪里凑齐?

    邵长函期待不已道:“如果真的解决粮食和兵役问题,轻徭薄赋,相信百姓很快就能安定下来,不会再四处逃亡,担惊受怕了。”

    潘栎感叹道:“不错,谁也不想离家出走,漂泊他地,落草为寇,生死难料,舍弃家里的孤儿寡母。”

    “好了,事不宜迟,几位郡守大人这就回去准备,尽快安抚一方,避免有人饿死,或是谋反,我们四郡要及早稳定下来,随时听我其它政令下达。”

    “下官遵命。”这四位郡守,都是文官,负责地方民政经济许多事,对幽州边陲之地的发展有很大作用。

    当四人走后,罗昭云拿起纸笔,在思考如何能筹粮筹钱,虽然他这些年都在储备,但不想闲着就一股脑儿都拿出来,公布于众,那是愚蠢的行为。应该一部分从那些乡绅贵族、门阀大户的家内扣出一些钱币和粮食来。

    如果直接硬来,打土豪,分田地,枪他们的物资,恐怕要惹起门阀士族的集体抵抗,那肯定不行。这个时代,毕竟还是豪门、士子、贵族共同出仕、决策的时代,贫民的影响力不够,罗昭云要夺天下,不能把贵族完全得罪死,否则那些名望大族、门阀勋贵都会排斥它,得不偿失。

    他考虑一番后,觉得应该在幽州一带继续加大经济贸易,研究一些新物品等,吸取豪门消费,此消彼长,来补给不足。

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亲相爱一家人() 
罗昭云思来想后,决定要把北方四郡的经济搞上来,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就是自己的既定政策,天下形势还不明朗,自己身为朝廷佑国公,又是当朝驸马,如果率先造反,那简直是个笑话,被读书人所不齿。

    必须找好时机,在关键时候站出来,半推半就地接受举兵反隋的大旗,做足了戏,才能堵住悠悠之口。

    所谓仁主,没有真正仁义的,都是在该仁的时候,要夸大表现出来,比如不杀诤臣,不因自己喜恶而杀大臣,广开言路,对百姓做足悲天悯人的姿态,这就是仁主了,对待那些有可能阻断自己道路的臣子,下手不能软,历史上那些所谓仁君,都是腹黑的,刘邦、李二等等,有仁义名,却也没少杀人。

    罗昭云一直在转变思维,不能让自己现代思维太多,否则,跟古人格格不入,不了解时代的习俗和人的思想,很容易被当成另类,甚至疯子。

    这些年,罗昭云成长过来,如履薄冰,沙场征战,心思被磨得圆熟,心机也有了。

    他此时觉得,这窦建德虽然要打,但是不能打得太快、太猛,不但会两败俱伤,损耗自己的实力,还会兔死狗烹,功高震主,在这种乱世,以杨广反复无常的神经质,说不定刚镇压完窦建德,稳定北方,就可能被佞臣挑拨,诬告自己有谋反之心了。

    “不着急,缓缓打,先壮大自己为首要任务。”罗昭云心中有数了。

    ………

    过了三日,萧依依、宁沐荷带人来到了蓟城的将军府邸,以妾室身份,拜见了如意公主。

    如意早就听闻罗昭云有了两个娇美的妾侍,虽然身份都平平,甚至出身不好,但是跟他患难与共过,感情深厚,如意也很理解,毕竟这个时代,男子三妻四妾太过常见,她生活在宫内,更是看到过后宫佳丽、嫔妃之多,免疫力很强,见怪不怪。

    何况罗昭云一直留着正妻之位,她已经觉得很感激了,因为若是没有正实位空着,皇室公主的身份就无法嫁给他做平妻了。

    “都起身吧,以后我们都是一家人,私下可姐妹相称。”如意虽带着一种皇家贵气,但神色温柔,眉梢眼角都夹杂着新婚燕尔的幸福和甜蜜。

    萧依依、宁沐荷二人自幼都是孤儿,自幼都没少吃苦,然后一个在烟花之所长大,一个是婢女身份,跟如意相比,差的太多,所以想见时候,难免有些拘谨,好在二女在罗家待了几年后,各自掌握了权力,气质和胆量也都上来了,很快适应了公主的身份,谈笑起来,变得融洽。

    如意虽然没有什么心机,但自幼从宫内长大,权力的漩涡,勾心斗角的事没有亲身经历,却听到过不少,所以与人相处也有经验,她跟二女交流片刻,也暗暗吃惊,因为发现这两个妾侍,谈吐优雅,见多识广,说话滴水不漏,没有丝毫的自卑和胆怯,不卑不亢,说话也让人沐浴春风之感。

    罗昭云坐在一旁,倚靠着木椅,斜瞥着三女在那热情交流,俨然如一家人,都那样的娇美动人、风姿楚楚,明艳无比,心中热乎起来。

    手握杀人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