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9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州军本身便难改各自为战的习惯,郗鉴又因年迈而不能抵达前线督战,在缺乏一个统一调度的情况下,能够这么短时间内暂时解决泰山郡问题,也算是不错了。

    眼见沈哲子的确没有追究徐州军误期的意思,李闳等人才算是放下心来。如果说此前他们还有与淮南军争雄的意味,那么现在则彻底打消了这一念头。

    他们这些徐州将领,也是知道今次军事行动的计划,他们要联合淮南军一同北上与邺城石堪作战。老实说对此他们并不算太过热衷,因为郗公业已年近七旬,一旦北上的话,他们这些将领必要被梁公沈哲子所辖制,乃是一路辅军,如此即便得功,难免会有厚薄之分。

    对于梁公这个人,他们感官也是极为复杂,一则都能看出此人前途无限,也能感受到郗公都在配合其人接掌徐州事务,二则其人实在太霸道,一旦入主徐州,必然会打破徐州原本那种局面,这些军头们不可能再入原本那样保留住一些独立性。

    所以今次在泰山郡,也是不乏刻意拖延的意味,想要以此让梁公有所收敛。但却没想到,就算他们没有到场,单单淮南军自己便干净利落的干掉石堪,夺取邺城,所得成果甚至较他们此前预想中还要大得多!

    如此一来,他们此前那些想法和做法便成了一个笑话,心中可谓是既有尴尬,又有恐惧。单凭淮南军自己,便爆发出如此惊人的战斗力,一战攻取邺城,二战攻下襄国又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如此他们这些徐州部将们又将何以自处?

    而且,淮南军战果如此辉煌,接下来梁公接替郗公执掌徐州之事,已经不是能不能,而是其人想不想的问题。甚至连想不想都不必猜,沈牧那个大脑袋几千淮南军众眼下就杵在徐州呢!

    所以眼下,他们实在没有什么资格再作态,纷纷争先恐后往黎阳而来。一俟坐定之后,几名徐州将领便接连开口表态:“眼下王师大胜,正宜挟此大势再破胡贼!末将等此前困于地患未能尽力,稍后必奋力以战,为都督再下一城,痛歼贼众,平灭季龙!”

    沈哲子闻言后便笑语道:“王师来日自然更有勇进,诸位不必忧患无处猎功,也不必急于一时,暂且稍作休整。至于是否北进攻打襄国,此事仍须再作商榷。”

    众人听到这话,不免愣了一愣,但因本身就是心虚,倒也不敢多问。唯有李闳因是郗鉴心腹,闻言后便皱眉道:“王师今次黎阳大捷,乃是永嘉之后未有之壮功,此乃晋祚大昌之盛兆。而河北石季龙方取襄国,诸废未兴。眼下徐淮两部,合力已有十数万众,何以都督……”

    他讲到这里的时候,便见沈哲子双眉已是微锁,虽然神情变化不大,但却自有一股慑人气势扑面而来,以至于后续话语都难再讲出,忙不迭低下头来。

    “诸位远来,暂且引军入营稍作休整。至于来日兵指何方,稍后自有令示。”

    沈哲子说完之后,便从席中站了起来,他眼下虽然不追究徐州军失期之过,但也并不意味着就要向他们通盘托底,郗鉴在这里还差不多。但就算是郗鉴在这里,他有什么决定,也只是通知一声,不会是商议。

    其实从一开始,沈哲子就没打算或者不指望能够一战之内便扫灭河北羯国残余势力。哪怕眼下已经拿下了邺城,哪怕徐州军到来后,明面上的军力与石虎相比已经完全占优。

    徐州军眼下本身还未融入淮南军体系中,这样的结合看似势大,但当面对真正残酷大战的时候,能否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沈哲子实在存疑。

    襄国与邺城,看似实际距离已经很近,但每进一分,淮南军所要面对的风险便要大了一分。一旦继续向北进行会战,绝不可能奢望石虎会如石堪一般被轻松击破,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而在这样的战场环境中,野战乃是决胜的关键,最起码目前而言,在野战方面,淮南军并不能说已经完全超过那些羯兵与杂胡义从。

    淮南军强势挺入河北,反而促成了燕代之间众多杂胡聚集在石虎周围,这是沈哲子所不愿看到的。最起码在目前看来,那些杂胡们并不乐于看到淮南军强势入主河北。

    兵法自有张弛之道,眼下魏地新进收复,也远称不上是淮南军的稳定前进基地。与其逼迫群胡同仇敌忾,沈哲子更乐于看到他们狗咬狗,彼此折腾消磨实力。

    即便是不算眼下还是小字辈的拓跋氏,慕容氏已经渐成气候,未必乐于仍然困顿于辽地。尤其沈哲子对慕容氏实在算不上态度友好,近乎明目张胆支持他们兄弟分裂内讧。

    而石虎也是一个不容他人卧榻鼾睡的性格,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沈哲子倒是想看一看,如果没有了淮南军在南面的强势威胁,他们二者究竟谁会将谁按在地上强势摩擦。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淮南军眼下已经达到一个极限,虽然黎阳一战看似胜的轻松,但也已经达到淮南军目下一个极限。要消化战果,要准备接收徐州,沈哲子向来信奉不为自己掌握的力量,从来都算不上真正的强大。

    尤其眼下的江东,沈氏还远远算不上一言堂,仍有诸多掣肘之力,在河北战事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如果还不能够做出反应的话,那也实在太迟钝了。

    南北战事进行到这一步,其实跟城地得失相比,人口的获取反而成为胜负关键。尤其是在江东本就基础薄弱、南北俱都积弊重重的情况下,沈哲子真的不必强争一时之勇。

    当然,他这一点心机,敌人真的无从猜度。尤其淮南军在北进之后便摆出一副势大难当的锐进姿态,襄国虽然摆出一副厉兵秣马的姿态,但石虎慑于淮南军与徐州军会师的强大兵力,一时间也不敢轻启战端。

    沈哲子继续摆出向邺城增兵的姿态,但主要意图却不再是与石虎争胜于河北,而是趁着双方互有忌惮节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搜罗河北乡众,而后大军便徐徐而退,最终退到了枋头一带。

    当襄国还在狐疑猜度淮南军意图的时候,已经有超过百万河北民众从邺地撤出,向西向南转移,被安置在了枋头以西的汲郡、河内包括河南等地。而当淮南军退出的时候,整个邺地无论新城、旧城,甚至包括三台,都被拆除焚烧一空。

    至于淮南军与徐州军主力,则继续沿黄河西进,目标指向河洛。

0937 都下民潮() 
咸和十一年的建康,较之往年并无太大不同。新年皇帝大婚一场庆典之后,生活复又恢复平淡,生民各有所劳,按部就班经营着家业生计。

    街巷越来越繁华,新建的坊市也逐渐完工,城池内外已经少见衣衫褴褛的游食流民。

    以往建康城里出现这样衣食不继的难民,或还可能引起一些同情,但如今再有这样的人出现,只会让人厌恶反感。

    因为江东已经许久没有战事,尤其在建康城池内外,大大小小工坊田庄错落有致的分布着,任何人只要在县乡之内入籍,便能有被雇佣机会,只要肯辛勤劳作,纵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保暖自足还是有所保障。

    这几年来,台辅执政诸公一直在专注推行吏治,尤其是在建康这京畿之地,已经隐有几分大治气象。这几年的太平富足,更被时人推崇为中朝难及,甚至远迈太康盛世。

    如今的建康城里,已经少见贫苦局促,民风转为开朗大气,当然也不乏调侃夸耀,尤其言及其他地方的战乱苦困,更有一种沾沾自喜与满满自豪。

    当然也并非全无不和谐之声,尤其入夏以后,都中粮价飙涨,虽然还没达到前几年那么夸张,但也从不足十钱,涨到了如今的将近五十钱。这自然给不过刚刚得以温饱的民众们带来极大的生活压力,也渐渐积攒起不小的怨气。

    街巷中不乏人讨论何以都中米价高企不下,便渐渐有人言是边将贪功弄事,明明如今晋祚势大,四边都无兵患威胁,但却偏偏有边镇方伯贪功求进,撩事于外,致使攻伐不断,军用巨耗,连累江东民无所食。

    这一原因,很快便为都下民众广泛得知,一时间也是骂声连连。生民本身几无远大目光,也无宏大报复,他们只关心早晚两餐,春秋两衣,谁若侵害到他们这些,那自然就是罪大恶极,要为生民所厌。。。

    这种仇视心理被炒热起来之后,很快又传来具体消息,那就是今年最大的战事便是淮南都督府向北用兵,规模达到几十万人之巨,日耗钱粮亿万。而江东米价飙升,便是由于淮南军消耗了大量的江东物用。

    一俟得知这一消息,民情顿时激昂起来:凭什么?凭什么四边有那么多的军队边将,偏偏凡有向外用事,便独劳驸马梁公!朝野内外,那么多的贤长耆老,一个个尸位素餐,国事都要托付驸马!

    更有人言道驸马为了彻底平灭北面羯胡,甚至就连妻室身怀六甲、子裔将要降生都无暇安居看顾,亲率将士奋战于北方前线,胜败生死暂且不论,甚至因为大河水浊不及大江清澈,连餐食都无以为继,还要打起精神扶剑督战!

    其中不乏一些细节,言是公主为了保障前线将士足用,虽然有孕在身,但却自裁用度,每天都是清汤薄羹的度日。

    而在坊市之间,更有民间演戏杜撰《丹阳教子》,讲的是丹阳公主为了教导孩儿忠勤国事,每日诵咏兵书义理,以致胎儿通灵,哪怕还未降生,居室内哪怕无人都常有鼓令兵戈之响,以鸣其志。

    这戏剧自然不乏荒诞,引起旁人讥笑。但凡有讥讽,都有乡民力争,梁公本身天资禀赋无需多提,乃是绝对的独步南北,如今他的血裔为生便有异象,又有什么出奇?说到底,那些讥笑者根本就不知这独秀江东的血脉有多么神异惊人!

    但也有人不忿,不免要问人怎么能笃定丹阳公主必定会生儿子?难道就不会是一个女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