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5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0566 五侯并举() 
时入冬月,沈哲子又渐渐变得忙碌起来。

    首先是皇帝迁居事宜,在建平园住了年余时间,终于得以返回苑城。

    这一天自然是合城惊动,大量宿卫将士们涌上街头,肃清街道。周遭郡县乡民俱由乡老率领,被安置在建康城宽敞平整的街道两侧,等待迎接皇帝的仪驾。

    群臣各穿章服,在台辅诸公带领下,天还未亮在寅时便聚集在建平园外,礼拜恭请。沈哲子职位虽然不高,但爵位却不低,所以也有幸站在了队伍前列。前后左右,或是老态龙钟,或是正当壮年,他一个少年人模样,分外惹眼。

    队伍最前方自然是一众台辅重臣和高资历的中兴元老,至于元帝和先帝的子息,则被单独安排在了一处。可见时下宗室力量已是荡然无存,哪怕一个礼制上的排位都不能获得。

    但有一点特殊的是在台辅们的站位之中空出了一个位置,那是属于王导的站位。王家王兴之的丧礼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王导仍是深居简出,既不回台中办公,也不频繁见客,一副尚未从打击中缓过来的姿态。就连这种场合都缺席,可见心内积攒了太多的怨念。

    这一幕落在在场众人眼中,感想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共同的认识,那就是上一次王太保被逼迫到这种程度,尚是故中书庾亮执政时。一旦生出这个念头,许多人的视线都不免在沈哲子和站在前排的褚翜身上徘徊。

    太隐秘的斗争,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懵懂,但尘埃落定后,时局中何人得以凸显出来,他们还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暗自猜度,尚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新进归都的光禄大夫刘超,所有的不满都写在了脸上,几次派人往太保府去催促,就差当中斥责王导这种做法了。

    到了卯时,台辅诸公并太常等公卿入园叩拜请驾,可是过不多久,一行人又脸色灰败的退了出来。这不免让观者心生好奇,一个个议论纷纷。

    “皇太后陛下怒若雷霆,直言王太保有失公体。”

    众人尚在低声议论之际,有幸同行入园的谯王悄悄行至沈哲子身畔低语道,眸子里闪烁着幸灾乐祸的快意。

    沈哲子闻言后便点点头,心内不乏感慨。王导这种做法,看似有些不识大体,但却不得不说很有效,一方面表达了心中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强调他们王家在时局中无可取代的位置。

    南渡以来,可以说琅琊王氏从没被逼迫得这么凄惨过。哪怕是先帝在世时平灭王敦,直接扫荡了王家大半力量,但对王导仍是礼遇有加,面子上还算过得去。可是这一次,在沈氏吴人和豫州人家的穷迫下,面子、里子俱丢个精光。

    王导哪怕再大度,也不能没有表示就完全释怀。所谓王八好当气难受,他如果还是忍辱负重、顾全大局,那么围绕在其家身边的其他人家将要以何目他?

    眼见郊祭的吉时渐渐逼近,几名台辅们便纷纷登上了车,看样子是要亲自去王家登门去请。虞潭在登车前,对着沈哲子招招手。沈哲子见状,便离开队伍趋行上前。

    可是当他行到台辅们车驾面前时,温峤却从车里探出头来,摆手道:“维周你不必去。”

    这种场合里,沈哲子就是个小虾米,还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凡事要听大佬们的意思。他也觉得自己再腆着脸跟上去,对王导而言不啻于一个刺激,于是便又讪讪退回来。

    只是这一进一出之间,所受到的关注不免更多。所幸眼下天色尚未见白,远处虽有窃窃私语的议论,也不能尽数听闻。

    终于东方渐露鱼白之色的时候,一群台辅们又匆匆返回,这一次王导也在队伍中,章服下身躯略有佝偻,脸色也是惨白有些不好看,似乎真的是大病未愈的模样,颤颤巍巍随着众人再次入园。

    沈哲子虽然明白老家伙们一个个奸猾似鬼,一根头发丝、标点符号都不能相信。但是看到王导那副模样,也禁不住生出几分英雄迟暮的心酸。不过很快周遭一些青徐人家投注来的冷冽怨望目光,便让他意识到这只是错觉,老家伙最起码还能再战三五年。

    这一次事情倒是很顺利,皇帝的仪驾很快就离开了建平园,一群台辅拱卫在侧,而王导一人乘辇随驾。

    沈哲子随着众人跪在道左迎驾,冰凉的地面寒气仿佛利针一样扎着手掌和膝盖,可谓苦不堪言。偏偏太常属官宣读诏书的语调又是那么慢,区区两千余字居然念诵了足足小半个时辰!当一行人再站起来的时候,身躯都有些摇摆,步履也变得蹒跚起来。

    随后便是从建平园出发,绕城而过往城外去进行郊祭。两千石以上者或辇或马,恰恰卡在了沈哲子身前两个身位的位置,真让他有欲哭无泪之感,上进心不免变得更加炽热。

    队伍缓缓开动,沈哲子还在伸长着脖子等待内侍来招呼自己,琅琊王车驾先行过来,使人传言道:“母后叮嘱姊夫与我同车。”

    沈哲子杵在冷风里,身躯都已经冻僵大半,这会儿也顾不上假客气,在人搀扶下登上了车,上车便抱起了安置在车厢角落里的小铜炉。

    郊祭一场,一直忙碌到了傍晚,期间只是在二帝陵园外得到一点赐食冷餐。而后众人再拱卫皇帝归都入台,送入早已经营建好的太极新殿。

    这新殿落成,尚是第一次使用。单纯规模上较之旧殿已经大了一倍有余,人站在下甚至都看不清楚高台上皇帝的面目,威仪感十足,让人立在其中便不敢心生怠慢。

    皇帝重新回归,标志着前一次的乱事总算彻底了结,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如此一桩大事,自然也要有所封赏表示。早先台内六百石以上者各输两个月俸禄以恭贺君王履新,如今这两个月的俸禄再被赏赐回来,而且还因官阶不同另有加赏。

    当然最重头戏还是对有功之士的封赏,主持营建事务的丹阳纪睦功封县侯,升任左军将军。接下来便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内容,沈恪因营建之功而封亭侯,任少府卿;沈哲子倡议之功,乌江县侯益封一乡之地;沈克捐输调度之功,爵封乡侯;沈牧督建之功,益封五百户,乡侯不变;沈云酬功并赏,得封都亭侯。

    不要说殿中这些台臣,哪怕沈哲子听到这封赏内容,都愣在了那里。一日之内,五侯并举,如此尊崇,哪怕是当年曾经三定江南的义兴周氏都未有如此荣耀!要知道,除了这五侯之外,沈家还有一个郡公,一个荫封的侯位!

    感受到周遭人那灼热视线,沈哲子则下意识望了望排首位置面沉如水的王导,又望了望殿上隐在屏风之后的皇太后。他家这算是正式跨过权臣门槛,步入高门序列了。

    沈氏一众受封族人,各自离开队伍,在沈恪的带领下膝行向上叩谢皇恩。沈哲子等年轻人还倒罢了,可是沈恪在谢恩的时候,语调都隐有颤抖,待抬起头来,更是泪流满面,足可见心情之激动。

    他家从吴中土豪逆门,一路行来,当中艰辛不足道于外人。到了今天,终于可以昂首于当世,无惭于南北!

0567 庾氏有喜() 
冬至日已经过去了十多天,沈家的喧闹却没有丝毫要停息的意思,每一天府前都是宾客盈门,车水马龙。

    当然在众多礼贺声中,沈哲子也听到不少或善意的规劝、或恶意的讽议,都在说沈家如今盛极荣极,恐难持久。毕竟沈家吴中门户得享中兴未有之尊崇,上一个接近如此程度的门户义兴周氏还是沈家亲自掘的墓,骨头都已经快烂了。

    按照这个趋势,似乎沈家距离大衰也不远了。

    对于此一类的言论,如果是善意的,沈哲子那就虚心受教,如果是恶意的,那就干脆懒于回应。归根到底还是一句话,他家与义兴周氏所面对的局面不同,立身之本也并不相同。

    义兴周氏,纯以武事得显,而沈家虽然也有武宗之名,但却并不独仰于此。如今的沈家,是南北沟通的一个纽带和桥梁,甚至可以说是南北交融的一个平台。如果再把沈家毁了,且不说朝廷还能不能够获得南人的承认,哪怕在江东立足都将变得没有可能。

    沈哲子虽然最终目的是北伐,但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从始至终都没有忽略乡人们的利益诉求。沈家在时局中获取到什么样的地位,并不仅仅只是一家之荣辱,甚至可以看作整个吴人群体在时局中被正视的程度。

    亢龙有悔并不可怕,盛极必衰或许有其道理,但在沈哲子看来,眼下这种程度,远远还未达到盛极的程度。如果他家就此停滞不前,自然往后都是一路下坡,正如时局中被掀得连滚带爬的琅琊王氏,并不是时局缺少对其尊重,而是其存在本身便是限制时局向前发展的枷锁。

    进了腊月之后,事情便更多起来。首先是乡里来人,这一次来的除了他三叔沈宏,就连沈哲子的母亲魏氏也来了,尚有乡里许多亲老。除了乡下土财主见见世面以外,也是要把沈云的婚事提上日程来。

    沈哲子带领公主并一众家人,亲自出城百里之外,将母亲接来。母子久别,难免生疏,魏氏见到沈哲子,还未张口,已是泪水涟涟,又哭又笑。

    对于亲家母的到来,皇太后也表现出极大的重视,派琅琊王亲自到公主府邀请魏氏入苑相见。魏氏乃是豪宗大妇,本身也算见过世面,但眼界不过局限于吴兴、会稽之间,对于入苑去见皇太后,心内不乏忐忑,临行前一夜,甚至拉着兴男公主谈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沈哲子亲自送母亲入苑,听到车里母亲和公主俱是哈欠连连,真担心稍后见面母亲会忍不住困打瞌睡。

    不过沈哲子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皇太后和魏氏见面礼见寒暄一番后,很快就找到了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天师道。魏氏虽然不及皇太后那么知书明礼,但是讲到天师道的内容,皇太后那是拍马都比不上魏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