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流民帅的人望威信,也都是靠扎实的战绩积攒起来,无论胜负,不骄不馁,未有忘形。

    然而今次这些侨门旧姓风向转变太快,实在令他猝不及防。几十户人家突然发难,请求他移镇广陵,如此汹汹态势不能相容,半点余地不留,更让郗鉴感受到这些人家的决心之坚。

    郗鉴本身出身于侨门旧姓,对于这些人家的做事风格并不陌生,早先鼓动这些人家南迁,便是窥准了他们不愿立于危墙险境之下的心理。然而谁又能想到,本来已经议定的事情又有反复,此议不只没有瓦解侨门人心,反而让他们将矛头指向自己。

    其实若强要留下来,郗鉴不是没有挣扎的余地,但如此一来,则不得不面对更加复杂的形势。此地风物已经大异于他以往的记忆,甚至至今都想不通,那吴兴沈家究竟用了怎样的手段,才让这群侨门放弃南迁之意都要将他驱离京口。

    要对付这些侨门,手段无非威逼利诱而已。京口终究侨人云集之地,那沈家纵使江东豪首,在此早有布置,或能拉拢一方,即便有庾家之助,也绝无可能威压众多侨门。那剩下的唯有利诱一途,但沈家算家资丰厚,又如何能满足这么多欲壑难填的人家?

    看不懂,想不通,所以在权衡一番利弊之后,郗鉴还是决定暂退一步,不再执于脸面的得失。淮北局势虽然动荡,但对他而言,反而要容易应对一些。因为对于那些流民帅各自的诉求和行为方式,他都不陌生,应对起来也从容。

    而此地沈家与侨门们之间的勾结,彼此之间的利益往来,虽然有自家子弟详述那隐爵运作,却仍在他的理解之外。

    如李闳所言,担心过江之后仍要受这些侨门钳制,在郗鉴看来这担心有些多余。无论侨门与沈家有什么勾结,最重要的一点前提应是要确保京口稳定。而京口要稳定,则必然要仰仗淮北的庇护。

    如此一来,他虽然身在广陵,但却居于形胜之地,对京口仍然不乏影响,且能避开直接的冲突。等到在广陵有了十足的把握,届时再过江来,便可更加从容,不再像今次这样窘迫。

    ——————

    随着郗鉴的离去,京口便再也不复早先剑拔弩张的态势。不得不说,郗鉴在京口的威望确实极高,尽管淮北战事仍未解决,但随着此公过江,人心便快速平复下来,不再担心京口会受战事波及。

    要大行商贾之事,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只有心内有了安全感,人才会有交易的需求,若是每天都战战兢兢,朝不保夕,那么人潜意识里储藏的想法会胜过交易。

    不能给京口民众提供安全感,这是沈家的劣势所在,也是必须要补足的一个环节。若不能掌握这一点,则不啻于身家性命都交托人手。尤其沈哲子并不相信被赶过江的郗鉴会此安分守己,对于京口再无所求。

    越是成熟的政治人物,越有百折不挠的禀赋,郗鉴无疑是此类人。所以除非在肉体将之消灭,否则面对这样的对手,很难强求什么毕其功于一役,若连这区区小挫都受不了,那此公这些年也白混了。

    尤其郗鉴不同于刘遐之处在于,他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流民帅首领,更是已经得到执政认可的士族成员。当琅琊王氏的兵权被解除殆尽时,几乎是侨门之为数不多天然便掌握兵权的人。有这样一个先天的优势,自然便不乏同盟者。

    今次借了京口侨门和淮北乱势将之逼走,并不能说此安枕无忧,一旦台执政一方有所需求,此公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

    京口是沈哲子计划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随着隐爵改制的展开,大量财货利益集在此,绝对不会允许这样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潜在威胁存在。

    所以,当各家前往渡口为郗鉴送行时,沈哲子并没有恶趣味的赶去看看郗鉴被赶走的狼狈之相。那么做或有一时爽快,但若真让此公下不来台,卯足劲要谋求再返京口,也实在是得不偿失。

    当然,沈哲子也没有闲着。一俟确定郗鉴移镇广陵之后,沈哲子便透过徐茂,与留在此地的流民帅们频繁接触,希望能够再构建一个同盟。

    南渡以来,流民帅始终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尤其在京口这一线。他们大多出身不高,时势所致有了聚众而起的机会,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将流民聚集在一起,既能保存汉家元气,又能对胡虏造成有效打击。

    但在反面来看,这些流民帅私德确实不高,并没有一个观望于天下的格局,如祖逖那种志向远大、能力卓著,誓要收复神州故土的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裹挟民众以自肥。如今北地的混乱,虽然那些穷凶极恶的胡虏是主因,但这些流民帅最少也要负一部分责任。

    讲到为恶,这些流民帅不乏人对汉人同胞的凶残并不逊于胡虏。如如今在淮北被驱逐的郭默,在北地时便长期劫掠牟利,沿江袭杀南渡民众,夺人钱财,尸沉江。

    算是形象光明伟岸如祖逖,在居住江东之时立家艰难,有人至其家看到颇多华贵奢美摆设,好发问,此公也直言不讳趁夜出去干了几票。

    然而民族的矛盾从来不能以人道主义去解读,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宁可关起门来狗咬狗,不容胡虏践踏汉家门庭

    所以沈哲子并不以私德问题而刻意去疏远流民帅,这些人哪怕德再差,但无论是守护江东,还是渡江北,他们都是最为可靠的力量

    流民帅实力虽然强劲,但也不乏局限性,一旦离开行伍之,较之普通人还要弱势一些,并不能获得认可。尤其在渡江之处,饱受歧视打压,早先王舒坐镇京口,但凡有擅自过江之流民帅,一律格杀勿论

    世风如此,沈哲子关于隐爵的改制,对于流民帅而言其实对他们的利益影响很大,并不能像侨门旧姓那样依靠绩点提货大事商贾。

    为了保证这些人不被边缘化,沈哲子也是煞费苦心,给这些流民帅们做出的承诺是,优先满足他们奢侈的供应。除此之外,还让庾条代表隐爵,跟这些人签署雇佣协议,大体是让流民帅为隐爵货提供武力保护。

    这是整体的合作,至于私下里,沈哲子与这些流民帅商谈的合作则更多,也不只独限于财货往来。大体如徐茂这种模式,助其安家吴,同时在政治有所扶植。而这些流民帅除了要确保沈家在京口的利益之外,也要帮助沈家往南迁移人口以壮大生产力。

    至于那些侨门子弟,由于没有了郗鉴在此震慑,要应对起来反而要从容得多。庾条已经渐渐有了独当一面的气势,虽然能力仍需磨练,但对付这些膏粱纨绔则是绰绰有余,况且还有钱凤在旁指点监督,不会有什么疑难。

    当沈哲子与流民帅接触商谈的时候,整个隐爵的改制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权衡再三,沈哲子还是决定将物资的集点安放在丹徒。一方面这里更近吴,有运河舟船直达,另一方面有徐茂这个自己人在此,物资的安全也能更有保障。

    连绵如山丘一般的货仓在丹徒拔地而起,吴商盟的货船昼夜不断向此驶来,但凡眼见此幕者皆满怀振奋京口流民多,土地却开垦未足,物资可以说匮乏到了极点。算此前也有商贾贩货于此,但也都是杯水车薪,物价高企南下,哪有吴商盟如此大手笔的集货运转

    随着绩点核算清楚,改制之后的隐爵第一次返利也终于开始进行。大量物资货被各家由丹徒转运至京口,很快便在京口造成了轩然大波今次集货虽然众多,但京口市场同样巨大,因为隐爵拿货价格更低,白送的利润,各家已经完全没有了与其他商家交流的必要。

    虽然计划很美好,但在没有具体实施前,沈哲子也不敢过于笃定。随着散货有条不紊的进行,他也在搜集市场各方的反馈。随着事态进展渐渐有了结果,吴调集数月的庞大物资竟然在短短时间内便被消化一空。整个京口市场仿佛缺水到了极点的海绵,如此大量的物资挥洒下去,尽数销售一空

    如此喜人的一个结果,让沈哲子信心大涨。手握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他便更有底气与吴郡各家交涉,控制这个距离京口最近的货源。

    然而建康城突然传来的消息,却打断了沈哲子要往吴郡去的打算。

    皇帝驾崩了

    :

0231 不效宣文之虐() 
0231 不效宣之虐

    “郎主终于回来了公主已经有两天没有出过房门……”

    车驾驶入龙溪老宅,沈哲子刚刚下车,便见两名公主身边的侍女匆匆行来禀告。……听到这话,沈哲子眼神便是一黯,来不及换下风裘,急匆匆行向自家所居院落。

    刚刚行至门前,沈哲子便看到家妇人们几乎尽数毕集于此,母亲魏氏疾行前,未语眼眶已经先红:“青雀,你快去……唉,千万不要让娘子熬坏了身体。”

    沈哲子点点头:“母亲和诸位姨母请先回吧,此事发生仓促,我家亦要有诸多应对,父亲尚未归家,一应事务尚要母亲主持。”

    国丧大事,但凡家有爵禄者皆要有相应的布置,沈家作为帝戚,要做的事情则更多。沈哲子眼下心情纷乱,加之担心公主,实在没有精力去管这些。

    等到众人都退开,沈哲子才步入庭。眼见他行进来,那些惶恐不安的侍女们才似有了主心骨,语调悲憷道:“公主不出房门,亦不许任何人入房,已经两日滴水不沾……”

    “快去准备餐食。”

    沈哲子低语吩咐一声,然后前轻叩房门,侧耳倾听片刻,却不闻房有声响。他心内顿时一惊,连忙让人将房门撞开,大步跨入房,便看到那小女郎正坐于案前,一身素白衣衫,脸色亦是惨白,头颅垂在了案,似是已经睡去。

    然而房门处巨响惊醒了女郎,她蓦地抬起头来,语气愤怒悲怆:“滚出……沈哲子,怎么会?怎么会……他们是在骗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